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现况与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12年10月25日23时33分,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丙"运载火箭,成功地发射了第16颗北斗GEO导航卫星,并顺利入轨运行,这标志着区域覆盖的北斗卫星星座能够为亚太地区提供稳定连续的导航定位服务。文中主要综析了这16颗北斗卫星构成的区域覆盖星座的基本技术参数,给出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发展概况和研制北斗卫星信号接收机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2.
<正>6月2日23时53分,在茫茫夜色中,长征三号丙运载火箭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腾空而起,成功地将我国第四颗北斗导航卫星送入预定轨道。这标志着我国北斗卫星导  相似文献   

3.
《中国航天》2003,(6):3-4
本刊讯 5月25日,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成功地将一颗北斗一号导航定位卫星送入太空。这标志着我国已自主建立了完善的卫星导航系统,对我国国民经济建设将起到积极作用。 子夜,高高的卫星发射塔架,耸立着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和北斗一号导航定位卫星。按预定发射计划。25日0时34分,火箭托举着北斗一号  相似文献   

4.
雨水 《航天》2012,(2):64-64,F0003
2011年4月10日4时47分,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成功将第八颗北斗导航卫星送人太空预定转移轨道,这是一颗倾斜地球同步轨道卫星。这次发射是2011年北斗导航系统组网卫星的第一次发射,也是我国“十二五”期间的首次航天发射。这次北斗导航卫星的成功发射,标志着北斗区域卫星导航系统的基本系统建设完成,我国自主卫星导航系统建设进人新的发展阶段。  相似文献   

5.
雨水 《航天》2011,(6):64-64,F0003
2011年4月10日4时47分,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成功将第八颗北斗导航卫星送入太空预定转移轨道,这是一颗倾斜地球同步轨道卫星。这次发射是今年北斗导航系统组网卫星的第一次发射,是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的第137次飞行,也是我国“十二五”期间的首次航天发射。这次北斗导航卫星的成功发射,标志着北斗区域卫星导航系统的基本系统建设完成,我国自主卫星导航系统建设进入新的发展阶段。  相似文献   

6.
《航天器工程》2017,(3):1-8
北斗二号卫星导航系统是我国首个面向大众服务的空间基础设施,卫星系统是其中的关键组成部分,研究和总结其关键技术成果对于我国后续卫星导航系统建设具有重要意义。文章概述了我国卫星导航系统建设历程和主要贡献,论述了北斗二号工程特点和卫星系统的创新成果,重点介绍了以混合卫星星座、卫星平台技术、多频段多业务载荷兼容、星载核心产品设计为代表的一批技术成果,总结了北斗二号卫星开展的可靠性专项工作,简要说明了组批生产和高密度测试的经验。最后展望了下一代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技术发展,将全面提升系统的服务性能和自主运行能力,积极拓展特色服务,以成为国家综合定位、导航与授时(PNT)系统的核心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7.
孙丁玲 《航天》2010,(12):6-7
11月1日0时26分,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丙运载火箭,成功将第6颗北斗导航卫星送入太空。这是我国今年连续发射的第4颗北斗导航系统组网卫星。  相似文献   

8.
4月15日.长征三号丙运载火箭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了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第二颗卫星.即首颗地球静止轨道卫星。今年我国宇航发射首战告捷.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宇航发射任务取得开门红。  相似文献   

9.
介绍与卫星导航相关的国际标准化组织及其标准化工作,梳理卫星导航应用相关的国际标准现状,提出我国北斗卫星导航应用国际标准化的策略.  相似文献   

10.
李清华  燕雁 《中国航天》2011,(12):12-17
12月2日5时7分,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成功将第十颗北斗导航卫星送人太空预定转移轨道.这是北斗导航系统组网的第五颗倾斜地球同步轨道卫星.这次成功发射,标志着我国北斗区域卫星导航系统建设又迈出了重要一步.  相似文献   

