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探讨绝经后子宫出血的病因、临床病理特点。方法 :采用诊断性刮宫术和手术切除并进行常规病理检查 ,结果 :448例中 ,子宫内膜腺癌 5 1例 ( 11 4% )、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 2 0例 ( 4 8% )、子宫内膜增殖症 43例 ( 9 6% )、子宫内膜萎缩 10 6例 ( 2 3 4% )、子宫内膜增殖期 15 5例 ( 3 4 6% )、子宫内膜分泌期 43例 ( 9 6% )、子宫内膜炎症 2 9例( 6 5 % )、子宫内膜息肉 1例 ( 0 2 % )。结论 :绝经后出血 ,应先除外子宫内膜恶性肿瘤 ,如无肿瘤 ,则可考虑由内分泌紊乱所致增殖、萎缩、炎症及其他  相似文献   

2.
研究非霍奇金淋巴瘤 (NHL)中 ,增殖细胞核抗原 (PCNA)的表达水平 ,探讨其与非霍奇金淋巴瘤恶性度的关系。方法 :常规HE染色进行组织学分类 ,利用免疫组织化学 (LSAB法 ) ,确定肿瘤的免疫表型 ,检测淋巴瘤中PCNA的表达。结果 :62例非霍奇金淋巴瘤中 ,低度恶性 3 9例 ,高度恶性 2 3例 ;48例为B细胞淋巴瘤 ,14例为T细胞淋巴瘤。该组病例中 ,PCNA阳性 62例 ,阳性细胞数均 10 %以上 ,PCNA的阳性程度与NHL的恶性度有关 ,在低度恶性组多表现为 +~ , 占 2 5 6% ,而高度恶性组只有 1例为 +, 占 5 2 2 %。 10例淋巴结反应性增生组织中 ,滤泡中心可见少数 (阳性细胞数 <10 % )散在分布的PCNA阳性细胞。结论 :PCNA表达的阳性程度与NHL的恶性度有关 ;PC NA在NHL高度恶性组的高表达提示我们在组织学水平判断NHL的恶生程度PCNA将是很重要的参考标记物  相似文献   

3.
进一步提高对肺部孤立球形病灶的诊断鉴别。方法 :选取 3 9例结核球和 18例周围型肺癌 ,通过影象和病理特征分析进行对比。结果 :结核球在病理上是一个被纤维膜包围的干酷性病灶 ,可液化而形成空洞 ,有钙化、边缘光滑、密度增高、有卫星病灶或呈波浪状无明显切迹征象 ,短期内动态形态不变 ;周围型肺癌 :系癌细胞的浸润生长所致 ,密度较低、边缘模糊、有细小毛刺影、呈分叶状或脐样切迹 ,短期动态形态改变。结论 :通过不同的检查。病理对比 ,提高了对肺部孤立性球形病灶 (结核球和周围型肺癌 )的定性诊断 ,为进一步的治疗提供时机。  相似文献   

4.
大学生考试焦虑状况的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运用焦虑自测量表 (SAS)、考试焦虑综合诊断量表对沈阳医学院 171名医学生进行考试焦虑状况调查。结果表明 :医学生SAS标准分 >5 0分者占 2 3 4 0 % ,考试成绩低分数段学生考试焦虑比例明显高于成绩优秀者 (P <0 .0 5 ) ,产生考试焦虑状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以感到学习压力大、竞争激烈较为常见  相似文献   

5.
1 PCD-Ⅱ 电容器高温老化箱温度:室温~200°老化电压:两组,0~300V 1A可以最多同时老化800个有引脚的电容2 三综合试验设备F-74-CHMG-30-2高低交变温湿热箱温度:-73℃~177℃内容积:2m3湿度:20%~95%RH温度误差:≤±2℃湿度误差:±5%RHG890-640 振动台最  相似文献   

