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航天》2010,(2):47-47
美国犹他州希尔空军基地与雷锡恩公司导弹系统分公司签署了一份价值1.7亿美元的军购合同,要求雷锡恩公司为其提供200枚AGM-65D幼畜导弹、300枚AGM-65G导弹、4套AGM-65D及8套AGM-65G导弹的制导与控制组件。  相似文献   

2.
军贸     
《航天》2011,(2):51-51
美国国防部国防安全合作局2010年12月以帮助提高美国友好国家安全的名义提交美国对外政策与国家安全中心一项可能的对外军售,即向瑞士政府出售150枚AIM-120C-7先进中距空空导弹,6枚AIM-120C-7遥测弹。24枚AIM-120C-7系留训练弹,一个备用导弹制导零件,导弹存储箱,武器系统保障设备,备件和维修部件,出版物和技术文件,维修与返厂,弹药库维护,训练与训练设备,  相似文献   

3.
2006年11月底,Raytheon公司导弹系统部成功测试了一枚改进的AGM-88高速反辐射导弹(HARM),该导弹的制导精度得到提高后可在没有雷达辐射源引导的情况下攻击目标。  相似文献   

4.
雨丝 《航天》2012,(6):48-48
4月25日洛马公司爱国者-3导弹在犹他州试验和训练靶场,利用联合陆地攻击巡航导弹防御增强网络传感器和爱国者系统,进行了一次前所未有的互操作验证试验,成功拦截并摧毁一枚巡航导弹目标。  相似文献   

5.
米兰2导弹     
米兰2是一种第二代中程有线制导反坦克导弹,自1984年10月以来欧导公司已经生产了3万枚。 1986年5月,美国陆军对米兰2导弹进行了技术试验;1987年9月开始进行了实战试验。为了进行实战试验,美国陆军已经购买了8套发射装置、三四套发射训练装置和150枚导弹——足以供4个步兵排使用。美国国会已拨给陆军500万美元用于此项试验。试验的重点在于系  相似文献   

6.
通信对抗训练模拟设备的研制及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析了通信对抗训练模拟设备研制的必要性 ,介绍了通信对抗训练模拟设备的组成 ,详细讨论了训练模拟设备各分系统应模拟的功能及实现该功能应模拟的要素。  相似文献   

7.
基于虚拟现实技术的飞行训练模拟器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飞行训练模拟器是训练飞行员、航天员的基本地面训练设备,是经济、高效并且安全的训练方式。世界上各主要航空航天大国都研制了大量的飞行训练模拟器。现代先进的基于离心机的飞行训练模拟器均集加速度模拟、视景、舱内环境控制及闭环控制于一身,使地面模拟效果达到了以假乱真的程度。美国、俄罗斯前苏联均研制了各种不同种类和规模的训练模拟器,并取得良好的训练效果,保证了飞行任务的圆满完成。我国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研制并使用模拟器进行训练工作。相继开发并投入使用的有各种型号的飞机、潜艇、坦克训练模拟器和汽车驾驶教学模…  相似文献   

8.
张晓岚 《上海航天》2004,21(6):49-49
俄罗斯陆军将在2005年装备最新的伊斯坎德尔-M战役战术导弹,它是一种全新的进攻性武器,可打击距离500km处防护较好的目标,并可昼夜工作。该导弹系统利用卫星及人工辅助方式跟踪目标,可在己方部队的纵深后方对导弹进行发射和制导。另外,导弹的齐射反应系统采用了自动导引式弹头,使原需上百枚导弹才能实现的目标打击,现只用一枚即可。  相似文献   

9.
雨丝 《航天》2010,(9):52-52
近期,波音公司获得一份价值6599.9万美元的固定价格合同,为台湾提供32枚鱼叉导弹弹体;为加拿大提供4枚B型鱼叉导弹发射器及相关零部件和保障服务。此外,根据合同还将为荷兰、葡萄牙、日本、英国、以色列、巴基斯坦、土耳其和新加坡等提供鱼叉导弹备件,包括包装箱、BlockⅡ制导系统升级套件、线束装配设备和制导控制单元,工作预计于2011年6月完成。  相似文献   

10.
吴国兴 《航天》2009,(5):35-37
62,航天员太空行走有哪些训练设备?航天员太空行走的训练设备有很多,归纳起来可分为四大类:1-g模拟设备、失重飞机、水下训练设备和专用训练设备。在这四大类设备中,最常用的是失重飞机和水下训练设备。水下训练设备主要是中性浮力水池,这是航天员太空行走训练的必备设备,是在地面模拟太空失重环境的比较理想的一种方法。专用训练设备包括虚拟现实技术、  相似文献   

11.
何忠 《中国航天》1995,(6):27-27
俄罗斯提议建立国际天基导弹预警系统俄罗斯正在加紧努力以建立一国际天基导弹探测系统,该系统将向国家反导弹防御网提供早期弹道数据和拦截指令。俄罗斯空间设备工程研究所(RISDE)的负责人去年12月提出建立一可以同时探测和处理25枚导弹发射信息的卫星系统的...  相似文献   

