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天力 《中国航天》1996,(7):20-22,24
美国航天飞机15年天力自1981年4月12日到14日首次太空飞行至今,美国航天飞机已度过了15年的飞行生涯。在这15年里,挑战者号、哥伦比亚号、发现号、亚特兰蒂斯号和奋进号先后共升空76次,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也发生了举世震惊的挑战者号惨剧,并且至...  相似文献   

2.
《中国航天》2003,(3):28-29
哥伦比亚号失事使人们不由得回想起美国另一架航天飞机——挑战者号起飞后不久发生爆炸的惨剧。一个在升空时爆炸.一个在返航途中解体。这两次事件让美国损失了5架航天飞机中的2架.更让人们对航天的高风险性有了深刻的认识和理解。  相似文献   

3.
宗河 《中国航天》2006,(12):35-38
美国东部夏令时9月9日11时14分55秒(北京时间23时14分55秒),亚特兰蒂斯号航天飞机顺利发射升空,飞往国际空间站。这是自2003年哥伦比亚号失事后,航天飞机首次执行国际空间站建造任务,任务代号STS-115。此次飞行是亚特兰蒂斯号的第27次飞行以及航天飞机的第116次飞行和第19次执行国际空间站任务。完成任务后,亚特兰蒂斯号于关东部夏令时21日6时21分平安返回地面,圆满结束了此次太空之行。[编者按]  相似文献   

4.
1990年1月9日美国肯尼迪航天中心的39A发射台发射了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这是该发射台自挑战者号失事后4年以来的第一次使用。 39A发射台有着辉煌的历史,早期的24次航天飞机飞行以及阿波罗/土星V(包括阿波罗11登月)任务,除一次以外,其余各次均是利用该发射台  相似文献   

5.
美国的大力神4火箭8月2日在执行空军的发射任务时发生爆炸。这是1986年挑战者号航天飞机失事以来损失最严重的一起航天事故。这次事件使美国空军的一颗军用卫星被毁。这颗卫星可能是KH-11先进数字成像卫  相似文献   

6.
二、Shuttle 2概况 Shuttle 2是一种新的载人航天飞机,打算在现在的航天飞机退役之前投入使用,早则2002年,晚到2010年。怎么考虑的?在挑战者号失事前,美国有四架航天飞机,每年发射24次,一架航天飞机飞100次,这样估计到2002年报废,现在失  相似文献   

7.
诺.  НН  柳恒俊 《上海航天》1989,(3):21-24
1986年1月28日正当“挑战者号”航天飞机进行第25次飞行时发生了机毁人亡的重大事故.为查明事故发生原因,美国政府成立了事故调查委员会,并于1986年6月6日作出了事故分析报告.报告指出,事故的直接原因是右侧固体助推器一连接件的O形圈损坏,导致了结构的损坏.  相似文献   

8.
1986年1月28日,“挑战者号”航天飞机失事以后,美国一次性使用运载火箭(ELV)的各生产厂家已经在为这种火箭的重新生产、发射及成本估算作准备工作,甚至准备增加这种火箭的产量。一些政府机构、军方用户和潜在的商业  相似文献   

9.
如果有人认为NASA是故意让挑战者号去冒险而导致机毁人亡的话,那就错了。因为NASA以前采用的是定性风险分析法,无法精确地知道冒险的程度。挑战者号失事后,NASA把航天飞机的可能失事率估算为万分之一这一事实成了笑柄。总统委员会的调查使许多有经验的观察家对NASA和其它宇航部门使用的风险评估方法表示怀  相似文献   

10.
自挑战者号失事以来,美国对其航天飞机的应急措施作了一系列调整。本文介绍了美国新的航天飞机应急措施,其中包括跨大西洋着陆等具体方案、新的着陆场设施、新型逃逸系统及营救措施。  相似文献   

11.
1986年1月28日美国“挑战者”号航天飞机事故发生后,美国总统里根2月3日签署了12546号命令,命令成立一个调查“挑战者”号航天飞机事故的总统委员会。6月9日,以前国务卿罗杰斯为首的总统委员会向里根总统呈交了调查报告,题为《总统委员会关于“挑战者”号航天飞机事故的报告》。本编辑部已组织全文翻译并出版,本文是该调查报告的梗概。  相似文献   

12.
士元 《中国航天》2006,(8):34-38
美国东部时间7月4日下午2时38分,发现号航天飞机顺利发射升空。这是2003年哥伦比亚号失事后航天飞机的第二次复飞,也是美首次在独立日这天进行载人航天发射,还是发现号第32次上天、航天飞机第115次飞行以及美第18次执行国际空间站飞行任务,因而受到美国国内外广泛关注。此次飞行任务代号为STS-121。  相似文献   

