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温燕 《中国航天》2014,(2):40-41
嫦娥三号于2013年12月2日凌晨成功发射升空引发世界各国关注。在探月领域占有绝对优势地位的美国以及近年来在新一轮探月高潮中频频发力的中国近邻印度和日本眼中,中国此次探月任务的水平如何?他们如何看待中国探月的意义?随着探月国家的增加,  相似文献   

2.
《航天返回与遥感》2013,(6):F0002-F0002
2013年12月2日1时30分,中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将“嫦娥三号”探测器发射升空。6日,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对“嫦娥三号”探测器成功实施近月制动,探测器顺利进入环月轨道.14日,“嫦娥三号”探测器在月球表面预选着陆区域成功着陆。15日,  相似文献   

3.
《航天器工程》2009,18(2):27-27
据新华社报道3月1日下午4时13分,中国首个月球探测器嫦娥一号在经历了长达494天的飞行后(2007年10月24日发射),成功降落在月球表面的预定撞击点,标志着中国探月一期工程完美落幕。据悉,此次撞月是为中国第二个月球探测器着陆积累经验。中国探月工程总设计师吴伟仁称,中国探月第二期工程确定在月球上实现软着陆,目前各项工作已全面展开。  相似文献   

4.
举世瞩目的嫦娥三号探测器探月成功,不但使中国人民受到了极大的鼓舞,也在美国产生了巨大影响。2013年12月14日嫦娥三号探测器成功着月后,美国众议院拨款委员会商业、司法、科学及相关机构小组委员会主席弗兰克·沃尔夫(Frank Wolf)便于2013年12月19日致信美国总统奥巴马,呼吁美国总统下令美国航空航天局(NASA)与美国的伙伴国家合作,重返月球,  相似文献   

5.
《中国航天》1996,(9):29-30
中国发射人造地球卫星总览1970年4月24日,中国用自行研制的长征一号运载火箭成功地发射了自己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自此,中国迈入了世界航天国家的行列。到1996年7月止,中国已发射了37颗卫星,其中科学技术实验卫星10颗,返回型遥感卫星1...  相似文献   

6.
庞之浩 《中国航天》2007,(12):33-37
进入21世纪以来,美国、欧空局、日本、中国、印度和俄罗斯等不少国家和组织都纷纷制定了各具特色的探月计划,有的甚至已经实施并大获成功。2003年  相似文献   

7.
厚积薄发     
《卫星应用》2012,(3):1
2012年的5、6两个月,国际航天界最耀眼的两件事,都与载人航天有关。一是美国太空探索技术公司的"龙"飞船升空为"国际空间站"送去给养,然后携带着大批货物成功返回地球,开创了私营企业参与空间站运输的先河。二是中国成功实现了神舟九号与天  相似文献   

8.
文野 《航天员》2010,(5):12-16
2010年1 0月1日1 8时59分57秒,在熊熊烈焰的托举下,长征三号丙火箭搭载着嫦娥二号探测卫星,在地处天府之国的四川西昌卫星发射中心2号发射塔架上冲天而起,奔赴月球。嫦娥二号在国庆日的成功发射为共和国华诞献上了一份厚重的生日贺礼。同时,中国的航天事业又一次踏上了对月探测的新征程。中国探月工程是国家2006-2020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中的重大项目之一,规划了"绕"、"落"、"回"三步走的发展战略。我国曾在2007年成功发射了嫦娥一号绕月探测卫星,该卫星状态良好,实现了所有的科学目标,为中国探月工程后续任务的开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嫦娥二号卫星事实上是嫦娥一号卫星的备份星,嫦娥一号发射成功后,便没有了"备份"的必要。经过改造,嫦娥二号以嫦娥三号先导星的身份示人,为将来要携带月球车落月探测的嫦娥三号踩点探路。"嫦娥"再度奔月,中国的太空探索事业又向前迈进了实质性的一步。"天地嫦娥手牵手,吴刚相思夜无眠",也许不久的将来,月球的土地上会出现中国航天员的身影。祝福嫦娥二号,祝福祖国!  相似文献   

9.
2010年1 0月1日1 8时59分57秒,在熊熊烈焰的托举下,长征三号丙火箭搭载着嫦娥二号探测卫星,在地处天府之国的四川西昌卫星发射中心2号发射塔架上冲天而起,奔赴月球。嫦娥二号在国庆日的成功发射为共和国华诞献上了一份厚重的生日贺礼。同时,中国的航天事业又一次踏上了对月探测的新征程。中国探月工程是国家2006-2020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中的重大项目之一,规划了绕、落、回三步走的发展战略。我国曾在2007年成功发射了嫦娥一号绕月探测卫星,该卫星状态良好,实现了所有的科学目标,为中国探月工程后续任务的开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嫦娥二号卫星事实上是嫦娥一号卫星的备份星,嫦娥一号发射成功后,便没有了备份的必要。经过改造,嫦娥二号以嫦娥三号先导星的身份示人,为将来要携带月球车落月探测的嫦娥三号踩点探路。嫦娥再度奔月,中国的太空探索事业又向前迈进了实质性的一步。天地嫦娥手牵手,吴刚相思夜无眠,也许不久的将来,月球的土地上会出现中国航天员的身影。祝福嫦娥二号,祝福祖国!  相似文献   

