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王山而 《航天员》2009,(4):74-77
1986年1月28日,发生在美国佛罗里达州上空的“挑战者”号航天飞机灾难,是世界航天界永远难以忘怀的悲剧,7名航天员的牺牲让人们也似乎更加明白,航天这一充满高风险的职业在整个人类发展史有着特殊而伟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樊晓利 《航天员》2013,(5):64-65
常言道:“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可见,实践才是最好的学习方式。那么,你热衷于实践研究吗?你想过坐飞机进行实验研究,57今年夏季,来自美国不同大学的32名大学生和研究生参加了一项名为机载实验研究计划(SARP),使他们度过了一个充满激情与挑战,让自己难忘也令旁人羡慕的暑期。  相似文献   

3.
张京 《航天员》2012,(6):48-49
80年代的世界航天领域—直都由苏联和美国主导。其他国家的航天员也是鲜有耳闻。1991年来自英国的航天员海伦·沙曼(HelenPatriciaSharman)首次访问了太空,这引起了不小的轰动。因为她是继苏联和美国之后第三国走出的第一位进入太空的女航天员。而且她有个特殊的身份一一青年化学家。一时间沙曼聚焦了无数的目光,人们对这位英国的女航天员充满了好奇。  相似文献   

4.
《航天员》2008,(2):63-65
由14名成员组成的航天员大队,是一个拥有着共同理想的团结的特殊群体。多年的共同训练生活让这个特殊群体的成员成为了生死兄弟,他们相互鼓励,相互学习。深深的情义在一点一滴的生活和训练中愈积愈浓。在我们看来,这个常年进行严格训练的特殊群体生活是单调的,其实则不然,航天员们在紧张训练的间隙,还拥有充实的文体活动,他们有专用的体训馆,每天开放,里面设施齐全,游泳馆、篮球馆、乒乓球馆、健身器械馆、攀岩区等一应俱全。而且相当现代。在领略了他们训练和执行任务时的严肃与认真,再来欣赏他们业余时的活跃,钦佩之情油然而生!  相似文献   

5.
左永亮 《航天员》2011,(2):20-21
如果我们死了,我们希望我们的人民能接受它。因为我们从事的是充满风险的事业,因此我们希望无论我们发生了什么事情,都不要延误航天计划的进行。毕竟,探索太空是值得冒生命危险的。——格斯·格里索姆阿波罗1号飞船指令长半个世纪以来,载人航天取得了无数的辉煌成就,也留下了令人难以忘怀的航天灾难。根据公布的资料,至今已有几十名航天员为太空事业献出了生命。他们志在太空,却魂归大地,令人扼腕叹息。在载人航天新的五十年里,航天员这一职业承载的使命将越来越重要。探险者们将继续他们未竟的事业,把人类的探索精神带到太空,在群星之中找到新的港湾。这也许就是对他们最好的纪念。  相似文献   

6.
意境是中国古代美学的重要范畴,在废名和沈从文的现代乡土小说中有着大量的充满意境美的作品,他们成功的将意境引入小说创作领域,极大的丰富了中国现代小说的美学品味。  相似文献   

7.
随着改革开放进程的加快我国社会迅猛向前发展,与此同时推动我国与国际世界的交往日益频繁,因此培养大量的有专业知识和技能同时能够熟练掌握一门外语的高级专业人才成为我国社会的紧迫任务。对于在校非英语专业的大学生来说,他们把大量时问都花在了本专业知识的学习上,因此英语学习时间就变得捉襟现肘,所以培养他们英语自主学习能力进而提高其英语学习效率就变得尤为重要。本文将首先介绍自主学习定义,然后阐述提倡自主学习的必要性,最后研究总结出如何提高非专业大一新生大学英语自主学习能力的策略。  相似文献   

8.
陆源 《空中交通管理》2009,(9):53-54,58
逝去的一年充满了感动和精彩,一幕幕令人难以忘怀的画面展现在人们面前:2008年初抗击冰雪灾害的战斗中.他们用热情奉献了一份“未被冰冻的爱”:“5·12”大地震中.他们用坚定的信念选择了坚守在晃动着的塔台上:奥运空管安全保障中.他们用精湛的业务为奥运创造了一片和谐蓝天:随着2009年初数字化放行的顺利实施,他们更是将西北空管的事业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  相似文献   

9.
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各种利益关系变得空前复杂,许多领导干部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翻了船,栽了跟头。综观这些贪官的腐败轨迹可以发现,他们的腐败行为大多是在八小时之外进行的。因此,八小时之外是领导干部保持廉洁的关键时间段。作为一名党员领导干部应该怎样安排处理好八小时以外  相似文献   

10.
环境,是人们生存和发展的外部条件,人在社会中不能孤立存在,而要受到环境潜移默化的影响。大学生处于性格成长的重要阶段,对外界环境充满兴趣又极为敏感。高校教育者可以利用环境对大学生的作用激发他们在思维方式、行为方式方面的良好意识,培养出大学生积极的情感取向、性格特点、价值观念和生活态度,引导他们成长成才。  相似文献   

11.
环境,是人们生存和发展的外部条件,人在社会中不能孤立存在,而要受到环境潜移默化的影响.大学生处于性格成长的重要阶段,对外界环境充满兴趣又极为敏感.高校教育者可以利用环境对大学生的作用激发他们在思维方式、行为方式方面的良好意识,培养出大学生积极的情感取向、性格特点、价值观念和生活态度,引导他们成长成才.  相似文献   