6.
20 0 0年 8月 18日 ,第 2 0 0架EC12 0直升机机身交付仪式在哈尔滨飞机工业集团公司隆重举行。来自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中航技总公司及哈尔滨市的领导出席了仪式。这标志着EC12 0直升机工业化生产已初具规模。EC12 0直升机是中国 (哈飞集团与中航技公司 )、法国、新加坡 3国以平等互利、共同投资、共担风险、共享利润为合作原则 ,于 1993年开始联合设计的。中方占总投资额的 2 4 % ,法方占 61% ,新加坡占 15%。在合作中 ,中方主要负责机体主结构 ,前舱罩 ,上、下整流罩 ,防火墙 ,操纵系统 ,燃油系统 ,通风加温系统 ,旋翼刹车等部分…  相似文献   

7.
探讨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在中期引产中的效果 ,并与利凡诺引产进行比产。方法 :随机抽取 60例妊娠 14周~ 2 7周的孕妇 ,要求终止妊娠而无禁忌症者。其中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徇列醇引产 3 0例 (简称双米组 ) :利凡诺引产 3 0例 ,两组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双米组成功率 93 % ;利凡诺成功率 10 0 % ,两组无显著差异 (P &gt;0 0 5 )。从引产时间上比较 ,双米组平均 5 9h ,利凡诺平均 46h ,差异非常显著 (P &lt;0 0 0 1)。结论 :应用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引产 ,具有方便、有效、时间短、安全的优点。但对于有米非司酮或米索前列醇禁忌症者或对米索前列醇不敏感者 ,利凡诺仍不失为一种好的引产方法  相似文献   

8.
凹腔/支板结构亚燃冲压燃烧室性能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避免基于凹腔火焰稳定器的亚燃冲压燃烧室壁面喷注时燃料与主流空气掺混非均匀性问题和提高燃烧室的性能,提出在亚燃冲压燃烧室中使用支板喷注代替壁面喷注的方案,数值模拟了凹腔/支板结构亚燃冲压燃烧室中燃料分布及流场结构,并分析了支板结构对燃料空气混合及燃烧室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支板虽然使燃烧室出口的总压恢复系数相对于壁面喷注方式下的降低了63%,但能使燃料均匀分布于整个流道内,增强了燃料与空气掺混,使燃烧室出口的混合效率和燃烧效率分别提高了21.4%和20.5%。燃烧效率的提高弥补了采用支板导致的燃烧室内气流的额外总压损失所带来的机械能损失,使得支板喷注时燃烧室出口的比冲提高了39.6%。因此,在亚燃冲压燃烧室中设置凹腔/支板结构,有利于提高燃烧室整体性能。   相似文献   

9.
一种一体化加力燃烧室的数值模拟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适应新一代航空发动机高推质比的设计要求,设计出一种一体化加力燃烧室方案,利用截尾支板与带凹腔的分流环组合结构取代了传统火焰稳定器。对该方案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及试验验证,结果表明:在该一体化加力燃烧室内涵中有3个低速回流区;截尾支板结构不仅起整流支板的作用,还能够起到火焰稳定器的作用;燃烧效率在90%~93%之间,流阻系数约为0.26;在所研究的工况下总压恢复系数均高于0.975,且主要的总压损失集中在截尾支板及分流环凹腔处。   相似文献   

10.
一体化凹腔支板稳定器贫油熄火性能初步试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来流温度773~1 073 K、来流马赫数020~032及常压条件下,试验研究了来流温度及马赫数对一体化凹腔支板稳定器(ICBSF)贫油熄火(LBO)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由于凹腔结构有利于燃油的蒸发与雾化,一体化凹腔支板稳定器的贫油熄火油气比为0001 3~0002 7,具有较宽的贫油熄火边界;与传统钝体火焰器类似,一体化支板稳定器的贫熄油气比随着来流马赫数的增加而增大,随着来流温度的升高而减小。此外,当来流温度显著增高时,来流马赫数对一体化支板稳定器贫油熄火油气比的影响变弱;同样,当来流马赫数显著增高时,来流温度的影响也变弱。  相似文献   

