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磁探仪应召搜潜建模与仿真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依据经典的磁探仪应召搜潜方法,以某型反潜巡逻机为背景,建立了反潜巡逻机利用磁探仪执行平行航线、扩展矩形和螺旋形搜潜模型.对3种方法的搜潜概率进行分析,仿真了相同潜艇运动模型条件下,潜艇初始位置散布、初始距离、潜艇经济航速和海洋环境磁噪声对搜潜概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相同条件下,螺旋形搜潜效能最高;潜艇只进行航速机动时...  相似文献   

2.
多机吊放声纳应召搜潜建模与仿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吴芳  杨日杰 《航空学报》2009,30(10):1948-1953
依据经典的单机吊放声纳应召搜潜方法,结合实际搜潜过程,以4架反潜直升机为例建立了多机编队吊放声纳的扩展方形、扩展圆形、扩展螺旋形应召搜索模型和潜艇运动模型。对几种应召方法的搜潜效能进行分析,仿真了潜艇初始航向、吊放声纳作用距离、搜索样式等因素对应召搜索概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潜艇航速、航向角度以及吊放声纳作用距离的变化对多机编队扩展方形、扩展圆形和扩展螺旋形应召搜索概率影响较大。使用多机协同应召搜潜,可在较短时间内进行大面积搜索,有效提高搜潜效率。  相似文献   

3.
基于舰载舰壳声纳搜潜原理及舰艇协同检查搜潜战术,分别建立了在潜艇初始位置、航向及航速未知条件下,舰壳声纳对潜艇目标的矩形、扩展方形及包围方形检查搜索的数学模型;基于已建搜索模型及假定的潜艇运动模型,利用蒙特卡洛方法,得到了相同仿真条件下3种搜索算法的搜潜概率及搜到潜艇所需平均时间,三种算法的搜潜概率与潜艇初始航向角、潜艇航速、潜艇航向变化次数等潜艇运动因素之间的关系,并对搜潜概率及搜潜时间进行了分析比较,获得了有益的效果。  相似文献   

4.
圆形声纳浮标阵搜潜效能模型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分析了建立圆形声纳浮标阵搜潜效能模型的重要意义。通过对圆形声纳浮标阵作战机理的分析,使用数学方法建立了圆形声纳浮标阵搜潜效能的计算模型,并对模型的应用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5.
吴芳  杨日杰  高青伟 《航空学报》2010,31(1):151-157
利用主动吊放声纳与被动浮标组成多基地航空声纳对目标进行搜索,可节约搜索时间,有效提高搜潜效率。针对已知目标的大概航向,在有限范围内确定目标存在区的情况下,建立了多基地搜潜范围模型、单机吊放声纳和浮标的主/被动联合多基地搜潜模型、潜艇运动模型,仿真分析了潜艇初始航向、海洋环境噪声、搜索样式等因素对联合搜索概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潜艇初始航向角度对单机吊放声纳和浮标的联合搜索概率影响较小,海洋环境噪声的变化对单机吊放声纳和浮标的联合搜索概率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6.
基于反潜直升机吊放声纳的探测原理及战术使用特点,在目标初始位置概略已知,速度和航向未知的条件下,分析了目标散布规律,建立了搜潜效能分析计算模型,给出了吊放声纳在扩展方形搜索方式下的应召搜潜概率;并采用蒙特卡洛法的基本思想对该计算模型进行了仿真验证,证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最后,基于扩展方形搜索方式,研究了在单机和双机搜潜条件下搜索概率的不同结果,分析了潜艇速度、应召延迟时间、吊放次数等参数 对搜索概率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主/被动联合多基地航空搜潜范围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杨日杰  何友  孙明太 《航空学报》2004,25(4):381-384
 在主/被动联合多基地航空搜潜条件下,根据声纳、浮标、潜艇的位置关系,推导出了对目标定位的数学模型,并结合主/被动声纳方程,建立了目标与主动声纳和浮标之间的位置关系、主动声纳的最大传输距离、多基地搜潜的搜潜范围和定位范围等数学模型,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搜潜范围与主动声纳和浮标距离之间的关系、目标与主动声纳和目标与浮标距离之间的关系、浮标位置与搜潜范围和定位范围之间的关系等,获得了有益的结果。  相似文献   

8.
对浮标布阵方案进行效能评估是有效利用浮标布阵规划进行搜潜的关键环节,是反潜战术辅助决策的重要依据。研究了飞机执行应召反潜任务时布放浮标拦截阵的潜艇搜索概率模型和效能评估模型,确立浮标拦截布阵方案效能评估的指标体系;采用最优解接近度排序法(TOPSIS)对某应召反潜任务下的浮标拦截布阵方案效能进行分析和选择布阵方案,结果表明该效能评估方法为如何选择浮标拦截阵方案提供了有效的参考。  相似文献   

