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众眼看宇宙     
易轩 《航天》2009,(8):58-59
为纪念哈勃空间望远镜成功发射19周年,美国航宇局发布了这张精彩的相互作用星系(阿尔普194)照片。这几个星系连同它们之间的“宇宙喷泉”(由恒星、气体和尘埃组成),延伸范围超过100万光年。这三个星系中,真正发生碰撞的是上面的那两个星系(右边那个小星系也是背景星系),尽管“喷泉”看似流向了下方的星系,但实际上它是一个遥远的背景星系,与上面两个毫不相关!  相似文献   

2.
众眼看宇宙     
马静 《航天》2013,(11):62-63
Arp274 Arp274这个三体一组的星系群位于室女座,直径约为20万光年,距离我们大约4亿光年远。中间和右边的两个星系看上去像要发生碰撞,当然两个星系内的恒星不会真的互撞,因为星系内主要是真空区域,而恒星仅仅占据了星系很小的部分。在星系碰撞期间,一个星系的牵引力能撕裂另一个星系,两星系内的尘埃与气体也会合并,当两星系结合以后,星系中心的黑洞最终也将融合。由于两个星系间的距离很大,整个过程所需的时间将超过数亿年。  相似文献   

3.
众眼看宇宙     
马静 《航天》2014,(10):64-64
触须星系 这个被称为NGC4038群的集团中共有5个星系,正在发生碰撞的两个星系被称为触须星系。这幅涵盖了大约五十万光年天区的壮丽影像为我们呈现了新诞生的星团以及被重力潮汐力所抛出的长条状物质。由于星系碰撞而产生的恒星、气体以及尘埃组成的两条长长的尾巴,很像昆虫的触须而被人们戏称为“触须星系”。在这个耗时数十亿年的冗长的事件中,这两个星系(NGC4038和NGC4039)内的恒星却不会发生碰撞,只有它们巨大的分子云气和尘埃云会受到影响。  相似文献   

4.
众眼看宇宙     
易轩 《航天》2010,(6):54-55
在距离我们20万光年的卫星星系——小麦哲伦星系之外围,有一个年龄只有500万年的年轻星团NGC602。在这张哈勃望远镜拍摄的精彩照片中,NGC602仍然包覆在孕育它们的气体和尘埃里。如梦似幻的脊状尘埃和云气说明了在NGC602里面,大质量年轻恒星所发出的高能量辐射和激波,已经侵蚀了附近的尘埃,并触发从星云中心渐次往外传播的恒星形成活动。  相似文献   

5.
哈勃发现黑洞存在的证据哈勃空间望远镜发回的信息表明,在一个遥远的星系的中心确定存在“黑洞”。NASA负责天体物理学的一位官员称:“相对哈勃空间望远镜的其他发现而言,这一发现是迄今为止最有意义的”。根据爱因斯坦的广义相对论,“黑洞”是已自我毁灭的星体的...  相似文献   

6.
众眼看宇宙     
李鉴 《航天》2009,(6):58-59
这张NGC55的近照,是欧洲南方天文台为庆祝国际天文年前不久举办的“天文学100小时”活动而公布的。NGC55是南天玉夫座星系团中的一员,横跨大约70000光年的空间,只比我们的银河系(直径100000光年)略dI一点,距离约750万光年。不过按照星系的分类而言,它和我们的邻居大麦哲伦星系更像,部属于不规则星系,只是大麦哲伦云是面向我们,而NGC55正好侧对着地球。这张照片由位于智利的欧南台2.2米口径望远镜拍摄,所显示的视场宽度为30角分。  相似文献   

7.
罗山珍 《航天员》2009,(3):22-25
屈指一数,哈勃空间望远镜漂泊太空已19年有余。在漫长而短暂的19年里,“哈勃”完成了88万多次宇宙观测,并对29万个宇宙天体拍摄了57万多张照片。这些被“哈勃”捕捉到的天体现象或宇宙奇观,不仅震撼眼球,而且震撼心灵——原来在那遥远得有些不敢想象的太空中,竟然存在着如此多数不胜数的壮丽景象。本刊特从“哈勃”拍摄的众多照片中,精选出极少数的经典作品,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8.
《中国航天》2004,(3):46-47
美国航宇局1月16日宣布将放弃2006年对哈勃望远镜进行在轨维修。这意味着该望远镜将无法按计划正常工作到2010年。消息传出,立即遭到很多人的反对。抗议者的邮件甚至堵塞了一些负责哈勃望远镜官员的电子信箱。有鉴于此,美国航宇局局长1月29日表示,他将请人审查不再维修哈勃望远镜的决定。此举表明哈勃望远镜或许还有一线生机。但权威人士表示,现在就说哈勃望远镜将会起死回生还为时尚早。哈勃望远镜是1990年发射的,其后发回了大量照片,对人类认识宇宙及其演化做出了重要贡献。在轨工作期间,美国航天飞机曾3次赴太空为其查体和更换部件。到20…  相似文献   

9.
李鉴 《航天》2009,(7):18-23
哈勃空间望远镜飞驰在太空的身影,已经成为了天文学的最佳形象代言人。在过去的19年里.哈勃空间望远镜完成了88万多次字宙观测,对2.9万个宇宙天体拍摄了57万多张照片.在google上搜索。  相似文献   

10.
《航天员》2009,(1):5-5
近日,天文学家宣布,NASA哈勃太空望远镜拍摄到一颗绕恒星运转的行星首张可见光照片。这次观测活动用时21个月之久,天文学家通过哈勃望远镜高级测量摄像机上的日冕观测仪,发现了一颗绕名为“北落师门”恒星轨道运转的行星。新发现的行星被命名为“北落师门B”。  相似文献   

