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光锥、蛀孔、宇宙弦、时间气球,这些是什么怪东西?劳伦兹变换、时间膨胀、平行宇宙,又是些什么科学理论?有实际的用途吗?宇宙中有没有超光速粒子的存在?  相似文献   

2.
黄志洵 《飞碟探索》2006,(11):42-43
“以光速或超光速飞行的宇宙飞船”目前仅是一种设想。当前超光速研究的急迫任务是,以实验证明实体物质可以进行超光速运动,实验最好用中性物质粒子(中子、原子)进行。  相似文献   

3.
“未来的某一天,主人公乘坐先进的时间飞船,回到了远古的某一时期,他(他们)帮助某一部落战胜了天灾,打败了邪恶的M人……”近来,类似题材的影视剧频频出现在屏幕上,时光倒流也作为一个热门主题出现在许多科幻读物上。此举作为启发青少年学习探索宇宙奥秘的热情未尝不可,但如果把时光倒流作为一种理论依据去探讨一些不明现象,那就步入歧途了。因为我们决不可能回到过去,也就是说时光绝不会倒流。爱氏相对论的一个重要结论:光速是速度的极限,因为速度超过光速时,质量变为无穷大,时间变为负值。其结论是基于这样的现实,就是物…  相似文献   

4.
空气动力学使人类制造出飞机、火箭等飞行器,同时也把人类航天技术的研究带入一个死胡同,致使目前我们还没有造出更快的飞机以及达到光速的宇宙飞船。要制造出达到光速甚至超光速的飞行器,只能应用另一种更大的力作为动力!什么力?静电力!掌握高中物理电学知识的人也许  相似文献   

5.
“时光一去不复返,往事只能回味。”正像一首怀旧歌曲中所唱的那样,时间是单向流动的,人类只是时间长河中的一叶小舟,只能随波逐流。假如能在时光隧道中任意穿梭,那无疑对每个人都具有极大的诱惑力。爱因斯坦的相对论揭示出,当你以99.995%的光速前往500光年之外的某颗恒星旅行后返回时,地球已过了1000年,而你只不过长了10岁而已。假如进一步设想,你的旅行速度超过了光速,那么时光将倒流,你将越来越年轻,最终回到母亲的子宫中。显然这是无比荒诞的。爱因斯坦指出,当一个物体的速度愈接近于光速,则其质量愈大,…  相似文献   

6.
要解决宇宙模型问题,必须先解决时间与空间的关系问题。长期以来,人们在这方面做了大量探索,也取得了不少成果。但时间之轴是否存在,至今仍无定论。所以,我们只有不断提出新的假想,不断探索,才能一步步接近真理。现在,我就时间与空间的关系问题提出一些自己的认识。   空间是三维的,时间是一维的。三维的空间和一维的时间,共同构成了四维的时空。时间是一条从过去指向未来的轴,无极无限。三维的空间在时间这条轴上,只不过是一个个的点。每个三维空间都是一个点。一系列的空间,从过去到未来,排列在这轴上。这样,时间轴上的…  相似文献   

7.
正海豚是右利手还是左利手?这是一个很狡猾的问题,因为海豚显然没有手。但是,在研究他们是否有左右偏好问题的过程中,研究者发现了人类在感知上的奇怪现象。人类的行为并不对称:我们大多数人习惯且擅长使用某一只手,保持平衡时重心放在某一条腿上会更容易,而那些工作生活里经常需要旋转的人(如体操运动员、舞蹈家或跳水运动员),常常更喜欢朝某一个方向旋转。  相似文献   

8.
赵爽 《太空探索》2014,(7):54-57
<正>"在很久以前……"这是每个好故事都会出现的开头,但是关于时间的故事是什么?人们说"时光荏苒"、"时间就是金钱"、"我们浪费时间"、"消磨时间"、"我们试图节省时间"……,但是我们真正了解时间吗?过去,人们认为时间是绝对的,它就像一条奔流不息的大河,从过去到现在,再到未来,对于河中泛舟而行的我们来说都是完全一样的。但是,我们在过去一个世纪中的发现证明这种认识可能并不正确,事实证明时间可以"减慢"  相似文献   

9.
宇宙的文明层次赵荣生当UFO现象使人类感到困惑的时候,我们应该反思:1969年7月人类宇宙飞船的登月,标志着人类文明向地外伸延、扩展的起点;意味着人类去地外认识未知世界的必然性。那么,是否有制造超光速飞行器的地外智慧生物去他们的地外,认识他们的未知世...  相似文献   

10.
如果你正以光速行驶,并开启汽车大灯,大灯的速度是不是就超过了光速?答案是:不可能!物理学知识告诉我们,我们的速度永远只能限于亚光速以内,所以还是不要尝试了。  相似文献   

11.
接着我又问他:“你们在UFO理论方面重点研究哪些问题?有没有突破性的进展和成果?”说到这里,比尔先生反倒客气起来.他说:“首先我个人在这方面还是以学习为主。当然有的人在做一些诸如超光速、新动力、新材料、通信传导等等的研究,目前应该说还是推理假设。但有些原  相似文献   