12.
军贸     
《航天》2014,(10):50-51
土耳其有望购买AIM-120C-7 美国将向土耳其提供AIM-120C-7先进中距空空导弹,以及相关的设备、部件、训练和后勤保障设备。合同预计价值3.2亿美元。  相似文献   

13.
根据导弹飞行中的异常现象、地面维修的导弹故障履 及个人经验,运用演绎法建立了以热分离失效为顶事件的热分离故障树(HSFT)。进行了定量计算,对系统失效概率和可靠性作出了评价。在部分的训练打靶中,该HSFT应用于××枚导弹的发射前检查和维修中,提高了维修质量,使导弹发射后的飞行过程达到100%的热分离成功。  相似文献   

14.
国际空间站乘员对抗措施系统(CMS)包括3种训练设备和1套生理监护仪,生理监护仪可以验证对抗措施的有效性以及设备的功能。血压和脑电图监测仪(BP/ECG)能够自动、听诊、非侵入地监测心脏的收缩压和舒张压。BP/ECG监测仪用于定期体检,特殊情况时也用于乘员健康状态评价。  相似文献   

15.
吴国兴 《航天》2009,(6):34-36
太空行走的训练设备(下) 88.约翰逊航天中心的失重环境训练设备有何特点?有哪些辅助设施?失重环境训练设备(WETF)是建在约翰逊航天中心的第29号大楼内。这个大楼原来是放置载人离心机的地方,因为航天飞机在发射时的加速度最高只有3g,航天员完全可以耐受,这样就不需要载人离心机的训练,因此在上世纪70年代中期航宇局将载人离心机拆除,改建成一个大型中性浮力水池。  相似文献   

16.
徐菁译 《航天》2010,(8):53-53
哈罗! 如果读者看到这篇日记,我猜想,读者已经对“火星500”项目有了大致的了解,对于我们的第一天,我想写一些我们的训练及在隔离设备中的感受。  相似文献   

17.
对粉浆浇注熔硅天线罩结构在3.7~5.0M时淋雨滑车试验结果作了最后评估.其结果为:在霍洛曼空军基地利用滑车轨道设备进行的试验证明,对相同的法向速度分量来说,粉浆浇注熔硅材料的最大冲蚀率变化系数为3;高纯度粉浆浇注熔硅的雨水冲蚀极限速度约为500m/s;法向速度分量超限时,天线罩出现重大损伤;硅树脂防潮密封胶DC808和DE SR80可能不会严重影响雨水冲蚀性能;建议在自然雨区中飞行的导弹,其碰撞角应受控制,以使天线罩上的自由流的法向速度小于500m/s.  相似文献   

18.
英国宇航公司动力部哈特菲尔德-罗斯托克分部发起了销售空射型反雷达导弹(A-LARM)运动。按计划 ALARM 将在1987年4月开始服役,用在英国皇家空军的“狂风”GR.1战斗机上。据报道,英国皇家空军开始时对这种导弹只需要750枚或900枚。这样,英国宇航公司第一阶段生产的2000枚导弹就必须向国外推销。推销的对象包括拥有“狂风”战斗机以及其它轻型战斗攻击机(如 F—16)的国家,其中包括西德、荷兰、  相似文献   

19.
一种通用小型弹载图像遥测设备设计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弹载遥测设备是导弹研制阶段的重要参数测量设备,中小型导弹通常给遥测设备可使用空间比较狭小。目前,国内某小型导弹遥测设备指标提出了10 Mbps码率、能支持红外图像传输以及支持波道表在线可编程的要求,传统遥测产品的设计方案无法解决遥测设备体积小和功能全的突出矛盾。利用软件无线电的设计思想,采用AD9361和FPGA的硬件架构,使用了软件在线可编程技术、GMSK先进调制技术、基于FPGA的JPEG2000图像压缩技术和对称赋形天线技术,实现了一款集成度高、可靠性好、通用经济的先进弹载图像遥测设备。通过测试试验表明,弹载遥测设备简化了以往复杂的硬件设计,有效降低了弹载遥测设备的体积、重量和功耗,高集成度提高了产品可靠性,而且具备可重构能力,提高了弹载遥测设备的通用性和试验效率,有利于降低研发成本。  相似文献   

20.
吕腾  李传江  郭延宁  吕跃勇 《宇航学报》2018,39(11):1238-1247
针对多枚导弹在平面内从各自期望的方向同时击中移动目标问题,提出一种有向通信拓扑下无需导弹-目标径向速度测量且带视线角约束的分布式有限时间协同制导律。基于平面内导弹-目标相对运动方程建立带视线角约束的多导弹协同制导模型。基于二阶多智能体协同控制理论设计了视线方向上的制导律,可保证有向拓扑下多导弹的打击时刻在有限时间内达到一致。基于齐次系统稳定性理论和积分滑模控制理论设计了视线法向方向上的制导律,可保证多导弹击中移动目标且视线角在有限时间内收敛到期望值。仿真校验所设计的协同制导律在理想条件下可使有向拓扑下的多导弹从各自的期望方向同时击中移动目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