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子力 《中国航天》2004,(1):31-35
1957年10月4日,前苏联成功地发射了世界上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开辟了人类航天的新时代。为了在与美国的太空竞赛中继续保持“东风压倒西风”的优势,前苏联紧接着就投入了把宇航员送入太空的准备工作。1961年4月12日,加加林被送入太空,初次实现了人类载人航  相似文献   

2.
前哨 《航天》2009,(6):40-42
乘“太空出租飞船”到太空旅游 什么是“太空出租飞船”?载人航天发展至今还从来没有听说过有“太空出租飞船”。这是什么时候发明的?是哪一国发明的?为什么要发展“太空出租飞船”?当一听到“太空出租飞船”这个名词时大家可能会有这样的想法和问题。其实所谓“太空出租飞船”是一种形象的比喻,主要是用来说明未来的载人飞船不是由国家或政府出资建造的,而是由民营企业或公司建造的。当有人因公或因私要到太空去,即可租用这种飞船。  相似文献   

3.
仲明亮 《航天》2012,(5):56-57
太空蔬菜,多么神奇、多么令人向往,一般人们只能在电视、网络图片上才能看到。而近距离的接触太空蔬菜,并对其进行种植和管理,就显得弥足珍贵了。然而,我们阳光小学确是幸运的,在中国宇航学会的支持下、在《太空探索》杂志社的帮助下,2010年底,我们如愿收到了中国宇航学会寄来的宇番二号番茄、太空架豆、航豇2号、烟航优3号黄瓜、辣椒五种太空种子。这为学校开展太空蔬菜的种植活动提供了保证,也丰富了学校开展科技教育的内涵。  相似文献   

4.
《航天》2010,(10):32-33
9月26日,首颗“天基太空监视系统”(SBSS)卫星由“米诺陶”4火箭发射升空。这种卫星可以在太空中观察到其他各国侦察卫星的一举一动,也可帮助民用卫星规避太空碎片。这将是太空态势感知的革命。  相似文献   

5.
许彤 《中国航天》2005,(4):45-45
3月初,我国唯一专门针对“太空垃圾”的观测中心———中国科学院空间目标与碎片观测研究中心在中科院紫金山天文台成立。它将为我国在太空领域建起安全预警系统。空间碎片也称作“太空垃圾”,指的是人类空间活动废弃物,大到废弃卫星和各类航天器的金属部件,小到固体发动机点火  相似文献   

6.
2006年7月4日,“发现”号航灭飞机经历两次推迟发射后,终于迎来了符合发射要求的天气状况,住美国独立日这一天再上太空,成为国庆日最壮观的焰火表演。但,这次飞行任务的成功并没能改变航天飞机未来的命运。NASA局长格里芬坚定地表示,航天飞机还会如期地在2010年前全部退役。航天飞机可以重复使用,可以运载更多的人员和更多的货物,还可垂直发射、水平降落……为什么还必须要退役?  相似文献   

7.
李盼 《航天员》2011,(3):70-71
当你看到太空中蜘蛛的照片时。会想到什么?或许你会想到电影里那些令人作呕的,黑白相间的八腿怪物;或许你会想到路见不平,出手相助的蜘蛛侠。不过,最近却有两只蜘蛛“飞”上了太空,它们既不是蜘蛛怪,也非蜘蛛侠,而是要配合航天员参与到一个微重力环境中蜘蛛生活习。惯的科学实验中。  相似文献   

8.
《航天员》2014,(4):41-43
俄女航天员谢罗娃将于今年9月前往空间站 据《俄罗斯之声》6月2日报道,俄航局宣布,国际空间站第41/42长期考察组女航天员叶莲娜·谢罗娃(YelenaSerova)将于9月25日乘坐“联盟”TMA-14M飞船发射升空,她将是俄历史上第四位进入太空的女航天员。  相似文献   

9.
阳光 《航天》2014,(4):6-6
欧空局正在其“清洁太空”计划下开展论证称为e.DeOrbit的空间碎片清除任务,目的是要减小航天业对地球和空间环境的影响。人类几十年的航天发射在地球周围留下了一圈太空垃圾。目前地球轨道上可跟踪到的比咖啡杯大的空间物体有超过1.7万件,存在着同工作中的航天器发生灾难性碰撞的危险。  相似文献   

10.
中国有句古话:民以食为天,所以要坚持以农为本。到了太空也是颠簸不破的真理。在太空,航天员不仅要靠农作物吃饭,还要靠农作物呼吸。太空农场里的胡萝卜、甜菜、洋葱可不是简单意义上的食物,它们是航天员生命保障系统中的一部分,在孤寂遥远的太空,航天员甚至要和它们共存亡。怎么样,不相信?俄罗斯的太空农场计划可以为您验证。  相似文献   

