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将端齿连接转子的零部件简化归并为4类结构,利用弹性力学、壳体理论、有限元素法及多变量函数插值技术等手段,导出各类结构轴向柔度系数的工程计算表达式,并给出离心力、气动力、热载荷及机动载荷等在各端齿接触面处引起的轴向松弛力或压紧力的计算公式。还介绍了根据本文提出的方法及公式开发的计算机程序,并给出了其应用实例  相似文献   

2.
为了解决目前稳态空气系统算法在求解复杂网络时不容易获得收敛解的问题,将航空发动机稳态空气系统简化为由节点和元件组成的网络,借助概率思想计算连续性方程和能量方程,建立相应的随机游动模型,运用蒙特卡罗方法求解各节点的压力,再根据流量与元件两端压力的关系,计算流经各元件的流体流量。将计算得到的不同工况下航空发动机稳态空气系统内部节点的压力和流量值,与flowmaster计算结果进行比较,二者吻合较好,压力最大偏差为0.628%。蒙特卡罗方法与网络法相比,优势在于计算简便,且不会出现无法求解复杂空气系统网络的情况。  相似文献   

3.
几种压电网络用于叶盘结构减振的机理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针对几种有望用于叶盘结构等循环对称结构减振的压电网络技术开展机理研究。为说明能量耗散及能量平衡两种不同的机理对减振、抑振效果的影响,基于集总参数模型对带有分支、并联网络、串联网络3类电路的叶盘结构开展了数值研究。对比了3类电路在谐调和失谐叶盘上所能达到的最佳减振效果及其随着失谐强度变化的规律,展示压电网络中能量耗散机理的作用。在非周期压电网络中加入了电阻,讨论了两种机理的共同作用。还给出了非周期压电网络最佳连接方式选择的定性建议。研究发现:将所有压电片连接到同一个网络并不能显著增加阻尼性能。在失谐叶盘上找到了无任何电路元件且只含少量叶片的非周期压电网络的最佳连接形式,说明了能量分配机理的作用。可以做到只将少数叶片连入网络(例如24个叶片中的2个或4个),无需加入任何电路元件就可以达到降低失谐响应放大效应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针对在频域内计算X射线脉冲星信号延时量存在滞后性,进而难以为航天器自主导航提供实时信息的问题,提出将脉冲星信号延时估计转化为时域内标量估计的方法。首先,通过人工神经智能网络获得脉冲星信号的标准轮廓函数作为状态方程;应用粒子滤波算法对脉冲星信号延时量进行实时估计;其次,为了避免标准粒子滤波器中的粒子退化现象,推导并证明了一种新型粒子滤波算法;最后,推导出粒子滤波算法的精度函数,为航天器的导航策略提供参考。以航天器在轨运行中可能遇到的3种情况为背景,验证了所提粒子滤波算法的正确性与有效性。  相似文献   

5.
张昀普  单甘霖 《航空学报》2019,40(11):323218-323218
为了降低在空中目标威胁评估任务中由于威胁评估结果的不准确性和传感器辐射所带来的潜在损失,提出了一种基于风险的多传感器管理方法。首先,基于部分可观马尔可夫决策过程建立了传感器管理模型;然后,给出了基于信息状态的威胁评估风险和传感器辐射风险的预测方法以量化潜在损失;接着,为获得更优的作战收益,以多步风险预测值为决策依据,以两种风险的加权和最小为优化目标建立了长期目标函数;最后,在求解目标函数时,将传感器管理问题转化为决策树搜索,设计了一种基于分支定界的标准代价搜索算法以快速获得高质量的管理方案。仿真实验表明,所提算法能够在搜索到高质量解的同时大幅减少计算时间和内存消耗;所提方法能够对风险进行准确预测,且相比于经典的传感器管理方法,所提方法具有更好的风险控制效果。  相似文献   

6.
为了解决管制员在管理进近空域流量时出现实际流量低于理论流量的问题,根据运输类飞机适航标准和管制员调速规则和原则,提出了考虑下达指令时机的航段容量计算模型,由现行的进近空域结构能够发现进近空域是由多个航段连接形成了一个航路网络,根据历史统计数据得到的交通流比例,结合网络流中最大流最小割理论对进近空域容量进行评估。实例分析结果表明:在下达管制指令时间范围内,通过约束管制指令使航空器在同一减速点进行减速时,减速航段容量的最大值与最小值相差0.88架次/h,进近空域容量评估结果为:最大容量为43.79架次/h,最小容量为43.61架次/h;方法可以有效解决问题并且评估结果贴合运行实际容量。  相似文献   

7.
