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1 毫秒
1.
众眼看宇宙     
易轩 《航天》2010,(10):64-64,F0003
这对距离我们1700万光年、位于大熊座内的星系对——NGC5216(上)和NGC5218,看起来很像是被一条细线栓在一起。只不过这条由云气、尘埃和恒星所构成的细线(实际上是细长的恒星“潮汐尾”,即被拽离原来位置的恒星),足足有2万2千光年长!联结这两个星系的潮汐尾、NGC5218的彗星状分支以及NGC5216的扭曲旋臂,都是它们屡次近距离靠近时,在引力相互作用下的产物。这种引力作用将持续数十亿年,最后可能会让它们合并成一个星系。  相似文献   

2.
众眼看宇宙     
马静 《航天》2014,(9):60-61
雨伞星系NGC 4651 NGC 4651 是一个位于后发座的螺旋星系,它是室女座星系团的成员,并且位于该星系团的外缘。因为该星系有一个从盘面向东延伸的由多条星流组成的和雨伞相似的结构,因此又被称为"雨伞星系"。我们现在知道,这把巨大的"伞"其实是比NGC 4651小的多的星系被潮汐力撕裂后的残余。  相似文献   

3.
众眼看宇宙     
马静 《航天》2014,(10):64-64
触须星系 这个被称为NGC4038群的集团中共有5个星系,正在发生碰撞的两个星系被称为触须星系。这幅涵盖了大约五十万光年天区的壮丽影像为我们呈现了新诞生的星团以及被重力潮汐力所抛出的长条状物质。由于星系碰撞而产生的恒星、气体以及尘埃组成的两条长长的尾巴,很像昆虫的触须而被人们戏称为“触须星系”。在这个耗时数十亿年的冗长的事件中,这两个星系(NGC4038和NGC4039)内的恒星却不会发生碰撞,只有它们巨大的分子云气和尘埃云会受到影响。  相似文献   

4.
众眼看宇宙     
易轩 《航天》2010,(6):54-55
在距离我们20万光年的卫星星系——小麦哲伦星系之外围,有一个年龄只有500万年的年轻星团NGC602。在这张哈勃望远镜拍摄的精彩照片中,NGC602仍然包覆在孕育它们的气体和尘埃里。如梦似幻的脊状尘埃和云气说明了在NGC602里面,大质量年轻恒星所发出的高能量辐射和激波,已经侵蚀了附近的尘埃,并触发从星云中心渐次往外传播的恒星形成活动。  相似文献   

5.
众眼看宇宙     
易轩 《航天》2011,(5):60-61
天鹅座中距离我们6000光年的NGC6914,是宇宙中最绚烂的星云之一。因为它位于银河系的银盘上,从地球看过去,这里繁星密布,各种奇异天体竞相争辉。NGC6914中,红色的云气是由氢气组成的发射云团,大量年轻炙热恒星(天鹅座082星)的高能辐射电离了氢原子,而随着离开恒星的距离变远,温度下降,被电离的氢又会结合而变成中性氢,  相似文献   

6.
众眼看宇宙     
王琴 《航天》2012,(9):56-57
NGC2403是一个位于鹿豹座中的棒旋星系,距地球约1000万光年,横跨约5万光年的范围。从照片中可看到该星系拥有很多不寻常的红色“斑点”,这些是巨大恒星形成的区域。然而短命的大质量恒星诞生之后就逐步走向超新星爆炸。2004年就在NGC2403中出现过一颗超新星。这颗闪耀的天体就是位于照片左边缘那颗带着星芒的“亮星”。看着无数的恒星默默诞生,在还未来得及形成生命时又走向了死亡,心中也不禁产生一种悲凉的感情。  相似文献   

7.
众眼看宇宙     
李鉴 《航天》2009,(6):58-59
这张NGC55的近照,是欧洲南方天文台为庆祝国际天文年前不久举办的“天文学100小时”活动而公布的。NGC55是南天玉夫座星系团中的一员,横跨大约70000光年的空间,只比我们的银河系(直径100000光年)略dI一点,距离约750万光年。不过按照星系的分类而言,它和我们的邻居大麦哲伦星系更像,部属于不规则星系,只是大麦哲伦云是面向我们,而NGC55正好侧对着地球。这张照片由位于智利的欧南台2.2米口径望远镜拍摄,所显示的视场宽度为30角分。  相似文献   

8.
众眼看宇宙     
王琴 《航天》2012,(8):62-63
发射星云NGC6188位于天坛座,距离我们约4000光年。在这片区域中,一群大质量的年轻恒星“天坛座OB1星协”形成于数百万年前,它们发出的恒星风和强烈的紫外线雕蚀了星云怪异的形状,同时星云中的氢气受到加热后发出红色的光辉。仔细观察照片的右上角,不难发现一个酷似蓝色波斯婆婆纳的星云。这个星云编号为NGC6164,中心有一颗已经接近生命末期的大质量恒星。它同样是个发射星云,虽然离NGC6188很近,但是它被划分到了矩尺座。  相似文献   

9.
众眼看宇宙     
《航天》2011,(6):58-59
行星状星云我们已经见过不少,不过正好和照片中背景的蓝色疏散星团(M46)重叠的行星状星云,还是头一次得见。这个称为NGC2438的星云距离我们约3000光年,是一颗百亿年高龄的类太阳恒星在核心氢燃料用完后,所抛出的气壳。有趣的是,分析发现NGC2438的距离其实比M46更近,而它们只是凑巧落在了同一视线方向。行星状星云中心残留下来的白矮星周围的气体非常稀薄,  相似文献   

