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航天》2010,(2):46-46
印度空间研究组织主席拉达克里希南1月27日称.印将在2016年进行其首次载人航天飞行任务.以追赶俄美等航天领先国家。届时将有两名宇航员在低地轨道上停留7天时间、印政府已批准印度空间研究组织提出的载人航天项目规划,2009年同意为该项目拨款约28亿美元。  相似文献   

2.
中国     
《航天员》2009,(3):4-4
中美召开空间碎片研讨会应对太空威胁 6月1至3日,由中科院上海天文台、上海市对外文协、美国海军天文台联合主办的首届“中美空间碎片研讨会”在上海天文台举行。本次研讨会由中科院上海天文台叶叔华院士和美国海军天文台前任台长赛德曼教授联合倡议召开,这也是中美两个航天大国的有关专家首次就应对空间活动的共同威胁而展开的学术交流。  相似文献   

3.
柳念芦 《中国航天》1997,(11):30-30
世界航天发射中心印度航天发射中心柳念芦1972年6月,印度政府成立了空间委员会并委托空间部负责进行国家的航天活动。空间部直接受总理领导。空间部下属的印度空间研究组织具体经管航天研究工作的管理与和平利用。印度的火箭发射场主要有两个。斯里哈里科塔发射场斯...  相似文献   

4.
《中国航天》2006,(5):47-47
两位美国航宇局科学家最近在《科学》杂志上撰文介绍了太空垃圾问题的严重性。地球轨道上现有9000余件空间碎片,未来几年只会有增无减,且尚没有有效而经济的清除方法。目前尺寸超过4英寸(约10厘米)的碎片有约5500吨。即使不再进行航天发射,碎片数量也会因碰撞和解体而继续增加。碎片最多的区域在885—1006公里高度之间.对载人航天威胁较小.但对商业和科研飞行及其它航天活动则有威胁。很大一部分碎片是因卫星特别是留轨火箭上面级爆炸解体产生的。根据美航宇局2004年的一份报告,俄罗斯是产生碎片最多的国家,美国紧随其后,其它来源有法国、中国、印度、日本和欧空局。  相似文献   

5.
《航天器工程》2009,(6):87-87
据搜狐网2009年9月22日报道,中国科学院空间目标与碎片观测重点实验室日前在南京紫金山天文台正式揭牌。该实验室将建成中国空间监视领域一个不可替代的观测研究系统,为中国在空间领域建立一套安全预警系统,以化解散落在茫茫太空中的各种人为碎片带来的威胁,为航天安全保驾护航。  相似文献   

6.
卢万杰  徐青  蓝朝桢  吕亮 《宇航学报》2020,41(8):1105-1114
针对空间目标态势威胁响应和预警研究不完善的问题,为实现空间目标行为和事件的智能推理、实时响应和主动预警,保障航天活动和空间利益,提出面向行为与事件的空间目标态势本体模型(BEO-SO2)。基于基本形式本体(BFO),构建空间目标态势行为与事件本体模型。在统一时空框架下建立空间目标关系模型,实现空间目标行为执行和事件发生过程的动态推演。以空间目标碰撞威胁为背景,设计对象实体等级体系和碰撞威胁行为与事件要素,建立碰撞威胁推理规则,基于空间目标态势行为与事件本体进行实现、验证与展示。结果表明,空间目标态势行为与事件本体能够实现空间目标碰撞威胁的等级推理与预警,并指导进一步的空间活动,为航天任务与空间活动提供有效保障。  相似文献   

7.
空间垃圾威胁着人类的航天活动,它给人类开发和利用外层空间带来了阴影。清除空间垃圾和防止空间的进一步污染是所有从事航天活动的国家,特别是航天大国义不容辞的义务。作者在本文中对解决空间垃圾问题提出了具体建议,其中包括开展广泛的国际合作。中国愿意积极参加和研究制止空间垃圾危害人类和平利用和开发外层空间的工作。  相似文献   

8.
印度宇航员训练中心将在2012年建成,以为该国拟在2015年进行的首次载人航天飞行做准备。中心建设工作将耗资100亿卢比,占地超过40.5公顷,由印度空间研究组织与印度空军航空医学研究所合建,  相似文献   

9.
天宇来风     
《航天员》2009,(3)
中国中美召开空间碎片研讨会应对太空威胁6月1至3日,由中科院上海天文台、上海市对外文协、美国海军天文台联合主办的首届"中美空间碎片研讨会"在上海天文台举行。本次研讨会由中科院上海天文台叶叔华院士和美国海军天文台前任台长赛德曼教授联合倡议召开,这也是中美两个航天大国的有关专家首次就应对空间活动的共同威胁而展开的学术交流。  相似文献   

