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2 毫秒
1.
小力 《中国航天》2012,(1):18-21
由俄罗斯和乌克兰合造的天顶2SB火箭2011年11月9日凌晨在拜科努尔发射场发射了俄"火卫一-土壤"取样回送探测器及其搭载的中国"萤火"1火星轨道探测器。这项任务旨在从火卫一卫星的表面采集少量样品,并在2014年送回地球。虽然发射取得了成功,但探测器因自身发  相似文献   

2.
阳光 《航天》2012,(2):23-23
俄罗斯军事航天部队发言人佐罗图欣1月初说,俄被困在低地轨道上的“火卫一-土壤”火星探测器的碎片预计会在1月15日落向地球。但受外部因素影响,最终再入日期可能会变化。目前探测器轨道高度为184千米-224千米。耗资1.65亿美元的该探测器2011年11月9日发射,重13.5吨,原拟飞往火星的卫星火卫一,采样后送回地球,但因推进系统问题  相似文献   

3.
阳光 《航天》2011,(12):37-37
由俄罗斯和乌克兰合造的天顶2SB火箭11月9日凌晨在拜科努尔发射场发射了俄“火卫一-土壤”取样回送探测器及其搭载的中国“萤火”1火星轨道探测器。这项任务旨在从火卫一卫星的表面采集少量样品,并在2014年送回地球。探测器同天顶号火箭的分离正常,但其自身推进系统未能点火工作,使之未能通过两次变轨踏上飞往火星的飞行路线,而是被困在了地球轨道上。  相似文献   

4.
发射消息     
《中国航天》2005,(7):47-47
俄罗斯拉沃奇金科研生产联合体主任兼总设计师波利斯楚克称.俄正在为2015年前的两项火星无人探测任务做准备。第一项任务定于2009年10月开始进行.其中包括一个火星轨道探测器和一个将落到火卫一表面上的漫游车,漫游车将在火卫一上工作3年.以采集土壤样品,并送回地球。  相似文献   

5.
早在2007年5月22日,中国第一次公布其研发的首颗火星探测器将同俄罗斯航天器“火卫一土壤”探测器一起发射飞往火星。中国首颗火星探测器命名为“萤火一号”。其模型曾在上海航展开幕前夕展出。  相似文献   

6.
易林 《航天》2009,(9):10-13
继载人航天、嫦娥工程之后,在不久的将来,首个中国研制的火星探测器将在更遥远的火星上空出现,中国将展开自己的火星探测活动。2009年10月,中国首颗火星探测器“萤火一号”将搭载在俄罗斯“火卫一土壤”探测器上,由联盟号火箭发射升空。  相似文献   

7.
正2017年11月20日,据space flight now网站报道,NASA宣布将出资为日本"火星卫星探测任务"(MMX)探测器研制一台中子与伽马射线光谱仪"梅甘娜"(MEGANE)。MMX探测器计划于2024年发射,并将携带火卫一(火星的最大卫星)的首份样品返回地球。  相似文献   

8.
吴燕 《航天器工程》2006,15(3):63-66
文章阐述了俄罗斯联邦航天局发布的火星探测计划,主要包括火卫一的特性、福波斯-土壤探测器的结构及其探测步骤,以及对未来火星探测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
苏联将在1988年7月向火星和火卫一发射两个“火卫一”探测器,探测器将贴近火卫一飞行,并向火卫一投放两个着陆器(见图1)。 1991~1994年,苏联将发射一些“科洛姆”(Colomb) 探测器。每个探测器将要向火星大气层投放一个气球。并向火星表面投放一个机动机器人“Marsokhod”(见图2)。  相似文献   

10.
苏联过去的火星探测成果不大,但现在已制定了一项宏伟的火星探测计划。据该计划,1988年7月将发射第一个火卫一探测器,探测和分析火卫一的表面结构。本文介绍了该探测器的构造、装载的仪器以及该探测器的探测项目和探测方法。  相似文献   

11.
1月1 5日,2011年11月8日发射的俄罗斯"火卫一-土壤"星际探测器失控进入地球大气层。据俄罗斯航空航天国防军提供的信息,该事件于莫斯科时间20时45分(格林尼治时间17时45分)发生在太平洋智利惠灵顿岛以西1250公里洋面(约西经92度、南纬49度)上空。美国战略司令部称其于格林尼治时间17时46分(±1分钟)进入大气层,坐标位置在西经87度、南纬46度。偏差未超出  相似文献   