11.
动态新闻     
《航天器工程》2012,21(4):4+25+50+77+99+110+129-130
“詹姆斯-韦伯”空间望远镜主镜低温试验完成 据NASA网站2012年6月6日报道,NASA完成了“詹姆斯-韦伯”空间望远镜18个主镜的低温测试。在马歇尔航天中心的X射线和低温设备中,该望远镜被放在-248℃的环境中接受测试。研究人员通过反射到传感器的激光来测量望远镜主镜形状随温度的变化。全面展开时,“詹姆斯-韦伯”望远镜的尺寸超过“哈勃”的6倍,它观测的距离更远,可观测到遥远星系的光。该望远镜有18个6边形的镀金主镜,其背面被镂空并采用肋状支撑,比“哈勃”质量更轻,同时保持了精确的形状。  相似文献   

12.
众眼看宇宙     
易轩 《航天》2011,(1):62-64,F0003
当我第一眼看到这张哈勃空间望远镜的最新照片时,脑海中立刻涌现出了一行肃杀的文字:“地狱变相图”!尽管我从没见过盛唐画圣吴道子的这幅作品。这张照片森冷的墨色背景中,如恶魔般贲起的云气正翘首以盼的那抹灵光,是不是有点像普照大地的佛光呢?  相似文献   

13.
众眼看宇宙     
马静 《航天》2014,(9):60-61
雨伞星系NGC 4651 NGC 4651 是一个位于后发座的螺旋星系,它是室女座星系团的成员,并且位于该星系团的外缘。因为该星系有一个从盘面向东延伸的由多条星流组成的和雨伞相似的结构,因此又被称为"雨伞星系"。我们现在知道,这把巨大的"伞"其实是比NGC 4651小的多的星系被潮汐力撕裂后的残余。  相似文献   

14.
众眼看宇宙     
李鉴 《航天》2009,(5):58-59
2009年初最引人注目的彗星——鹿林彗星,由广州的中山大学本科生叶泉志与台湾的鹿林天文台林启生于2007年合作发现,虽然它现在已逐渐黯淡下去,但它的旅程曾经过众多美丽的星野。例如沿途上就曾短暂地遭遇了土星和狮子座的最亮星——轩辕十四,而在上面这幅照片中,它则通过一些遥远星系的前方。为了要呈现暗弱遥远的背景星系和彗尾,照片组合了分别以背景恒星和快速移动彗星为导星所拍摄的照片。  相似文献   

15.
众眼看宇宙     
王琴 《航天》2012,(9):56-57
NGC2403是一个位于鹿豹座中的棒旋星系,距地球约1000万光年,横跨约5万光年的范围。从照片中可看到该星系拥有很多不寻常的红色“斑点”,这些是巨大恒星形成的区域。然而短命的大质量恒星诞生之后就逐步走向超新星爆炸。2004年就在NGC2403中出现过一颗超新星。这颗闪耀的天体就是位于照片左边缘那颗带着星芒的“亮星”。看着无数的恒星默默诞生,在还未来得及形成生命时又走向了死亡,心中也不禁产生一种悲凉的感情。  相似文献   

16.
众眼看宇宙     
易轩 《航天》2009,(12):56-57
色彩斑斓的“斯蒂芬五重星系”,是130年前由天文学家Stephan发现的一个致密星系团,距离地球2.8亿光年。其中有一个星系(紧挨蓝色“桥”右侧的星系)正在高速穿过其它几个星系组成的星系团核心区,并因此而产生激波,加热气体,产生X射线辐射。  相似文献   

17.
<正>上世纪的1990年,美国航空航天局(NASA)和欧空局携手将"哈勃"空间望远镜送入地球轨道,自此揭开了宇宙探测史上具有革命性的一页。在20年的服役期间,"哈勃"望远镜不断向地面发送此前从地球上根本无法观测到、充满神奇和梦幻色彩的宇宙深空照片。  相似文献   

18.
北京时间2009年5月12日,NASA派出STS-125任务组,实施哈勃空间望远镜第5次。也是最后一次大型“手术”。“手术”后的“哈勃”,功能比刚刚升空时强大90倍,人们不再为其2014年退役前的健康状况担忧。“哈勃”的“继任者”预计2013年送入运行轨道,而中国自主研制的首台空间望远镜——硬X射线调制望远镜,则计划于2011年左右发射升空。  相似文献   

19.
众眼看宇宙     
马静 《航天》2014,(4):62-63
美丽的礁湖星云NGC6523是人马座中最受欢迎的风景。18世纪法国天文学家查尔斯·梅西耶把这明亮的星云命名为M8,现代天文学家发现礁湖星云是一个活跃的恒星孕育场所,尽管它距离地球约5000光年,但由于它横跨100光年,即使不用望远镜,也依然可以看到它的存在。这幅图片是由哈勃空间望远镜拍摄的三幅照片经过精细的窄条过滤后拼接而成的,中央星团左边的尘埃带就是礁湖星云。  相似文献   

20.
陆小旭 《航天员》2009,(3):30-31
在浩瀚的宇宙中有一只“眼睛”——哈勃空间望远镜,它能极其清晰地看到遥远的星体或星云,不仅可以观察到几十亿光年以外的物体,还能由此了解几十亿年前发生的事情——天文学家们正利用这只“眼睛”实现着种种奇迹。“哈勃”究竟是什么?为何它如此独特?它如何生成如此清晰的图像?我们将深入了解这种堪称天文学史上革命性一页的神奇设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