13.
发现号航天飞机于美国东部时间10月11日下午7时17分在佛罗里达州肯尼迪航天中心点火升空,进行了美航天飞机自诞生以来的第100次飞行。在这次飞行中,宇航员们先后进行了4次太空行走,安装了9吨重的一个桁架系统和一个增压对接适配器,并试验了一种喷气救生背包。在完成了预定的各项任务后,发现号已于24日安全返回地面。 自1981年4月12日进行首次飞行以来,美国航天飞机机队的5架轨道器──哥伦比亚号、挑战者号、发现号、亚特兰蒂斯号和奋进号运送的货物重量累计已达1360吨,迄今有624名宇航员乘坐这种“交通工具”进入太空。这次飞行也是…  相似文献   

14.
在过去的三十年里,美国的一次性运载火箭工业一直处于领先地位,而且曾经是其它国家建造运载火箭的蓝本。可是现在,正是这些外国的运载系统威胁着美国的一次性运载火箭工业的生存。 1981年4月,美国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开始第一次商业飞行以后,美国决定主要用航天飞机发射卫星。然而,1986年1月挑战者号航天飞机失事,美国的航天业一度面临危机:通用动力公司的运载火箭装配线停产,麦道公司被迫下马已两年,仅有马丁·玛丽埃塔公司还在维持生产。  相似文献   

15.
子力 《中国航天》2000,(12):21-23
发现号航天飞机于美国东部时间10月11日下午7时17分在佛罗里达州肯尼迪航天中心点火升空,进行了美航天飞机自诞生以来的第100次飞行,在这次飞行中,宇航员们先后进行了4次太空行走,安装了9吨重的一个桁架系统和一个增压对接适配器,并试验了一种喷气救生背包。在完成了预定的各项任务后,发现号已于24日安全返回地面。 自1981年4月21日进行首次飞行以来,美国航天飞机机队的5架轨道器──哥伦比亚号,挑战者号、发现号、亚特兰蒂斯号和奋进号运送的货物重量累计已达1360吨,迄今有624名宇航员乘从这种“交通工具”进入太空。这次飞行也是…  相似文献   

16.
在固体助推器发生故障导致挑战者号失事之后,美国航宇局及其承包商对20年前就提出过的使用液体助推器的设想进行了重新评价。他们发现,使用液体助推器可大大提高航天飞机的安全性,并使其低地轨道和空间站轨道有效载荷能力分别提高36%和50%。另外,有人还提议让航天飞机、先进发射系统和不载人派生型航天飞机Shuttle-C使用一种通用的液体助推器。  相似文献   

17.
简讯     
2月初,日本空间官员说,由于“挑战者”号爆炸,原定利用美国航天飞机所作的一系列空间活动预计将推迟,但不会取消任何计划,同时还将继续研制自己的无人航天飞机.日本宇宙开发事业团(NASDA)官员说,“挑战者”失事对日本已决定参与的美国空间站计划也将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18.
庞之浩 《航天员》2011,(4):33-35
2011年7月8日,美国“阿特兰蒂斯”号(Ariantk)航天飞机从肯尼迪航天中心39A发射台升空,有超过100万美国民众到现场观看。因为这不仅是“阿特兰蒂斯”号第33次发射,航天飞机第37次前往国际空间站,航天飞机第135次升空,还是航  相似文献   

19.
发射消息     
《中国航天》2006,(11):50-50
美国亚特兰蒂斯号航天飞机9月9日从肯尼迪航天中心升空,执行哥伦比亚号失事后的首次国际空间站组装飞行,任务代号STS-115。机上乘有五男一女共6名宇航员。为安装“整体桁架段”(ITS)P3/P4,宇航员进行了三次太空行走。在因轨道器附近有几件漂浮的垃圾和天气原因而推迟一天后,亚特兰蒂斯号于9月21日安全返航。  相似文献   

20.
美国宇航局(NASA)于二月间公布了“挑战者”号航天飞机失事前最后几秒钟的一组照片,调查员们特别注意照片中的右侧固体助推火箭上的“异常的火焰” .长达几英里的计算机磁带记录也显示出“挑战者”号右侧助推器的推力在航天飞机爆炸前10秒钟突然发生原因不明和意外的下降.据《纽约时报》报导,该助推器的压力突然下降了30磅/英寸~2,推力减少了10万磅.计算机的数据表明,在“挑战者”号的高灵敏度的飞行控制系统的控制下,所有其他发动机的五个喷口都转向一侧,以恢复平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