11.
针对整流叶栅与支板融合设计中难以采用三维叶片造型对二次流进行控制的情况,开展对涡轮后机匣内部整流叶栅尾缘S3面积比梯度的研究。以某15级涡轮为例,通过数值模拟的方法,对比三种设计的内部流场和气动性能,验证了降低尾缘S3面积比梯度控制角区二次流的方法。结果显示:尾缘S3面积比梯度从001降低到-005时,整流叶栅总压恢复系数从0979升高到0991,5%展高处S参数从0011降低到0005,吸力面和轮毂端壁处的回流区消失,角区分离得到有效控制;尾缘S3面积比梯度从-005降低到-010时,吸力面角区流动速度增加,5%展高处S参数不再变化、堵塞程度降低、轴向密流比(AVDR)升高、总压恢复系数升高。  相似文献   

12.
2004年9~11月,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的“空中交通安全预警管理”课题组,对国内空中交通安全管理的现状进行了问卷抽样调查和现场访谈。调研对象包括国内5个有代表性的空中交通管理中心,共发出问卷300份,回收问卷219份,其中有效问卷191份,回收率为73%,有效率为63.7%,符合社会调查的要求。通过对各调查项目进行统计和排序,并对结果进行分析,发现了我国空中交通安全管理中普遍存在的薄弱环节和现实问题。调查样本的基本情况在调查样本中,男性占80.10%,女性占19.90%,性别分布比约为4:1。年龄为31~35岁的人员占31.94%,36~40岁的人员占23.04%,2…  相似文献   

13.
王浩  吉洪湖  桑学仪 《航空动力学报》2020,35(10):2078-2088
为了降低末级涡轮转子对排气系统尾向红外(IR)辐射贡献,对涡轮后导流支板进行低红外特征结构设计,通过模型试验的方法研究了基准轴对称排气系统和不同支板冷却状态的全遮挡导流支板(FSGS)排气系统的红外特性。研究结果表明:全遮挡导流支板表面温度低于末级涡轮表面温度,但全遮挡导流支板结构会使下游隔热屏和喷管壁面温度明显升高;全遮挡导流支板对排气系统尾向0~10°角域红外辐射有较好的抑制作用,正尾向红外辐射强度比基准轴对称排气系统低13.9%;支板壁面气膜冷能进一步降低排气系统尾向0~10°角域内的红外辐射强度,支板冷却气密流比(BR)为0.5、0.7和0.9时,全遮挡导流支板排气系统0°方向的红外辐射强度的降幅分别为18.1%、25.8%和34.5%。因此,带气膜冷却的全遮挡导流支板是抑制末级涡轮对排气系统红外辐射贡献的一种非常有效的手段。  相似文献   

14.
轴流压气机叶尖片削全工况特性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ROTOR3转子为例,采用数值模拟方法对叶尖压力面片削深度(沿叶片切向)及高度(沿叶片展高方向)进行参数化研究.计算得到60%,80%,90%及100%设计转速工况下的全工况特性曲线,并对100%设计转速工况作了详细的内部流场分析.包括原型在内10种模型计算结果表明:在0~50%片削深度和82%~100%展高内片削使ROTOR3转子堵塞流量、总压比、绝热效率略有提高,失速裕度略有下降,但影响并不十分显著.   相似文献   

15.
探讨窦性心动过缓简便的药物治疗方法。方法 :通过临床筛选了氨茶碱作为主要药物 ,将患者通过随机法则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分别治疗观察。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 91 3 0 % ,对照组为 69 5 6%。两组疗效有显著差异 (P &lt;0 0 1)。结论 :氨茶碱治疗窦性心动过缓有效 ,可在临床上推广运用  相似文献   

16.
以某型航空发动机为例,建立了该发动机整机振动系统模型,对影响整机振动响应的不同结构挤压油膜阻尼器(SFD)建模方法进行重点分析,并通过多位置-多传感器稳定工况振动响应试验验证了模型的准确性。利用整机振动系统模型计算及对该型发动机的滑油中断试验,讨论了燃气发生器前支点(No.1支点)与自由涡轮后支点(No.3支点)处挤压油膜阻尼值对发动机稳定工况振动响应的影响,得出了该发动机整机振动响应随No.1支点油膜阻尼值增大而先减小后增大,随No.3支点油膜阻尼值增大而减小,并且可以通过适当减小No.1支点处挤压油膜阻尼值,实现发动机在最大连续工况下整机振动总量减小43.4%。   相似文献   