针对时间尺度及其转换方法进行了综述、归纳和分类。从建立的基础出发,将时间尺度划分为原子时尺度和世界时尺度2个大类,其中,原子时尺度的彼此转换基于广义相对论框架,世界时尺度的彼此转换基于地球自转和岁差章动模型,而协调世界时是连接这2类时间尺度的桥梁。根据各类时间尺度间的转换公式,计算了原子时彼此间的差值序列,以及世界时在IERS(International Earth Rotation and reference systems Service,国际地球自转与参考系服务)1996、2003、2010这3个规范间的差值序列,并分析了这些差值序列的特征。结果表明:地心坐标时与质心坐标时、质心坐标时与质心力学时、地球时与地心坐标时之间的差值序列均随时间呈线性变化关系,且后者差值的增幅远小于前2个差值的增幅;协调世界时与国际原子时之间的差值是不连续的,且增幅逐渐减小;地球时与质心力学时之间的差值序列是以年为周期进行变化的,差值大小在±1.7 ms以内;格林尼治(平)恒星时、赤经章动及其补充项在IERS 2003、2010规范间的差异较小,而在IERS 1996与另外2个规范间的差异较大。这些结论可为相关研究及工程计算中的时间尺度选取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8.
燃烧不稳定性问题广泛出现在各类航空发动机燃烧室内,该问题是火焰非定常热释放和声波充分耦合的结果,发生时伴随着大幅度的压力脉动,严重威胁发动机的稳定工作及结构安全。目前,包括中国在内的各航空发动机研制国家在多数发动机型号的研制过程中,均遇到了严重的燃烧不稳定性问题,且发动机越先进,该问题越复杂且难以解决。在深入认识其发生机理的基础上,对其进行准确预测并设计有效的控制手段,对航空发动机的研制具有重要意义。系统阐述了该问题的研究现状,介绍了燃烧不稳定性问题发生关键,即军用的钝体燃烧加力燃烧室和民用的贫油预混环形燃烧室的非定常流动及火焰响应特征。综述了该问题研究常用的燃烧不稳定性声网络预测分析模型,重点报告了为了耦合考虑燃烧室声软壁面被动控制设计,团队所发展的三维燃烧不稳定性预测控制模型。基于该模型,介绍了壁面声衬参数及布局对燃烧不稳定模态控制效果影响的研究进展,为先进发动机燃烧不稳定性的排故提供技术储备。  相似文献   

9.
工艺动态     
喷射成形大型航宇合金零件   喷射成形技术正在很快成为制造飞机发动机镍铝超级合金零件的一种最具成本-效益的可靠方法。这种技术采用很细的金属合金雾滴制造零件,在许多情况下用这种方法制造的零件比传统方法制造的零件更坚固,更有韧性。   在加工时采用氩气或氮气使金属呈雾状,形成液滴(10~500?μm),然后通过锥形喷流沉积在预成形件的表面。添加陶瓷颗粒(5~15?μm碳化硅)转换合金涂层以形成金属基复合材料。该工艺特别适于制造发动机环和外壳等零件,在某些情况下比传统制造方法降低生产成本30%。   随着飞机发动机体积增大,通过传统方法制造令人满意的、有严格安全标准的部件显得日益困难。喷射成形技术制造的零件与传统方法制造的零件的强度和疲劳特性相同,因此,可以充分利用以前不适用于航宇零件的合金。由于这种工艺可以制造出大型零件,因此可用于制造更大的发动机和飞机。   采用高速加工单元 减少循环时间和装配时间   最近波音民机集团的Wichita公司开始采用高速加工单元更快更有效地制造飞机窗户连接隔框。铝钛锻件加工的窗户连接隔框包裹在飞机座舱的周围,制造起来很复杂。每个窗户连接隔框由带有100多个孔的复合角材组成。每个孔都必须很精确,公差为千分之几英寸,用传统方法很难加工,需要多次设定。这种情况不但影响循环时间,而且多次加工产生的热量可能使零件翘曲,损坏零件的整体性和精度。Wichita公司选择了3台高速加工单元,提高了零件的质量和产量,减少了循环时间。   新的加工单元包括9台Makino MC1816-5X高速加工中心,不但省去了专用机械设备,而且还合并了零件的精加工和钻孔工序。