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7 毫秒
1.
1987年4月16~17日,《宇航学报》编辑委员会在北京召开二届二次全体会议。委员们听取了中国宇航学会1986年国内外学术活动情况介绍和1987年学术活动计划之后,在主编庄逢甘同志主持下,认真讨论了今明两年《宇航学报》的编辑方针;研讨了专业学术会议与编辑  相似文献   

2.
1986年8月21日,在航天部科技委会议室,庄逢甘主编主持召开了《宇航学报》编委会二届一次常务会议,研究决定了以下事项: 一、根据二届一次编委会全体会议讨论的意见,对四个文件修改稿再次进行了研究和修改,通过了新的《宇航学报》征稿简则、《宇航学报》编辑委员会章程、《宇航学报》编辑部工作条例和《宇航学报》稿酬办法等四个文件。  相似文献   

3.
一九八二年五月十一日,《宇航学报》编辑委员会成立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由中国宇航学会理事长任新民同志主持,航天工业部副部长宋健同志,北京航空学院副院长曹传钧同志,中国宇航学会副理事长梁守槃同志,理事庄逢甘、李苾、屠善澄、于翘、张竞荣、俞宝传等同志出席了会议;参加会议的还有中国宇航学会各专业委员会、国防科技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的编辑委员,以及宇航学会办公室和编辑部的同志,共计三十五人出席了这次会议。  相似文献   

4.
《宇航学报》创刊三周年了。一九八三年八月下旬,编辑委员会在北京召开扩大会议。出席会议的编委和院校、科研所、机关的同志共计四十七人。主编任新民同志、副主编梁守槃、庄逢甘同志分别主持了两天的会议。 大会听取了编辑部朱庆林同志关于《宇航学报》创刊三周年的工作汇报之后,围绕着《宇航学报》今后的编辑方针,如何依靠中国宇航学会所属的各专业委员会和各省宇航学会的集体力量来办好学报?如何加强稿件审查和扩大学术交流等三个问题,展开了热烈而认真的讨论。  相似文献   

5.
《宇航学报》2008,29(3)
2008年4月28至29日,根据2008年编委会工作会议精神和中国宇航学会领导的安排,《宇航学报》编委会本年度的第一次地区性工作会议在国防科技大学顺利召开。学报多位资深编委,国防科技大学的优秀审稿专家,以及学报编辑部成员共19人出席了此次会议。会议由学报副主编、装备指挥技术学院原院长常显奇同志主持。  相似文献   

6.
1992年6月8日,《宇航学报》第二届四次编委会在北京的京丰宾馆召开,会议由《宇航学报》主编、庄逢甘同志主持,航空航天部白拜尔总师也到会参加。来自全国有关科研、生产、设计部门及高等院校的专家、学者组成的《宇航学报》编委会成员对学报的工作进行了充分细致的研讨,就学报如何才能更好地反映我国当代宇航科技的水平,如何妥善处理文稿  相似文献   

7.
1988年9月初,在北京召开《宇航学报》第二届第三次编辑委员会全体会议,会议由主编庄逢甘同志主持,出席的有陆元九、屠善澄、张履谦、王树声、吴北生、崔国良、朱庆林、沈家楠、俞宝传、常荣福、吴瑶华、常显奇、陆仲良、张清泰、张世基、王国雄、贾司光、李素循、黄培康、朱宁昌、黄祖蔚、冯仕继等编委和编辑部的朱桂龄等编辑同志。 回顾二届二次编委会全体会议之后,一年半来,编辑工作进行了以下几项改进:  相似文献   

8.
一九八六年三月二十二日,中国宇航学会在北京召开二届二次常务理事会。任新民理事长主持会议,王献秘书长汇报一九八五年学会的工作。 一九八五年,中国宇航学会召开了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标志着宇航学会的工作走向一个新的起点。一年来,各专业委员会组织学术交流会和专题讨论会二十二次,参加人数约二  相似文献   

9.
《航天控制》编辑委员会二届二次会议于1989年11月22日在北京市举行。《航天控制》名誉顾问、中国自动化学会理事长杨嘉墀同志出席会议并讲话。航空航天部科技委员会自动控制专业组副组长徐延万同志对进一步办好《航天控制》提出了希望与要求。《航天控制》  相似文献   

10.
中国宇航学会遥测专业委员会和中国自动化学会遥测遥感遥控专业委员会经半年多筹备,于1998年9月21日组成《遥测遥控》第三届编委会。本届编委会成员名单刊于本期封四。《遥测遥控》第二届编委会成立于1993年初,五年多来进行了大量的卓有成效的工作。近几年来...  相似文献   

