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4 毫秒
1.
有奖评刊     
《航天员》2007,(5)
《航天员》现在开通评刊交流平台,期待广大的热心读者积极参加本刊的有奖评刊活动。将本期你最喜欢的3篇文章标题和作者告诉我们(同时也可以把自己的一些想法、建议和意见告诉我们)。如果你选的3篇文章与我们的10名特约评刊员评选的3篇文章相同,你将获得北京航天城的参观券一张!获奖读者的名单将公布在下期的杂志上。你可以将内容通过电予邮件发送到astronaut@263.net,还可以直接邮寄到北京市5104信箱25分箱(邮编:100094),也可以将内容以短信的形式发送至13269116600短信平台,等待你的回音,记得留下你的地址或电话!  相似文献   

2.
安睡太空     
全世界有将近1/4的人深受失眠的困扰,有过失眠经历的人更是数不胜数。患失眠症的人多种多样,如果有人告诉你失眠症也同样困扰着太空中的航天员,你恐怕不会相信。在不少人看来,航天员每天的工作量很大,应该倒头就能呼呼大睡,更何况是在失重状态下睡觉,他们应该很快乐地享受这种奇妙的感觉才对。其实,太空中影响航天员睡眠的因素远比地面多。哪些因素可以影响航天员的睡眠?航天员怎样才能让自己在太空中睡个好觉?读完这篇文章,你会得到初步的答案。  相似文献   

3.
杨先碧 《航天》2012,(2):46-47
我们知道道,万事万物都会有一个出现、发展或发育、消亡的过程。那么,我们身处的宇宙会不会遵守这样的自然规律呢?2011年3位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的获奖成果告诉我们,宇宙也处在一个“生长发育”过程中,其表现形式是加速膨胀。最终,宇宙也将在一片冰冷之中逐渐走向死亡。3位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分别是美国研究人员索尔。珀尔马特、澳大利亚研究人员布莱恩·施密特和美国研究人员亚当里斯。  相似文献   

4.
谢红云 《航天员》2013,(6):66-66
一些科幻电影告诉我们,在太空,我们是听不见声音的。“在外太空,没有人能听到你的峙.声尖叫”就是电影《外星人》里面最时髦的—句话;电视剧《萤火虫》在表现外太空射击的时候,也没有使用任伺声音效果。但是。在《星球大战》和《星际迷航》等电影中。  相似文献   

5.
《对空管行业执行规章制度的思考》、《坚持落实科学发展观,谱写空管安全新篇章》两篇文章,分别为民航济南空管中心主任王正育、民航杭州空管中心主任王润忠所著。两篇文章的主题虽不同,但都抓住了空管安全工作的本质,且具有观点鲜明新颖、思路明晰开阔、内容充实有力和文字顺畅精练等特点,值得一读。我们期望有更多的空管领导、尤其是运行一线的领导亲手动笔,通过研究和总结,将自己或单位新的成果、新的经验奉献给我国民航空管事业。  相似文献   

6.
《航天员》2011,(2):80
2011年3月22日,《航天员》杂志2011年度专题策划暨评刊会在北京航天城中国航天员中心举行。会议邀请了著名军事专家、《世界军事》及《中国军队》总编辑陈虎,著名航天专家、《国际太空》主编庞之浩,高级编辑、《小读者》执行主编杨宗,《中国空军》编辑张学锋,著名80后作家沈诗祺,读者代表简一平、谢丽君、刘伊玲等众多人士参加。  相似文献   

7.
今年,承载着中华民族千年梦想和期盼的“嫦娥”一号即将奔向我们熟悉而又陌生的月球,现代航天科技将对我们耳熟能详的神话——“嫦娥奔月”进行一次真切的演绎与诠释。在这期《“嫦娥”奔月》专题里,我们将为你讲述“嫦娥”一号探月的神话如何实现。  相似文献   

8.
海外同行     
军民协作对欧洲空中交通管理的未来至关重要于本月初召开的一个高级别的军事会议告诉我们,军民合作和协调对  相似文献   

9.
如果我说成功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没有人不会反对。在所有竞争者机会相等、条件一样,但只能有一个人被选中的情况下,你会发现,被选中者的这次成功真的来得很容易,也许仅仅是因为一个小小细节。这里要告诉你的正是一个有关加加林的细节,其实,它也是一个有关所有成功者的细节。  相似文献   

