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06 毫秒
1.
叶片前缘气膜冷却换热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叶片前缘多排圆柱形孔的气膜冷却换热进行了实验研究。测出了不发生主流侵入腔室的最小平均吹风比、孔排区及其下游的局部换热系数,并研究了主流雷诺数及平均吹风比对局部换热系数比的影响。实验参数范围:主流雷诺数Re=42000~127000,平均吹风比M=0.8~2.0,测量分8个工况进行。  相似文献   

2.
簸箕形排孔气膜冷却实验研究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对五孔单排簸箕形孔气膜冷却进行了实验研究。测出了孔排下游的局部换热系数及冷却效率,并研究了喷气雷诺数及吹风比的影响,实验参数范围是:喷气雷诺数Re=10000~25000,吹风比M=0.3~2.0,测量分26个工况进行。  相似文献   

3.
气膜孔形状对流量系数影响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0,自引:6,他引:2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实验研究了气膜孔几何形状、二次流雷诺数及吹风比对流量系数的影响。所用孔形是簸箕形孔、圆锥形孔及圆柱形孔;实验的参数范围为二次流雷诺数Re=10000~25000,二次流吹风比Ma=0.3~2.0,在上述范围选取了26个工况分别对三种孔形进行了实验。得出了吹风比是影响各种孔形流量系数的重要参数及圆锥形孔流量系数最大的结论。  相似文献   

4.
多孔纵向波纹表面气膜冷却效率实验研究   总被引:6,自引:4,他引:2  
实验研究了开孔方式、主流雷诺数及平均吹风比等因素对某种多孔纵向波纹表面沿程气膜冷却效率的影响规律.实验参数变化范围:基于波长的主流雷诺数120 000~250 000,平均吹风比0.2~2.0.研究结果表明:平均吹风比是影响波纹结构沿程气膜冷却效率的主要因素,在较大的吹风比范围内各方案沿程气膜冷却效率呈波纹状变化趋势;从提高气膜冷却效率角度考虑,平均吹风比小于0.6时,波峰及波峰附近开孔方案较优,波谷及波谷下游附近开孔方案较差.   相似文献   

5.
气膜孔形状对排孔下游冷却效率的影响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实验研究了气膜孔几何形状及吹风比对孔排下游的局部冷却效率的影响。所用孔形是簸箕形孔、圆锥形孔及圆柱形孔,实验的参数范围为二次流孔径雷诺数 Re=10000~ 25000,二次流吹风比 M=0.3~ 2.0,在上述范围选取了 26个工况分别对 3种孔形进行了实验。结果表明 :圆锥形孔、簸箕形孔及圆柱形孔的最佳吹风比分别为 1.0,0.7及 0.5。当吹风比大于 0.7时,带有扩张型出口的气膜孔的冷却效率和冷却区域均优于圆柱形孔。  相似文献   

6.
叶片前缘气膜冷却效率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朱惠人  许都纯  郭涛  刘松龄 《航空动力学报》1999,14(2):205-208,223-224
采用放大的半圆柱状表面模拟涡轮叶片前缘的形状,对叶片前缘多排圆柱形孔的气膜冷却效率进行了实验研究。测出了孔排区及其下游的局部冷却效率。研究了主流雷诺数及平均吹风比对冷却效率及二次流(冷气)出流轨迹的影响。实验参数范围是:主流雷诺数Re=42000~127000,平均吹风比M=0.8~2.0,测量分8个工况进行。   相似文献   

7.
在大尺寸低速线性叶栅风洞上进行实验,采用放大的叶片模型,测量了涡轮工作叶片表面不同位置单排气膜孔的气膜冷却效率,研究了孔排位置、吹风比及来流雷诺数的影响。试验叶片表面上开有8排气膜孔,其中吸力面2排,前缘区3排,压力面3排。实验的参数变化范围是:基于叶片弦长的来流雷诺数250000~450000,吹风比0 5~2 5。结果表明,由于气膜孔排位置的不同,其下游冷却效率受来流雷诺数及吹风比影响的变化趋势也有所不同,孔排位置一定时,冷却效率主要由吹风比决定。该实验结果对涡轮叶片型面气膜冷却的实际工程设计研究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多斜孔气膜冷却壁表面换热系数实验研究   总被引:10,自引:4,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恒热流法,对4种不同结构实验板的多斜孔气膜冷却壁表面换热系数进行了实验研究,研究的主阿影响因素有:吹风比、孔排列方式、孔间距和孔排距等,实验主流雷诺数约为17000,吹风比M=1 ̄4。实验结果表明:引入气膜冷却使表面换热系数明显增强;单一实验板换热随吹风比增大而增强;在相同单位面积开孔率情况下,列间距的影响大于排间距,即列间距越小换热越强。  相似文献   

