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海洋观测卫星1号(MOS-1)是日本自行研制的第一颗地球观测卫星,其主要目的是观测海表面颜色及温度等海洋现象,其次是确定有关地球观测卫星的基本技术。最近MOS-1飞行星的总装已经完成。星体为箱型构造,仅在单面展开太阳电池板。它将于1987年1~2月用 N-Ⅱ火箭8号(二级式)发射。MOS-1的研制是在以日本电气公司为主,三菱电机、东芝、富士道等公司协助的共同组织下进行的。它的观测数据除了在宇宙开发事业团的地球观测中心(崎玉县鸠山町)接收之外,还决定在泰国接收。  相似文献   

2.
自美国陆地卫星获得地球表面清晰图片取得成功以来,地球观测卫星的遥感技术已有惊人的发展。为此,日本宇宙开发事业团(NASDA)决定研制地球观测平台技术卫星(ADEOS),其目的是:①监视地球环境的全球变化;②继海洋观测卫星1号(M-OS-1)和地球资源卫星1号(ERS-1)之后,持续发展地球观测技术;③促进有关地球观测领域的国际合作;④取得未来型地球观测技术(平台公共连接技术)。  相似文献   

3.
从1977年开始,日本宇宙开发事业团就对地球遥感卫星用的所有分系统进行研究,并引进建立了美国陆地卫星地面接收站。现已掌握了利用先进计算机判读陆地卫星照片的技术,并把照片提供给日本防卫厅,作为监视苏联远东军事部署的重要参考资料。自1986年起,日本开始研制自己的第一颗“地球资源卫星-1A”。目前,这颗地球资源卫星上92%的部件是日本自己研制的。日本的这颗地球资源卫星(ERS-1)是海洋观测卫星的后继星。日本决定于1992年1~2月间用H1火箭发射它,主要任务是收集对探测  相似文献   

4.
日本在相继发射地球资源卫星(JERS-1)和海事观测卫星(MOS-1A和MOS-1B)后,目前正在实施高级地球观测卫星(ADEOS)计划和热带降雨测量卫星(TRMM)计划。一、高级地球观测卫星高级地球观测卫星重约4吨,总功率为4500瓦,大小为4米×4米×5米,寿命3年,约在1996年初发射,可用于观测温室效应、地球臭氧层的减少和热带雨林的砍伐等。卫星研制总经费预计为6~7亿美元,其中包括日本宇宙开发事业团(NASDA)研制的探测器费用(不含美、法和日本通产省研制的探测器费用)。卫星主要由日本  相似文献   

5.
为使预定于1986年夏发射的海洋观测卫星1号(MOS-1)如期上天,日本宇宙开发事业团正进行一系列有关试验,其中包括重要的鉴定试验。专为鉴定试验用的 MOS-1号原型星已于今年6月26日搬入筑波宇宙开发中心。  相似文献   

6.
日本宇宙开发事业团已于1986年11月9日把准备在1987年1~2月发射海洋观测卫星1号(MOS-1)的 N 系列火箭16号机(N-Ⅱ系列的第8枚),从三菱重工业名  相似文献   

7.
日本宇宙开发事业团将在本年内选定地球资源卫星-1(ERS-1)的主承包商。宇宙开发事业团将向三家日本卫星制造商简要提出这颗卫星的规格。承包合同的三家公司是:三菱电气公司、日本电气公司和东芝公司,其中日本电气公司具有研制海事观测卫星-1(MOS-1)的经验,而另两家公司则是在减小卫星重量、姿态控制系统和太  相似文献   

8.
一、现状和近期计划 1972年发射了地球资源技术卫星,即后来重新命名的陆地卫星1号。 1985年9月,美国通过行政手段决定使陆地卫星计划转让给私人经营,当时的地球观测卫星公司(EOSAT)接管了陆地卫星工作,并开始了一项研制新卫星和实用地面站的计划。目前,陆地卫星4号在轨道上部分工作,陆地卫星5号完全工作,估计能工作到1988年。 EOSAT公司正在研制陆地卫星6号和7号,卫星将采用增强专题制图仪(ETM),该仪器由休斯公司圣巴巴拉研究中心研制,它包括7个谱段(30~120米),一个15米  相似文献   

9.
1972年,美航宇局发射第一颗地球观测卫星。当时,为了卫星数据的分析工作,日本一些科学家参加了陆地卫星计划。这标志着日本空间地球观测活动的起步。1978年,日本宇宙开发事业团(NASDA)在东京附近建立了一个地球观测中心,并在翌年开始直接接收陆地卫星的数据。1976年,在各方面专家小组的支持下,NASDA开始进行地球观测卫星计划的调研基础  相似文献   

10.
日本长野县木曾郡王泷村,在1984年9月14日的大地震中多处发生塌方,遭受了巨大损失。宇宙开发事业团地球观察中心(埼玉县鸠山村),于同年5月10日、9月23日、10月1日分别接收到美国陆地观察卫星“陆地卫星—5”、“陆地卫星—4”观测的王泷村大地震前后情况的信息后,以王泷村为中心进行了放大、模拟彩色合成并制得三张清晰的彩色照片。根据照片对地震前后情况进行比较后,判明塌方源在靠近御岳山顶的传上河最上游  相似文献   