10.
宇华 《中国航天》1996,(12):7-11,15
少花钱多办事的印度航天宇华在迈向21世纪之际,印度航天仍然坚持着它三十年来的一贯做法,即积极吸收外国技术为我所用,利用卫星技术造福于其尚未摆脱贫困落后状态的9亿人民,特别是农村人口。印度的主要航天机构──印度空间研究组织每年用于研制及运行的经费为3~...  相似文献   

11.
印度航天工业经过40多年的发展,已经具备了独立设计和制造卫星并用国产火箭发射国内、外卫星的能力。印度航天发展的最大特点是以应用为导向,重视应用卫星的研制和卫星应用技术的开发。迄今,印度已经建立了完备的航天组织机构,建成了一套完整的空间体系。本文介绍了印度航天工业的组织管理,航天预算,全面介绍了印度的卫星研制、运载火箭,空间探索和国际合作等情况。  相似文献   

12.
孙广勃 《中国航天》1995,(11):29-33
各国运载火箭介绍:卫星运载器系列(印度)孙广勃印度国家航天计划的两个主要目标一是要建立起独立的遥感和通信卫星体系,二是要实现卫星发射的自主。在这一指导思想下,印度空间研究组织于70年代初开始实施运载火箭计划。80年代后期,印度将约3亿美元航天预算中的...  相似文献   

13.
空天瞭望     
印考虑进行载人航天印度空间研究组织(ISRO)10月17日向辛格总理表达了用本国飞船和火箭在安得拉邦的斯里哈里科塔将印度航天员送入太空的意愿。ISRO主席奈尔(也是航天委员会主席)以幻灯形式简要介绍了印进行载人航天的可能性。消息灵通的ISRO科学家说:“总理未表达任何反对意见  相似文献   

14.
东旭 《中国航天》1998,(8):10-11
印度航天经费猛增东旭印度政府继5月份突然恢复核试验后,最近又决定大幅度增加给航天活动的拨款。在6月1日公布的1998~1999年度预算中,由印度人民党领导的政府把给印度空间研究组织的拨款额一下子增加了52%,创下了该组织40年历史中拨款增幅的最高纪录...  相似文献   

15.
印度航天工业发展的启示(上)庞之浩印度国会今年3月25日通过了1995~1996财年的航天经费预算,总共为3,3亿美元。这比1994~1995财年的2.52亿美元增加了31%。由此可见,印度正在加紧实施其宏大的航天计划。近年来,印度航天工业得到了飞速...  相似文献   

16.
靳力 《航天器工程》2007,16(6):81-81
2007年9月24日,印度空间研究组织主席奈尔在第58届国际宇航联合会大会上称,随着印度太空技术的不断发展,印度空间研究组织的太空探索使命已进入第二阶段,未来数十年印度将开展载人航天计划。奈尔说,印度已经制订了独立、完整的太空探索计划,重要着眼点是社会应用。印度科技部称,计划于2008年4月发射印度第一个小型无人绕月探测器月球初航-1,目前正进行最后阶段的测试。印度空间研究组织称,月球初航-1将携带NASA的两个科学装置和欧洲的3台科学仪器。除此之外,探测器还将携带大量印度本国的科学仪器,载重量达560kg。  相似文献   

17.
《中国航天》2005,(9):45-45
据卡塔尔“半岛”新闻网站(并非著名的半岛电视台)报道,印度打算在今后5年内赢得全球卫星发射市场10%的份额。该国在2004年从航天计划中获是了30亿卢比的收入。印度空间研究组织主席奈尔对记者称,由于该国航天计划有成本上的竞争优势,  相似文献   

18.
《中国航天》2009,(9):45-45
美国国务卿希拉里·克林顿访印期间.印美两国政府7月20日在新德里签署了有关科学、航天和武器与防务的三项合作协议。航天方面,两国签订了《技术保护协议》,将使印度火箭能发射美制和含美制部件的民用或非商业卫星,包括美国政府或学术机构的卫星或第三国航天机构和大学载有美制设备的卫星。由于部件和卫星需同印度火箭组装,  相似文献   

19.
张建松 《航天》2011,(1):7-7
作为一个负责任的航天大国,中国高度重视“太空环保”,目前已逐渐形成监测预警、航天器防护和空间环境保护三大工程体系应对空间碎片问题,有效减缓了空间碎片的产生,得到国际社会好评。空间碎片是指人类在航天活动中产生的太空废弃物,也称“太空垃圾”。  相似文献   

20.
《中国航天》2008,(5):43
印度在2008~2009年国家预算下为首次载人航天任务拨款12.5亿卢比(3100万美元),供印度空间研究组织启动载人航天前期工作。印拟在2014年进行首次载人航天飞行。所用飞船重4吨,将由研制中的“静地卫星运载器”(GSLV)3型火箭发射到400公里的低地轨道,飞行持续时间为36小时。根据预算,GSLV-3得到了17.5亿卢比的经费。它将能把10吨重的有效载荷送入低地轨道,定于本年代结束前首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