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神舟-7载人航天飞行任务由神舟-7载人飞船、航天员、空间应用、运载火箭、发射场、测控通信和着陆场七大系统组成.  相似文献   

2.
在神舟八号飞船与天宫一号的交会对接任务中,其动作主要依靠测控通信系统来实施与完成。要实现距地面343千米高空轨道中高速运动的两个飞行器安全对接,测控通信系统面临哪些难点?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测控通信系统副总设计师谢京稳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介绍  相似文献   

3.
中国百余位载人航天一线专家历时5年精心打造,中国首套全方位、立体化展示载人航天伟大成就和介绍载人航天科技知识的大型科普读物《中国载人航天科普丛书》,7月15日下午在北京首发。图文并茂的《中国载人航天科普丛书》共分7卷,包括总体卷《梦圆天路——纵览中国载人航天工程》、航天员卷《飞天英雄——追踪航天员飞天足  相似文献   

4.
1 中国为什么要搞载人航天工程 □□现代航天事业自1957年第一颗人造卫星上天至今只有短短的几十年时间,在这几十年中,航天技术为人类社会的快速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动力,使这几十年的发展程度超越了过去几百年的发展。而载人航天已经逐渐显示出更为强劲的发展趋势,其意义越来越明显,世界大国都在倾力加入这个行列。 1.1 国家地位需要 载人航天技术属于世界上综合性较强的科学技术带动工程,是一个国家科学技术发展程度的集中反映和具体体现,它对当今世界的政治、经济和科学技术等诸多方面具有重大影响,已经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标…  相似文献   

5.
宗合 《太空探索》2013,(7):14-15
6月20日,神舟十号3名航天员在天宫一号开展基础物理实验,为青少年进行太空授课,全国8万余所中学6000余万名师生同步收看直播。这是中国首次举行太空科普教育活动,得益于2012年7月建成的能够覆盖全球的载人航天天基测控网。这个由13个地面测控站、4艘远洋测量船、1个天基测控系统组成的航天测控网,首次在神舟十号飞行任务中亮相,  相似文献   

6.
中国第二次载人航天飞行回收纪念封;中国第二次载人航天飞行回收纪念封;中国神舟六号载人飞船回收纪念封;中国神舟六号载人航天飞行返回纪念封  相似文献   

7.
关于发展载人航天的讨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介绍了90年代载人航天的新动向;详细阐述了发展载人航天的重要意义,并提出要切实把握住载人航天的总目标。  相似文献   

8.
风起云涌,涛声激荡。举世瞩目,国人期盼,神十与天宫的浪漫相拥,代表着我国载人航天又向前迈出了意义重大的一步。为了备战神舟十号与天宫一号载人交会对接任务,远望三号、远望五号和远望六号三艘海上测控船劈波斩浪,在茫茫太平洋疾速航行,分别驶向预定任务海域。气象服务助出航神十飞天,这是中国人的梦想、航  相似文献   

9.
《太空探索》2012,(9):24-25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虽然起步晚,但起点高,从总体上体现中国特色和技术进步,在较短的时间内,以较少的投入,高标准、高质量、高效益地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载人航天工程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10.
<正>日前,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对外正式发布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标识及中国载人空间站、货运飞船名称。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标识如上图所示。左图为中文标识,右图为英文标识("CMS"为"中国载人航天"英文"China Manned Space"的缩写)。中国载人空间站整体名称及各舱段和货运飞船共5个名称如下:载人空间站命名为"天宫",代号"TG";核心舱命名为"天和",代号"TH";实验舱Ⅰ命名为"问天",代号"WT";实验舱Ⅱ命名为"巡天",代号"XT";货运飞船命名为"天舟",代号"TZ"。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负责人称,自公布之日起,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启用新的标识,载人空间站及货运飞船有关文件及宣传文稿一律使用新的规范名称  相似文献   

11.
天上测控站——跟踪与数据中继卫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朝文 《太空探索》2001,(1):36-37
航天测控系统是航天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用于对航天器进行跟踪测量、监视控制和信息交换。从事航天活动的国家都建有不同规模与水平的航天测控系统。初期的航天测控系统主要由航天测控中心、航天测控站组成,后来又有测量飞机和测量船  相似文献   

