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广 《中国航天》2009,(8):23-23
据《航天新闻》7月2日报道.作为一项彻底的评审工作的一部分.美国总统奥巴马已向其领导下的政府下令.要求在10月1日之前对美国现行的国家航天政策进行详细审查。这项评审有可能最终形成一项管理美国民用与军事航天活动的新战略。  相似文献   

2.
2003年2月1日美国哥伦比亚号在着陆前16分钟出现技术问题,最终解体,航天飞机所载7名宇航员同时遇难。这次事故的原因是什么?它对世界航天业和我国航天法有何影响?这些问题是大家普遍关心的话题。为此,2月10日,记者对中国国家航天局局长栾恩杰进行了专访。  相似文献   

3.
美国新的国家航天政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晓雨 《中国航天》2006,(11):21-25
总统于2006年8月31日批准了一项新的国家航天政策,确立了用于管理美国航天活动行为的总体国家政策。这一政策取代1996年9月14日颁布的《国家航天政策》(《总统决策指令/NSC-49/NSTC-8》)。1.背景50年来,美国在空间探索与利用领域一直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并建立了牢固的民用、商业  相似文献   

4.
随着国际航天事业的快速发展和诸如空间安全、空间碎片、轨道和频谱资源等问题的进一步凸显,航天领域的国际合作,特别是航天大国之间的合作,显得更加重要。然而,在中美航天合作方面,美国的航天政策和法律制度却设置了重重障碍,严重影响了中美航天合作的顺利开展。  相似文献   

5.
许红英  侯丹 《中国航天》2007,(10):18-19
2007年8月6日,美国《航天新闻》周刊根据世界航天企业2006年的销售情况,发布了新一轮50强排行榜。一、关于排行榜该排行榜基于《航天新闻》寄给各商业公司的调查、对公司官员的采访,以及公共机构与美国  相似文献   

6.
陈萱  林飞 《中国航天》2010,(2):43-45
<正>2009年10月8日,美国参众两院就2010财年度国防授权法案达成一致,批准了奥巴马总统请求的2010财年6802亿美元国防预算。10月28日美国总统奥巴马正式签署了2010财年度美国国防预算案。奥巴马政府对2010财年的国防预算进行了重大调整,削减了其中许多重大项目。这既是美国  相似文献   

7.
吴国兴 《中国航天》2003,(11):30-33
美国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事故调查委员会的最终报告(以下简称《调查报告》)是载人航天领域的一份重要文件。它对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事故原因的分析很有特色:对事不对人,但又不是就事论事,除了对技术原因进行分析以外,重点对美国航宇局的载人航天文化进行了深入剖析。什么是载人航天文化?在《调查报告》中先后出现“组织文化”、“安全文化”和“载人航天文化”三个相关联的概念,当然其中最重要的是“载人航天文化”。“组织文化”并不是一个新词,在我国通常称为“企业文化”。因为美国航宇局并不是一个企业,而是一个政府组织,因此在调查报告…  相似文献   

8.
应中国宇航学会邀请,美国犹他大学研究付教授邵特豪尔(R.W.Shorthill)于八四年十一月六日至十一日来京进行有关光纤陀螺的讲学与实验。邵特豪尔博士曾获光陀螺专利和美国NASA奖励,被列入美国名人录和美国科学家名  相似文献   

9.
George  Abbey  Neal  Lane  薛培元 《卫星应用》2006,14(3):54-65
美国总统布什2004年1月宣布美国新的太空探索愿景后,美国人文与科学学院邀请本文作者对美国的航天现状、计划和政策进行分析、评估,并对美国的航天发展提出建议,形成了《美国航天政策——挑战与机遇》的分析报告。该报告明确了美国航天计划所面临的挑战和机遇,对现行政策的客观后果给予了特别关注,指明了美国空间科学和探测进程中存在的障碍,并为消除这些障碍、促进美国航天发展提出了建议。本刊摘登此报告的主要内容,供参考。[编者按]  相似文献   

10.
丹宁 《中国航天》1997,(5):21-25
美国发现号航天飞机于2月11日至21日在太空对哈勃太空望远镜进行了第二次全面修理。在此期间,宇航员们不仅按预定计划给望远镜安装了多台新的仪器设备,还对因长期暴露在太空而造成的绝热层破损进行了修补。修理后的哈勃焕然一新,新安装的仪器都具有gO年代的水平,将大大改进  相似文献   