10.
《航天员》2007,(1)
"Google in the Sky,with Satellites。"(Google 在天上,和卫星一起)——诗意的语言,是对Google 的赞美之词,更多的还是对 Google Earth 的崇拜和欣喜吧。看看下面的图片,它们都来自天上,来自 Google Earth,不论是过去的历史遗迹,还是今日的名山大川,你见过的,你没见过的,你想去又没有去的,你有所了解和你不甚了解的,它都一一为你呈现:人文、历史、军事、商业、体育、科技、风景、悬疑……你还想看什么?来吧,Google Earth 将带我们开启一次超越时空之旅。  相似文献   

11.
太空镜头     
丹·塔尼是国际空间站上的随机工程师,在空间站进行过4次太空行走,绕地环行时拍了大约6000至7000张照片,目前与妻子和两个孩子在休斯顿生活。2008年2月,在国际空间站上生活了4个月后,他为NPR(美国国内公用无线电台)的一档节目“我相信”投稿,将稿件的录音传回了地球。他在太空告诉我们:他看到了完整的、唯一的地球。我们一定要保护好地球家园。  相似文献   

12.
本期发表的下面这篇文章和下篇文章《对数编码》,是介绍我所有关同志向大庆工人阶级学习,和大庆同志们一起设计、研制的一套数字测井仪的技术概况。在当前响应以华主席为首的党中央的号召、深入开展工业学大庆的群众运动中,我们要进一步学习大庆坚持毛主席办社会主义工业的路线,进一步和大庆同志们一起把这套仪器的生产和改进工作作的更好,并通过完成这一任务总结一些遥测技术为民用工业服务的经验。  相似文献   

13.
刘瑞江 《航天员》2009,(3):48-49
如果我说成功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没有人不会反对。在所有竞争者机会相等,条件一样,但只能有一个人被选中的情况下,你会发现,被选中者的这次成功真的来得很容易,也许仅仅是因为一个小小细节。这里要告诉你的正是一个有关加加林的细节,其实,它也是一个有关所有成功者的细节。  相似文献   

14.
在印制电路板工艺设计中,印制电路板上的元器件布局要求是非常高的,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对元器件布局的布局规则进行分析,为大家学习印制电路板设计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5.
这篇文章对采样定理提出了一个小的修正,我们认为这个问题提得有意思,作者的论述也很有道理,特刊出以供读者讨论。欢迎有兴趣的同志来稿参加讨论。  相似文献   

16.
孝文 《航天》2014,(11):32-37
有一群人如此执着地想要去火星生活,甚至在火星上死去,难道他们疯了吗?按照普通人的思维,他们的想法确实是疯狂的。但我们生活的这个星球上注定有这么一批人:他们不甘平庸,下定决心要做前人从没做过的事情。而那些梦想去火星生活的人,正是这些人中的一部分。他们的梦想眼下还遥不可及,也早有人指出“火星一号”公司是在进行商业炒作,但是你不能否认这样一群人的存在。这篇文章所讲述的正是这样一群“疯子”的故事。  相似文献   

17.
《航天》2010,(10):44-45
钱学森1936年在麻省理工学院的航空工作室,1939年,就担任加州理工大学航空教授。他在这期间和美国的航天航空专家,写过两篇文章,这两篇文章,非常具有前瞻性,至今令人叹服。第一篇文章是在1943年和F·马琳合作的《远程火箭评论和初步分析》。  相似文献   

18.
欧空局女航天员萨曼莎·克里斯托弗雷蒂将于2014年12月前往国际空间站执行她的首次太空值守任务。自2009年5月正式成为欧空局的一名航天员以来,克里斯托弗雷蒂一直在世界各航天机构进行培训和训练。我刊曾在2012年第五期刊登了她于2012年初在俄罗斯进行野外生存训练时写的一篇博文,时隔一年半,我们再次通过她写的一篇有关空间站消防演习的博文,进一步了解这位即将飞天的女航天员的近期心路历程!  相似文献   

19.
谢懿编译 《航天》2011,(10):50-53
美国航宇局的黎明小行星探测器在2011年7月抵达了小行星灶神星。关于太阳系行星的形成它会告诉我们些什么呢?  相似文献   

20.
国防科工委于2004年2月23日 颁布了29项 国家军用 标准;于2004年2月16日 批准颁布 了160项 行业标准 和2项行业 标准废止 通知单 。以 上标准 均自2004年6月1日 起实施。本 刊将与 航天有关 的国家军 用标准目 录摘登 ,同时刊 登批 准的11项航天行业标准目录和一项废止标准目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