11.
4月10日4时47分.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成功地将第八颗北斗导航卫星送人太空预定转移轨道。这是一颗倾斜地球同步轨道卫星。这次发射是今年北斗导航系统组网卫星的第一次发射.  相似文献   

12.
我国从2000年开始,陆续发射了4颗北斗试验导航卫星,建成了我国北斗区域卫星导航定位试验系统。2007年4月14日、2009年4月15日、2010年1月17日,相继成功发射了3颗北斗导航卫星,这标志着北斗系统工程建设正在按计划稳步推进。在未来几年里,中国还将陆续发射数颗导航卫星,2012年首先满足中国及周边地区用户对卫星导航系统的需求,并进行系统组网和试验;2020年扩展为全球卫星导航系统。  相似文献   

13.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在汶川地震中的应用及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汶川地震救援对卫星导航定位及应急通信的需求,简要介绍了北斗卫星导航技术、功能及导航卫星特点,总结了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在这次汶川地震中的应用情况,最后提出了建设我国北斗导航卫星系统的建议。  相似文献   

14.
姚思远 《卫星应用》2009,(3):19-22,56
对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如何发挥其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更好地应用于我国国民经济建设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并对产业发展的特点和需要解决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探讨了促进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产业尽快向产业化方向发展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雨水 《航天》2012,(5):64-64,F0003
2011年7月27日5时44分,中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将第九颗北斗导航卫星成功送入预定转移轨道,这是中国北斗导航系统组网的第四颗倾斜地球同步轨道卫星。航天发射封和测控封真实、详细记载了北斗卫星的辉煌时刻,现将收集到的部分纪念封介绍如下,与读者共赏。  相似文献   

16.
当下,一提到卫星导航系统,人们就会不由地联想到美国的GPS,它几乎成为导航的代名词。GPS以其高精度的定位服务、精准的授时服务和发达的应用开发,大大拉近了太空与普通人的距离。如今的全球卫星导航市场虽然仍是GPS一家独大,但考虑到国家安全和利益,俄罗斯在加速恢复、欧洲在积极部署自己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格洛纳斯"和"伽利略",我国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也是基于这一背景开始组网建设的。从2000年开始组建北斗卫星导航试验系统,到日前第八颗北斗导航卫星的成功入轨,我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建设和组网情况进展如何?在导航应用过程中可以发挥怎样的作用?"北斗"距离GPS还有多远?如何推动北斗导航事业的发展?记者就此专访了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总设计师孙家栋、中国卫星导航系统专项管理办公室主任冉承其和技术部副主任郭树人。  相似文献   

17.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卫星导航定位系统在国防与国家安全、经济安全和经济建设中的重要作用,主要航天大国和组织纷纷倾力建设。目前,已经投入运行的有美国的全球定位系统(GPS)和俄罗斯的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LONASS),正在建设的有欧洲的GALILEO全球卫星导航定位系统(GALILEO)和中国的北斗全球定位系统(COMPASS,中文音译名称BeiDou)。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正按照"三步走"发展战略稳步推进。第一步已实现,从2000年到2003年,成功发射了3颗北斗导航试验卫星,建立起完善的北斗导航试验系统,成为世界上继美国、俄罗斯之后第三个拥有自主卫星导航系统的国家。第二步于2012年前,  相似文献   

18.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发展与思考   总被引:18,自引:1,他引:17  
谭述森 《宇航学报》2008,29(2):391-396
从世界卫星导航发展史出发,评述了中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从中获得的有益启示,阐明  相似文献   

19.
陈龙 《航天》2012,(4):4-4
2月25日0时12分,中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丙运载火箭,成功将第11颗北斗导航卫星送入预定轨道。这是中国今年发射的首颗北斗导航系统组网卫星,也是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的第158次飞行。  相似文献   

20.
《航天器工程》2012,21(2):72-72
据中新网2012年2月25日报道,北京时间2012年2月25日凌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3C运载火箭成功发射了第11颗北斗导航卫星,该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转移轨道。它是我国2012年发射的首颗北斗导航系统组网卫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