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窦珍 《国际太空》1998,(12):17-19
“先进X射线空间望远镜”(AdvancedX-RayAstrophysicsFacility——AXAF)是继“开普顿γ射线空间望远镜”(GRO)和“哈勃空间望远镜”(HST)之后,NASA的第三个大型空间望远镜,耗资14亿美元,可提供关于黑洞和银河...  相似文献   

2.
综合信息     
美国TRW公司获得制造3颗国防支援计划(DSP)卫星的合同这项与空军签订的合同价值7.2亿美元。DSP卫星是装有红外遥感器的早期预警卫星,休斯公司与马来西亚签订制造马来西亚东亚卫星合同这颗MISAT(MalaysiaEastAsiaSatellite)卫星有12台转发器,选用自旋型HS—376型公用舱或是用于巴西卫星的宽体型HS-376W型公用舱。制造和发射MISAT卫星的费用约为2.8亿美元(共制造2颗,1颗为备份星)。马来西亚已和阿里安空间公司签订了该卫星的发射合同。目前休斯公司正在生产37…  相似文献   

3.
法国国际直拨电话代码:0033原名:MatraCAPSystemes译名:马特拉·卡普系统公司地址:6RueDewoitine,BP14,F-78142,VelizyVilacoublay电话:(1)34637000传真:34637070空间部主任:...  相似文献   

4.
巴西VLS运载火箭首次发射失败1997年11月2日,巴西自己制造的第一枚“卫星运载火箭”(VLS———VeiculoLancadordeSatelites)进行了首次发射。VLS火箭携带了一颗150kg重的SCD2A环境数据收集卫星,从巴西的阿尔坎...  相似文献   

5.
据弗罗斯特和沙利文市场情报(Frost&SullivanMarketIntdligence)公司的最新研究报告预测:到1997年,美国私人网络地球站的销售额将超过20亿美元,而整个互连VSAT网的业务收益也将达到12亿美元。该情报公司的研究报告还指出:美国的私人卫星网络市场已分为干线通信、商务电视、互连数据VSAT和数据广播等四大类。研究报告预言互连VSAT业务市场将有猛烈增长的势头,从附表上可看出,其收益将从1992年的大约4.5亿美元,剧增到1997年的近12亿美元。研究报告说;“VSAT网…  相似文献   

6.
冉隆科 《国际太空》1995,(11):11-14
美军卫星系统现代化计划主要是改进UHF和SHF卫星,发展EHF卫星,采用星上信号处理、天线调零和按需分配多址(DAMA)技术,以增强抗干扰能力,提高传输速率,增大传输容量。在空间系统方面,还将缩小卫星体积,降低发射成本。在地面终端方面,着重抗干扰,增强保密,缩小体积,减轻重量,增强机动性。本文就卫星系统、技术体系结构、系统技术和抗干扰技术等四个方面作一概述。一、卫星系统现代化改进计划美国军事卫星通信常略作MILSAT-COM。卫星网络一般分为三类:UHF卫星、SHF卫星和EHF卫星,即特高频、超…  相似文献   

7.
如舟 《国际太空》1994,(11):19-20
1990年4月,亚洲一号卫星已由中国的长征三号运载火箭送到了地球静止轨道。这颗带有24个C频段转发器的HS376卫星,定点于东经105.5°,位于新加坡上空。亚洲一号卫星约75%容量为商用电视广播业务;另外25%为电话和其它辅助业务。亚洲一号已快要成为“亚洲区域卫星电视台”(SatelliteTelevision AsiaRegion──StarTV)的代名词。它的6个频道的电视广播服务于全亚洲、中东和原苏联的部分地区。1991年,香港企业家李嘉诚先生和亚洲地区联合集团的哈奇森·惠帕创立了Sta…  相似文献   

8.
80年代中VSAT初登市场,孕育着世界卫星通信事业将产生巨大的变化,人们寄希望于VSAT能尽快在世界范围内推广,更多的通信业务能通过VSAT进行。然而,近5年来VSAT总的发展不尽人愿,比较缓慢。唯有美国稳步增长,目前仅正式启用的双向交互式VSAT卫星通信系统已达10万个,古了世界双向交互式VSAT系统的90%。如果我们把视野转向美国以外市场,我们不得不承认其VSAT系统的增长速度比美国要低得多,每个国家或地区拥有交互式VSAT系统的数量仅达几千台数量级。美国发展如此之快,原因之一是整个北美市场…  相似文献   

9.
由于发现太阳电池存在缺陷,至少有3颗大型通信卫星将大大推迟其发射日期。这3颗卫星是:K-TV卫星,它属荷兰海牙的新天卫星公司所有;AsiaStar数字无线电卫星,它属华盛顿的WorldSpace公司所有;Astra-2B电视直播卫星,它属卢森堡的欧洲...  相似文献   

10.
孙承启 《国际太空》1998,(10):10-12
日本自1970年发射了它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大隅号卫星(Ohsumi)以来,差不多每年要发射一颗科学卫星。这些由日本宇宙科学研究所(ISAS)研制的卫星,现在有6颗卫星在轨工作,其中HALCA卫星有一台高分辨率望远镜,其分辨率相当高,能从澳大利亚的悉...  相似文献   