比以前的设备速度快30%,能制造更多高质量零件。高科技支撑系统可缩短每次循环时间,增加主轴的利用率,减少操作者出现误差的机会。MC1816-5X高速加工中心由A2单元控制器支撑并且是标准化工装,能为新一代737以及767和777飞机制造24种不同的窗户连接隔框。   高速钻削是新系统的主要应用。由于在MC1816-5X上进行钻孔工序,孔的精度从几百分之一英寸变为几千分之一英寸。嵌入式钻削刀具和端面铣用10?000?r/min的速度铣孔。切屑带走因切削产生的热量,减少了在工件上切割时的热影响。   零件的质量也影响窗户连接隔框组件的加工循环时间和成本。用于装配时消除由于零件不精确引起飞机铝蒙皮和窗户框之间的小间隙的衬垫已经减到最少。   传统装配这些零件需要几百个定做的垫片,制造和安装垫片负面影响了装配时间、成本和窗户组件的质量。现在只需一块垫片,而且已经特别设计到组件中。MC1816-5X加工中心的探测仪在加工过程中跟踪检测零件精度,保证没有人为误差。 激光成形技术——用粉末制造飞机零件   航空航天工业中采用一种激光成形技术,用粉末状钛制造高科技钛件。这是一种新的工艺,可以降低样机零件的生产成本。美国明尼苏达州的研究人员研究了这种激光成形工艺,可把钛合金粉末沉积到基材上,形成可加工到低表面粗糙度值的“预成形”形状。这种工艺可比传统的铸造法或其他加工方法减少生产废品80%,并把生产周期从几个月减少到几周。   激光成形工艺是在惰性气体(通常是氩气)室中采用高功率二氧化碳激光熔化基材和正在沉积的钛粉。采用这种工艺制造零件,激光保持不变,而零件本身通过计算机数控(CNC)装置移动。CNC机床随刀具轨迹移动。设计者采用标准的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设计的实体模型直接形成刀具轨迹。该技术对于制造样机零件和小规模生产运行是理想的,还有可能广泛应用于钛合金加工。 降低飞机噪声的新工艺   通过采用Sulzer Metco公司的新型等离子喷涂内径技术,可制造更安静、效率更高的飞机发动机。   在2~4座的小型飞机中,发动机占了飞机总重量的很大比例。因此,如果采用较轻的材料制造发动机,飞机会更轻,污染会更小。这种既轻又有强度的材料是铝硅合金。但是在汽缸内径和活塞环之间还有摩擦问题。传统的解决方法是在铝块和活塞环之间插入铸铁环,这样就增加了重量和成本。另外还试验了其他方法,不是成本较高,就是产生了环境问题。   Sulzer Metco公司提供的解决方法是用耐磨损和摩擦的等离子涂层喷涂铝孔的内径。在喷枪头的旋转速度达到200次/min的Rota-Plasma-500设备上进行。35?mm内径可获得稳定的表面,可自动重复连续生产。   目前瑞士Langenthal的MDB Flugtechnik公司已成功应用这项技术制造了四缸铝发动机,采用液体冷却,使用无铝燃料,降低了常用的汽缸内衬的重量,发动机更轻了。 CNC改进了航空航天工厂的多轴向加工   制造数据系统公司(MDSI)的Open CNC软件是一种全软件化的CNC软件包,不但能满足航空航天用复杂的五坐标机床的需要,而且能帮助减少循环时间,增加可利用时间。采用MDSI的软件,机床总体性能大大提高。在双主轴Rigid五坐标铣床和Sundstrand五坐标Omnimil机床上安装了MDSI的Open CNC软件以后,明显提高了生产率,并能把网络上的一串机床连接起来,进行遥控诊断、直接数字控制和数据收集。此外,还可按照所需要的方式进行管理。 复合材料设计软件减少了 欧洲战斗机零件的加工时间   复合材料设计软件正在帮助英国航宇公司的工程师们大大减少欧洲战斗机2000中的复合材料的加工时间。美国马萨诸塞州复合材料设计技术公司(CDT)的制造工程师们在计算机上确定复合材料铺层,取消了过去在复杂表面上进行复合材料铺层的试车,消灭了误差。新技术保证制造能反映设计意图。