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4 毫秒
1.
用拉氏量计和分析技术研究固体推进剂冲击波作用过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建立了适合于研究固体推进剂冲击波作用过程的拉氏量计和分析技术,应用这种技术能清楚地表现固体推进剂内部状态变化过程和化学反应过程。并用这种技术研究了聚硫复合推进剂、丁羟复合推进剂、双基推进剂和改性双基推进剂冲击波转爆轰和爆轰过程。结果表明,复合推进剂与双基和改性双基推进具有明显不同的状态变化过程和化学反应过程。  相似文献   

2.
一、前言随着战略及战术武器的发展,对固体推进剂的要求越来越高,不仅要求能量高(大于250秒)、力学性能好,而且使用温度范围要宽、安全贮存性能要好。要满足以上要求,单纯地在复合推进剂和改性双基推进剂的原有基础上改进是比较困难的。目前固体推进剂发展的主要趋势是:发挥复合推进剂和改性双基推进剂各自的优点,突破这两类推进剂的界限而发展成为高能交联推进剂。从美国 K.Klager 提出的固体推进剂发展历程(表1)中可以清楚地看到这种趋势。  相似文献   

3.
本文叙述通过改变推进剂基本组份可改变复合双基固体推进剂的性能。无论变化怎样,都可使用相同的生产工艺和相同的加工设备。通过高燃速复合双基推进剂,以及排气中无氯化氢的复合双基推进剂和气体发生器所用的复合双基推进剂三个例子说明了这些推进剂系统的性能。  相似文献   

4.
从理论上分析了影响固体火箭发动机性能散布的主要因素,设计了相应配套的小型试验固体火箭发动机,用于提高燃速测试精度,并应用于大型发动机的研制和批产。理论分析和测试结果表明,燃速的测试精度以及复合固体推进剂自身的燃速散布是影响固体火箭发动机性能的最主要因素,把握了复合固体推进剂燃速,可减小性能散布,确保大型固体火箭发动机批次研制和生产性能的稳定性和准确性。  相似文献   

5.
什么是NEPE推进剂NEPE是硝酸酯增塑聚醚的英文缩写,全称是Nitrate Ester Plasti cized Polyether。NEPE推进剂是美国为满足MX洲际导弹的需要,赫克力斯公司于70年代末研制成功,80年代初开始使用的一种新型固体推进剂。对于MX导弹的高能量、高性能的要求,目前的复合固体推进剂和改性双基推进剂都不能满足。但复合固体和改性双基各有所长,突破两者的界限,充分发挥双基中硝酸酯增塑剂的能量高、复合固体中高分子主链低温力学性能好的优点,再加入高性炸药HMX,就组成了NEPE推进剂。它不仅能量高、低温性能好、不脆变,而且其它性能也满足要求。除在MX第  相似文献   

6.
详细介绍西欧各国研制固体火箭推进剂的情况及其进展.对双基推进剂,包括浇注双基推进剂、压伸双基推进剂、复合改性浇注双基推进剂和复合推进剂,以及一些粘合剂的特性和发展分别作了叙述.探讨在固体推进剂中加入硼粉后性能的改进以及所带来的问题.今后固体推进剂发展的重点将是:提高总固体含量,进一步提高燃速,改进药柱的力学性能,降低温度敏感系数,以及降低推进剂成本.  相似文献   

7.
中国从1958年开始复合固体推进剂火箭发动机的探索和研制工作。根据航天技术发展的需求,促使复合固体推进剂火箭发动机从小到大逐步发展起来。在三十多年的研制过程中。解决了壳体材料和成型工艺、推进剂配方和装药工艺、喷管和推力向量控制技术,安全点火和高空点火技术、各种环境试验技术、无损检测和质量保证技术、地面试验和测试技术等。已形成了固体火箭发动机研究、设计、试验、生产配套的基本条件,同时为中国卫星发射提  相似文献   

8.
固体推进剂燃速密闭爆发器测试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固体推进剂燃速特性的密闭爆发器测试法,给出了该法的物理模型和数学模型,以及用改性双基推进剂试样进行的测试。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法的测试误差小于2%,有很好的重现性。  相似文献   

9.
从单室双推力固体火箭发动机的应用、性能、推进剂、壳体材料、成型工艺、推力矢量控制等方面着手,讨论这种发动机的技术现状、应用情况和发展趋势,并同单室单推力发动机作了详细的对比.给出了国内外若干种主要单室双推力发动机的性能数据.今后发展动向:多数单室双推力发动机仍将以采用端羟基聚丁二烯推进剂为主;少烟无铝复合推进剂和微烟的硝胺类改性双基推进剂的应用将会有所增多;发动机壳体仍以采用超高强度钢为主;加快使用推力矢量控制装置.  相似文献   

10.
点火研究用气液式小火箭发动机与试验方法/李逢春等/1983(1),93~108 本文叙述了用于固体推进剂点火性能研究的试验装置——气液式小火箭发动机及其试验方法。该装置造价低廉,使用方便,输出性能优良,可以用于测定推进剂的点火性能。利用它,我们首次对三种常用的复合推进剂的点火延迟时间进行了测试,其结果与理论分析基本一致。火箭发动机发动机试验推进剂点火点火延迟  相似文献   

