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去年的第38届国际宇航联合会上,各国都谈到了各自的中长期空间计划。现将欧美苏代表在会上的报告综合如下: 1.欧空局介绍了15年的计划和两个较长期的研究计划。15年计划包括6个方面:①科学计划,②地球观测计划,③微重力研究,④确保在通信市场的竞争地位,⑤研制空间站和空间平台,⑥空间运输系统。两个较长期的研究计划是欧洲永久性载人空间基地(EMSI)计划和未来欧洲空间运输研究计划(FESTIP)。  相似文献   

2.
从空间站上释放出象飞旋标(boomerang)那样的无动力飞行器,当完成各种各样太空实验后,再自动返回空间站——这就是世界上绝无仅有的“飞旋标卫星”。现正由日本科学技术厅航空宇宙技术研究所进行研究。 1993年年中将发射的美航宇局(NASA)的空间站,日本也在它上面  相似文献   

3.
美国航宇局在其一九八六财政年度预算中,增加了一个新的有意义的项目——轨道机动飞行器(OMV)。这个项目在美航宇局一九八六财年预算总额(七十七亿八千万美元)中所占比例虽然很小,但是它象征着一个新系统研制工作的开始。轨道机动飞行器目前处于系统论证阶段。它将是一个由宇航员遥控的不载人飞行器,从事轨道卫星与航天飞机之间的渡运工作。此外,它还将在航宇局空间站的组合和操作中发挥一定的作用。轨道机动飞行器  相似文献   

4.
里根政府1989年的财政预算要求美航宇局提出其未来计划的主要问题(含今后30年空间站的60亿)。按当前美元面值,估计1989年比1988年的90亿要高27%。如果按美航宇局原来的规划(核心计划),到1993年的NASA预算为144亿,到2000年为164亿(1988年面值)。一、核心计划 1972年完成阿波罗登月以后,NASA就制定了研制可重复使用的运输系统、空间平台(很可能是永久载人空间站)和天基数据及通信网络规划。这个长期规划是美国国会预算办公室(CBO)估算NASA预算的起点。对这些主要投资的调整是依据未来的规划(空间科学研究和应用),而不是直接的空间成就。在七八十年代,航天飞机是NASA预  相似文献   

5.
<正>NASA在国际空间站以远开展载人深空探索的规划包括在月球附近建立小型空间站——深空门户(DSG),以及建造可前往地月空间以远,特别是火星的深空飞船——深空港(DST)。其载人火星探索计划共包括5个阶段:阶段0(即当前进度)为利用国际空间站研究和测试未来深空探索所需能力,以及了解月球资源的可用性;阶段1为在地月空间开展多次任务,组建深空门户和深空港;阶段2为完成深空门户建设,并开展火星能力验证任务;阶段  相似文献   

6.
广角镜     
欧空局的自动转移飞行器(ATV) 欧空局计划用阿里安5运载火箭,为国际空间站作补充供给飞行。因此,欧空局打算发展一种自动转移飞行器(ATV)(见右图)。它能够将各种不同类型的有效载荷送到空间站:如空间站的部件、科研  相似文献   

7.
庞统 《太空探索》2009,(11):20-24
日本时间9月18日凌晨,日本首艘无人航天货运飞船——空间站转运飞行器1号(HTV1)到达国际空间站附近约10米处。国际空间站内的航天员操作机械臂,成功完成了HTV1与空间站的对接。  相似文献   

8.
航宇局航空空间技术办公室就空间研究与技术问题,最近发表了一项从84—88财年阶段的长远规划。规划中提出空间研究和技术规划的三项重点和十三项高优先技术目标。空间研究和技术规划的三项重点是: 1.空间飞行器系统技术。为发展这项技术而从事的系统研究有四项:(1) 先进的空间自由飞行器;(2) 大型光学系统;(3) 大型  相似文献   

9.
当空间站时代到来时,各种飞行器,包括载人空间飞行器将飞行在低地球轨道。为了这些飞行器的飞行,只由地面站直接进行控制是不够的。因此,日本决定研制自己的数据中继卫星系统,以促进日本的空间活动。另一方面,日本认为:国际合作也是必不可少的。在这些情况下,日本宇宙开发事业团(NASDA)正在进行日本数据中继和跟踪卫星系统(DRTSS)的研制。该卫星的飞行目的如下: 1.传输不能由星上磁带记录器存储的地球观测数据;  相似文献   

10.
空间站的重要用途之一,就是对应用卫星进行在轨服务。为了分析这种轨道服务的经济效益,特选取表1作比较基准。表1中数据的前提是1995年转发器价格比1985年降低33%,那时在理论上容量可增加50%。空间站服务于通信卫星的前提是扩大天基活动、程序和操作(APO)。主要包括: (1)从近地轨道应急回收; (2)地基轨道转移飞行器(OTV)发射到静止转移轨道(GTO);  相似文献   

11.
国际空间站 (ISS)是有史以来的第 10个空间站 ,也是迄今为止最大的空间站。目前处在边建设边利用阶段。空间生物科学技术是空间科学的主要内容之一 ,开展其研究也是进行载人空间活动的一个主要因素。美国航宇局 (NASA)将在 ISS上进行生物科学技术研究 ,为此提出了其全面计划 ,该计划涉及生命科学与微重力科学两个领域。1 生命科学领域该领域的计划分为 6个方面 :基础生物学、重力生物学与生态学、生物医学研究与防护措施、空间生理学、三维肿瘤组织培养和离心机生活舱。1.1 基础生物学计划该计划支持基础生物学研究 ,从亚细胞、细胞到…  相似文献   

