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5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弹道-升力式再入飞行器常采用旋成体外形,但其质心偏离对称轴(纵轴)设置。这种飞行器在着陆前要采用降落伞作为主减速手段。研究质心偏离对称轴的旋成体与降落伞组成的系统的运动稳定性是一项有工程实践意义的课题。作为一种初步探索,在把降落伞视作刚体的条件下,按该系统平面运动方程考察其在平衡状态附近的稳定性,给出了运动稳定性判据。  相似文献   

2.
在降落伞轴向和径向动量方程的基础上进行一些合理的简化,并结合其他经验公式基本描述了降落伞整个充气阶段的运动过程。运用简化的模型初步分析了在不同大气密度、初始开伞速度下的充气环境对降落伞充气时间、充气距离,伞绳最大拉力的影响。得到的结论对火星降落伞设计及降落伞充气试验的环境模拟有一定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3.
降落伞伞衣载荷的性能试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改变伞衣面积和透气量的情况下,在定常风洞中对小型平面圆形伞的开伞过程进行了动态试验,研究了开伞过程中伞衣形状和伞衣所受载荷之间的动态关系.伞衣载荷不仅受降落伞阻力和附加质量变化率产生的力影响,同时,不稳定性及伞衣(绳)的抖动也是产生伞衣载荷的一个重要因素.稳定型伞衣充满后的载荷平均值约为最大开伞动载的60%左右,伞衣投影直径变化引起的呼吸现象也会引起载荷波动.透气量越大,降落伞稳定性越好,但降落伞的充气性能将会变差.该实验研究可为降落伞的载荷分析提供一定的依据.   相似文献   

4.
高空气象火箭把有效载荷送到所需高度后,拉出降落伞携带探测仪器下降.利用降落伞缓慢下降过程来探测大气的风速、风向参数.在高空一般降落伞的稳定性比较差,会影响高层大气的探测工作,因此,改进降落伞减速器的性能,可提高大气探测数据的质量.在高层大气的降落伞的研究中,用盘缝带伞成功地作了飞行试验,为改善伞的稳定性获得了一定的成果.本文对改进高空降落伞的性能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5.
推进系统的改变会影响运载器系统性能,这时要重新安排运载器系统,使其保持在最佳状态来完成空间任务.采用类似于〔1〕的线性化质量模型,分析推导了一次性使用多级运载火箭的串联与并联推进运载器的质量方程,并运用质量方程,对推进剂非交叉供应的并联推进运载器进行了分析,求出了系统设计参数对起飞质量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在无人机的伞降回收过程中,无人机与降落伞一直都处于实时的动平衡状态,两者在伞降回收过程中的耦合关系及其复杂,因此很难建立精准的无人机伞降回收动力学模型。针对该问题,将伞降回收系统划分为降落伞和无人机分别进行处理。针对时变对象降落伞,通过阻力面积随充气时间的变化关系建立其动力学模型。针对无人机,首先,基于多体动力学思路,将其划分为左右机翼和机身的多体系统,通过平板绕流系数优化其伞降过程中的大迎角动力学模型;然后,通过偏速度矩阵将各体的动力学模型引入伞降回收系统质心;最终,基于凯恩方程推导并建立了伞降回收系统六自由度模型,并引入海拔高度和风力对无人机伞降回收的影响。通过数值仿真与实验数据的对比,可以发现两者具有较好的一致性,该动力学模型能够为无人机的伞降回收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7.
为研究系留气球稳定性,建立了系留气球的三维非线性动力学模型.缆绳采用有限差分法,球体采用经典的六自由度方程,其中气动力导数以静导数、动导数和附加质量表示.以主节点运动为边界条件,以静态构型为初始条件,建立完整耦合动力学方程.利用直接求解非线性偏微分方程的方法对该系统进行时域响应分析,考察了风速对纵向和横侧向稳定性的影响,并给出相应的响应曲线.直接求解非线性耦合方程的成功,表明该数学模型及其解法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8.
降落伞开伞过程的多结点模型仿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降落伞的结构和力学特征,在轴对称假设下创建了伞衣及回收物系统的多结点结构模型.通过考虑应力,重力和气动力的作用效果,建立了用于无气流攻角平面圆形降落伞充气模拟的多结点结构模型动力学方程组.对开伞过程中的流场变化引入准定常假设,利用simple算法数值模拟求解RNG(Renormalization Group)k-ε湍流模型下的雷诺平均N-S(Navier-Stokes)方程以获得选定时刻的伞衣表面压力分布.结合多结点模型动力学方程组的解算代码和计算流体力学程序,采用流固耦合的方法对选定的平面圆形降落伞模型的开伞过程进行了动态仿真,得到了开伞过程中降落伞外形和特性的变化.通过结果分析和比较,证明了多结点模型的可行性,发展出了一种用于降落伞流固耦合计算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9.
着陆缓冲火箭点火高度选择及缓冲效果估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首先列出着陆缓冲火箭工作期间物(回收飞行器)-伞(降落伞)系统运动方程一般形式的解;然后据此分析影响缓冲火箭点火高度和缓冲效果的各因素,并且给出了确定点火高度和估算缓冲效果的公式。  相似文献   

