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总装备部、国防科工委并转参加我国载人航天工程研制、建设和试验的全体同志:欣悉我国载人航天工程第一次飞行试验获得圆满成功,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特向参  相似文献   

2.
总装备部、国防科工委并转参加我国载人航天工程研制、建设和试验的全体同志:欣悉我国载人航天工程第一次飞行试验获得圆满成功,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特向参加研制、建设和试验的全体科技人员、干部、职工、部队官兵表示热烈的祝贺和亲切的慰问!此次飞行试验的圆满成功,是你们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科教兴国战略和江泽民同志一系列重要指示,发扬伟大的“两弹一星”精神,科学求实、顽强拼搏、发奋图强、锐意创新的结果。这标志着我国航天事业的发展跨上了一个新的台阶,对推进我国高科技事业的发展,鼓舞全国各族人民,具有重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我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获得成功,千年梦圆,举世瞩目,举国欢腾。作为载人航天工程副总指挥,作者亲身参加了载人航天工程的组织管理工作,亲耳聆听了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领导同志的谆谆教诲,亲眼目睹了工程研制、建设、试验、实施中的累累硕果以及许许多多可歌可泣的事迹。该文对载人航天工程管理的经验进行了认真总结、提炼和升华。  相似文献   

4.
我国载人航天工程质量建设的总体思考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发展载人航天,是我国航天事业的一次历史性跨越,同时也使航天工程质量建设面临新的机遇和前所未有的历史性挑战。我国载人航天工程实施10年来,历经方案论证阶段、初样研制阶段和正样研制阶段,已成功进行了4次无人飞行试验,为我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的如期实施奠定了坚实基础。整个工程研制工作,在突破和掌握主要关键技术,进入研制、生产和试验阶段后,最重要和最核心的工作就是千方百计保证飞行产品质量,保证飞行试验质量,为最终确保航天员安全、成功实施载人航天创造基本条件。  相似文献   

5.
<正>为进一步推动载人航天工程学术建设,促进载人航天领域学术技术交流,拟于2014年10月召开第三届载人航天学术大会。本次会议围绕载人航天发展战略、载人航天工程技术、载人航天空间科学研究与应用、载人航天基础研究、载人航天成果应用及世界载人航天发展前沿技术等专题组织研讨交流。现将研讨会征文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征文范围征文应紧紧围绕空间站工程研制建设、空间站应用工程、载人深空探测等重点领域,突出创新性、学术性与工程应用。具体包括:(一)体现国家重大科技专项作用,反映载人航天工程对经济社会发展产生重大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6.
贺信     
《上海航天》2005,22(Z1)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第八研究院:举世瞩目的神舟六号飞船载人航天飞行获得圆满成功,全国上下为之欢呼,世界各国为之震撼,这续写了中国载人航天事业的新篇章,开启了中华民族漫漫航天路的新征程,标志着我国载人航天技术取得了新飞跃,也标志着我国载人航天工程进入了一个新阶段。这是航天战线全体同志认真贯彻科学发展观,勤奋工作、努力拼搏的结果,对于提高我国科技水平和综合国力,提升我国的国际地位和国际影响力,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必将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为此,中国气象局对你们的辛勤工作所取得的巨大成就表示…  相似文献   

7.
正载人航天工程空间实验室飞行任务总指挥部并参加天宫二号和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行任务的各参研参试单位和全体同志:天宫二号和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行任务获得圆满成功,空间实验室飞行任务实现连战连捷!中共中央、国务院和中央军委向胜利完成这次任务的航天员,向参加这次任务的全体科技工作者、干部职工、解放军指战员,表示热烈的祝贺和亲切的慰问!  相似文献   

8.
6月28日,来自载人航天工程研制单位和搭载单位的代表齐聚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五院,参加由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和集团公司举办的神舟十号返回舱开舱仪式,共同见证返回舱搭载物品的出舱时刻.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副总指挥、总装备部副部长牛红光,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副总指挥、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董事长许达哲,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总设计师周建平,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主任王兆耀、副主任杨利伟和武平等出席开舱仪式.  相似文献   

9.
总装备部、国防科工委、中国科学院、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并参加神舟六号载人航天飞行任务的全体同志:值此神舟六号载人航天飞行获得圆满成功之际,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特向担任这次飞行任务的英雄航天员,向所有参加这次任务的广大科技工作者、干部职工和解放军指战员,表示热烈的祝贺和亲切的慰问!神舟六号载人航天飞行的成功,标志着我国在发展载人航天技术、进行有人参与的空间试验活动方面取得了又一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大胜利。这对于进一步提升我国的国际地位,增强我国的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国防实力和民族凝聚力,鼓舞全国各族…  相似文献   

10.
《航天员》2009,(2):4-5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新闻发言人近日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我国载人航天工程空间交会对接任务研制建设已全面展开,“天宫一号”初样产品的研制生产已基本完成,如果工作进展顺利,可望于2011年进行飞行器空间交会对接试验。  相似文献   

