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航天技术不仅能够直接产生经济效益(见本刊2000年第6期),而且还能创造间接的经济效益,带动和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壮大。航天技术所创造的间接经济效益包括以下方面:航天技术对相关技术产业的需求与投资带来的效益。航天技术带、动其他新兴产业与市场,也就是创造新经济增长点的效益。  相似文献   

2.
航天产业的直接经济效益是指航天技术及其产品进入市场或社会应用所产生的一次性效益,它可分成两部分:一是航天技术与产品国内外销售及发射、搭载服务的收益;二是为空间技术项目的社会应用所产生的一次性效益。 以美国为例,其商业航天收入呈逐年增长的趋势,如图1所示。在1988-1994年间,各类航天收入的比例见图2。一、发射市场以及运载火箭和卫星制造业的经济效益 商业发射市场是航天技术产生直接经济效益的主要市场之一,它包括运载火箭和卫星两大产品。世界商用卫星发射市场主要包括两部分:一是商用静止轨道卫星市场,其…  相似文献   

3.
航天技术是一门高度综合的尖端科学技术。它不仅具有军事价值,而且对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也有重大意义。二十多年来,大量事实表明,航天技术对人类社会的发展已经产生了并将继续产生深远的影响。航天技术的经济效益可分为直接的和间接的两种。直接效益是指人们利用各类航天器获得的益处,比如利用卫星进行通信、电视广播、  相似文献   

4.
本文简述了有关航天产业社会经济学研究中的几个基本问题。文中首先从社会经济发展的观点归纳了航天技术产业的三个重要特性,并提出了区分社会与经济效益的一种原则;然后对航天技术产业的直接与间接效益建立了一种概念分类方案;最后强调了发展航天技术的社会与经济效益的不可替代性。  相似文献   

5.
廖少英 《上海航天》1995,(3):30-34,48
从发展信息处理技术、勘察国土资源、监测国土环境和减轻自然灾害等七个方面,论述了航天产业在国民经济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应用大量实例,分析了航天产业所产生的直接和间接经济效益,认为航天产业是一支高经济效益的产业。最后分析了发展中国家发展航天产业的经济效益,认为发展中国有利用航天技术发展国民经济是一条捷径。  相似文献   

6.
利用Solow的总量生产函数为数学模型,以上海航天系统为实例,根据统计数据定量地研究了航天技术产业对上海航天部门经济增长的贡献.根据气象卫星、海洋卫星等现实和可能的经济效益,揭示和论证了航天技术创益方式的特殊性和航天技术经济效益的宏观性.分析了航天技术广泛的社会应用和扩散,以及航天产业给我国宏观国民经济带来的巨大的直接或间接的经济效益.面对世界潮流提出发展对策,指出发展航天技术在我国国民经济发展中的关键性地位和决定性作用.  相似文献   

7.
廿世纪后半世纪,航天活动扩大了人类的知识领域,提供了新的信息和物质资源,对人类的生产活动和日常生活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并带来了巨大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军事效益。与此同时航天技术本身也不断取得进步,成为一项现代高技术,并已发展为新的技术密集型产业。  相似文献   

8.
航天技术的应用创造极高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本文从多方面论述了航天技术的发展对国民经济的带动作用。  相似文献   

9.
对科学技术社会经济效益的评价不能仅就一项技术本身或一项技术的某一特定发展阶段来进行,而必须考虑到该项技术的科学技术效益所引起的系统效应及其效益发挥必经的发展过程。本文从科学技术的应用结构、对象结构、学科结构三个方面,分析了航天技术在当代科学技术结构性变革中的作用。同时强调了全面评价航天技术社会经济效益必须树立的系统观念和发展观念。  相似文献   

10.
美国航宇局科技成果转移和商品化王晓峨航天技术除了它的直接应用并产生新的产业以外,通过技术转移,还能够给传统工业增添新的活力,并推动整个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现对美国航宇局在这方面所做的工作加以介绍,以供国人参考。一、美国航宇局技术转移工作的历史演变美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