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航天器环境工程》2013,30(1):33-33
从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获悉,我国今年将实施16次航天发射,计划将“神舟十号”、“嫦娥三号”等20颗航天器送入太空。其中,由该集团公司抓总研制的“神舟十号”与“天宫一号”将完成载人空间交会对接应用飞行任务;“嫦娥三号”卫星将实现首次月球软着陆探测和自动巡视勘察。上述计划是在航天科技集团公司日前召开的2013年年度工作会上明确的。  相似文献   

2.
嫦娥一号月球探测卫星研制综述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嫦娥一号卫星是我国第一个月球探测卫星,将实现对月球的环绕探测。嫦娥一号卫星的研制和发射是我国深空探测活动的开端,在我国航天史上将成为继人造卫星和载人航天后的第三个里程碑。与近地卫星相比,嫦娥一号卫星面临更复杂的控制过程和环境,因此,嫦娥一号卫星必须突破一系列的关键技术,实现既定的任务目标。文章介绍了嫦娥一号卫星的任务目标、主要技术方案和研制过程;概要性地说明了嫦娥一号卫星的研制过程。  相似文献   

3.
《航天器工程》2013,(5):20-20
<正>据中国航天网报道,2013年8月28日,探月工程重大专项领导小组审议批准了嫦娥三号任务由研制建设阶段转入发射实施阶段。嫦娥三号任务自2008年2月立项以来,先后完成了21个月的方案设计、26个月的初样研制和20个月的正样研制三个阶段,完成了设计分析仿真、产品试制生产、试验验证、独立评估、质量复查等研制建设工作。嫦娥三号任务是我国航天器首次在地外天体上软着陆,使用了多项新研产品和技  相似文献   

4.
《中国航天》2014,(1):4-7
2013年12月2日1点30分,一阵阵巨大的发动机轰鸣声从我国西昌卫星发射中心传出,打破了月城西昌宁静的夜空。有中国航天“大力士”美誉的长征三号乙改进型运载火箭拔地而起,托举着嫦娥三号探测器奔向太空。中国探月工程“落月”探测任务的大幕,时隔3年后再次激动人心地开启。火箭飞行约19分钟后,器箭分离,嫦娥三号被准确送入地月转移轨道,火箭使命出色完成。随后,嫦娥三号成功展开太阳帆板,发射取得圆满成功。此次任务中的探测器和运载火箭两大核心系统,均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抓总研制。  相似文献   

5.
<正>备份是"嫦娥"四号原本的使命,奔向月球背面则是它新的担当。此刻,风尘仆仆奔向月球的"嫦娥"四号绝不是"嫦娥"三号的复制品,它所承担的任务,也肯定不是重复它的前任,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一次真正意义上的"首飞"。为了成功实现人类前往月球背面首航的科学和工程目标,来自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的研制人员根据任务的需要,对"嫦娥"四号重新进行"梳妆打扮",可以说,"嫦娥"四号的"五脏六腑"都已"脱胎换骨",是一个全新的航天器。归纳起来,"嫦娥"四号与"嫦娥"三号相比主要有5个不同。  相似文献   

6.
月面巡视探测器地面试验方法与技术综述   总被引:7,自引:5,他引:2  
“嫦娥三号”任务的圆满完成标志着我国已经突破了软着陆、巡视勘察、月夜生存等一系列深空探测关键技术。由于任务目标以及月面环境的复杂性,对巡视器的地面试验验证工作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在研制过程中,不但开展了常规航天器必做的试验项目,还开展了大量的专项试验,充分的地面试验对确保任务的成功发挥了重要作用。文章对“嫦娥三号”巡视器的地面验证需求、验证试验要求、验证试验实施情况进行了分析和总结,主要包括低重力模拟、月表地形地貌模拟、工程模拟月壤的制备与整备、光照环境模拟、月尘模拟等方面,对深空探测器试验方法与技术的发展方向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7.
杨蕾 《中国航天》2014,(1):10-12
“嫦娥”抱“玉兔”,九天再揽月,科技创新今日再续传奇。嫦娥三号任务不负众望地圆满完成。这是中国探月工程的一大步,更是航天科技创新的一大步。在嫦娥三号这项体系庞杂、意义重大的工程中,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承担了探测器和运载火箭两大核心关键系统抓总研制工作。6年来,集团公司的参研参试人员不断开拓创新、攻坚克难,用完美的成功证明:中国航天有实力、有信心依靠自主创新,开拓更远的深空探测疆域。  相似文献   

8.
雪松 《航天员》2014,(1):36-38
“嫦娥”的三大科学任务 嫦娥三号探测器将进行三大科学任务,可以简单的用六个字来概括:测月、观地和巡天,其中,测月是嫦娥三号科学探测任务的重点。嫦娥三号的首要任务是对月球的地形地貌和地质构造进行探测,通过加深对着陆区月球地形和地质构造的认识,我们可以更好地推测这片区域是何时以及如何形成的,  相似文献   

9.
在嫦娥三号由研制建设转入发射实施阶段的关键时刻,8月2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马凯一行,来到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五院调研指导嫦娥三号任务,看望慰问广大参研参试人员,并对完成好此次任务提出明确要求.  相似文献   

10.
<正>日前,探月工程副总指挥、国防科工局探月与航天工程中心主任刘继忠表示,当前探月工程三期嫦娥五号任务正处于初样研制关键阶段,今年将完成嫦娥五号、长征五号的海南合练工作,并预计于2017年前后完成研制、择机发射。目前,探月工程三期再入返回飞行试验器的服务舱正继续为嫦娥五号任务开展在轨验证,3月7日刚刚完成第三阶段拓展试验,为后续嫦娥五号任务顺利实施提供参考。"工程全线正全力以赴,为  相似文献   