11.
《固体火箭技术》2007,30(3):F0003-F0003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四院四十二所固体推进剂安全与贮存评估中心,为专业从事固体推进剂、火箭发动机、导弹武器及危险化学品安全与贮存性能研究、测试及评估、评价的研究机构。研究领域主要包括固体推进剂危险等级分类。  相似文献   

12.
前言1、本标准是为了确定固体推进剂(火炮发射药除外)化学、物理和界面性质的鉴定程序而编制的。以往,用于武器系统的推进剂没有提供足够的数据基础来确证其安全和工作参数的合适性;因此,在改进一种推进剂,或将现有推进剂应用于一种新的武器系统时,往往需要进行大量的试验。按照标准程序,及时地对新推进剂进行性能鉴定是为了建立必要的数  相似文献   

13.
本文简要介绍了固体火箭发动机水熄火多次起动研究的试验系统,给出了发动机水熄火的初步试验结果。试验结果分析认为,双基推进剂比含铝量较高的复合推进剂容易实现可靠水熄火,而且有可能在较短的时间里应用于某些固体火箭发动机的多次起动,本研究为固体发动机多次起动技术的进一步深入研究打下了基础。  相似文献   

14.
由航空航天部四院主编的航天丛书《固体火箭推进》专卷,已进入收稿时期。该专卷包括四本书:固体火箭发动机设计与研究(上下册),复合推进剂研究与装药工艺,固体发动机材料工艺,固体发动机测试与试验技术。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介绍了透明窗发动机测试系统,及其作为推进剂燃烧性能和绝热材料烧蚀性能研究实验装置的应用情况,例如测定氧化剂粒度对复合固体推进剂侵蚀燃烧的影响,高燃速无铝(少铝)推进剂的瞬态燃速及燃烧稳定性,热幅射对复合推进剂燃速的影响,以及燃速相关性研究的测试,绝热层烧蚀率的实验测试等,文中还展望了它的更为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6.
针对机载战术导弹发动机的长寿命使用要求,开展了固体推进剂高温加速老化试验和发动机自然贮存解剖试验,并分别测试了固体推进剂在不同环境温度下的力学性能,对比了高温加速老化和发动机自然贮存老化之间的差异。结果表明,该固体推进剂在高温加速老化和长期自然贮存后,最大延伸率均明显下降,发动机自然贮存13 a后,推进剂的延伸率略优于高温加速等效老化13 a的试验结果。此外,发现采用常规拉伸速率下测试固体推进剂老化后的性能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建议增加固体推进剂围压力学性能测试,有利于推进剂老化后性能的评判。  相似文献   

17.
用添加剂抑制固体火箭发动机排气二次燃烧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介绍了采用化学添加剂抑制固体火箭发动机排气二次火焰的实验研究。10种化学添加剂的实验结果表明,其中5种对二次火焰有抑制作用。进而又以它们对一种双基推进剂和一种中能无烟推进剂装药发动机羽流二次火焰的抑制效果,以及羽流对电磁波衰减的影响,进行了实验验证。另外,还用附加药片法对添加剂的消焰效果做了实验,证明这是一种简便实用又不影响推进剂燃烧性能的抑制剂施加方法。  相似文献   

18.
要提高导弹的射程(或有效载荷重量),首先要提高发动机的性能。提高固体发动机性能一般从两方面着手:一是减轻结构重量,二是提高推力。二十多年来,美国在提高推力方面,一直很重视提高推进剂的比冲。推进剂比冲提高的曲线就像积分符号一  相似文献   

19.
利用某发动机验证了两种推进剂配方能量性能。通过测试数据研究发现,推进剂铝粉含量,试车条件,RDX含量,配方固体含量及氧平衡对某发动机装药测试比冲及比冲效率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20.
近日,Zefiro 9-A(Z9-A)发动机在位于意大利撒丁岛的试验场成功进行了首次点火试验,这是织女星火箭飞行鉴定试验前的最后第二次发动机点火试验。此次试验检验了弹道性能(压力及推力曲线)、内部热防护效率、推力矢量控制性能,以及传导热与动力环境发动机性能。Z9-A固体火箭发动机是织女星火箭的第三级发动机。发动机点火燃烧了120 s。结果验证了这种改进型发动机预期性能的提升,以及发动机喷嘴坚固性的改进。这种使用新喷嘴设计和优化推进剂加注方式的改进型发动机,完全符合织女星火箭第三级发动机的飞行特性,但为使发动机适应水平状态,使用了截平喷嘴。预计2009年2月,Z9-A发动机将进行第二次飞行鉴定试验,而火箭飞行鉴定试验计划将于2009年末进行。织女星火箭是一枚三级固体推进火箭,有一液体推进剂上面级,起飞质量137 t,能将1 500 kg有效载荷送入高度700 km的极轨,可用于发射各种科学和地球观测任务航天器。织女星小型火箭为4级火箭。其中有三级使用固体推进剂,一级使用液体推进剂。使用固体推进剂的分别为P80一级、Zefiro-23二级和Zefiro-9三级;使用液体推进剂的一级为AVUM。Z9-A发动机整体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