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最近,欧洲“赫尔墨斯”号小型航天飞机的方案做了重要修改,主要修改内容如下:1.取消了同美国航天飞机的货舱相类似的货舱,因此,容积为18米~3的有效载荷舱已完全密闭,省去了两扇舱门。2.有效载荷的运送能力已从原来的4吨(8800磅)减少到现在的3吨(6600磅)。  相似文献   

2.
<正>短期载人空间实验室航天飞机太空实验室短期运行的太空实验室,均是依附在航天飞机轨道器货舱中,借助于轨道器的飞行条件、生活条件、能源条件等实现其太空实验功能的航天器。图为欧洲研制的太空实验室,实验室前边是与轨道器气闸舱和轨道器中舱相通的直径1米的通道,实验室后边安装的是暴露于太空的实验设备。欧洲太空实验室呈圆柱形,长度为6.9米和4.2米两种,依据任务需要进行选配。实验室分核心段和实验段两部分,核心段安装有全部操  相似文献   

3.
航宇局局长罗伯特·弗罗施3月30日告诉国会,该局在今后10—12年内对基本空间运输系统的全部需求是四至五架航天飞机轨道器和对此系统进行连续不断的改进。这些改进包括增加航天飞机的电源、推力和运载能力;扩大航天飞机的生保能力;改进航天飞机的燃料效率;发展航天飞机在空间组装大型结构的能力;改进宇航员和自动系统在货舱周围操作的能力以及发展航天飞机支援高轨道飞行的能力。此外,航宇  相似文献   

4.
日本伊藤忠商事株式会社同美国特利达因布朗工程公司(TeledyneBrown Engineering:总部设在亚拉巴马州亨茨维尔)签定了一项合同,同意特利达因布朗工程公司作为其销售小型有效载荷飞行系统(SPFS)的代理商。这是一种利用航天飞机进行实验活动的小型系统。目前征订用户的工作已经开始。小型有效载荷飞行系统是一种利用航天飞机货舱的剩余空间从事实验项目的辅助设备。特利达因布朗工程公司不仅负责这套系统的出租业  相似文献   

5.
随着哥伦比亚号首航试飞成功,八十年代的前半期航天飞机将逐渐接替空间发射的任务。在初期飞行中,航天飞机上的有效载荷专家将操作航天飞机货舱里安装的小型科学仪器。以后,有效载荷专家将操作空间实验室的仪器设备,而到八十年代中期,宇航员将在航天飞机的附近和远处从事机外活动。按照这种发展趋势,可以预见今后发展的主要技术有如下几方面:通信、大型结构、遥感和数据收集、以及数据管理,上述这些除  相似文献   

6.
一、空军准备研制军用空间飞机美空军正在准备研制一种与现有航天飞机不同的小型可载人军用空间飞机(Spaceplane)。这种军用空间飞机的有效载荷能力为20,000磅,它可从任何大机场的跑道上起飞,并直接加速,进入各种轨道。设计和研制这种空间飞机的目的,是为了满足九十年代军用航天任务的要求。美  相似文献   

7.
“暴风雪”号航天飞机(11F35K1)是苏联“暴风雪”太空计划中唯一真正完成建造及发射的航天飞机,由能源火箭公司总设计师罗基诺·罗金斯基设计。1988年11月15日,“暴风雪”号无人驾驶飞向太空,这是它的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执行轨道飞行任务。1993年该航天项目被取消,后来存放在拜科努尔发射场的一个机库里。  相似文献   

8.
一、RCA 公司建造世界上最大真空设备航天飞机对卫星制造业的影响已开始被人们所关注。制造者想生产出较大的卫星,以适应具有可载65吨重、18.4米长的航天飞机货舱。在15—20年前建起的实验设备已不适应目前的卫星实验的需要。因此,许多制造商正在建造新的、较大的试验设备。RCA 宇宙电子学公司第一个积极参加这种工作。  相似文献   

9.
航天飞机是为人类太空飞行任务而开发并运行的一种集火箭发射、轨道飞行器及携带标准组件的再人太空飞机为一体的可重复使用发射系统。(通常所说的航天飞机只是其中的轨道飞行器,有点用词不当。)迄今为止,只有美国与苏联有能力制造能进人近地轨道的航天飞机,并曾实际成功发射并回收。苏联解体后,相关的设备由哈萨克斯坦接收,  相似文献   

10.
新闻左右看     
《飞碟探索》2011,(4):5-5
“发现”号完美谢幕 美国“发现”号航天飞机在完成了最后一次空间任务后,于2011年3月9日在佛罗里达州卡纳维拉尔角的肯尼迪航天中心安全降落。1984年首度升天的“发现”号在其不到27年的飞行生涯中,创造了执行39次太空任务、飞行237亿千米、绕地球轨道5830圈、在太空停留365天的最高纪录,  相似文献   

11.
航天飞机第十次飞行的一项主要任务是发射美国西联公司的“西联星-6”和印尼的“统一B-2”通信卫星。2月3日,宇航员首先从航天飞机货舱中送出了西联星-6,但卫星只进入了远地点1382公里、近地点334公里的低椭圆轨道,距静止转移轨道甚远。为此,本应在翌日发射的统一B-2,只好推迟到6日发  相似文献   