9.
基于斜距测量的浮标位置计算方法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根据航空搜潜浮标与飞机的相对距离和方位,采用最小二乘法,分析了计算浮标位置的原理、方法,建立了相应的数学模型和仿真算法;仿真分析了方位估计值对计算浮标位置收敛速度的影响,同时验证了文中所建算法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10.
通过分析直升机搜潜的任务过程,结合蒙特卡洛法的随机抽样特性,建立了基于蒙特卡洛法的效能 评估模型,用以评估直升机使用浮标搜潜的成功概率。基于仿真实验对有人直升机搜潜、无人直升机双机编组 搜潜、有无人直升机协同搜潜的效能进行了对比分析。  相似文献   

11.
崔翰明 《直升机技术》2013,(3):33-37,42
作为战术反潜的主要手段,反潜直升机已成各国海军的重点研制装备。考虑反潜直升机所搭载的众多探潜设备,包括雷达、红外前视仪、声纳浮标和磁探仪等,在详细分析上述搜索设备性能的基础上,针对应召和巡逻两种典型搜潜方式进行了典型组合搜潜方案的效能分析。仿真分析验证了组合搜潜方案的合理性与可行性。  相似文献   

12.
针对反潜直升机侧翼伴随巡逻搜潜阵位配置依据不足、实际对潜警戒扇面动态变化的问题展开研究。通过分析理想条件与舰艇编队规避机动2种情况下的敌潜艇鱼雷发射阵位,得出侧翼搜潜阵位配置的定量依据;根据舰艇编队航行中反潜直升机搜潜扇面的动态变化过程,建立了反潜直升机侧翼伴随巡逻搜潜的实际警戒扇面模型,并对兵力需求进行了分析。最后仿真计算了侧翼搜潜阵位的配置以及实际对潜警戒扇面范围。结果表明:配置单架反潜直升机于舰艇编队侧翼12nmile处,可对舰艇舷角60°~100°范围内的扇面实施有效对潜警戒。  相似文献   

13.
线形浮标阵搜潜时无人机监听航路规划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航空反潜时,无人机代替有人机对浮标阵进行监听是无人机在未来战场上的重要应用之一。以无人机独立执行监听线形浮标阵任务为背景,在对巡逻搜潜时线形浮标阵的布设进行分析并提出无人机航路的代价函数后,根据浮标阵的特点,规划出了平行监听和垂直监听2种无人机监听浮标阵方案,并对所规划航路的技术指标进行了分析。通过仿真,对这2种方案进行了验证,仿真结果分析表明了2种方案的优劣。  相似文献   

14.
应召反潜时无人机监听航路的规划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浮标阵是航空反潜模式下应召搜潜时常用的一种反潜手段。在假设浮标阵已被布设完毕并且由无人机对其进行实时监听的前提下,文章重点研究了无人机监听航线的规划问题。首先,研究了浮标阵的布设及其特点,分析了无人机航路的代价问题;接着,根据浮标阵的特点规划出了无人机监听方形浮标阵的监听航路飞行方案,并对所规划航路的技术指标进行了分析和研究;最后,对无人机的监听航路进行了计算,计算结果表明文中所规划的方案是可行的,这为无人机监听浮标阵的实际应用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5.
针对反潜巡逻机监听直线形浮标阵的问题,在给出该问题的背景和特点的基础上,给出了平行监听直线形浮标阵和垂直监听直线形浮标阵时的监听通用模型,提出了 4种特殊的监听直线形浮标阵方案并进行了比较。最后,通过仿真对这几种方案进行了验证。对仿真结果的分析表明了这些方案的优劣,为指挥员执行航空反潜任务提供了有效的辅助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16.
以方形声纳浮标阵检查性搜索为背景,研究了监听时间对声纳浮标阵搜索效能的影响,给出了仿真结果并对仿真结果进行了分析。基本结论为:声纳浮标阵的搜索效能随监听时间的增加而提高;只要开始监听,就可以取得比较高的搜索概率;监听时间的增加和搜索效能的提高不是简单的线性关系,而是大致可区分为快速提高期、平稳提高期和滞涨期3个阶段。应根据作战条件和作战要求合理确定监听时间。  相似文献   

17.
结合航渡中航母编队反潜防护的特点要求以及反潜巡逻机使用声呐浮标搜索的基本方法,研究提出了反潜巡逻机使用声呐浮标为航渡中的航母编队进行前方反潜防护搜索的作战使用方法,并使用蒙特卡洛法在想定条件下对搜索效能进行了仿真评估,进而通过仿真结果的分析,提出了对作战使用具有指导意义的意见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