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非稳态流体网络方法在发动机空气冷却系统中的应用   总被引:11,自引:6,他引:5  
将流体网络法与非稳态模拟方法相结合应用到发动机空气冷却系统沿程温度、压力、流量的非稳态特性预测中.本方法将空气系统简化为节点和元件组成的网络,节点和元件处建立守恒方程,针对传统解法的计算稳定性问题引入了压力修正和积分方法相结合的求解方法.程序应用到可参考对照的模型中得到验证.验证后的程序被应用到发动机轴部冷却通道空气系统非稳态特性预测中.   相似文献   

2.
流体网络法在发动机空气冷却系统设计中的应用   总被引:16,自引:10,他引:6  
将一维稳态流体网络方法应用到发动机空气冷却系统沿程压力、温度和流量预测中.该方法将空气系统简化为节点和元件组成的网络,节点和元件处建立守恒方程,在压力修正、流热耦合方法基础上引入系数迭代修正求解.程序应用到有经验关联式的模型中验证,计算结果与经验关系式吻合得较好.验证后的程序被应用到某发动机空气系统初步设计方案的校核和改进中,在模拟结果指导下的参数调整很好地满足了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3.
流固网络一体化模拟方法探索及应用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推导了一种新的流体网络与固体网络一体化模拟方法编成程序应用到航空发动机空气系统及沿程固体域的温度、压力、流量预测中.该方法将模拟系统简化为节点和元件组成的网络,节点和元件处建立守恒方程,应用新的方法将流体和固体网络统一求解.程序应用到有参考结果的算例中得到验证,验证后的程序被应用到某预研航空发动机涡轮盘的流场和温度场预测中,为工程设计提供了有用的参考.   相似文献   

4.
非稳态流体网络模拟新方法及其应用   总被引:8,自引:5,他引:3  
推导了一种新的非稳态流体网络模拟方法应用到流体系统沿程温度、压力、流量的非稳态特性预测中.本方法将流体系统简化为节点和元件组成的网络,节点和元件处建立守恒方程,应用压力修正和微积分方法相结合的综合方法进行模拟.程序应用到NASA的推进剂压缩模型中,并与经验关联式和NASA的程序模拟结果进行了对照,结果吻合地较好,证明了程序的可行性,验证后的程序被应用到航空发动机冷却流路模拟中.   相似文献   

5.
二次空气系统一维非定常计算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澎  吴宏  陶智 《航空动力学报》2014,29(7):1710-1720
研究了燃气轮机二次空气系统的非定常计算方法.通过将整个二次空气系统划分为两部分,特征"长"元件以及局部损失元件.特征线法用于单个特征"长"元件的求解,通过将连续方程、动量方程、能量方程构成的偏微分方程组转换为常微分方程组并联立求解,可以充分考虑内部流动与换热的相互影响;基于压力修正的流体网络法则用于由多个局部损失元件组成的局部流体网络,首先对动量方程组进行求解,进而对各自的能量方程进行求解.如何在采用这两种方法进行求解的上述两类元件之间进行数据交互将被讨论.此外,所提出的时间步长定义方法以及改进的元件计算模型使得二次空气系统的非定常分析得以实现.计算程序经与某系统定常实验数据及单个元件的非定常计算数据进行对比,在10s的计算时间内,基于特征线法得到结果与CFD数据偏差达到10.2%,结果表明该计算程序可以满足二次空气系统非定常计算的要求.  相似文献   

6.
王磊  毛军逵  邱长波  赵伟  何辉 《推进技术》2021,42(11):2506-2514
针对目前航空发动机空气系统稳态算法中收敛性依赖初值的问题,将蒙特卡罗方法与流体网络法综合应用到空气系统可压缩流体一维网络计算中,提出了一种新的计算方法Monte Carlo-Fluid Network(MC-FN)。该方法将空气系统简化为由节点和元件组成的网络,借助蒙特卡罗方法获得空气系统内各节点压力分配,再根据空气系统中各元件流阻特性和换热特性计算流量、温度。计算中通过将游动次数比较少的蒙特卡罗方法的计算结果作为流量残差法节点压力、温度的初始值,实现快速求得精确收敛解。与流量残差算法相比,MC-FN方法计算精度不变,收敛速度提升了66.5%;与线性求解法相比,MC-FN方法的计算精度提升了25.2%,收敛速度提升了43.8%。  相似文献   

7.
孙科  郭佳男  刘涛 《航空发动机》2022,48(4):111-115
针对流体网络1维计算模型,设计得到新型数据结构,顶层为二元有向图,其中的元素为流体网络的各分支,使用二元 关系矩阵表达二元有向图,元素数值为1则表示2分支间存在有向连接关系;中间层为分支,其中的元素为流体网络中的各类典型 元件,将不同类型的各元件连接为双向链表,方便计算程序调试时对相邻元件参数的监控;底层结构即为各元件元素,各类元件由 标准类继承而来,其中将元件的计算函数及关键参数封装于标准类中,编写代码调用计算函数及元件进出口参数时只需调用标准 类统一代码。新型数据结构在数据存储占用空间、程序调试、计算代码编写、网络结构变更时数据结构的改动等方面都有明显优 势。应用于供气系统流体网络模型,流量计算结果仅比试验结果高2%。  相似文献   