12.
张英达 《国际太空》1994,(6):22-23,30
1994年3月4日美国东部标准时间8时53分(格林尼治时间13时53分),美国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从肯尼迪空间中心发射升空。这是美国航天飞机的第61次飞行和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的第16次飞行,飞行任务代号为STS-62。发射倾角为39o。因卡纳维拉尔角地区的大风天气,发射推迟一天。这次飞行的主要任务是(1)进行11项主要由戈达德空间中心的地面工作组遥控的空间科学与技术实验,这些实验由装配在航天飞机货舱内的第二个美国微重力有效载荷(USMP-2)携带,包括5项有关晶体生长技术和冶金技术的材料科学实验,…  相似文献   

13.
去年12月2日,美国阿特兰蒂斯号航天飞机把一颗造价5亿美元的第6代照相侦察卫星KH-12成功地送入到倾角为98°的预定轨道,卫星重14.5吨。KH-12照相侦察卫星可回收到航天飞机货舱内,进行空间加注燃料,也可带回地面,这样可从原来5年工作寿命延长到8年工作寿命。卫星上除装有以前“大鸟”照相侦察卫星上的高性能望远镜头照相机外,还增添了雷达照相技术。KH-12的分辨率为0.1米。  相似文献   

14.
3月5日,执行神秘任务的美国空军X-37B无人航天飞机悄然地在地球轨道上度过了入轨一周年纪念日。据了解,第三次X-37B飞行任务有可能在今年晚些时候发射。目前在轨飞行的是由波音公司鬼怪工程部为空军建造的第二架X-37B,称为“轨道试验飞行器”(OTV)2,任务由空军快速能力办公室管理。它是2011年3月5日由宇宙神5运载火箭从卡纳维拉尔角空军站发射的。  相似文献   

15.
法国航宇公司正在研究太空站用的轨遭间飞船和载人轨道作业飞船。这是为了确保欧洲太空站在使用时的自主性。将用“阿里安-5”发射的轨道间运输飞船直径为3米,高1.3米,能把有效载荷运到太空站上,并用“赫尔墨斯”小型航天飞机回收。按欧空局汁划,从1988年12月起研究轨道作业飞船。飞船将乘一名宇航员,装配两个操作器。参加这项研究工作的还有意大利航空公司、西德道尼尔公司、艾尔诺公司,法国海洋研究所也受欧空局委托一起参加了  相似文献   

16.
张英达 《国际太空》1994,(10):22-25
1994年7月8日美国东部夏令时间12时43分(格林尼治时间16时43分),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从肯尼迪空间中心发射升空。这是美国航天飞机的第63次飞行和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的第17次飞行,飞行任务代号STS-65。这次飞行的主要任务是携带国际微重力实验室-2(IML-2)进行空间微重力条件下的生物学、生命科学和材料科学实验(IML-1于1992年1月22日~30日由发现号航天飞机在STS-42飞行,即美航天飞机第45次飞行中携带)。装在航天飞机货舱内的IML-2由欧空局(ESA)研制,价值10亿美…  相似文献   

17.
美国航天飞机第66次飞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国阿特兰蒂斯号航天飞机于1994年11月3日美国东部标准时间11时59分43秒(格林尼治时间16时59分43秒)从肯尼迪空间中心发射升空。这是美国航天飞机第66次飞行和阿特兰蒂斯号航天飞机第13次飞行,飞行任务代号STS-66。这次飞行也是1994年内美国航天飞机的第7次飞行,亦即最后一次飞行。因卡纳维拉尔角地区的大风天气,发射推迟了3分34秒钟。这次飞行的主要任务是:一、第一次在航天飞机货舱内携带国际应用与科学大气实验室(Atlas),进行地球大气层与太阳辐射观测,任务代号Atlas-3。(…  相似文献   

18.
1993年4月26日美国东部夏令时间10时50分(格林尼治时间14时50分),美国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从肯尼迪空间中心发射升空。这是美国航天飞机的第55次飞行及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的第14次飞行。飞行任务代号为STS-55。这次飞行是第二次德国专用的“空间实验室”飞行,即Spacelab-D2。(1985年10月30日~11月6日的挑战者号航天飞机61-A飞行完成了Spacelab-D1任务。)飞行的主要任务是,在航天飞机货舱中的加压的“空间实验室”内进行88项实验。这些实验分别由德国、法国、日本、意大利、丹麦、比利时、荷兰和美国设计,其中约40%为医学和生命科学实验,为进行这些实验,  相似文献   

19.
大力神4运载火箭是美国马丁·马丽埃塔公司研制的大力神34D的改进型,为二级火箭。其固体火箭发动机为7段式,有效载荷整流罩直径5.09米。大力神4运载火箭现有3个型号:第一个型号载有改进的半人马座G-1低温上面级,原准备用于发射航天飞机,但为了安全起见,现禁止进行载人飞行;第二个型号的上面级则为经验证的IUS,该上面级已在大力神34D和航天飞机上使用过;第三个型号为执行低轨道任务的飞行器,不需要上面级。大力神4火箭加上半人马座G-1上面级和26.21米的有效载荷整流  相似文献   

20.
随着通信卫星液体双组元推进系统的日益广泛应用、卫星稳定问题越来越复杂、越来越严重。本文根据国外有关文献报道,简述了地球静止轨道卫星的稳定问题。主要是从以下几个飞行阶段的卫星稳定问题进行讨论,即停泊轨道阶段(从卫星离开航天飞机货舱到近地点发动机点火)、转移轨道阶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