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 毫秒
1.
20年前,1969年7月,美国“阿波罗”计划的3名宇航员首次登上月球。到1972年,“阿波罗”登月达到6次,12名宇航员在月球活动80小时,宇航员在月球表面6个不同地点间行走了90公里,将约400公斤岩石和土壤样品带回地球。由于开发月球的费用很高(当时估计25×10~9美元),美国改变了载人登月的空间优先发展政策,因而未能提出建立永久性月球基地的计划。美国国家空间委员会1986年曾提交过一份报告,主要内容之一是在下世纪的第一个10年重新飞上月球,而后于21世纪的第3个10年进行载人火星探险。  相似文献   

2.
徐菁 《太空探索》2006,(1):40-41
全球已经掀起了探月热,欧洲的SMART-1已进入月球轨道;中国正在研制嫦娥-1号卫星;印度将通过月球初航1号卫星考察月球。而在美国,自从2004年1月布什宣布新太空设想以来,美国航宇局制定出了一系列具体的探测计划,其中包括无人月球探测计划,该计划的第1个项目已经确定,就是美国新型绕月卫星——“月球勘测轨道器”,该卫星计划于2008年10月15日发射,它将是美国重返月球迈出的第一步,向来来人类探索更远的宇宙空间铺平道路。  相似文献   

3.
杭仁 《国际太空》2005,(12):24-31
2005年9月14日,美国航空航天局向白宫送交了重返月球计划,根据该计划,美国将建造新型载人航天器和运载火箭,在2018年把4名航天员重新送上月球,并在月球上停留7天;9月15日,这项历时13年的庞大计划又呈交给美国国会;9月19日航空航天局局长迈克尔*格里芬召开了新闻发布会,把该计划正式公诸于众.另外,据美国航天专家称,白宫已批准美国航空航天局提出的用新一代航天运载工具--“乘员探索飞行器”(CEV)替代航天飞机的计划,并要求现有航天飞机在2010年前退役.  相似文献   

4.
1989年美国前总统(老)布什提出要在21世纪的前10年重返月球。2004年1月14日,美国总统(小)布什又宣布美国的新太空计划,提出要在2020年前重新登月.并在月球上建立长期载人基地。2004年1月,我国“嫦娥工程”探月计划正式立项.预计2007年发射“嫦娥一号”绕月卫星,  相似文献   

5.
为响应美国总统布什提出的将开发载人月球前哨基地作为通往火星的阶梯的号召,NASA已动员几百人研究早期的月球基地计划。 NASA局长特鲁利向《航空周刊》简要介绍了9月19日白宫空间科学委员会明确的方案,他说:“这对NASA将产生相当好的效果。”在NASA对实用项目的重视程度上,月球基地计划已开始与空间站计划相匹敌。本月,空间站方案正面临着变化,主要原因是因为该计划的1990年财政预算可能被削减。特鲁利说:“在进行常规评审之前,我对空间站方案的完美性非常担心。”  相似文献   

6.
中国政府在“神舟5”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后,发表了个更加振奋人心的消息:启动“嫦娥计划”——探月工程。据透露,中国将于2007年发射围绕月球进行考察的探月飞船,最迟将于2010年实现在月球的“软着陆”——中国首批宇航员届时登上月球。那么,中国实施探月工程有哪些好处呢?  相似文献   

7.
月球探测卫星--月球初航-1□□继日本和中国近期分别发射了本国的首颗月球探测卫星"月女神"和嫦娥-1之后,印度计划在2008年10-12月发射其第一颗月球探测卫星--月球初航-1(Chandrayaan-1,见图1).  相似文献   

8.
亚洲航天大国印度对月球早已虎视眈眈。印度原打算2008年发射首个月球探测器——月球初航1号,后来为了与中国竞争而提前到2007年。在斯玛特1号成功击中月球表面预定位置后,印度现在也准备进行撞月探测,其科学家正在设计一个重30千克的撞击器,它搭载在月球初航一号上一起升空,然后撞击月球,激起月球土壤,获取矿物质和水的科学数据。所以,其发射计划有可能推迟到2008年。  相似文献   

9.
空间扫描     
小光 《国际太空》2007,(2):31-31
俄罗斯决定独立开发月球据2006年12月28日报道,由于美国未接受联合开发月球的建议,俄罗斯决定独立开发月球,并将于2010年出台开发月球的具体计划。按照目前的设想,俄罗斯将制定2025年之前的月球开发“三步走”计划,其内容是:首先以“国际空间站”为基础建立轨道基地,发射载人飞  相似文献   

10.
吴国兴 《太空探索》2007,(12):44-48
自从1958年美国发射先驱者-0号月球探测器以来,特别是阿波罗登月计划的实施,人们对月球的认识越来越深入,有关月球的知识和资料越来越多,对月球表面也有了比较全面的了解。  相似文献   

