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刘毅 《今日民航》2010,(6):16-17
2010年4月27日,民航华北局宣布,由于厦门航空北京至福州MF8168航班时刻存在违规,决定取消其该航班时刻使用权。这是民航局自2月10日起开展保障航班正常和大面积航班延误应急处置专项整治工作以来,首次对航空公司违规时刻开出的重量级罚单。治理航班延误、加强时刻管理,民航局的这一剂狠药下到了实处。  相似文献   

2.
航讯     
《今日民航》2010,(3):16-17
<正>大事件治理航班延误,这回当真了!自2010年2月10日起,中国民航开始以北京、上海、广州三地四个机场为重点,在全行业开展保障航班正常和大面积延误后应急处置专项整治工作。据悉,北京首都机场、上海浦东机场、上海虹桥机场、广州白云机场这4个机场每天起降航班约3500架次,占全国起降航班总量的50%左右。一旦四大机场航班不正常或发生大面积延误,其他机场都会不同程度受到影响。为此,民航局决定此次治理从这四大机场入手。  相似文献   

3.
新航线     
《今日民航》2010,(12):20-20
2010/11年冬春航季增加13条国际航线从民航局运输司了解到,2010/11年冬春航季全国民航航班换季工作已准备就绪,航班计划自2010年10月31日至2011年3月26日执行。新航季开辟国际航线13条,新开航点涉及乌兰巴托、冲绳、马尼拉、马累、布里斯班、多  相似文献   

4.
我国《民用航空法》缺乏航班延误服务强制性标准的规定、航班延误纠纷处置机制存在缺陷、航班延误后服务保障工作存在差距,以及旅客过激行为四个原因导致我国航班延误纠纷过高。为了有效化解航班延误纠纷,应该从完善相关民航法律制度、完善民航主管部门管理机制、提升航空公司服务保障水平和倡导旅客理智维权四方面着手构建我国航班延误纠纷解决机制。  相似文献   

5.
《今日民航》2013,(5):20-20
航空公司造成的航班延误,主要是指由于飞机晚到、飞机机械故障等原因造成的航班延误。据统计,2011年我国主要航空公司因自身原因影响航班正常占不正常航班的比例为37.06%。疑问1:航班因为种种原因延误了,航空公司为什么没有备用机来执行航班?答:让航空公司为每个航班都准备用机是不现实的,这将大大增加航空运输的运营成本,造成资源浪费。实际上,航空公司在制订航班计划时,会安排一些航班任务不多的飞机作为备用  相似文献   

6.
一牧 《今日民航》2010,(2):18-19
大雪、浓雾、机械故障,甚至空中交通管制,很多原因都会造成航班延误甚至取消。面对延误,旅客的吃住问题怎么解决?民航局运输司消费者事务处的工作人员接受了本刊采访,依据相关政策向我们解释了遇到这些问题,旅客应该怎么办。情景一:2010年1月3日北京大雪,王女士按原定时间赶到机场,才发现当天所有的航班都延误或者取消,她乘坐的航空公司已停止办理换登机牌  相似文献   

