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航空先进聚合物基复合材料的修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国内外航空聚合物基复合材料修补技术的发展概况,损伤特性,常见缺陷、损伤及损伤检查,损伤修补的必要性、重要性,损伤修补原则,损伤修补分类,以及复合材料层合板和蜂窝结构常见典型损伤的各种修补方法。  相似文献   

2.
研究了热补仪修理复合材料层压板结构的缺陷特征。金相显微分析结果表明,当修补层数为2层时,样品没有任何缺陷产生;当修补层数增加到4层时,修补层内出现气孔缺陷;当修补层数增加到6层时,除了修补层内出现大量气孔缺陷以外,胶膜层也出现气孔,导致弱粘接/脱粘缺陷的产生。超声检测的结果与金相显微分析一致,很好地再现了上述缺陷。  相似文献   

3.
浅谈航空复合材料无损检测技术及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保证航空复合材料构件能够满足使用要求,无损检测应该贯穿于构件设计、试验以及生产的全过程。当构件变更设计参数或者经历损伤试验后,应该再次检测和控制构件的内部质量,确保构件的安全使用。针对复合材料构件的维护,传统观念往往是发现问题后进行修补或者替换,但是航空复合材料构件的使用环境具有特殊性,这就要求必须对其进行定期测试,对可能发生的缺陷、故障进行预测,从而在合适的时间采取措施,进行修补或者替换。  相似文献   

4.
碳/环氧复合材料修补技术通过鉴定1995年11月9日航天工业总公司质量技术监督部主持召开了由北京材料工艺研究所完成的“120“C使用碳/环氧复合材料典型缺陷/损伤修补技术”课题成果鉴定会。该课题解决了基本配方、预浸料制备、无吸胶固化等材料和工艺技术关...  相似文献   

5.
在对蜂窝夹层结构的缺陷/损伤形式、修补方法以及修补时对设备、材料及工艺的要求等进行分析总结的基础上,着重对灌注修补工艺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采用适当的灌注修补材料如G7A-20,可室温固化,适于操作,密度≤0.8g/cm^3,剥离强度≥29.4N/cm、拉离强度≥3.4MPa;修补后压缩强度和模量原结构设计许用值的80%以上。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全碳纤维复合材料飞机零件的验收实践、被检出缺陷零件的试验、国内外相关标准的比较,分析了单个缺陷的损伤容限;同一零件不同部位损伤容限区别;多个缺陷的计算方法;多个缺陷区域间距离极限的计算公式;目视检测和采用多种无损检测方法检测的必要性;完善了适合本公司全碳纤维复合材料飞机零件的无损检测验收的标准。  相似文献   

7.
<正>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因为具有比强度、比刚度高,可设计性好等特点,在许多重要的工程结构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是由于复合材料低层间强度和脆性性能也导致复合材料对冲击作用比较敏感,使得复合材料层合板在受到外物冲击后容易出现损伤,使复合材料层合结构的承载能力大大降低[1]。高能量或中等能量冲击作用会造成结构的穿透或侵入损伤,这些损伤容易被检测并进行修补,而对于低能量下的冲击,结构表面几乎看不出损伤缺陷,但  相似文献   

8.
复合材料补片胶接金属机体结构损伤修补方法设计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复合材料补片胶接金属机体结构损伤修补方法,是国外近十年来发展起来的一项修理技术。同常规机械连接修补方法相比,这项技术有很多优势,例如:不需要增加紧固孔,因此不会产生新的应力集中区域;复合材料补片成型简单,适合于复杂形状零件的修补;利用无损检测技术(例如涡流法)可对服役中修补后的飞机结构损伤进行监测。笔者在了解国外研究状况的基础上,结合概念研究和初步分析,就这项技术的设计问题提出了一些基本看法和观点,包括设计思想、影响因素、有限元模型和修补效果评估方法。  相似文献   

9.
分析了航空复合材料结构件缺陷和损伤特点,介绍了可应用于航空复合材料结构缺陷的无损检测技术,展望了无损检测技术的未来发展.  相似文献   

10.
复合材料在生产和制造过程中难免会存在缺陷和损伤,严重影响着航空安全。敲击检测是最简单、运用最广泛的无损检测方法,然而其向智能化方向发展过程中出现了诸多问题。对复合材料结构特性、缺陷和损伤、安全性、敲击检测原理、敲击锤设计、信号处理单元、数据库搭建和智能检测算法进行了深入研究,提出了敲击检测标准流程和规范、数据库搭建方法、以及智能聚类检测算法,在此基础上开发了智能敲击检测系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