8.
流体网络节点残量修正算法的改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提高流体网络求解的收敛性与稳定性,对网络节点残量修正算法进行改进。基于理论分析,提出使残量修正算法大范围收敛的初值赋值规律,并通过简单模型的数值分析加以验证;在节点残量修正显式迭代的基础上,提出隐式梯形迭代格式,扩大最大迭代步长。基于改进方法,以某典型航空发动机空气系统为例进行计算,获得空气系统各节点的压力、温度以及各支路的质量流量。该计算过程显示,相对于残量修正显式迭代,改进计算振荡大幅度减弱,收敛速度提高了80%以上。结果表明:改进算法有效地提高了流体网络求解的稳定性和收敛性。  相似文献   

9.
实现边界元并行分布计算的一种新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给出了实现边界元并行分布计算的一种新方法。它将边界元离散节点分为与计算网络所拥有的处理机台数相对应的若干组, 以此实现任务分配, 独立地计算形成每组节点对应的离散边界元积分方程, 最后利用迭代方法行求解分布的边界元方程组。以弹性问题为例, 在Inmos T800 Transputer 系统上实现了边界元计算。验证了本文方法的可行性与有效性。  相似文献   

10.
将空气系统简化为由节点和元件组成的一维拓扑网络,建立各部分的流动控制方程组,编制了仿真程序,利用循环中点求积牛顿法对方程组进行求解。将其应用于某压气机试验件空气系统计算,并对试验件空气系统的参数进行敏感性分析,探讨影响空气系统功能的主要因素。结果表明:利用参数微分法求解同伦方程,可增大牛顿法求解的收敛速度与收敛域;在该压气机试验件中,利用卸荷腔结构和封严能力较强的篦齿封严环可以将流路有效分隔开,有利于分别实现控制目标。   相似文献   

11.
华耀南 《航空动力学报》1991,6(2):144-148,187-188
本文对计算轴流压气机 S1流面的流函数矩阵解法的计算机程序作了修改,使之能适合于计算离心压气机的 S1流面。本方法是引入人工密度,积分运动方程求速度场,而后求密度场,进行迭代求解,计算速度非常迅速。对离心压气机的几个算例表明:只要不发生明显分离,计算结果与实验值是符合的。   相似文献   

12.
在时变耦合复杂动态网络同步的基础上研究复杂网络节点间的保密通信,并以Lorenz方程为复杂网络节点的状态方程为例,验证了复杂网络的同步在保密通信中应用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3.
平面大头叶栅跨声速流动的一种有效解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准确数值预估叶片头部表面的压力分布,一直是叶片气膜冷却设计中十分重要而又尚未圆满解决的问题。本文针对这个问题提出了一个高准确度、高效率的计算方法。 在文献[1]的基础上,本文从任意正交曲线坐标系中的基本方程出发,引入Von Misses变换,导出了相应的流线控制方程,并具体地在拟边界层坐标系中计算了RA叶栅流场,结果与实验符合甚好,据作者所知,本文方法是已见到的计算同类叶栅方法中准确度最高、花费机时最少的。  相似文献   

14.
赵桂萍  沈慧俐 《航空动力学报》1997,12(2):172-174,220
发展了一种二元喷管流场计算的三维N-S方程扫描有限元方法,给出了N-S方程中二阶导数项新的离散方法,以及更完善、简洁的扫描有限元方程的表达式。开发了相应的计算程序,用所发展的方法对二维平面收扩喷管、两种大宽高比的二元喷管及其圆变方转接段的三维粘性流场进行了计算,计算结果表明本方法具有较宽广的适用范围,计算结果良好  相似文献   

15.
气流激励下叶片动力响应分析方法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利用在物理过程上的耦合代替数学方程上的耦合,完善了双向顺序耦合求解的理论,进一步给出了双向顺序耦合的数值求解方法,并描述了其在物理上对应的过渡过程.结合具体工程算例,分析得到某小型发动机二级静叶在气流激励下的流场分布形式和叶片动力响应的特点,指出了双向顺序耦合数值求解方法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16.
弱可压缩流体与可压缩流体模型的管路水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提升液体推进系统模型对可压缩流体的仿真能力,针对供应管路的瞬变流动,采用一维有限体积法,使用Modelica语言基于MWorks平台分别开发了适用于补燃循环发动机仿真模型库的弱可压缩流体与可压缩流体的管路模型,不同于控制方程中显含声速的弱可压缩流体模型,可压缩流体模型通过将守恒方程与真实流体的SRK型状态方程耦合求解来计算压力波的传播。在管路供应系统中,分别以液氢、液氧及液甲烷为工质进行关阀水击的仿真研究,结果表明:使用SRK状态方程避免了可压缩流体模型对内能拟合公式的依赖,减轻了建模难度;可压缩流体模型对液氧及液甲烷的仿真结果较为准确,最大误差不超过2%,对液氢的最大计算误差约9%;相对于可压缩流体模型,弱可压缩流体模型计算得到的水击压力在振幅及频率上均偏大;可压缩流体模型计算得到的流体密度波动不超过3%,因此工程实践中处理水击问题时将液体假设为弱可压具有一定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