7.
为了优化航班时刻资源的配置,提高民航航班正常性,本文针对大范围空中交通运行水平下的航季划分方法进行了研究。利用动态时间规整算法分析空中交通运行效率指标的月度时间序列相似性,建立航季划分多目标优化模型,运用带精英策略的快速非支配排序遗传算法进行划分求解,并采用带熵值的TOPSIS法对帕累托解进行评价,给出了各划分角度下最优航季划分结果,并分析了不同空中交通运行水平下的航季划分结果及权值设定对结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综合考虑空中交通运行水平评价指标影响的情况下,随着权值的变动,各划分角度下最优航季划分结果稳定。本文所提出方法不仅适用于大范围空域环境的航季划分,同样适用于探索单个机场运行的航季模式,为民航局和机场科学制定航班计划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8.
《今日民航》2012,(1):61-61
高端常旅客对于航空公司收益的贡献巨大,一直是各家航空公司积极争取的客户群体,截至目前,各航空巨头都通过客户俱乐部、会员卡等形式建立起自己完善的客户分级体系,由此沉淀下来的高端客户资源成为航空公司与业外企业强强联合的重要支点。正是在高端用户凸显的"二八定律"面前,民航业与银行业亲密接触。"我们的赔付额度可这5000元。"中信银行信用卡中心有关负责人对记者表示,依托民航商旅服务的高端资源,中信信用卡为受到航班延误困扰的用户推出的航班延误保障服务,一方面为自己的持卡用户带去尊贵的高端享受,另一方面也在客观上缓解了航班延误带给旅客的焦虑情绪,"这就是跨界营销产生的化学反应,是典型的双赢"。围绕着双赢的思路,中信信用卡与民航业的合作不断深入,截至目前,中信信用卡与国内各大航空公司合作建立起了堪称最为完备的联名卡体系,以及包括高额度的航班延误险、航空意外险、机场贵宾服务以及海外紧急救援等高端商旅服务。中信信用卡针对民航市场首创的"云端阅读"更是在高端商旅人群中不胫而走。  相似文献   

9.
航班计划编排的实质是对航空公司各种生产要素的优化配置,其优化程度直接影响航空 公司市场竞争能力。目前,航空公司在编排短期航班计划时过多地考虑了市场竞争,而忽略 了航班延误。文中兼顾市场竞争与航班延误控制,将航班延误控制纳入短期航班计划的编排 过程中。通过分析独立延误与波及延误特点,建立基于延误控制的短期航班计划编排模 型,并采用贪婪随机自适应搜索过程(Greedy randomized adaptive search procedure,GRA SP)算法对模型进行求解。最后,通过实例分析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0.
新航线     
《今日民航》2011,(4):15-15
卡航扩大欧洲市场航线卡塔尔航空公司将新开通德国斯图加特航线;另外,法兰克福航线每周将增加2个航班,慕尼黑航线增加4个航班。卡航不断增加在欧洲的运力,并且进一步扩大卡航在欧洲市场的航  相似文献   

11.
航班延误下旅客非理性维权现象时有发生,屡禁不止,严重影响到航空运行秩序。文章运用博弈的思想和方法,从航班延误下旅客与航空公司间维权博弈的角度入手,分析旅客非理性维权的原因所在,并提出促进旅客理性维权的应对策略:民航主管部门加强对航空公司的监管;公安机关加强对旅客的监管;完善航班延误赔偿法律制度;构建便捷的维权路径。  相似文献   

12.
从3月27日起,中国民航开始执行夏秋航季航班时刻。今年夏秋航季,国航、东航、南航三大航空公司,不约而同地将重心放在了远程国际航线的开拓上,其他各家航空公司也在本航季开辟了多条国际航线。  相似文献   

13.
航讯     
《今日民航》2013,(9):16-21
微热说点中国民航继续放宽国内航线准入为进一步释放市场活力,2013年下半年民航局将继续放宽国内航线航班许可准入条件,给予航空公司更大自主权,直至最终全部改为登记航线许可,继续推进国内航空运输价格改革,给予航空公司更大的自主权。  相似文献   

14.
航班延误产生的矛盾会导致乘客采取过激的方式维权,这对民航运输安全造成了很大的影响。本文分析了航班延误后旅客采取的过激维权行为的原因,并从不同角度提出了预防措施,希望能对避免航班延误后乘客和航空公司发生矛盾以及采取过激维权行为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5.
航班过站衔接时间是一把"双刃剑",宽松的过站时间,有助于吸收航班延误,降低不正常航班成本,但是影响飞机平均日利用率及运营效率。因此,为设置合理的航班衔接时间,从影响航班运营的天气因素出发,建立相应的季节性指标体系,按照冬春和夏秋季分别确定各项指标权重,并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对天气因素导致的航班延误进行分级。最后,以国内某航空公司航班串进行实例分析。结果表明,基于天气干扰的季节性指标来评估航班延误并以此为依据设置航班过站衔接时间,可以缓解航班延误的传播,从而降低航班延误。  相似文献   