12.
在过去的一个世纪中,物理学家对宇宙射线一直感到迷惑不解:粒子(主要是质子)高速穿越太空,它们好像均等地来自各个方向。这些星系间射流的来源是什么?它们又是怎样获得如此高的穿行速度的呢?一个跨国研究小组宣布,他们向解决这些问题迈出了一大步:令人信服的证据证明,至少部分宇宙射线来自超新星残骸;超新星残骸是恒星爆炸所产生的正在膨胀的物质外壳,起着天然粒子加速器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时间之谜并非古就有之,它是随科学进步涌现而出的。根据现代物理(量子论和相对论),它们是没有方向的,即没有过去和将来之分。那么,人的感知为什么会跟物理定律不一致呢?霍金把这一点归于三个原因,或称三种时间方向:一为宇宙学时间方向,二为热力学时间方向,三为人的心理时间方向。首先。从大爆炸创生宇宙,随之产生空间膨胀。因此,宇宙学的时间方向和膨胀箭头方向是一致的。  相似文献   

14.
众议院     
赖仲达;时间能否倒流?这个问题已经过了几百年,依然无答案。从超光速到真洞!黑洞,都不是解决问题的方法。时间究竟能否倒流?  相似文献   

15.
超光速研究的后期大约是从2000年开始的.在这一年,旅美的中国青年物理学家王力军在《自然》杂志上发表的一篇论文引起了相当大的反响,该文的题目是《增益辅助的超光速传播》.它描绘了王力军小组设计并实施的实验,特点是使用反常色散状态并获得负群速.我们知道,虽然在20世纪初就有一些著名物理学家(如爱因斯坦、A.索末菲、L.布里渊)讨论过负速度这一概念,但有关负速度的实验却是在20世纪末到21世纪初才真正得以成功的.王的实验用铯原子气体在光频实现了负群速:Vg=-c/310.这时,光脉冲在尚未进入气室时就离开了气室,这一现象引起了许多争论.  相似文献   

16.
基于偏振约束的立体视频快速运动估计算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平行双目立体摄像系统的偏振约束特性,提出了一种基于偏振约束的立体视频快速运动估计算法.左通道和右通道分别作为基本层和增强层,对右通道结合视差估计和运动估计得到最优的运动矢量预测值初值,采用不同的运动搜索方法,确定右通道最终运动矢量.若最优的运动矢量预测值是由视差估计得到的左通道运动矢量,则根据偏振约束,左右通道图像对应编码块的运动矢量在垂直方向上的分量相等,因而右通道只在水平方向上进行小范围的运动估计搜索,从而大大降低了右通道运动估计的计算复杂度.实验结果表明,在相同条件下,采用该算法编码一帧图像的运动估计平均时间分别只有采用全搜索块匹配算法、钻石搜索法和三步搜索法的0.27,0.58和0.67倍,编码速度得到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17.
《飞碟探索》2014,(8):5-5
科学家日前表示,《星际迷航》中的远距离人员传送技术是合乎物理学原理的,他们已经在远距离传物研究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在一项实验中,科学家成功地将一个原子传输了3米,精确度达100%。实验负责人、荷兰代尔夫特理工大学的罗纳德·汉森教授表示:“我们传输的是一个粒子态。如果你相信人体是由无数原子以一种特定方式聚合在一起的产物,那你就得相信在将来的某一天,我们可以将人从一个地方传送到另一个地方。”  相似文献   

18.
正假如你以90%的光速投掷出一个棒球,接下来会发生什么?让我们先把如何让棒球如此快地移动这个问题放在一边。我们假设投手就是正常投球,但在球出手的那个瞬间,奇迹般地被加速到0.9倍光速。从这个瞬间以后,一切都按照正常的物理学原理进行:  相似文献   

19.
45 能以超光速宇宙航行吗? 人造地球卫星拍摄的地球照片 根据爱因斯坦相对论的质能等价原理,运动物体的动能使物体的质量增大。在宇宙飞船的速度达到光速时,它的质量会变得无限大,因此,不可能有足够的能量使它再增加速度。 但是,根据爱因斯坦相对论引力使时空弯曲的理论,超光速宇宙航行又是可能的。因为在弯曲时空中有虫洞连接着相距遥远的各个宇宙区域,如果弯曲时空像一张因弯曲而两端靠近的纸,通过连接两端的虫洞,瞬间就可到达本来是相距遥远的宇宙另一端,这自然是超  相似文献   

20.
且看宇宙是如何展示其“暗面”的:在美国明尼苏达州北部,在一个 800千米深的被废弃的铁矿里,一个超低温的晶体探测器捕捉到一个微弱的热脉冲,说明有某些重粒子撞击到了晶体原子。而其他仪器却一无所获,说明入侵者正是尚未被我们所认识的物质粒子。明尼苏达的这一事件是近几个月来的所有同类事件的其中之一。研究人员认为,要么是未知粒子撞击晶体产生频率激增,要么是普通粒子穿越了探测器。要是证明确有未知粒子穿越,那么,宇宙间的这些比可见物质重得多的暗物质即将揭开其神秘的面纱。   相同的实验将在 2000年夏季展开。某地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