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软件应用范围越来越广,软件产品的规模也日益庞大,软件复杂度越来越高。传统“作坊式”开发模式已经不能适应大型软件的开发需要,大型软件项目必须按软件工程的开发模式,由团队共同协作完成。如果软件开发过程中缺乏统一有效的项目管理,将造成软件成本日益增长,开发进度难以控制以及软件质量差、软件维护困难等情况。因此,为了使软件项目能够按照预定的成本、进度、质量顺利完成,必须对软件开发过程实施项目管理,规范软件开发的过程。  相似文献   

2.
日益复杂的软件功能,高安全性系统的苛刻要求以及不断压缩的研制周期等因素推动了软件开发方法的创新。本文以机载软件为对象,介绍了基于模型和分层架构的一体化软件开发与验证方法。  相似文献   

3.
针对航空研制项目技术风险大的特点,从设计与分析、制造、软件开发、试验与评定和使用5个方面出发,构建了航空研制项目技术风险评估模型。该模型可作为航空研制项目转阶段决策参考的辅助工具。  相似文献   

4.
本文以模型驱动开发(MDD)为契合点,在统一软件开发过程(RUP)的坚实与敏捷开发方法的灵动之间找到一种平衡,详细介绍了基于高安全性应用程序开发环境(SCADE)模型驱动软件开发过程。它具有连贯迭代、持续构建的特点,同时综合测试的理念贯穿始终。结合航空项目软件研制过程中时间节点紧、需求变化频繁、软件安全性要求高等特点,以某项目为实例,通过需求分析、模型设计、设计验证、安全性分析、代码生成等过程,结果表明基于SCADE模型驱动开发过程既可以借助RUP定义的流程,又是有效地实施敏捷开发的最佳实践,同时大大提高了软件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5.
由于装备研制项目广泛存在着技术风险,其预算成本难以用确定数描述,而现有挣值管理技术通常用确定数描述项目费用基线,忽视了项目的技术风险因素。为此,将技术风险引入挣值管理(EVM)方法,提出了一种装备研制项目的模糊挣值管理(FEVM)改进方法。该方法充分考虑了装备研制中的技术风险问题,利用技术成熟度(TRL)对项目计划成本进行估算,在此基础上,利用模糊数学理论,给出了一种基于可能度的高风险项目的成本和进度的模糊评价标准,并对项目的完工成本(ECC)和完工时间(ECT)进行了模糊预测。最后,通过案例对文中的方法进行了阐述。该方法针对装备研制项目技术风险大的特点,进一步拓展了挣值管理的适用性,对于决策者控制风险、保证项目的费用和进度具有一定指导意义和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6.
如同中国软件外包白皮书中所指出,中国软件企业较弱的项目管理能力已经制约了国内软件外包市场的进一步发展。如何实施有效的项目管理以实现对外包项目成本、进度、质量、效率等的有效控制,确保项目成功成为一个争论话题。针对于此,结合多年软件外包项目管理的实际经验,本文通过对CMM L2项目管理具体要求的分析并结合PM I项目管理知识体系的相关内容,提出了基于CMM L2的外包软件项目管理模型,介绍了此模型的实际应用,在此基础上对外包项目管理的持续改进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7.
飞机机载软件的工程化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总结重点型号研制经验的基础上,首次提出了飞机机载软件工程化管理概念,探讨了作为飞机型号总体单位对机载软件实施工程化管理的一般程序、飞机型号软件开发过程的控制点,以及软件配置状态的控制要求.  相似文献   

8.
从项目管理中的三角关系,装备质量进度成本一体化监督模型的可操作性和监督结果的可信性等方面,分析了武器装备质量进度成本一体化监督需求,研究了装备项目一体化监督函数具有的依概率收敛、边际效益递减律和极值等条件,利用卡诺质量模型,以统计均衡分析方法为手段,阐述了项目管理一体化监督函数的生成及求解过程.结合装备研制过程,采用定性分析与定量计算相结合的方式,在大质量观的主导下,以直-8型直升机典型故障为实例,阐明了项目一体化监督函数的求解过程,开展了项目监督风险决策和风险预警工作.  相似文献   