11.
陈曦 《航天员》2012,(2):60-61
在繁华的都市里,给汽车加油并非新鲜事,而在太空“加油”似乎不可想象.但这或许在不久后也将成为现实。NASA的机器人太空“加油”计划,在2011年9月达到了一个里程碑,国际空间站的机器人已经把太空“加油”验证模块放到它的永久位置——ExPRESS4物流平台上。如果后续试验一切顺利的话,机器人在太空“加油”就指日可待了。  相似文献   

12.
现在,无须登上航天飞机或者国际空间站,美国的航天员就可以体验太空生活了。在距佛罗里达基拉戈岛约5600米的水下,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建造了一个名为“宝瓶座”的海底实验室。NASA认为,海底的生活和太空探索一样危险而孤独,因此可以利用“宝瓶座”来进行部分太空训练。你想知道这个世界上唯一的一个海底实验室是什么样子吗?现在就让我们到这个神秘而又陌生的地方瞧瞧吧。  相似文献   

13.
王敏 《航天》2011,(12):27-27
在茫茫太空中,天宫一号和神舟八号神奇相约,顺利交会对接。如果说牛郎和织女要走到一起,需要有根红线。而“神八”飞向“天宫”,从相距150千米到400米,这段非常重要的飞行,就缺少不了交会对接微波雷达这位“大媒人”,为“天宫”“神八”的“胜利之吻”牵起红线。  相似文献   

14.
晨曦 《航天员》2012,(2):33-34
要组织丰富多彩的太空教育工作,光靠一家之力是不够的。NASA在几十年来的教育计划之中,一直设法通过开辟新的参与渠道,使公众积极参与NASA的发展和建设。其实早在21世纪初,“教师在太空计划”就是在民间社会组织中重新启动的。当时,太空探索基金会和美国火箭学院合作提出了新的教师在太空计划。准备通过亚轨道飞行器,将教师送入太空,并且有3名候选人已经在商业航天公司接受了训练。  相似文献   

15.
孙海荣 《航天员》2011,(5):21-22
随着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飞向茫茫太空,航天员将在太空拥有新家。天宫一号在太空运行两年,随时准备迎接航天员驾乘飞船入住。航天员要在其中工作、生活并开展科学实验,因此这个家“家具”众多,功能丰富。  相似文献   

16.
前哨 《航天》2009,(11):35-37
神奇的太空飞绳 未来人们乘坐太空电梯到太空旅游,最多只能将你送到36000千米的对地静止轨道高度,如果你要到月球去旅游,月球与地球的距离平均为384400千米,中间还相差348400千米的路程,这段路程太空旅客将使用什么样的运输工具,7答案是“太空绳索”。  相似文献   

17.
汪小青 《航天员》2012,(3):56-57
2012年3月8日,在NASA的支持下.由ROVIO公司开发的“愤怒的小鸟”成了第一款在太空发布的商业游戏,旨在将太空教育与游戏适当结合,达到寓教于乐的目的。为了配合“愤怒的小鸟”(太空版)的宣传,航天员佩蒂特在空间站中,为地面上的学生演示在太空中小鸟的弹射方法和运行轨迹,以及探讨太空微重力对“愤怒的小鸟”发射过程物理运动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太空天仙舞翩跹士元世界妇女大会今年9月在我国召开。与此同时,世界航天女杰们今年以来也竞相登天“表演”绝技,打破了一个个女子航天记录。她们再次以事实证明,太空并非只是男人的领地,也为此次世界妇女大会献了一份厚礼。今日女天王今年最“露脸”的女航天员恐怕要...  相似文献   

19.
路得 《航天员》2012,(1):30-31
自载人航天技术发展初期到现在,进入太空似乎只是航天员们的专利,即便曾有人以“游客”身份飞入太空,那也是屈指可数。然而,随着世界航天事业的迅速发展及商业载人航天的异军突起。太空的大门已经逐步向普通人敞开。目前,美、俄已经同意允许更多太空观光客访问在轨的国际空间站。同时,不少私营公司也通过各种途径让游客体验太空感受。  相似文献   

20.
陈曦 《航天员》2011,(5):66-69
在人类探索太空的历史上,碰到过各种灾难或险情,从“阿波罗”1号航天员葬身火海到“挑战者”号魂撒九霄。再到“哥伦比亚”号归途亡命等等。“阿波罗”12号也曾经历过被雷电“袭击”的惊险旅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