10.
首先定性分析质心不对中对星体动力学特性的影响,然后由拉格朗日第二类方程导出引力场下星体运动方程的矩阵表达式,最后以50kg级长方体3轴稳定小卫星为例,分析不同初角速度和不同时间历程情况下质心不对中对星体运动姿态的影响,并分析其对星体运动稳定性的影响.本文研究为同类品种小卫星的构型设计、姿态控制系统设计以及制定卫星动平衡精度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1.
依据海因里奇开伞动力理论,在计算个表充满时间的连续方程中,考虑了伞顶孔,伞顶部分大透气量织物面积,以及伞衣中、下部分织物透气量对开伞动载的影响。引用了非线性的阻力特征文化曲线[2],计算伞衣充气过程中阻力特征的变化。并考虑了伞衣充气过程初始瞬时的阻力特征,假设在伞衣初始充气时期的一段时间中,进气口直径为常值,数值上等于[4(CA)0/C(st)π)](1/2)。计算实例表明,计算结果与实测数据相比较,其一致性是比较满意的。  相似文献   

12.
小型无人机伞降回收运动分析CSCD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小型无人机伞降回收的特点,研究了在无人机回收过程中,飞机及降落伞系统的运动轨迹及姿态。通过分析机伞间的力学关系,建立了机伞系统运动模型,并进行了仿真分析,给出了无风情况下回收运动的仿真结果。结果表明,系统能够满足无人机回收要求,可以决定最佳的回收参数,从而得到最优回收轨迹和姿态。  相似文献   

13.
A multi-objective optimization procedure to design parachute triggering algorithm, based on Monte Carlo analysis of flight uncertainties, has been developed in this paper. Most of Mars explorations missions utilize parachute for a safe descent through the lowest of the atmosphere. The parachute triggering algorithm is designed to accommodate the range of off-nominal entry trajectories, and is aimed to parachute opening in certain range of Mach numbers, dynamic pressure and altitude. Our novel algorithm takes the fight uncertainty into the account through Monte Carlo analysis, selects maximization of altitude statistical mean and minimization of Mach number statistical mean as two objectives, then employs multi-objective evolutionary algorithm based on decomposition (MOEA/D), to search the Pareto-front framework. Such a methodology can be implemented on the future design of entry, descent, and landing (EDL) mission.  相似文献   

14.
降落伞流固耦合问题的数值模拟和流场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提出了基于压力耦合的半隐式算法,即SIMPLE (Semi-Implicit Method for Pressure-Linked Equations)算法和生成阶梯网格方法的对稳定下降阶段的降落伞进行数值模拟的新方法.此方法在降落伞流固耦合计算中具有较好的稳定性和较高的效率.对降落伞稳定下降阶段的流固耦合问题进行了数值模拟.降落伞模型分别采用了圆形伞和锥形伞稳定下降时的结构数据,并对锥形伞模型进行了不同来流攻角情形下的模拟.与平行有限元方法相比,采用SIMPLE算法的新方法得到了更准确和更合理的结果.此新方法可以作为传统数值模拟方法的一个可靠替代和重要补充.      相似文献   

15.
随着火星探测任务需求的提升,着陆器在火星表面着陆精度的要求越来越高。着陆器开伞点分布是影响着陆精度的重要因素。文章围绕火星大气进入过程,简要介绍了着陆器运动学方程,并给出相应的数学模型。针对进入点(接触大气层)存在的初始状态误差,借助MonteCarlo法进行了着陆器开伞点分布情况分析。通过1000次重复仿真试验得出结论,着陆器开伞点的纵向误差在20~40km,横向误差在5~10km。最后,针对提高开伞点精度,提出两点建议并简要介绍了相关制导算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