11.
前哨 《太空探索》2006,(1):38-39
2004年1月14日美国总统布什宣布的新航天计划,要重返月球,并进而将航天员送上火星。2005年9月19日美国航宇局局长宣布,为完成新月球计划需要1040亿美元,其中研制载人飞船大约需要55亿美元,研制发射飞船的运载火箭需要45亿美元,研制大推力的运载火箭需要50亿至100亿美元,并将于2  相似文献   

12.
易林 《太空探索》2001,(9):26-27
日本人一直对月球探测怀着浓厚的兴趣,自1997年用M5火箭发射探月卫星后,日本又制定了一项更高级别的探月计划,取名为“月球学与工程探测器”(SELENE)计划。该项目由宇宙科学研究所和宇宙事业开发团联合开发,预计2003年用H-2A火箭发射。  相似文献   

13.
杨孝文 《飞碟探索》2009,(10):40-41
从“阿波罗”计划的登月舱最后一次离开月球表面到现在,已经有36年历史了。虽然NASA制订了宇航员重返月球的计划,但这一计划目前给人的感觉只有困惑。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一些私人团队却为争夺2007年设立的2000万美元的“谷歌月球X”大奖而各不相让,都希望抢在竞争对手之前把自己研制的月球车送上月球表面。  相似文献   

14.
董俊廷 《太空探索》2005,(11):18-19
美国航宇局计划在2020年之前让航天员重返月球,再次对月球表面进行探索。表面上看起来,这跟过去的登月计划有重复的地方,但从根本上来讲是不同的。这次,航宇局计划在月球停留,建立月球考察点,以及为将来登陆火星和其他星球做一些铺垫工作。  相似文献   

15.
一凡 《太空探索》2001,(9):16-17
在国际上“重返月球”的呼声中,我国不少专家呼吁尽快启动月球计划,成为名副其实的航天大国。他们认为,开展月球探测,加入“月球国家”行列,可以提高我国的国际地位,有助于维护我国在国际外空事务和未来开发月球中的权益,还可以促进空间技术和其它高新技术发展,推进我国航天领域的国际合作。 月球是没有国界的星球,发达国家都想早日捷足先登,跑马圈地式的在那里占一块地盘。尽管联合国1984年通过的《月球协议》规定,月球及其资源是人类的共同财产,任何国家、团体和个人不得据为己有,但实际上,在月球上是真正的实力的较量,先登先得仍然是不争的事实,如果我国不开展月球探测,并取得一些  相似文献   

16.
《太空探索》2009,(12):37-37
2004年,美国总统布什发布了新的“空间探测新构想”,提出了雄心勃勃的“重返月球”计划。为实现这一计划,美国航宇局提出先期实施一系列月球机器人任务(包括月球轨道器、着陆器和巡视探测器),即LPRP计划。  相似文献   

17.
朱毅麟 《国际太空》2004,(10):23-26
以中国人家喻户晓的神话人物“嫦娥”命名的探月计划一期工程已经正式启动,中国计划于2007年发射首颗月球卫星的消息,成为继“神舟”载人飞船之后,国人及世界关注的新热点。  相似文献   

18.
徐菁 《国际太空》2005,(8):22-24
自从美国总统布什宣布太空探索新构想以来,美国航空航天局(NASA)制定了一系列具体的探测计划,其中包括“无人月球探测计划”(RLEP)。RLEP的第1个项目已经确定,就是研制“月球勘测轨道器”(LRO)。LRO计划于2008年10月15日发射,它将是NASA重返月球迈出的第一步.将为未来人类探索更远的宇宙空间铺平道路。图1为LR0设想图。  相似文献   

19.
在第34届宇宙科学技术联合讲演会上,日本宇宙科学研究所鹤田浩一郎和日本电气公司北出贤二等报告提出,日本不仅积极推进其月球开发计划,而且还积极推进金星、火星探测计划。他们的报告中还透露了1997年4~5月日本将用M-V火箭发射金星探测器、1998年8月探测器进入预定轨道、1996年10~12月用M-V火箭发射火星探测器、1997年10月探测器进入预定轨道。  相似文献   

20.
对美国载人重返月球的动机有各种说法,如何来正确分析认识这些说法是非常必要的。透过这些分析来比较客观地认识美国载人重返月球的真正动机,对于梳理我国实施月球探测计划的发展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1关于载人重返月球动机的各种说法1.1探寻水冰之说在几次月球探测任务中,如1994年的“克莱门汀”,(Clementine)、1998年的“月球勘探者”(Prospector),美国都对外宣称发现了月球可能存在水冰的证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