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 毫秒
1.
阳光 《航天》2011,(12):34-34
11月4日,俄罗斯质子M/和风M型运载火箭在拜科努尔发射场发射了3颗格罗纳斯-M型导航卫星。这是质子M火箭在去年12月发射3颗格罗纳斯-M卫星失败后首次用于发射格罗纳斯系统的卫星。该系统此前有27颗在轨卫星,但只有23颗正在工作。俄联邦航天局称,有两颗卫星正在维护,一颗处于待机状态,另有一颗今年2月发射的卫星正在进行入网前测试。  相似文献   

2.
《中国航天》2011,(1):24-26
俄罗斯质子M/DM03组级火箭2010年12月5日在拜科努尔航天发射场发射3颗GLONASS导航系统卫星时失败,导致这3颗GLONASS-M型卫星未能进入预定轨道。卫星已坠入夏威夷以北的太平洋海域。  相似文献   

3.
江山 《航天》2011,(4):11-11
虽然俄在航天发射次数方面仍居领先地位,2010年进行了31次发射将23个本国航天器送人轨道,使在轨卫星总数达到114颗,但2月288,俄罗斯副总理伊万诺夫在俄联邦航天局会议上对该局进行了严厉批评。谈到2010年12月导致3颗格罗纳斯卫星被毁的发射失败以及今年2月1日“测地·国际宇宙”2—1卫星的部分发射失败,伊万诺夫说,今后再出现这类错误是不能容许的。  相似文献   

4.
发射消息     
《中国航天》2012,(1):58-58
俄质子M/和风M型火箭2011年11月4日在拜科努尔发射了3颗GLONASS—M型导航卫星,代号“宇宙”2475~2477。这是质子M火箭在2010m12月发射3颗GLONASS-M卫星失败后首次用于发射GLONASS系统的卫星。  相似文献   

5.
2005年的航天发射次数基本维持了2004年的水平,共进行了55 次航天发射(2004年为54次),其中俄罗斯26次,美国12次,中国5次,欧洲5次,海射公司4次,日本2次,印度1次。这些发射共携带了3颗行星际探测器(彗星、火星和金星探测器)、1架航天飞机、7艘飞船(3艘载人,4艘货运)和65颗各类卫星。全年发射事故较多,共出现3次发射失败和1次部分失败,且均发生在俄罗斯。3次发射失败分别为6月21日闪电M火箭在普列谢茨克发射俄闪电3K军用通信卫星、6月21日波浪火箭从潜艇上发射宇宙1太阳帆技术验证卫星和10月8日呼啸KM火箭在普列谢茨克发射欧空局的“低温星”地球科学卫星。1次部分失败为10月27日宇宙3M火箭在普列谢茨克进行的“一箭九星”发射,其中俄“莫扎耶茨”5科研卫星分离失败,另有两颗卫星失去联络。  相似文献   

6.
发射消息     
《中国航天》2011,(2):48-48
俄质子M/DM03组级火箭2010年12月5日在拜科努尔发射3颗GLONASS—M型导航系统卫星时失败.导致卫星未能进入预定轨道,坠入太平洋。这对俄卫星导航系统建设工作是一次打击。这是质子M/DM03组级型号的首次发射。俄国防部称失败不会影响GLONASS系统在2011年全部部署到位。GLONASS—M为改进型卫星.发射重量约1400公斤.设计寿命7年。目前GLONASS系统共有26颗卫星在轨,其中2颗用作备份.  相似文献   

7.
庞之浩 《中国航天》2006,(12):27-30,34
发射失败难掩雄心继去年12月22日用欧洲阿里安5火箭将该国首颗直播卫星暨首颗第四代通信卫星——“印星”(INSAT)4A成功送上太空后,印度又在今年7月10日在其萨迪什·达万航天中心(SDSC)进行了“印星”4C卫星的发射,但不幸失败。这是印度首次用其“静地卫星运载器”(GSLV)火箭发  相似文献   

8.
《中国航天》1998,(5):14-15
H┐2火箭发射通信工程试验卫星失败造价3.75亿美元、对日本今后商业通信与中继卫星的发展非常重要的一颗试验性卫星2月21日在用H-2运载火箭发射时因火箭第二级LE-5A发动机出现故障而被留在一条无用的轨道上。这是日本航天计划史上发生的最为严重的一起运...  相似文献   

9.
阳光 《中国航天》2007,(5):20-23
美国私营公司空间探索技术公司的“猎鹰”1运载火箭3月20日在太平洋马绍尔群岛夸贾林环礁的奥麦利克岛上进行了第二次发射,但再次以失败告终。火箭在上升飞行过程中出现问题,未能将卫星送入预定轨道。火箭和卫星落回地面。一年前的3月24日,该火箭曾进行了首次发射,但火箭起飞后不久便发生故障,致使发射失败。调查发现,首次失败的原因是第一级推进系统内的一个铝制螺母被腐蚀,造成燃料泄漏,导致第一级发动机在起飞后大约30秒提前关机。  相似文献   

10.
李浩悦  陈杰 《航天》2011,(10):16-19
从2010年12月5日"格罗纳斯"M卫星发射失败以来,在不到十个月的时间里,俄罗斯航天发射遭遇了4次失败,损失了6个航天器。航天发射失败事件每年都会发生,但在这么短的时间内频繁出现并不多见,本文对这些事件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报道。  相似文献   