12.
日本1986年空间预算为906.59亿日元,加上国库支付的783.22亿日元,总计1689.81亿日元。日本科技厅要求把研制自由飞行器和空间站列入年度计划内,并迫切期望建立空间站综合计划中心,就此,从7月起日本空间研究委员会作了审议。重新评定的空间计划如下;1.使日本与空间站对接的实验  相似文献   

13.
田莉 《国际太空》2003,(4):23-25
□□2002年11月12日,布什总统向国会递交了美国航宇局(NASA)2003年预算修正案。修正案涉及载人航天—— 航天飞机和国际空间站(ISS)以及未来运载器—— 空间发射倡议(SLI)经费的修改。这一决定有助于缓解国际空间站的窘境。国际空间站费用超支以及进度延期使美国人的士气受到很大的影响,空间站规模已经降到最小,长驻人员由7人降至3人,科学实验室已名不副实。此外,NASA放弃了救生飞行器(源于X-33,原计划在2005年投入使用)的研制,也拒绝购买第2个联盟-出租车来作为其替代飞行器。 1 SLI合同 在放弃了X-33和X-34…  相似文献   

14.
空间扫描     
《国际太空》2004,(6):32
欧洲第1个“自动转移飞行器”进入最后总装 欧洲为“国际空间站”研制的“自动转移飞行器”(ATV),目前已进入最后的总装和测试阶段,主要是验证其电子设备和4个10m长的太阳电池阵。第1个“自动转移飞行器”拟定于2005年从圭亚那航天中心用阿里安-5火箭发射。“自动转移飞行器”是为“国际空间站”运送燃料、水和其他供应品的。同时也用来助推“国际空间站”因轨道下降而重新提升到标准的400km高度。届时,“国际空间站”除了有俄罗斯的进步号运货飞船外,又多了一种欧洲的无人运送飞行器。 (一兵) 海射火箭成功发射美国卫…  相似文献   

15.
宗河 《国际太空》2001,(10):30-32
美国当地时间 2 0 0 1年 7月 12日 0 5∶0 4,美国阿特兰蒂斯号航天飞机在肯尼迪航天中心发射升空 ,13日深夜它与建设中的国际空间站对接成功。阿特兰蒂斯号原计划在太空中停留 11天 ,但后来增至 13天。它载有 5名航天员其中 1名是女航天员。这 5名航天员计划在太空进行 3次太空行走 ,执行代号为 STS-10 4的任务 ,将一个重达 6 .5 t的美制探索号气闸舱安装在空间站上。气闸舱是空间站的出口 ,可供航天员走出空间站修理其外部设备。安装完成之后 ,国际空间站就可以开始完全地发挥功能了。美国航宇局发言人说 ,这是对空间站的第10次组装 ,并…  相似文献   

16.
欧空局(ESA)各成员国政府1996年11月13日在巴黎总部举行的会议上,同意与美国航字局(NASA)合作,开展空间站救生艇和乘员运输飞行器的初期研制工作。这一决定消除了双方合作的最直接的障碍,双方的最终目标是制造4艘空间站的救生艇和8架乘员运输飞行器。目前,首艘救生艇(NASA称之为X-38实验性乘员返回飞行器)暂定于1999年用欧洲的阿里安一5火箭进行人轨发射试验。ESA和NASA将在今后6个月中合作。研究是否可用一种通用的有翼滑翔飞行器来完成两种截然不同的任务,也就是说既可作为空间站的救生艇,又能作为乘员运输飞行器。…  相似文献   

17.
<正>2015年8月19日20:50:49(东京时间),日本H-2B火箭成功地将第5个"H-2转移飞行器"(HTV-5)送入预定的轨道。HTV-5向"国际空间站"送去了饮用水、食物、日用品和实验器材等共计5.5t补给物资。它也是日本研制的最后一个"H-2转移飞行器"。由于欧洲"自动转移飞行器"(ATV)在今年2月以后退役,目前负责给"国际空间站"运送物资的国家仅剩美国、俄罗斯和日本。俄、美两国货运飞船在今年早些的4月、6月相继发射失败,使得此次任务受到格外的关注。  相似文献   

18.
1981年4月25日,苏联从拜克努尔发射场发射了一艘命名为“宇宙1267”的空间飞行器。该飞行器的成功发射,引起了西方各国、特别是美国的极大关注。美国战略分析家在宇宙1267发射后不久就一再强调指出:该飞行器是苏联组合式空间站的第二次轨道飞行试验,它标志着:苏联空间站的发展可能接近了一个重大的转折  相似文献   

19.
被动冗余度空间机器人动力学控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被动冗余度空间站机器人的动力学控制问题,包括非完整系统的运动规划,渐进稳定的动力学控制规律;在动力学控制中,利用被动冗余度机器人“非完整自运动”的运动学优化方法完成机器人的动力学控制,构造的动力学闭环控制律保证机器人运动过程中末端跟踪期望的运动轨迹,通过三连杆空间站机器人模型进行了仿真,结果证明了得到的结论。  相似文献   

20.
美国空军X-37B无人航天飞机的制造厂家波音公司最近介绍了针对这种航天飞机的新规划,还提出要考虑发展一种能为空间站运送货物、甚至能送人上天的加大型号。这种加大型号称为X-37C。波音正在论证可否利用该加大型的不载人和载人型号来执行未来各种任务。加大型的X-37C已有了设计蓝图,大小足以乘坐5名~6名航天员,并针对有一人受伤和需要担架的情况进行配备。未来X-37C型飞行器的载人部分将设在一个增压舱室内,而增压舱室能装到飞行器有效载荷舱内。座位将安排在飞行器一侧,以留出在轨活动空间和使机组人员能在发射台上进人座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