11.
《宇航学报》2008,29(2)
中国宇航学会《宇航学报》编委会四届六次工作会议于2008年1月21至22日在北京召开。出席会议的有学报主编、中国科学院庄逢甘院士,学报副主编余梦伦院士、黄培康院士、装备指挥技术学院常显奇院长,航天科技集团原总经理助理张丽辉女士,学报第四届编委以及编辑部人员共52人,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产业基础处孙国斌处长特邀出席。会议由学报副主编、中国宇航学会秘书长杨俊华主持。会议的主要议题是总结2007年《宇航学报》的主要工作,研究当前编辑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改进措施,讨论2008年编辑工作的计划和初步设想。会议首先听取了学报副主编、编辑部主任陈念生同志对学报2007年所取得的主要成绩及工作汇报。汇报主要指出:(1)据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数据统计,2006年学报的影响因子(0.607)较05年提高了25%,在我国航空航天类期刊中排名第二;(2)逐步开展了网络建设工作,实现了网络投稿、远程办公,以及07年的全文电子版下载(网址http://www.yhxb.org.cn);(3)2007年学报获得了“中国科协学术精品期刊工程”(C类)资助,“2006年百种中国杰出学术期刊奖”,以及“第五届中国科协优秀学术论文奖”(《基于线性均方...  相似文献   

12.
根据中国宇航学会第六届二次常务理事会的精神和马兴瑞理事长的要求,2月29日,由37家航天科技期刊负责人组成的中国宇航学会航天科技期刊联盟筹备委员会召开会议,推选产生了联盟领导机构--联盟工作委员会(等),联盟工  相似文献   

13.
正中国宇航学会主办的《宇航学报》(以下简称"学报")第五届编委会自2016年成立至今已四年有余,在杜善义主编的领导下,通过各位编委、广大学者辛勤耕耘和编辑部努力,学报在论文学术水平和出版质量方面都取得了可喜进步。四年来,学报共出刊48期,载文量681篇。组织策划中国宇航学会成立40周年、《宇航学报》创刊40周年等4期专刊。  相似文献   

14.
2007年2月1~2日,中国宇航学会《宇航学报》编辑委员会2007年工作会议在北京碧水大厦举行。参加此次会议的主要领导有:学报主编、中国科学院庄逢甘院士,学报副主编、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马兴瑞副总经理、张履谦院士、余梦伦院士、黄培康院士、装备指挥技术学院院长常显奇,学报常务编委、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总经理助理张丽辉女士、中国科学院吴宏鑫院士、上海八院李相荣总师。学报副主编、中国宇航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杨俊华主持了会议。  相似文献   

15.
正3月19日,中国宇航学会在京召开第六届第五次理事会,142名理事出席会议。会议表决通过了一系列重要事项。因职务变动和国家有关规定,许达哲同志提议不再担任中国宇航学会第六届理事长。经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党组研究和本人同意,通过表决,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董事长、党组书记雷凡培担任中国宇航学会第  相似文献   

16.
一九八五年五月五日,中国宇航学会在北京召开第二届第一次常务理事会,会议由任新民理事长主持。首先听取王献秘书长汇报《中国宇航学会章程》的修改情况,常务理事们根据第二次代表大会的提案,对学会章程草案逐条进行了审议,并同意在补充有关学生会员的内容和修改个别条文后付诸实施。  相似文献   

17.
1993年2月17日~21日在全国遥测学术年会期间,中国宇航学会遥测专业委员会和中国自动化学会遥测遥控遥感专业委员会联席会议讨论了《遥测遥控》杂志编委会的换届工作,协商并原则通过了第二届编委会的组成名单。会后,经进一步协商确定了正式的组成名单。名单刊于本期封四上。第一届《遥测遥控》编委会任期很长,进行了大量有成效的工作。在此期间,由于不少编委的工作岗位变动,使他们难于继续发挥编委的作用;同时,考虑到编委成员应逐步年青化的精神,经上述两专业委员会同意,于去年开始着手换届的准备工作。经过原编委们所在  相似文献   

18.
中国宇航学会无人飞行器学会二届三次年会暨学术报告会在京举办中国宇航学会无人飞行器学会二届三次理事会暨学术报告会于1998年4月7~8日在北京举办,来自中国航天工业总公司、空军、海军及有关部门的100余名专家学者参加了这次会议。学会理事长刘从军在会上就...  相似文献   

19.
第二届《航天控制》编辑委员会会议于一九八六年十一月十四日在桂林市举行。航天部科技委员会自动控制专业组组长、中国自动化学会常务理事屠善澄同志出席会议,宣布了第二届《航天控制》编辑委员会组成名单并向各位编委颁发了聘书。  相似文献   

20.
2006年1月10日,中国宇航学会《宇航学报》编委会2006年工作会议在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逸夫科技楼一楼学术报告厅举行。参加此次会议的主要领导有:学报主编、中国科学院庄逢甘院士,学报副主编、航天科技集团公司马兴瑞副总经理、张履谦院士、屠善澄院士、余梦伦院士,常务编委、科技集体公司总经理助理张丽辉,21基地赵军副司令员等编委也参加了此次会议。学报副主编、中国宇航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杨俊华参加并主持了会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