11.
低轨道航天器高电压太阳电池阵电流泄漏效应分析计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一种简化的太阳电池阵结构模型基础上, 利用太阳电池阵电流收集经验模式,基于电流平衡, 建立了一种计算低轨道航天器高电压太阳电池阵在等离子体环境中电流泄漏的方法. 利用该方法, 对高电压太阳电池阵电流泄漏效应与低轨道等离子体环境、电池阵电压、电池阵裸露金属面积的关系进行了分析计算.结果表明, 随着轨道高度增加, 电流泄漏引起的电池阵功率损失迅速下降, 影响最严重的区域为电离层等离子体密度最高的300~400 km高度的轨道区域; 电流泄漏引起的功率损失与太阳电池阵电压呈指数关系, 电压越高功率损失越大; 200 V以下的电池阵功率损耗较小, 远低于电源系统总功率的1%;电流泄漏与太阳电池阵裸露金属导体的表面积呈正比关系, 因此, 通过减少太阳电池阵裸露面积, 可以降低电流泄漏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13.
一种航天器太阳电池阵供电能力计算方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太阳电池阵为航天器提供能源,在型号研制和在轨运营过程中需对其供电能力进行计算,为此提出了一种航天器太阳电池阵供电能力的计算方法。首先,利用太阳电池片的地面测试数据得到标准测试条件(STC)下的电池片伏安模型,并利用电池片在轨等效光强和温度修正电池片伏安模型的光生电流、串联电阻和并联电阻等参数,得到电池片在轨伏安模型,然后,根据基尔霍夫定律推导出电池阵中电池片工作电压、电流以及旁路二极管和隔离二极管的输出情况,从而得到太阳电池阵的伏安模型。仿真结果表明,本文方法可以精确计算航天器在任意光强、温度和遮挡下的太阳电池阵伏安模型,可以精确分析旁路二极管和隔离二极管对太阳电池阵供电能力的影响,较已有方法计算精度提高20%。  相似文献   

14.
空间等离子体导致高电压太阳阵的电流收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给出一种能方便计算空间等离子体引起高电压太阳阵(HVSA)电流收集的理论统计模式,通过对物理过程分析认为空间等离子体致HVSA的功率损耗对HVASA的设计是不应忽视的。  相似文献   

15.
把常用的矩形波导一个宽面改成圆弧形构成的波导称为圆突矩形波导.这种波导与扇面波导相比:电性能相当;波导管结构更加简单,容易加工,便于安装.文中给出圆突矩形波导中主模场,圆曲面上纵向槽归一化谐振电导近似公式.设计了C和X波段波导曲面纵向谐振缝隙线阵,缝隙电压相位为同相分布,输入端匹配.实际测量了天线输入端电压驻波比和H面方向图,理论与实验相吻合.  相似文献   

16.
研究帆板驱动影响下的卫星姿态控制问题.帆板驱动时存在转速波动,从而影响卫星姿态.在已有帆板驱动模型的基础上,分析帆板转速特性,通过对帆板转速的离线拟合和在线估计,结合卫星姿态动力学模型,设计了卫星姿态的一般前馈补偿和自适应前馈补偿控制器.数学仿真结果表明,两种前馈补偿控制均能有效克服由帆板驱动不平稳而造成的对星体干扰,实现卫星姿态高精度控制.  相似文献   

17.
太阳电池阵极月轨道在轨热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极月轨道上太阳电池阵作为研究对象,详细分析了该轨道上电池阵所得各外热流的确定方法.以此为基础,对太阳电池阵进行在轨温度数值模拟,得到月球轨道上电池阵所得外热流以及温度的周期分布.计算结果与地球卫星的相应数据进行比较,明确了月球轨道上电池阵所得外热流以及温度的周期分布特点,为月球卫星上太阳电池阵以及整个卫星的设计提供了有利的数据参考.   相似文献   

18.
一种实现太阳阵峰值功率跟踪的智能控制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首先讨论了峰值功率跟踪的一般概念及原理,然后提出了一种采用模糊自寻优智能控制原理实现太阳阵峰值功率跟踪的具体方法。该方法先根据模糊自寻优控制器的输出计算太阳阵电压的参考值,然后将此参考值与太阳阵的实际输出电压相比较,得出的误差信号去控制脉宽调制输出的占空比,以使太阳阵的输出电压达到此参考值。由于参考电压值的算法充分考虑了太阳阵峰值功率点的逼近问题,因此,上述过程多次进行,就能使得太阳阵的工作点最终到达峰值功率点。  相似文献   

19.
为研究重复折展锁解式太阳翼展开力学特性,针对其有根树链式拓扑结构特点,依据一阶模态刚度分析假设模型,由Jourdain变分原理建立太阳翼树形柔性多体系统动力学理论模型;结合太阳翼关节铰机构运动规律,采用单向递推组集建模方法构建太阳翼展开过程正逆混合动力学模型;基于重复折展锁解式太阳翼结构参数和物理性能参数进行数值仿真,研究蜂窝夹层复合式基板柔性结构对太阳翼展开力学规律的影响,得到太阳翼各基板质心运动规律及其展开过程所需施加的驱动力矩. 所得结果可较好地预测太阳翼展开过程的动态行为,为其后续工程应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0.
太阳帆板驱动机构内带电效应试验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太阳帆板驱动机构(Solar Array Drive Assembly,SADA)是长寿命、大功率航天器能源系统的关键部件.在空间高能电子环境下,SADA内部会发生静电放电甚至诱发二次放电,导致航天器丧失能源.利用双束加速器建立试验平台,对SADA进行内带电效应试验.试验中高能电子束的电子能量为2MeV,束流密度为5pA·cm-2,模拟SADA工作电压为50~150V,工作电流为0.5~1.5A.试验样品充电电位在辐照5h后达到平衡,形成的电场约为5×106V·m-1.相同工作电流下的放电次数随工作电压增大而明显增加,说明工作电压形成的电场与高能电子沉积形成的电场叠加会增加SADA发生放电的风险.依据试验结果,提出SADA抗内带电设计方案:一是降低SADA介质盘的体电阻率;二是改进导电环结构体的结构设计,降低导电环间电压在介质盘上形成的电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