9.
在"主制造商-供应商"的飞机研制体系下,供应商负责研制机载软件并交付给主制造商,主制造商完成系统集成试验和飞机级试验。机载软件更改会对主制造商飞机研制工作产生影响,包括工作量、进度、成本等方面。首先识别了机载软件更改起因,对不同类别的更改进行分类,同时分析了机载软件更改对主制造商飞机研制工作的影响,包括由机载软件更改引起的额外工作以及研发成本,最后从机载软件快速转换、软件加载以及主制造商验证试验方面提出了主制造商机载软件更改策略,从而降低机载软件更改对主制造商飞机研制活动的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10.
结构覆盖率分析是基于需求测试的补充和完善,能够发现软件中是否存在预期外的功能.在基于模型的软件开发过程中,模型覆盖率代替了传统的代码覆盖率,运用模型检查技术自动生成测试用例是形式化方法在模型覆盖率测试中的主要途径,涵盖了判定覆盖(DC)、条件覆盖(CC)、修改条件/判定覆盖(MC/DC)等多种方式.以航空发动机FADEC软件开发过程中的一个实际案例为例,结合Simulink Design Verifier分析验证工具,检验其生成的用例对模型的覆盖率,表明方法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11.
面向民机复杂系统需求管理过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需求是商用飞机研制的基础,并贯穿于整个飞机研制的生命周期。在需求研发团队中建立一套有效的需求管理流程,使捕获、传递和更改需求的过程更规范高效。在飞机研制早期就保证需求的正确性和完整性,这样最终达到节约成本和优化进度的目的,设计出客户想要的飞机。  相似文献   

12.
杜洪斌 《航空电子技术》1992,(1):37-39,F003
本文综述了装于A型飞机的平视显示器/武器瞄准计算机作战飞行程序(HUD/WAC OFP)软件开发流程,并通过程序开发实例介绍该平显软件开发步骤和方法。该项目为成都飞机公司军机改型研制和产品销售作出了贡献,在引进国外机载计算机软件和开发的工作中闯出了新路。  相似文献   

13.
针对模型开发技术的技术特征,通过对模型开发方法中的模型建模、模型模拟、模型仿真及模型覆盖分析等技术的研究,结合型号软件工程实践,对模型开发在型号软件研制中的应用在体系、过程及文档方面面临的问题进行了分析,从与现有体系规范及研制过程的符合性集成、模型软件测试鉴定以及与其他软件研制方法融合等方面,提出了与型号软件研制要求相符合的基于模型的开发过程方法,并介绍了方法的应用情况和前景。  相似文献   

14.
大型运输机全寿命成本模型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大型运输机的发展,对于国民经济及国防事业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由于研制大型运输机发展人力、财力投入大,使用周期长,因而,早期研制阶段进行全寿命成本模型分析对于研制方案的优选、提高竞争水平具有重要影响。本文从大型运输机概念设计中对经济性分析的需求出发,结合我国国情,探讨了大型运输机全寿命成本模型的建立方法。  相似文献   

15.
大型商用飞机具有设计难度高、研制周期长、项目风险大的特点,采用多家单位联合的方式进行研制是必然趋势。在分析波音、空客的协同管理成功经验的基础上,对商用飞机的协同研制管理存在的费用进度收益进行分析,并对我国大型客机研制中的协同环境下的费用和进度管理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6.
结合项目管理及软件工程等相关知识,提出了软件开发项目管理模式。为了对软件开发过程进行有效的管理,提出开发过程的可视性,进行了软件开发过程的全方位度量活动,以促使软件组织的自身过程能力不断得到改善,度量体系日臻完善。  相似文献   

17.
软件管理已经成为飞机系统工程中的关键技术之一,现代飞机几乎所有重要的功能系统全与计算机软件有关,从第二代飞机起,通过软件实现的功能随着每一代飞机而翻番。在总结某型号研制经验的基础上,探讨了作为飞机型号总体单位对机载软件实施工程化管理的一般程序,研究了飞机型号软件开发过程的控制点,以及软件技术状态控制的要求。  相似文献   

18.
软件生存周期模型(Software Life Cycle Model)是用于描述软件从开始研制到退出应用全过程中,各种活动如何执行的范化模型。对于航天工程地面测控软件,瀑布模型、演化模型、螺旋模型、原型模型等传统模型往往不能非常有效地适应其特性,存在一定的困难和问题。本文结合这些经典软件生存周期模型,在分析航天工程地面测控软件高可靠、需求易变等特点的基础上,提出了更具针对性的生存周期模型——构造增量模型。  相似文献   

19.
能力成熟度模型CMM是目前国际上最流行、最实用的软件开发过程标准和软件企业成熟度等级认证标准,文中通过对CMM质量体系的基本介绍,对于引寻建立软件特别是高可靠性机载软件的质量体系和开发管理规范有比较明显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0.
面向适航认证的模型驱动机载软件构件的安全性验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软件开发的过程中为适航认证提供证据,已成为机载软件开发的研究热点。现代复杂机载软件多为构件化分布式架构,如何有效验证构件之间安全性依赖关系与适航认证标准当中规定目标的一致性,是机载软件设计阶段的一个重要问题。首先,使用系统建模语言(SysML)块图建立带有安全性特征的系统静态结构模型,将其转换为块依赖图以便进行精确的形式化描述。在此基础上给出形式验证方法,检验系统静态结构模型中的安全性依赖关系与适航认证标准中所规定目标之间是否一致。最后,通过一个飞机导航系统的例子说明如何将该方法应用于机载软件开发的过程中。利用这种方法对系统静态结构模型的安全性依赖关系进行验证,能够提高系统整体的安全性,并为适航认证提供证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