11.
一、计划概况日本的地球观测卫星,是在日本科技厅(STA)的领导下,由“日本空间研究机构”(NASDA)具体计划与开展研制的。 1978年,日本空间活动委员会(SACJ)制定了“日本空间研究方针的概要”。在这个文件中明确指出,为了建立地球观测技术并逐步使卫星走向实用化,日本应当研究自己的海洋观测卫星和陆地观测卫星系列。目前,日本正在考虑的有三颗海上观测卫星(MOS-1,2,3)和两颗陆地观测卫  相似文献   

12.
宗河 《太空探索》2003,(2):38-39
2002年12月14日,日本H-2A火箭顺利把世界最大级别的环境观测卫星——先进地球观测卫星-2(ADEOS-2)送入轨道。 日本宇宙事业团开发的先进地球观测卫星-2也称作绿色-2,因为它是1996年8月发射并经过10个月的运转出现故障的地球观测卫星绿色-1(即先进地球观测卫星-1)的后继卫星。其上面搭载有日本、美国和法国研制  相似文献   

13.
1概况□□近几十年来,泰国遥感数据的获取主要依赖本国地面站接收美国“陆地卫星”(Landsat)、加拿大“雷达卫星”(Radar-sat)、“印度遥感卫星”(IRS)等国外地球观测卫星数据。为了摆脱这一局面,拥有独立自主的遥感系统,2004年泰国地理信息与空间技术发展局(GISTDA)与法国阿斯  相似文献   

14.
目前,随着世界人口的增加和发展中国家工业化的进展,石油、矿产等能源资源的消费量与日俱增。另外,由于已知的蕴藏量有限,如果今后没有新的发现,按现在的消费量推测的话,那么在不久的将来许多资源和能源将出现枯竭状态。为了寻找新的资源和能源,日本宇宙开发事业团(NASDA)着手研究与开发卫星遥感技术。其中海洋观测卫星(MOS-1)就是该系列的第一颗卫星,预计1987年发射。  相似文献   

15.
<正> 地球观测卫星利用星上遥感设备对地球进行观测,以获取各种地面信息.这种卫星通常选取太阳同步兼回归轨道.在太阳同步轨道上,运动的卫星在相同的地方时经过观测区域,卫星摄影时,太阳高度角基本相同;选取回归轨道,其目的是使卫星在运行一个回归周期以后,又重复原先的地面轨迹,这就可以满足用户对同一目标多次重复观测的要求.美国陆地卫星、泰罗斯、依托斯、雨云及法国的地球资源卫星均设计为这样的轨道.  相似文献   

16.
[据美国《航空周刊与空间技术》1979年1月15日报道]西德MBB公司和日本三菱电气公司已签署了一项谅解备忘录,为将于1983年发射的日本海洋观测卫星-1(MOS-1)研制三轴稳定系统和太阳电池。目前,三菱电气公司就日本政府的这项海洋卫星合同正与日本其  相似文献   

17.
日本海洋观测卫星“MOS—1”已于1987年2月19日在种子岛宇宙中心发射,顺利地进入极轨道。此卫星被命为“桃花一号”。2月23日,宇宙开发事业团地球观测中心,首次接收到了该星发回的良好的图像资料,25日公开发表了利用可见光近红外辐射计观测的长崎县大村湾地区图像,东西长40公里,南北长36公里,图像上能分辨出长崎机  相似文献   

18.
美航宇局(NASA)最近已把陆地卫星的操纵和管理权移交给国家海洋大气管理局(NOAA)的国家环境卫星数据服务部(NESDIS)。移交仪式是在哥达德飞行中心进行的。在此之前,NASA操纵着已发射的四颗陆地卫星(包括1982年7月16日发射的陆地卫星-4)和哥达德飞行中心的地面系统。从星上接收的数据,是通过在南达科州苏福尔斯地球资源观测卫星  相似文献   

19.
1 我国实时接收的国内外遥感卫星种类□□目前我国正在接收和将要接收数据的国外遥感卫星有6类8颗,我国遥感卫星有4类4颗,共计6类12颗,其中气象卫星5颗,陆地卫星4颗,海洋卫星3颗,如表1所列。表1 我国正在接收和将要接收的国内外遥感卫星种 类在轨卫星后继卫星国家时间陆地卫星气象卫星海洋卫星“陆地卫星”类雷达卫星类1)极轨卫星类静止卫星类水色卫星类环境卫星类陆地卫星-5陆地卫星-7斯波特-4资源-1雷达卫星-1诺阿-14诺阿-15风云-1CGMS-5风云-2A“海星”海洋-1欧洲遥感卫星-13)欧洲遥感卫星-2地球观测系统-AM2斯波特-5A斯波特-5B雷…  相似文献   

20.
日本海洋观测卫星 MOS-1现在处于验收试验阶段,计划于1987年初发射。卫星为三轴稳定,带有三个地球敏感器和两个动量飞轮。有效载荷为多光谱电子扫描辐射计(MESSR),可见光和热红外辐射计(VTIR)以及微波散射辐射计(MSR)。MESSR 的光学遥感器分辨率约50米,VTIR 可见光和红外的分辨率分别为900米和2700米。卫星上装有数据收集系统,接收和转发地面浮标和其它小型自动发射装置发射的环境数据。卫星发射重量为740公斤,桨状可展太阳电池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