12.
《航天器工程》2008,17(6):147-148
2008年10月14日,据俄罗斯国际文传电讯社报道,俄科学院宇宙空间研究所学术秘书亚历山大·扎哈罗夫宣布,在2009年10月实施“火卫-土壤”计划过程中,将首次有一批地球微生物被送往火卫一,之后,它们将会被返回地球。试验获取的结果将有助于验证有关地球生命可能来自外太空的理论,并为今后宇航员登陆火星表面积累必要的数据。  相似文献   

13.
介绍了萤火一号(YH-1)、福布斯-土壤火卫一(FGSC)火星探测器组合体进行的联合汽车运输振动试验,联合航空运输降落冲击振动试验,联合发射振动试验和分离试验等联合力学试验的目的、方法、条件和结果.结果表明:YH-1火星探测器在探测器组合体的联合试验中近乎作刚体运动,组合体一阶横向频率约15 Hz,一阶纵向频率约30 Hz.  相似文献   

14.
《航天器工程》2011,20(6):31-31
2011年11月9日,搭载有中国首颗火星探测器萤火一号的俄罗斯"福布斯-土壤"探测器,在位于哈萨克斯坦的拜科努尔航天中心,由天顶-2SB41.1火箭发射升空,688s后探测器与火箭分离,进入近地点207km、远地点347km的椭圆轨道。  相似文献   

15.
1月15日,2011年11月8日发射的俄罗斯"火卫一-土壤"星际探测器失控进入地球大气层.据俄罗斯航空航天国防军提供的信息,该事件于莫斯科时间20时45分(格林尼治时间17时45分)发生在太平洋智利惠灵顿岛以西1250公里洋面(约西经92度、南纬49度)上空.美国战略司令部称其于格林尼治时间17时46分(±1分钟)进入大气层,坐标位置在西经87度、南纬46度.偏差未超出预测精度——1分或沿轨道方向约500公里.  相似文献   

16.
1.引言 火卫一是火星的两颗天然卫星之一。1971年11~12月。美国的水手9号火星探测器最早拍摄了火卫一和火卫二的照片。火卫一的轮廓尺寸为26.6千米×22.2千米×18.6千米.形状有点儿像马铃薯(见图1)。它围绕距火星平均距离约6000千米的轨道运动。旋转一圈需要7小时39分钟。  相似文献   

17.
介绍了2011年俄罗斯实施的火星探测任务“火卫一-土壤”计划的发射和坠落情况,以及俄方对此次异常现象出现的分析结论.分析可为深空探测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8.
萤火一号火星轨道器开环追踪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首个火星探测器萤火一号计划于2009年10月和俄罗斯的火卫一采样探测器一道发射升空。萤火一号将探测火星的空间环境,并验证深空导航测控与通信技术。与常规的火星探测任务不同,该探测器的轨道与位置测量主要利用天文甚长基线干涉测量技术、开环跟踪测量技术、差分单程测距测速技术、同波束干涉测量技术以及单程Doppler测速技术承担。  相似文献   

19.
中俄联合探测火星活动将于今年年底前实施。届时,由我国负责的"萤火一号"火星探测器将与俄罗斯研制的"福布斯—土壤"火星探测器一起由俄"天顶"运载火箭发射升空前往火星。目前,"萤火一号"正样星已启运赴俄,将开展一系列相关测试活动。由于发射窗口长达1个月,"萤火一号"将选择最  相似文献   

20.
令飞 《航天员》2011,(6):41-43
2011年11月9日,“福布斯-土壤”(Phobos—soil)探测器由俄罗斯“天顶”运载火箭在拜科努尔发射场点火升空。然而,就在人们还未来得及开始期待的时候,俄航天局在晚些时候突然宣布,“福布斯-土壤”探测器在飞行过程中出现意外,探测器的主发动机未能按设计方案自动实施点火启动,因而未能按计划实现变轨。此后,俄地面测控站数次发出联络信号,但一直未能恢复联系。这次国际性的任务顿时笼罩上了一层阴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