11.
月亮之上,这一次中国金牌动力创造了新的传奇。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六院研制的动力系统,第一次让中国制造的嫦娥三号探测器,在推举飞越了38万公里之后,精准地落到了月球,实现了我国首次对地外天体直接探测,树立了中国航天事业又一新的里程碑。承担此次嫦娥三号飞行发射和落月任务的长三乙运载火箭所有发动机和嫦娥三号探测器推进分系统,均由位于西安航天基地的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六院研制。  相似文献   

12.
2013年12月,长三乙火箭完成了推举嫦娥三号探测器实现落月,与月球零距离亲密接触的任务。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六院研制的长三乙火箭一、二级发动机和助推发动机,即常规发动机,有着百次以上执行任务的丰富经验,被誉为金牌发动机,“成熟”、“稳定”、“可靠性高”是该型号发动机的特有标签。  相似文献   

13.
魏建彦 《航天员》2014,(1):39-42
问:与嫦娥一号、二号相比,嫦娥三号任务有哪些特色或创新? 答:嫦娥三号任务有8大创新点:第一,首次实现中国航天器在地外天体软着陆;第二,首次实现中国航天器在地外天体巡视勘察;第三,首次实现对月面探测器的遥操作;第四,突破多窗口、窄宽度发射和高精度入轨技术;第五,首次研制中国大型深空站,初步建成深空测控通信网;  相似文献   

14.
正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研制的"嫦娥"四号月球探测器将于2018年12月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它将首次实现人类探测器在月球背面软着陆和巡视勘察。2018年8月15日,中国探月工程"嫦娥"四号任务月球车全球征名活动启动仪式在京举行,活动首次公布了"嫦娥"四号着陆器和月球车外观设计构型。截至目前,我国探月工程已完成"嫦娥"一号、"嫦娥"二号、"嫦娥"三号和探月工程三期再入返回试验任务。自2013年12月15日顺利驶抵月球表面,到2016年  相似文献   

15.
动态新闻     
《航天器工程》2009,18(6):142-143
嫦娥三号探测器完成方案设计将转初样研制 据中国航天新闻网报道,国防科工局探月与航天工程中心和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2009年11月13日联合在北京召开嫦娥三号探测器方案转初样评审会,以嫦娥工程总设计师吴伟仁为组长的评审组一致同意通过嫦娥三号探测器方案转初样评审。这标志着嫦娥三号探测器完成了方案设计阶段工作,工程已进入一个新的研制阶段。  相似文献   

16.
游本凤 《航天》2010,(4):4-4
在崎岖不平、坑坑洼洼的月球表面,为月球车选择最佳落脚点,需要卫星上的激光测距装置精确扫描地形。中国科学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近日传出消息,自主研制的激光高度计已顺利交付我国探月工程,并装备“嫦娥二号”卫星,计划今年晚些时候随星升空。借助这只“激光眼”,“嫦娥二号”将为落月卫星“嫦娥三号”的候选着陆区精细制图,确定月球车释放位置。  相似文献   

17.
<正>近日,嫦娥三号着陆器相机指向机构顺利完成休眠唤醒后的再次转动拓展任务,主要包括俯仰及航向正反向各种状态的运动功能测试和各状态下限位开关触发测试。通过遥测数据分析,本次任务所有测试项目均正确执行,转动方向及运行时间与设计值保持一致,到位触发信号正常,标志着嫦娥三号探测器着陆器相机指向机构顺利完成在轨拓展工作目标。2013年12月2日,嫦娥三号着陆器相机指向机构伴随嫦娥三号探测器由长征三号乙  相似文献   

18.
嫦娥三号推进系统在轨推进剂耗量计算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嫦娥三号推进系统推进剂剩余量是探测器每次变轨前需要确认的重要数据,液体推进剂剩余量计算误差会导致对嫦娥三号探测器质量估计错误,从而导致预期目标与变轨结果发生偏差,需要对轨道进行修正,导致在轨推进剂消耗量额外增大.因此,选择合理的在轨推进剂耗量计算方法是圆满完成嫦娥三号探测器飞行任务的保障。通过比较各种推进剂剩余量测量技术的测量精度、测量可靠性及使用成熟度,同时考虑嫦娥三号推进系统的实际产品配置情况和研制试验情况,嫦娥三号探测器在轨推进剂耗量计算采用加速度计法和薄记法进行综合估算.其中,轨道机动时主要采用加速度计法进行计算,其他时段主要采用薄记法进行计算。飞行试验数据分析表明,该方法有效且精度较高,可以推广应用于空间推进系统在轨推进剂耗量计算。  相似文献   

19.
2006年,航天科技集团八院811所顺利拿下嫦娥三号月球探测器着陆器一次电源分系统和巡视器电源分系统型号项目;2007年,嫦娥三号电源分系统首套方案顺利出台;2009年,嫦娥三号电源分系统研制方案转初样;2011年,嫦娥三号电源分系统初样转正样;2013年9月,嫦娥三号进场;20l3月12月,嫦娥三号发射升空。  相似文献   

20.
<正>2018年12月18日,由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抓总研制的"长征"三号B运载火箭将"嫦娥"四号探测器送入预定轨道。此次发射是"长征"三号A系列火箭的第95次发射,2018年的第13次发射,也是其第5次执行探月工程发射任务。此前,"长征"三号A系列运载火箭已成功将"嫦娥"一号、"嫦娥"二号、"嫦娥"三号、探月工程三期再入返回飞行试验器送入预定轨道,可以称得上是嫦娥奔月的"专属列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