10.
众眼看宇宙     
王琴 《航天》2012,(5):62-63
在广袤的宇宙之中,有一个由发光气体和尘埃云混合而成的星云,外形类似一个展翅高飞的鸟类,于是它获得了一个很形象的名字——海鸥星云。这只巨型的红色海鸥覆盖了银道面约1.6度的范围,距离我们约有3800光年。倘若进一步划分这个天区,可将海鸥头部的星系称为NGC2327,又名鹦鹉星云。这是一片致密的尘埃区域,其中隐藏着大质量恒星。IC 2177则为海鸥伸展的翅膀,位于麒麟座和大犬座交界区域。左边的翅膀包含了疏散星团NGC2335。  相似文献   

11.
众眼看宇宙     
易轩 《航天》2009,(9):58-59
纠结的旋臂加上怪异的星系之“眼”,让这个名为NGC1097的旋涡星系呈现出魔幻般的妖异气息。其实那只“眼睛”的蓝白色“瞳仁”是一个正在吸积物质而发出炽热辐射的超级黑洞,外围的白色光晕则是无数聚集成环的恒星,受到向星系棒上掉落的气体的引力扰动,其中正在诞生大量新恒星。  相似文献   

12.
众眼看宇宙     
易轩 《航天》2011,(4):64-64,F0003
没想到恒星世界里竟然也有着你死我活的争斗!在NGC2174中,已经诞生的大质量恒星就是在竞争中破茧成功的幸运星,而它们辐射的高能光子与星风,却驱散了它们的孕育区(照片左侧、上侧),使得它们附近不会再有新恒星生成。  相似文献   

13.
陈善广 《航天员》2009,(2):F0002-F0002,1
美国东部时间2009年3月6日,“开普勒”太空望远镜升空,它是世界上首个专门用于搜寻太阳系外类地行星的航天器。在迄今进入太空的所有航天器所携光度计中,“开普勒”望远镜的光度计体积最大,该装置将帮助望远镜观测行星的“凌日”现象,以搜寻太阳系外类地行星。NASA4月16日在网站上公布了“开普勒”太空望远镜拍摄的首批照片,展现了银河系的天鹅座、天琴座及其附近区域,该区域恒星众多,不久后“开普勒”望远镜将“瞄准”这一区域搜寻类地行星。公布的这批照片既有“开普勒”望远镜的视野全景图(下图),也有局部放大图。全景图上分布着数百万颗恒星,局部放大图之一(右图)显示的是距离地球约1.3万光年的一个星团,其代号为NGC6791。  相似文献   

14.
众眼看宇宙     
马静 《航天》2014,(4):62-63
美丽的礁湖星云NGC6523是人马座中最受欢迎的风景。18世纪法国天文学家查尔斯·梅西耶把这明亮的星云命名为M8,现代天文学家发现礁湖星云是一个活跃的恒星孕育场所,尽管它距离地球约5000光年,但由于它横跨100光年,即使不用望远镜,也依然可以看到它的存在。这幅图片是由哈勃空间望远镜拍摄的三幅照片经过精细的窄条过滤后拼接而成的,中央星团左边的尘埃带就是礁湖星云。  相似文献   

15.
介绍了7107厂以“30条”、“72条”和“28条”为指导,严格过程质量控制,强化质量管理的经验和做法。  相似文献   

16.
自1967年英国研制出世界第一条FMS(Flexible Manufacturing Systcm)以后,其优越性性为世界所瞩目,更引起擅长借用西方智慧和日本的注意,于1979-1982年间,就开发出35条FMS,到1983年底,已建成FMS75条。(据联合国资料,1985年世界有FMS350条)现在  相似文献   

17.
众眼看宇宙     
《航天》2010,(5):64-64,F0003
就像蝴蝶一样,白矮星也会"破茧而出",开始另一段生命之旅。在这种比喻中,我们的太阳就像只毛毛虫,而被抛出的气壳(茧壳)就是最美丽的蝴蝶了。右图里的"星茧"是名为NGC 2440的行星状星云,它的内部是目前所知最炽热的白矮星之一,也就是这张照片中心附近的白点。我们的太阳在50亿年后,也会变成一颗类似的"星茧"。其实它的学名叫作"行星状星云",是小质量恒星死亡后的归宿。  相似文献   

18.
组建于2003年12月的民航呼伦贝尔空管站,地处祖国东北角,管制区域23.5万平方公里,毗邻哈尔滨、沈阳、俄罗斯赤塔、蒙古乌兰巴托管制区,辖区内主要有A345、B451、G338、W538、W539五条国际航路航线和J752、J753、J754三条地区航线以及18条航空护林航线,从组建至今,在各级领导的亲切关怀和相关单位的大力支持下,  相似文献   

19.
众眼看宇宙     
易轩 《航天》2011,(11):64-64,F0003
这张取自于哈勃望远镜拍摄的照片,可以在哈勃数据库的宇宙照片资料中下载。照片的主角是两个碰撞的星系,并清晰地揭示出了它们缠绕的旋臂。这个特殊的星系对编号为Arp272,不过除了中央的NGC6050以及右上方的IC 1179,左边的第三个小星系有可能也是碰撞的参与者。整个碰撞发生的范围大约为15万光年,比整个银河系还大一半!星系碰撞并不罕见,这是因为星系与星系之间的空隙往往只有星系大小的几百倍甚至几十倍,要比恒星相撞的概率高得多。  相似文献   

20.
2006年,杭州空管中心安全工作再创佳绩,新组建的三级安全网络构筑起了一道有效的安全防火墙。一年内,各级安全员共提安全建议21条,查出各种隐患和不足56条,所提建议、隐患和不足绝大部分得以解决,剩余部分正在解决之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