10.
星际 《航天员》2009,(1):60-63
2008年,无疑是个航天大年,在这一年,印度所进行的探月活动是仅次于中国的神七出舱活动的大事件:2008年10月22日,也就是在中国“嫦娥一号”完成全月图的拍摄后,印度将一颗名为“月船一号”的探测器发射升空,随后在2008年11月14日晚,“月船一号”释放了一颗月球探测器成功撞击月球表面。  相似文献   

11.
正2018年12月8日凌晨,人类航天器首次月球背面"登陆"之旅开启。2时23分,中国"长征"三号B运载火箭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升空,成功将"嫦娥"四号探测器送上太空。随后,器箭成功分离,"嫦娥"四号成功进入近地点约200km、远地点约4.2×105km的地月转移轨道。  相似文献   

12.
《航天》2010,(11):56-57
10月21日,在嫦娥二号卫星绕月成功之际,以火星探测为主题的第三届中国空间技术论坛在北京航天城召开。中国科学院院长周济和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袁家军副总经理出席论坛。  相似文献   

13.
2008年世界深空探测获得丰硕成果(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一年来世界深空探测的重要进展 2008年是世界深空探测获得丰硕成果的一年。在月球探测方面,印度成功发射了首个月球探测轨道器月船1号,中国的嫦娥1号月球卫星绘制了目前世界上最为完整的全月球影像图,韩国也研制出自己的月球探测器,美国则联合八国航天局签署了无人探月协议。在太阳系行星探测方面,美国的凤凰号探测器成功地在火星极区着陆并证实土壤中存在水冰,  相似文献   

14.
印极轨卫星运载器试射成功印度的极轨卫星运载器去年10月15日从马德拉斯附近的斯里哈里科塔发射,成功地将印度遥感卫星(IRS)P2送入高820公里、倾角98.6度的圆形太阳同步轨道。这一成功使印度继美国、欧洲、俄罗斯、中国和日本之后成为又一个能将重型卫...  相似文献   

15.
易林 《航天》2014,(1):F0002-F0002
2013年12月2日1时30分,怀抱“玉兔”月球车的嫦娥三号探测器由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升空。嫦娥三号是中国探月工程“绕、落、回”三步走中的关键一步,具有重要的里程碑意义。  相似文献   

16.
图片新闻     
正2021年10月16日0时23分,我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使用长征二号F运载火箭,成功将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送入预定轨道,中国空间站关键技术验证阶段收官之战正式打响。作为进驻中国空间站"天宫"的第二批航天员,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将展开为期6个月的太空工作生活,创造中国航天员太空驻留时长的新纪录。其中,王亚平将成为中国首位进驻空间站的女航天员,也将成为中国首位实施出舱活动的女航天员。 2021年10月24日9时27分,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使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将实践二十一号卫星送入预定轨道。  相似文献   

17.
2013年12月15日夜,带有五星红旗图案的巡视器和着陆器照片从寂寥荒凉的月球传回地球,标志中国探月工程嫦娥三号任务取得圆满成功。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成功实现航天器地外天体软着陆的国家。  相似文献   

18.
正在第12届中国航展上了解到,我国已启动新一代载人运载火箭和新一代载人飞船的研制工作,目前已取得阶段性成功。新一代载人运载火箭是根据我国载人航天工程发展规划,为发射我国新一代载人飞船而全新研制的高可靠、高安全的载人火箭。中国运载火箭研究院"长征"七号运载火箭总指挥王小军说,新一代载人运载火箭将按照载人飞行的最高安全标准进行设计,在近期可以用于载人月球探测工程中的环月、绕月等演示验证  相似文献   

19.
士元 《中国航天》2001,(4):19-23
1月10日,中国成功地发射了神舟二号飞船.向实现载人飞行迈出了重要一步。有人说,宇宙飞船已经过时:其实.它正方兴未艾。  相似文献   

20.
温燕 《中国航天》2013,(12):22-25
“欧空局不是中国探月的局外人”。这是近日欧洲空间局局长让-雅克.多尔丹在接受本刊特约记者温燕的独家专访时所强调的一句话。作为欧空局的“掌门人”,多尔丹历数欧中“非常成功”的航天合作历史。他希望未来有一天,“欧空局宇航员能够搭乘中国神舟飞船前往国际空间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