16.
基于协调决策的各种流量管理策略已被广泛应用于空域拥挤问题,但是如何整合这些流量管理策略重排拥挤的航班,实现空域资源公平有效地分配,一直是一个难题。流量管理部门对拥塞空域的主要管理目标是系统总延误成本最小,而航空公司则是以自身获利最大化为目标。航空公司可在协调决策过程中,隐藏必要的信息,以实现自身利益的最大化,但是这样会增加系统的总延误成本。为实现流量管理部门与航空公司的目标一致性,提高空域资源的分配效率,文中提出了基于拍卖的方法解决预战术和战术流量管理阶段的空域拥挤问题,并利用博弈理论对航空公司的决策进行了分析建模。通过一个仿真实验,验证了拍卖的分配结果能够降低拥挤空域的总延误成本。最后,根据实验数据分析了通过按拥挤航班数量比例重分配拍卖收入给航空公司方案,该方案能有效地降低航空公司的航班延误损失,提高空域资源分配的公平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7.
机场进离场流量协同分配策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充分利用机场容量、减少航班延误,把进离场视为互相影响的两个过程,研究机场流量与容量匹配问题,给出了一种进离场流量协同分配模型。基于机场容量动态限制,模型以最小化进离场航班总延误损失为目标,协同优化进离场流量分配策略;通过引入航班延误损失系数,作为航空公司协同决策的偏好信息以兼顾其利益。针对模型特点设计了遗传算法予以实现。实例仿真结果表明,模型不仅能使流量与容量协调匹配,而且能够使延误损失降到最小且能兼顾航空公司的利益,验证了所提策略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8.
周磊 《今日民航》2010,(8):20-20
航班延误似乎是民航业难以迈过的关坎,因航班延误引起的旅客与航空公司的纠纷从没有停止过。"旅客是上帝"一直以来是我国服务业的宗旨,但当"上帝"不能理智地面对延误,甚至做出一些违背法律和道德标准的事情时,民航应该怎么办?  相似文献   

19.
航空公司进行航班延误恢复时,各种资源之间会通过航班计划产生间接关联,此时各决策单元若独立地考虑本领域内的资源恢复问题,将难以保证恢复方案的整体可行性和全局优化性。为探究航空公司航班恢复过程中各决策部门的决策模型及其协同关系,本文提出了基于多智能体技术的航班恢复协同决策仿真方法。首先,基于航空公司实际组织架构构建了航班恢复多智能体决策系统框架;其次,对部门间协同决策的动态过程进行了分析,将延误恢复的全过程分为了预恢复、可行解协商、均衡解协商3个阶段,构建了三阶段协同决策机制;最后,根据不同资源的恢复特性建立各决策部门的核心决策模型与部门间自动协商模型,并基于多智能体系统进行仿真。仿真结果显示,基于多智能体的协同决策方法能够在3.8 s的极短时间内针对1天中包含3架飞机和12个航班的航班计划做出完整的延误恢复方案,并且能够在保障航空公司整体效益的情况下一定程度地平衡各决策主体的自身利益。  相似文献   

20.
本文对航空公司的食宿安置规定进行了研究,以保护旅客利益和完善航空制度为根本,探讨我国在履行食宿安置义务时存在的困境,并通过问卷调查,获得在航班延误后食宿安置的实际履行情况及旅客的满意值和期望值。据此明确食宿安置义务的产生情形、在各种情形下航空公司应承担的义务,通过制定履行标准来完善食宿安置制度。并提出通过保证发布真实的航班延误原因,建立应急预案联动机制,界定航空公司食宿安置义务,明确航空公司违反食宿安置义务后的责任以及将食宿安置履行状况纳入民航市场评价体系等措施,以保障安置制度落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