12.
东方星 《国际太空》2011,(10):10-16
2011年9月29日,天宫-1目标飞行器由长征-2FT1运载火箭成功发射入轨,为我国实现首次空间交会对接任务开了个好头。我国载人航天工程由八大系统组成,为了完成天宫-1目标飞行器与神舟-8飞船进行的首次空间交会对接任务,除空间实验室系统外的其他几大系统都进行了多项改进,尤其是航天员系统、空间应用系统、运载火箭系统和测控通信系统改进较大,其中天宫-1上的乘员分系统和有效载荷分系统分别属于航天员系统和空间应用系统。  相似文献   

13.
武宣 《太空探索》2011,(12):32-33
随着天宫一号和神舟八号的升空,中国载人航天二期工程第一阶段交会对接任务拉开的序幕。中国载人航天二期工程战略任务中国载人航天第二步的发展战略是实施航天器空间交会对接,突破和掌握航天器交会对接技术,建设短期有人照料,长期自主运行的空间实验  相似文献   

14.
载人航天的关键就在于航天员能否上天,而航天员的生活与训练又是绝对不能受到外界干扰的。因此,中国的航天员始终是一个隐晦的话题,他们的头上笼罩着神秘的光环。随着神舟飞船第四次发射的成功,中国的载人航天也进入了倒计时,那么中国的航天员现在都准备到了什么程度?他们是如何选拔、训练与生活的呢?中国载人航天工程航天员系统总设计师、航天医学工程研究所所长宿双宁披露——  相似文献   

15.
《太空探索》2003,(9):2-7
我国载办航天工程,经过多年的奋力拼搏,已经连续取得了四次不载人试验飞行的成功,这项宏伟工程包括七大系统,其技术日趋成熟,实现了安全性和可靠性,完全具备了载人飞行的条件。  相似文献   

16.
□□航天技术是开发和利用外层空间的技术,载人航天则是人亲自进入外空,进行开发和利用空间的活动。载人航天能有力地推动一个国家的经济建设、社会进步、科技发展和国家安全。中国发展载人航天的目的完全是为了和平利用外层空间,为人类造福,为本国的国民经济、科技教育、社会福利和国家安全服务。1载人航天任务的提出中国是世界上第5个能独立发射人造卫星的国家,很早就拥有大推力的运载火箭。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经济力量显著增强,为进一步发展航天技术奠定了良好的基础。1986年国家制订了《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纲要》,把航天技…  相似文献   

17.
21世纪美国载人航天发展战略吴国兴(航天医学工程研究所)□□21世纪美国载人航天发展战略由美国航宇局空间飞行办公室和生命科学、微重力科学与应用办公室联合制定。该发展战略明确了美国在21世纪载人航天的目标、任务和具体内容。该发展战略于1996年1月公布...  相似文献   

18.
中国载人航天三步走战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早在神舟五号首次实现载人航天飞行圆满成功前,我国在制定载人航天发展战略的时候,就确立了“三步走”的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19.
美国航天基金会3月30日宣布,将该基金会的2009年“太空成就奖”授予中国神舟七号载人航天飞行任务团队(简称神七任务团队)。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总设计师周建平、神七任务航天员翟志刚等当天代表神七任务团队参加了颁奖仪式,并领取了奖项。  相似文献   

20.
2003 年10 月15 日,中国人民解放军航天员大队奉命出征太空。由航天员杨利伟、翟志刚、聂海胜组成的首飞航天员梯队,肩负着征服太空的神圣使命,出现在中国载人航天发射场上。最终,杨利伟作为首飞航天员,乘坐神舟五号飞船,担负起这次里程碑式的太空飞行任务。这是中国航天员首次公开亮相。世界为之瞩目,民族为之骄傲。 航天员系统是载人航天工程的核心组成部分。选拔和训练航天员是一个国家能否独立自主实施载人航天的重要标志之一。当今世界,过去只有美国和俄罗斯两国能够独立完成航天员的训练。今天,又增加了一个新的成员:中国。航天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