12.
随着振动试验技术的不断发展,对特殊环境下振动试验的要求更加强烈,由于其技术难度更高,实施难度更大,而成为振动试验的难题.本文基于某型蓄压器低温振动试验要求,确定了试验方案,分析了产品的安装应力和试验参数对产品的影响等,解决了产品在充满液氮状态下的低温振动问题,完成了包括特征扫频、正弦振动鉴定级试验、随机振动鉴定级试验和...  相似文献   

13.
青年教师是高等学校的特殊群体,是高校教师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校的主要力量,青年教师已成为高校教学第一线的骨干,他们的思想素质和业务水平,关系着高等教育的质量和发展方向。要正确把握他们的思想状况和特点,以及各种因素对他们的影响,不断改进高等学校青年教师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加强青年教师的思想政治工作。  相似文献   

14.
《航天》2009,(12):14-16
孔祥言、朱毅麟、李颐黎和褚桂柏都是空间技术领域颇有知名度的专家。然而,他们四人作为一个特殊的组织——“四人小组”,由钱学森耳提面命,亲自指导他们进行我国早期卫星技术和空间技术发展的探索研究,这一段历史却少有人知。  相似文献   

15.
大型药柱的壳体粘结很少进行研究,往往成为火箭发动机生产中很困难的问题。当柔软的橡胶与坚硬的金属壳体粘结时,在粘结线上产生应力集中,会使成品发动机变得不能用。推进剂和壳体粘结的常用方法是采用可固化的胶粘剂包复层。业已证明,包复层和推进剂之间必须具有化学相似性才能很好粘结。本文列举了具体体现这一概念的粘结系统实例,并叙述其间有关的特殊化学反应。  相似文献   

16.
多媒体技术在体育课实践中应用比较复杂,学生参与性不高。针对这个问题曹桂彬在《在信息技术环境下Gif图片对体育课的作用》一文中阐述GIF图像作一种示范、对比和评价的媒体,对于在信息技术环境下的体育课教学方式的转变具有推进作用[1],他可以作为利用信息技术进行体育常态教学的一个主要媒体手段,可以使体育课变得生动,可以让学生更有效率的掌握知识技能,让学生对体育充满兴趣,让学生增加对自身的理解并养成锻炼和观察的习惯。  相似文献   

17.
<正>一、概述近年来,随着中国民用航空业的高速发展,导航、监视、通信设备规模不断加大,三大区管中心也陆续建成,构成了空管保障的基础,也是高质量空管服务的基本保证。同时,这些基础设施变得日益  相似文献   

18.
结合在氢氧火箭发动机及箭体组件试验过程中遇到实际情况,提出了液氢介质在密闭容器内饱和过程状态变化的问题,该问题的分析结果可以用于试验过程的安全评估。首先利用质量和能量守恒方程,对密闭容器内氢介质的饱和状态过程建立了数学模型;根据模型的数学解析结果对饱和过程进行了定性分析,提出了临界充满率的概念,发现了饱和状态过程可以分成完全汽化、完全液化、中间饱和平衡等不同的过程。然后结合一个典型的液氢试验的工程实例,利用数学模型对饱和过程的状态参数进行了计算,计算结果与定性分析非常吻合。最后总结了密闭容器内液氢的饱和状态过程的规律,指出液氢充满率低时液氢可以完全汽化、充满率高时液氢可以膨胀至完全充满;同时指出,对于试验导管90%的充满率下,液氢将膨胀并充满试验腔,容易出现超压破坏风险。  相似文献   

19.
孙铭华 《航天员》2008,(5):65-67
在整个神七任务中,我们经常可以从电视直播画面中看到这样一群人,他们就像航天员们的影子一样贴身跟随:发射场,最后离开航天员的是他们;着陆场,打开舱门,三位航天员见到的第一张面孔还是他们;发射前后航天员们处于三级隔离状态期间,能通行无阻的悉心照料航天员的仍然是他们;甚至在神七成功发射进入地球轨道之后,在国家主席胡锦涛之前与航天员们直播通话的,依旧是他们。这个享受"特殊待遇"的群体是中国航天员科研训练中心的医监医保医生们,被称为"航天员的健康守护神"。  相似文献   

20.
胡杨 《航天》2013,(11):1-1
航天,固然是一项严谨的科学探索事业,但是,从事这项事业的人,同样不能缺少一样东西,那就是梦想。人类自古就有飞天梦想,没有梦想,就不会有航天事业的诞生,也不会有今天人类探索太空所取得的成就。从这个意义上说,航天人又是追梦人。在第64届国际宇航大会上,活跃着一些老航天人的身影。虽然不再有年轻的面孔,但是因为毕生从事航天事业,因为有不懈的探索精神、科学精神、创新精神,因为有执著的梦想,他们的心永远年轻,他们的身上永远充满年轻人的蓬勃朝气。在被誉为“宇航界奥林匹克”的这次大会上,国际宇航联将首届“世界航天奖”授予“旅行者”项目首席科学家、77岁高龄的爱德华·斯通博士。国际宇航联的颁奖词认为,爱德华·斯通参与研制的“旅行者”1号进入恒星际空间,代表了人类星际探索的新高度,是新世纪里非常令人激动的科学探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