17.
单相液体发汗冷却规律实验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以超燃冲压发动机内支板结构的热防护问题为背景,制备了全烧结金属多孔介质支板结构,并对以液态水为冷却工质的发汗冷却特性进行了实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液态水发汗冷却能有效地减少支板壁面和高温流体之间的换热,当注入率为2%时,冷却效率可以高达93%;随注入率增大,发汗冷却的冷却效率趋近于100%,增幅逐渐减小;在该实验所采用的两种不同主流温度条件下,相同注入率、相同位置的冷却效率近似相等.对发汗冷却的冷却剂停止供应后的支板表面温度热响应特性进行了初步研究,根据支板内液态水蒸发的过程分3个阶段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8.
李魁  胡宇  孙振生 《航空动力学报》2020,35(9):2006-2016
以典型气路突变故障信号的稀疏特性为基础,通过对涡扇发动机部件特征原子组进行分类,提出了改进K-奇异值分解(K-singular value decomposition,K-SVD)字典训练的稀疏诊断方法,并结合气路典型突变故障开展了仿真实验研究。仿真结果表明:相比于拓展卡尔曼滤波(extended Kalman filter,EKF)和无迹卡尔曼滤波(unscented Kalman filter,UKF)方法,改进K-SVD方法对故障定位准确,无故障部件健康参数变化为0,可有效提高故障部件辨识度,避免误诊断;计算耗时与EKF方法基本相等,仅为UKF方法的03%,是一种有效的航空发动机气路突变故障在线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19.
田亮  徐旭  朱韶华 《航空动力学报》2016,31(11):2613-2620
在双支板超燃燃烧室的直连试验中,以液体煤油为燃料,针对上游支板上的3个喷注位置对燃烧的影响进行了研究.在试验过程中获得了壁面压力数据,并通过一维冲量分析法处理.试验结果表明:煤油在两支板同时喷注时,热力喉道的位置受上游支板喷注位置显著影响.在上游支板的3个喷注位置中,第1,2位置分别喷注时超燃燃烧室压力分布基本相同,与第3位置喷注相比燃烧效率高6.3%~7.5%,内推力高16.7%~17.4%.试验的结果表明,在第1位置喷注时燃料能够在上游维持燃烧,但第3位置喷注时燃料无法在上游维持燃烧.结合数值仿真的结果分析,上游支板上的喷注位置到支板尾缘的距离L≥80mm时,燃料在支板尾缘处有较高的混合效率并形成稳定的燃烧.   相似文献   

20.
高速飞行器薄壁结构在高速气流冲击下,产生的热载荷、声载荷、随机振动载荷会使结构产生非线性大绕度动力学响应和高周疲劳破坏。对3组一端固支GH188薄壁板开展行波管热声疲劳试验,研究了温度和声压级对薄壁板的响应及寿命的影响,得到在热声载荷下薄壁结构的频率和动应力响应以及可能产生破坏的危险位置和疲劳寿命。根据耦合的有限元/边界元法对薄壁结构的非线性响应进行数值仿真,采用改进的雨流计数法和Morrow平均应力模型预估结构的疲劳寿命,与试验结果对比:频率响应误差在1%以内,基频应力响应误差在1%~3%,寿命值在3倍左右,验证了热声疲劳寿命预估模型的有效性。随后分析了薄壁结构的热振特性,分析发现:在声载荷和随机振动载荷下,结果基频响应起主导作用,且变化趋势相似,当基频动应力水平相同且主要研究基频附近疲劳寿命时,可用热振试验代替热声试验;当频率较宽时,热振疲劳寿命明显低于热声疲劳寿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