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β型脱硫石膏为基材,混掺水泥、粉煤灰和硅灰等胶凝材料,加入自制的专用改性外加剂,制备脱硫石膏基复合胶凝材料,测试分析原料组分、水胶比和养护方式对脱硫石膏基复合胶凝材料性能的影响,通过SEM和XRD测试手段探讨其强度形成及耐水机理。试验结果表明:水泥掺量为20%、粉煤灰掺量为25%和水胶比为0.7时的脱硫石膏基复合胶凝材料综合性能优良,其28 d抗压强度为12.1 MPa,吸水率为17.6%,软化系数为0.81;二水石膏晶体形成的第一支撑骨架和以钙矾石和C―S―H凝胶等形成的第二支撑骨架相互补充,提高了脱硫石膏基复合胶凝材料结构的致密性和耐水性。  相似文献   

2.
采用钢筋开槽内贴应变片的试验方法,研究粉煤灰掺量对粉煤灰混凝土与钢筋粘结性能的影响。在不同的粉煤灰掺量下给出粘结应力-自由端滑移的关系曲线、钢筋应变-锚固位置的关系曲线、粘结应力-锚固位置的关系曲线。结果表明:掺加粉煤灰可以提高混凝土与钢筋的粘结应力;掺粉煤灰的混凝土拉拔试件钢筋应变沿锚固长度上的分布更均匀;粉煤灰掺量为20%的拉拔试件的极限粘结应力和极限滑移值均较大。  相似文献   

3.
通过自然扩散法,研究了掺加矿物掺合料的混凝土在高浓度环境溶液中的氯离子扩散行为,探讨了暴露时间对混凝土表观氯离子扩散系数的影响.结果表明,混凝土的表观氯离子扩散系数均随着暴露时间的延长而降低,其时间依赖性与矿物掺合料掺量有关.当粉煤灰掺量和硅灰掺量分别达到30%和15%时,粉煤灰混凝土和硅灰混凝土的表现氯扩散系数随时间的降低速度最快.因此,粉煤灰混凝土和硅灰混凝土具有比普通混凝土更好的长期抵抗氯侵蚀能力.  相似文献   

4.
磷酸镁水泥(Magnesium phosphate cement,MPC)是一种快速修补型胶凝材料,具备快硬、早强、高强、粘结力强、耐久性好等优点。首先运用正交试验方法,通过控制胶砂比、氧化镁与磷酸二氢盐的物质的量比(M/P)和水胶比,确定了基准MPC修补砂浆的最优配合比。然后研究了粉煤灰和磨细矿渣对MPC修补砂浆抗压强度和抗折强度的影响,分析了其强度特征。结果表明,MPC修补砂浆的最佳M/P比为6∶1,胶砂比1∶1。掺加粉煤灰的MPC修补砂浆具有较高的强度尤其是抗折强度,适宜作为道路与机场道面的快速修补材料。掺加磨细矿渣的MPC修补砂浆,其力学性能不如掺加粉煤灰的MPC修补砂浆。此外,MPC修补砂浆的抗折强度和抗压强度之间具有密切的线性相关关系,且与养护龄期、原材料来源与烧结温度、是否掺加缓凝剂和矿物掺合料、M/P比和水胶比等因素无关。  相似文献   

5.
粉煤灰的综合利用是目前的研究热点。本文阐述了采用超量取代法配制大掺量粉煤灰混凝土的工程应用技术的研究,从配合比设计、施工质量控制几个方面着手分析,并对粉煤灰混凝土的和易性、强度和耐久性进行检验,证实大掺量粉煤灰混凝土在工程应用技术上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6.
膨胀剂对混凝土变形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膨胀剂在我国被广泛地应用于补偿大体积混凝土收缩。不同品种的膨胀剂对混凝土的补偿收缩效果有所不同。氧化钙类和硫铝酸钙类(AF t)可补偿混凝土的早期收缩,但分别在28和60 d后仍会出现后期收缩现象。水泥品种、养护条件对膨胀剂的膨胀效果有不同的影响。掺氧化镁类膨胀剂的混凝土没有出现后期收缩现象,比较适合水工大体积混凝土。在做好基础混凝土温度控制的同时,选择适宜品种的膨胀剂,可有效地控制混凝土的变形,减少收缩开裂,提高混凝土的结构耐久性能和建筑物的质量。  相似文献   

7.
矿渣对界面过渡区微力学性质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纳米压痕技术测试了矿渣取代水泥的质量分数分别为0%,30%,50%,80%时的混凝土中实际界面过渡区及邻近区域的纳米压痕硬度和弹性模量分布以了解矿渣对混凝土界面过渡区微力学性质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矿渣掺量为30%时,距集料表面25 μm以内区域的弹性模量、纳米压痕硬度明显低于距集料表面25 μm以外的区域,而当矿渣掺量达到50%时,弹性模量和纳米压痕硬度沿界面的变化不显著;随矿渣取代水泥质量分数的增加,基体与界面过渡区之间压痕硬度、弹性模量的差值降低,从而使界面过渡区得到强化.  相似文献   

8.
通过大掺量超细工业废渣及采用普通工艺成功制备了3类超高性能水泥基复合材料,分别测试了其7,28,90 d的抗压强度和抗折强度,并对其进行了分析。讨论了玄武岩纤维及玄武岩纤维格栅布对其力学性能的影响,并对其弯曲荷载-挠度曲线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玄武岩纤维体积掺量为0.5%~1.5%时可以提高混凝土的抗折强度和抗压强度,但提高幅度有限,而玄武岩纤维格栅布对提高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有明显的效果,表现出良好的增强增韧效果。  相似文献   

9.
采用快冻法研究了大掺量矿物掺合料混凝土(High-volume mineral admixture concrete,HVMAC)在水,10%NaCl和5%MgSO4溶液以及5%MgCl2+5%Na2SO4复合溶液中的抗冻性.结果表明:混凝土的冻融微裂纹与NaCl溶液的冰晶压力、MgSO4对混凝土的化学腐蚀反应相互促进,推动了混凝土冻融微裂纹扩展,加速了HVMAC的冻融破坏作用,在10%NaCl和5%MgSO4溶液中的抗冻性分别比水中降低了56%和33%.复合溶液的冰点降低效应以及氯盐对混凝土硫酸盐腐蚀的缓解作用,促进了HVMAC抗冻性的成倍提高.因此,大量掺加矿物掺合料的高性能混凝土(High performance concrete,HPC),在实际复杂的盐渍土环境中具有明显的技术特点和性能优势.  相似文献   

10.
用改性红外粉等量替代石灰岩矿粉作为填料,制备了热蓄积量较低的红外热辐射型沥青混合料,试验考察其降温特性和路用性能,并通过扫描电镜表征了掺粉混合料的结构性质。结果表明:混合料的最佳油石比与红外粉掺量呈线性递增关系;掺粉量越高,试件表面温度越低,但降温速率减小,最多可降低8.02°C;与不掺红外粉试件相比,掺粉试件的高温稳定性、低温稳定性和水稳定性性能均有所改善,6%掺量试件马歇尔稳定度提高了12.2%,残留稳定度高达98.9%,12%掺粉量试件的低温劈裂抗拉强度提高了21.3%;掺入红外粉后沥青胶浆更加致密、均匀、混合料的孔洞缝隙较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