11.
由于哈萨克斯坦突然取消对第一级火箭落在其境内的许可,泰国首颗地球资源卫星“泰国地球观测卫星”(THEOS)采用俄“第聂伯”1火箭进行的发射再次推迟。按计划,俄“第聂伯”1火箭拟于8月6日在俄东南部亚斯内发射场将该卫星送人太阳同步轨道。但俄方8月5日晚通告泰方,称哈方在落区问题上突然变卦,拒绝让火箭一级落入其领土。当时所有相关系统已就位,火箭已加注完毕。去年底,该卫星的发射就曾遭遇过类似情况。  相似文献   

12.
空天瞭望     
《中国航天》2007,(3):44-46
德首颗侦察卫星在俄发射俄罗斯宇宙3M火箭2006年12月19日在普列谢茨克发射场发射了德国的“合成孔径雷达(SAR)-放大镜”1军事侦察卫星。这是俄首次发射德国军事卫星。  相似文献   

13.
子力 《中国航天》1999,(7):18-20,22
美国空军4月9日和30日用大力神4B运载火箭在卡纳维拉尔角进行了两次军事卫星的发射,结果均以失败而告终。加上去年8月12日大力神4A发射一颗侦察卫星失败,这已是大力神4型火箭连续三射不中。一种火箭接连三次失败,是美国几十年来从未出现的事情。三次失败不...  相似文献   

14.
广博 《中国航天》1999,(12):17-17,19
俄罗斯的质子号运载火箭今年可以说是多灾多难。7月5日,该火箭在哈萨克斯坦境内的拜科努尔发射场发射国产彩虹1军事通信卫星失败,火箭和卫星落到了哈境内,造成了污染。由于这次失败,哈政府一度关闭了拜科努尔发射场。9月6日,质子号终于恢复了发射,将两颗国产通信卫星送入轨道;9月26日,该火箭又成功地进行了一次商业发射,将一颗商业通信卫星送入轨道。但就在失败的阴影逐渐散去的时候,10月27日,质子号却再次失手,重复了7月5日发射失败的一幕。这次发射携带的是俄国产的快车通信卫星。与上次失败时首次使用的质子M…  相似文献   

15.
《中国航天》2011,(5):14-16
轨道科学公司的金牛座XL火箭3月4日在范登堡空军基地发射了NASA用于加深对地球气候系统认识的"光辉"卫星和3颗微小卫星,但因整流罩未能正常分离而告失败,星箭显然落到了南太平洋中。  相似文献   

16.
发射消息     
《中国航天》2010,(5):47-47
俄质子M/DM-2组级火箭3月2日在拜科努尔发射了3颗GLONASS—M型导航卫星.代号“宁宙”2459~2461。这次发射原定2009年9月进行.但因要发射的3颗卫星需返厂修理.导致发射推迟。不包括新发射的3颗.GLONASS系统现有20颗在轨卫星.其中18颗正在工作.2颗在进行维护。系统中有2颗卫星于2月底退役。  相似文献   

17.
孙广 《中国航天》1995,(8):25-26
俄新型起点号火箭首射失败3月28日,俄罗斯用SS-25战略导弹改装成的起点号运载火箭在进行首次商业性发射时失败。这种固体运载火箭是从普列谢茨克发射的,10分钟后因第四或第五级故障在鄂霍次克海上空爆炸,箭上携带的以色列格温1卫星和另两颗分属俄罗斯和墨西...  相似文献   

18.
发射消息     
《中国航天》2011,(5):48-48
轨道科学公司的金牛座XL火箭3月4日在范登堡空军基地发射NASA“光辉”气候研究卫星和3颗微小卫星时因整流罩分离问题失败,星箭落海。“光辉”卫星由轨道科学公司建造,耗资4.24亿美元。  相似文献   

19.
安慧 《航天》2013,(11):39-41
“质子-M”的最新事故 俄媒体7月2日报道,当天原定将三颗“格罗纳斯”系统导航卫星送入轨道的“质子-M”号运载火箭,在拜科努尔发射场发射后,飞行到第17秒钟时,发动机按故障模式关闭,火箭坠毁在距离发射台约2.5千米的地方。地面没有伤亡和被破坏的情况。俄航天局7月18日称,由航天局副局长亚历山大·洛帕金为首的调查委员会,经过深入调查发现,火箭比预定时间提前0.4秒发射,但这不是发射失败的主要原因。俄确定引起爆炸的罪魁祸首,是关键的角速度传感器被颠倒安装。  相似文献   

20.
《中国航天》2008,(3):45-46
海射公司的天顶3SL火箭1月15日在太平洋赤道海域发射了图拉雅卫星通信公司的“图拉雅”3移动通信卫星,这是2008年的全球首次航天发射,也是天顶3SL火箭去年1月底发射失败后的首次恢复发射。去年1月30日,天顶3SL火箭在发射“新天空卫星”(NSS)8卫星时,于起飞过程中发生爆炸,导致火箭停飞。该火箭曾准备在去年11月恢复发射,有效载荷即本次发射的“图拉雅”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