9.
直径比对冲击气膜组合冷却流动与换热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数值模拟,研究了涡轮叶片弦中区所采用的新型双层腔冷却结构的冷却特性,系统分析了冲击气膜组合冷却的流动与换热特性,讨论了冷气进口雷诺数Re、吹风比M以及气膜孔与冲击孔的直径比D/d对组合冷却效果的影响。计算参数范围是:冷气进口雷诺数Re=2 000~5 000,吹风比M=0.6~2.0。计算结果表明, 冷气进口Re,M以及D/d对双层腔结构冷却效果的影响非常明显,在计算范围内:(1)Re和M越高,冷却效果越好;(2)当冲击孔直径一定时,增加气膜孔的直径,冷却效果会随之增加;(3)当冲击孔直径一定时,增加气膜孔的直径,流阻系数会随之减小。  相似文献   

10.
涡轮叶片表面气膜冷却效率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1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放大的叶片模型,利用大尺寸低速线性叶栅风洞进行实验,测量了涡轮导向叶片表面不同位置单排气膜孔的气膜冷却效率,研究了孔排位置、吹风比及来流雷诺数的影响。风洞实验段由3个叶片组成,其中中间的叶片为试验叶片,由优质木材制成。试验叶片表面上开有15排气膜孔,其中吸力面3排,前缘区6排,压力面6排。实验的参数变化范围是:基于叶片弦长的来流雷诺数250000-450000,吹风比0.5-2.5。结果表明,由于气膜孔排位置的不同,其下游冷却效率受来流雷诺数及吹风比影响的变化趋势也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11.
对钛合金惯性摩擦焊接头的断裂韧性(CTOD)进行了研究,并用光学显微镜和电子显微镜对裂纹尖端显微组织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焊态接头的断裂韧性较低,这主要与其显微组织细小有关,而焊后普通退火可以明显提高焊接接头的断裂韧性。  相似文献   

12.
本文阐述了飞机横—航向耦合的形成机理,研究了气动外形参数变化对滚转-螺旋耦合模态的影响。文中提出对横—航向模态特性进行优化的算法,该算法对飞机的改型和初步设计有一定的参考价值。最后对某歼击机的横—航向模态特性进行了优化计算,计算结果表明,该机在许多状态下的飞行品质得到了提高。  相似文献   

13.
裂纹对叶片固有频率影响的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给出了一种两条横向裂纹对叶片弯曲固有频率影响效果的分析方法。考虑的两种裂纹为周期载荷作用下产生的双面裂纹和脉冲载荷作用下产生的单面裂纹。分析中假设裂纹为沿叶宽等深度扩展的开口裂纹,同时将叶片看成无扭曲的短形等截面悬臂梁。结果表明,单纯选用固有频率识别裂纹参数,会过低估计裂纹严重程度;在可考察的裂纹深度范围内,单面和双面裂纹对固有频率的影响效果不显著。  相似文献   

14.
介绍了影响弹道导弹电气设备可靠性的因素,并具体分析各种因素对可靠性的影响程度,提出优化的弹道导弹周期测试模式.  相似文献   

15.
采用ODF(取向分布函数)分析纯钛板的结构类型,并确定出最强织构的取向分布函数值。结果表明,ODF较之极图和反极图分析织构类型优越得多。  相似文献   

16.
崔赞斌 《航空学报》1985,6(4):385-392
 本文根据误差尺寸链理论推导出机身、机翼结合多交点的直线度误差尺寸链方程式,计算出交点的同轴度及叉耳配合中心位置的直线度误差,从而对产品结合技术要求的合理性提出改进意见,并对其设计补偿作出评价。  相似文献   

17.
本文提出了一种定量评价技术水平的相对比较法,对高推预研的72个课题。228个技术方面进行了计算,得到了我国航空发动机在这些方面的平均技术水平的变化情况,并分理论、实验两个方面分别进行了定量研究,给出了我国与国际先进水平差距的变化情况和相对于国际先进水的进步速度。计算结果表明,高推预研工程的技术效益显著,使我国在228个研究方面的平均技术水平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缩小了1.6年,相对技术进步速度为1.225。  相似文献   

18.
田德余  张炜 《推进技术》1991,12(2):78-82
作者对小粒子组合模型(PEM)中的某些公式及参数进行了修改.在此基础上,计算了35组含铝丁羟推进剂的燃速,考察了氧化剂级配及催化剂等对推进剂燃速的影响.燃速计算值与实测值符合程度高,即90%的计算燃速值与实测值的相对误差在±10%之内.  相似文献   

19.
袁俊 《飞机设计》2002,(1):68-72
正确选择军用飞机型号研制合同的类型,对促进型号研制合同的签订和 型号任务的顺利完成,使使用方能以合理的费用,获得性能优良的武器装备有重要意义。本文探讨了型号研制的固定价格合同和成本补偿合同的特点及适应范围,以及选择合同类型时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