通过取消不必要的补片可减轻重量,英国航宇公司也希望通过采用这个软件节省生产时间。 (盛蔼伦 供稿) 摩擦搅拌焊接技术用于航空航天领域   Eclipse航空公司打算把摩擦搅拌焊接技术应用于航空产品上。首先在薄的材料上应用。这是公司为制造强大、安全和经济性飞机计划的一部分,将在价格和性能上有新的突破。   摩擦搅拌焊接被用于波音火箭Delta家族的主要结构生产,并被批准用于航天飞机的外部燃料箱。此外,它还用于造船和海运业。摩擦搅拌焊接技术的优点很多,它取消了几千个铆钉,从而节省了装配成本,并且使连接件强度更高、重量更轻、结构效率更高。   摩擦搅拌焊接使用一种特殊的工具,该工具上带有突出的销棒,把销棒插入两片要焊接的材料之间,并且沿焊接区域移动,同时高速转动。这样在工具与铝合金之间产生摩擦热,使铝合金软化,但不熔化,材料变为塑性状态与基体成为一体。   Eclipse航空公司致力于设计和生产一种现代、经济的喷气飞机,以此改变运输机市场。公司正在应用产生巨大变革的推进装置、制造及电子系统来生产比今天更安全、成本更低、操作更容易的小型喷气飞机。 在B-2飞机上应用的新材料   美国空军正在试验一种新型磁性雷达吸波材料,目的是极大地减少对B-2轰炸机隐身表面进行维护的时间和精力。如果该材料满足预期的要求,将在今后7年计划要维修的20架飞机上应用。喷涂在雷达上的新型吸波材料试验是在加利福尼亚的爱德华空军基地进行的,这项试验将使维修时间从以小时计算缩减到以分钟计算。   新型材料名称为交变高频材料(Alternate High_Frequency Material,AHFM),是一种永久涂层。这种涂层被喷涂在轰炸机外围有口盖的壁板处,大约90%可移动蒙皮壁板使用这种材料,从而减小缝隙尺寸,避免反射雷达信号。使用这种材料的大部分壁板是在B-2机身的下侧及靠近前缘及后缘部分。此外,用紧固件固定的壁板也要喷涂这种材料。使用该技术主要是提高飞机的低可探性,并且可使非隐身的军用飞机具有一定的隐身性。 (任晓华 供稿) 高速高精密龙门式加工中心   目前正在英国Marwin Production Systems公司的Wolver hampton工厂制造的高速高精密三轴联动CNC龙门式加工中心的床身有45?m长,7?m宽,比目前世界上航空航天工业领域中所使用的其他机床要大得多。该机床已由英国宇航系统的空中客车公司订购,用于加工空中客车A340-600的铝合金机翼蒙皮板。   该机床是Marwin Production Systems公司的Alumax系列产品,它有两个平行的41?m×3.6?m×0.55?m的加工区,可同时进行加工。龙门移动,立式双主轴,每一主轴具有85?kW功率,最高转速20?000?r/min,工进20?m/min,±1?m/s2加减速度。为了确保X轴定位的高精度,Marwin Production Systems公司采用了激光位移检测装置来代替常用的磁尺或光棚位移检测装置。该机床还装置了非接触式自动测量加工板材厚度的超声波检测系统、两个独立的ATC及刀具识别和使用寿命监测装置等,特别适用于航空航天工业铝合金板材和左右对称件的高效高质加工。Alumax系列的一台单龙门、五轴联动、30?m长床身的CNC高速高精密加工中心已在韩国航空工厂的新车间中运行,A、B轴的使用范围为±30°,该机床主要用于加工欧洲和美国的飞机零件,使用效果令人满意。   Marwin Production Systems公司已生产的Alumax系列产品中最大的机床是床身长87?m、三龙门、五轴联动的高速高精密CNC龙门式加工中心。该机床可容纳6个21?m长的机翼板材同时加工,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龙门式加工中心。 (是有钧) (栏目责编 宇 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