11.
《航天器工程》2010,(4):115-115
据中国航天科技信息网站2010年6月29日报道,6月28日白宫发布新版《美国国家航天政策》。新政策是总统对国家航天活动的指导;新的《国家航天政策》明确指出,总统将致力于振兴美国在太空中的领导地位,目的是为了维护太空环境的稳定与高效,供所有国家和平利用。  相似文献   

12.
2006年8月31日,美国布什总统批准了一项新的国家航天政策,为美国航天活动建立了顶层指导方针。自1996年9月14日实施的“总统决策指示/国家科技委员会-8/国家安全委员会-49,国家空间政策”因此废止。现将2006年10月6日白宫发布的非密版航天新政策全文刊登如下。[编者按]  相似文献   

13.
武冰 《航天员》2010,(1):40-44
<正>2009年,世界的载人航天活动进行的顺风顺水,美、俄、日等国都完成了预定的飞行任务,使大家都松了一口气,并对2010年的世界载人航天活动更加充满了信心。美国表现突出  相似文献   

14.
《中国航天》2014,(4):24-27
美国《航天新闻》周刊网站1月13日发表文童,对2013年全年发射和卫星制造签约情况进行了回顾总结。文章认为,尽管2013年出现了几次发射失败,但全球发射市场2014年的前景依然光明。  相似文献   

15.
《卫星应用》2004,12(2):23-28
2004年1月14日,美国总统布什在NASA发表了重要演讲,宣布了美国重返月球、进军火星的宏伟蓝图,引起全世界航天国家和组织广泛关注。2004年3月15日,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五院科技委召开了“布什新航天计划与欧美航天政策”研讨会,孙家栋、梁思礼、杨嘉墀、王希季、童铠、叶培建和吴宏鑫等两院院士以及其他空间技术专家参加了研讨会,会议由五院科技委主任徐福祥主持。根据录音整理了各位院士和专家的讲话摘要,予以刊登,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空天瞭望     
《中国航天》2003,(11):42-44
美国发射最后一个“大观测台”美国航宇局用于天文观测的最后一个“大观测台”天文卫星8月25日由一枚德尔它2重型火箭从卡纳维拉尔角空军站发射升空。卫星进入绕太阳运行的轨道。该卫星称为“空间红外望远镜设施”(SIRTF)。这次发射也是德尔它火箭计划的第300次发射。德尔它火箭1960年5月进行了首次发射,但以失败告终。3个月后进行的第二次发射获得了成功。不过8月25日进行的这次发射中的“明星”不是德尔它火箭,而是耗资12亿美元的SIRTF卫星。该卫星上的红外观测仪器将以前所未有的精度进行红外天文观测,将使美国航宇局同时具备光学(哈…  相似文献   

17.
《中国航天》2009,(12):28-35
由奥巴马总统任命的美国载人航天计划评审委员会10月22日公布了其最终评审报告。报告共155页。该委员会曾在9月8日向白宫和NASA局长递交了其概括报告.给出了美国载人航天计划未来的五大基本选项。新公布的最终报告对这些选项进行了扩充.给出了更多的细节和数据,以供奥巴马总统审定。以下是报告的执行概要部分(有删节)。  相似文献   

18.
美国将公布新的航天发射政策美国政府不久将公布其新的航天发射政策,规定由国防部对美国的一次性火箭进行改进,同时由美国航宇局开发包括单级入轨飞行器在内的新的运载技术。国会、国防部和航宇局官员对美国即将就加速其停滞不前的航天运载现代化工作作出决定表示了欢迎...  相似文献   

19.
许兴 《中国航天》1991,(8):46-47
1991年4月5~11日,美国亚特兰蒂斯号航天飞机进行了其第8次飞行任务。在这次飞行任务中,宇航员们部署了一颗伽马射线探测器(GRO),并进行了各项预定的试验。 GRO部署活动 GRO是迄今已发射的重量和尺寸最大的一颗科学卫星,也是第一颗可再加注推进剂的卫星。这颗价值6.17亿美元、装有多种仪器的卫星将揭示宇宙中大多数爆炸性物体的实质,并证明关于反物质湮灭一类的奇特现象理论。  相似文献   

20.
孙捷 《中国航天》1994,(2):17-21
美国军事航天现状及问题去年8月2日,一枚大力神4火箭在从范登堡空军基地升空后不久即发生爆炸。从表面上看,这只是一次平常的事故,没有造成人员伤亡,但它对美国国防部卫星计划的影响却将是深远的。不过,在美国公众眼里,国防部的军事航天活动并非一无是处,因为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