11.
《卫星应用》2005,13(4):1-1
总装备部、国防科工委、中国科学院、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并参加神舟六号载人航天飞行任务的全体同志:值此神舟六号载人航天飞行获得圆满成功之际,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特向担任这次飞行任务的英雄航天员,向所有参加这次任务的广大科技工作者、干部职工和解放军指战员,表示热烈的祝贺和亲切的慰问!  相似文献   

12.
《卫星应用》2008,16(4)
总装备部、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国科学院、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并参加神舟七号载人航天飞行任务的全体同志: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59周年到来之际,神舟七号载人航天飞行获得圆满成功,中共中央、国务院和中央军委向圆满完成这次飞行任务的英雄航天员,向所有参加这次任务的广大科技工作者、干部职工和部队官兵,表示热烈的祝贺和亲切的慰问!  相似文献   

13.
《质量与可靠性》2004,(1):F002-F002
首次载人航天器飞行,是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的关键一战;是对11年来研制试验的最终检验;是中国科技专家攀登世界科技高峰的伟大壮举;更是实现中华民族千百年来飞天梦想的光荣时刻!“千年等一回”,所有的炎黄子孙都在期待着这一刻的到来,期待着这一刻的成功!“一切为载人,全力保成功”,工程按照“安全  相似文献   

14.
孙自法 《中国航天》2009,(10):16-16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原总设计师王永志9月21日透露,根据“三步走”战略规划.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目前进入第二步第一阶段,已成功实施神舟六号多人多天飞行试验和神舟七号出舱活动飞行试验,紧接着要开展的空间交会对接试验即将迈人正样研制阶段。中国载人空间站等后续工程的实施方案正在立项审批过程中。  相似文献   

15.
<正>载人月球探测是具有高度挑战性、创新性和引领性的重大科技工程,是建设航天强国和世界科技强国的重要抓手,将助力中国人探索太空的脚步迈得更稳更远,具有突出的现实和历史意义。在实现“两个一百年”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时代使命召唤下,实现无人探测向载人登月的重大跨越迫在眉睫。新一代载人运载火箭系列型号肩负着我国载人登月任务的重大历史使命,根据我国载人航天领域任务长远发展规划,全新研制的高可靠、高安全载人火箭将填补我国载人登月的能力空白,牵引带动以重复使用为代表的下一代运载火箭技术发展,同时实现近地空间载人运载火箭的更新换代,支撑未来空间站运营的更高效发展。  相似文献   

16.
正2016年9月和10月,长征二号F火箭先后将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和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船送入太空,为后续的空间站建设打下了坚实的基础。921工程作为跨世纪的载人航天工程,其技术含量高,难度大,安全性和可靠性要求高,协调面广,是我国有史以来最为复杂的航天系统工程。运载火箭系统是整个工程的七大系统之一。中国载人航天运载火箭命名为长征二号F。2013年载人航天工程空间交会对接任务圆满完成后,长征二号F火箭系统启动了执行空间实验室任务的T2、Y11火箭研制工作,  相似文献   

17.
《中国航天》2012,(7):1-1
总装备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中国科学院、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并参加天宫一号与神舟九号载人交会对接任务的全体同志:欣悉天宫一号与神舟九号载人交会对接任务取得圆满成功,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特向胜利完成这次任务的航天员,向所有参加这次任务的科技工作者、干部职工和解放军指战员,表示热烈祝贺和亲切慰问!天宫一号与神舟九号载人交会对接任务的圆满成功,实现了我国空间交会对接技术的又一重大突破,标志着我国载人航天工程第二步战略目标取得了具有决定性意义的重要进展。  相似文献   

18.
本刊讯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观看“神舟”4号飞船发射成功后,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李鹏发表了重要讲话。他说,刚才,我们共同经历了一个激动人心的时刻,举世瞩目的“神舟”4号飞船顺利升空了。这是一件长民族志气、振国威军威的大喜事,举国为之骄傲,为之振奋。他代表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向参加载人航天工程研制试验的全体科技人员和解放军指战员,表示热烈的祝贺和诚挚的问候。李鹏指出,这次发射成功,是在全党全军全国人民认真学习贯彻十六大精神,意气风发开创新局面的大好形势下,在“神舟”3号飞船成功发射仅9个月的时间里…  相似文献   

19.
田兆运  李筱梅 《航天》2011,(12):16-17
记者从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测控通信系统总设计9币单位北京跟踪与通信技术研究所获悉,中国自行设计、研制和建设的陆海天基三位一体的载人航天测控通信网,第一次正式携起手来,通力合作为天宫一号及后续进行的交会对接任务护航。  相似文献   

20.
载人航天 开启应用之旅 天宫一号与神舟十号载人飞行任务是我国第五次载人航天飞行,也是载人航天工程第二步第一阶段的收官之战,对于我国全面掌握交会对接技术、突破航天员中长期驻留技术、打牢空间站研制建设基础的意义深远且重大. 此次任务最为突出的特点之一是,这是首次执行我国载人天地往返运输的应用型飞行.对于神舟飞船而言,此次飞行成功实现了从试验型向实用型的一次飞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