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欧空局的实验型数据中继卫星—Artemis比预定日期推迟六个月左右,很可能错过预定1996年由阿里安5火箭的免费发射。结果欧空局必须另找1.15亿美元来付阿里安火箭的商业发射费用。虽然欧空局1996—1997年的总通信预算现在还不知道,但这么多的发射费用相当于近几年总通信费用的四分之一。 Artemis是欧联数据中继卫星的先驱,欧联数据中继卫星的第一颗星准备于1999年发射。  相似文献   

2.
自1975年发射首颗ETS-1卫星以来,总计已发射了28颗NASDA卫星。关于卫星的操作,NASDA已经开发了实时遥测/遥控处理系统,可通用于不同类型卫星。  相似文献   

3.
“高级中继和技术卫星”(ARTEMIS)是欧洲空间局数据中继和技术卫星(DRTM)计划的一部分,该计划由两个独立部分组成;ARTEMIS和数据中继卫星(DRS),Artemis工程的主要包商是意大利的ALENIASPAZIO(ALS),它领导了一个由若干欧洲和加拿大的大型公司组成的工业财团,ALS目前正在制造这颗卫星,预计1998年中作好发射准备(发射时间已推至2000年-译注)。本文第一部分介绍  相似文献   

4.
日本的数据中继试验卫星系统(DRTSS)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日本国家航天开发局(NASDA)已经在1995年使用工程试验卫星(ETS)-VI进行了轨道间通信的基础实验,在ETS-VI实验的基础上,于1997年发射通信与广播工程试验卫星(COMTES)。继ETS-VI和COMETS之后,NASDA计划用两颗数据中继试验卫星(DRTS)进行高速率数传网络操作实验。DRTS预计于2000年前后由H-Ⅱ火箭发动射升空,本次实验的目的是为地球观测国际空间站等日本航天  相似文献   

5.
GS/221高速摄影测量仪自1990年在CZ-2E发射任务中用于火箭起飞漂移量测量以来,多次完成卫星发射测量任务,提交了各种任务火箭起飞漂移量的数据处理报告。在实践中,GS/221测量的数据处理方法也逐步完善,本文了对其中一些特殊性问题的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6.
11月5日,日本在用自制的HZ火箭发射一颗多功能卫星时,在火箭升空3分59秒后,第一节火箭的主机比预定时间提前2分钟停止运转,当第一节火箭分离后,机体位置、速度等一切数据突然消失,卫星无法进人预定轨道,地面控$忡心不得不下达指令将第二I节主机引爆。在日本航天史上,被迫引爆主机尚属首次,这次发射失败造成的损失达3。36亿美元。HZ火箭是日本宇航界花费了10年0血、耗资近26亿美元自行研制的,火箭全长50米、重260吨,能够把重2吨的卫星送人太空,自1994以来已连续5次发射成功,但在今年2月的一次…  相似文献   

7.
去年11月15日,日本宇宙开发事业团在种子岛宇宙中心用8号HZ大型火箭发射MTSAT卫星。火箭发射约4分钟后第一级火箭主发动机停火,第二级火箭虽已点火,但不能正常工作。为保证安全,火箭发射7分41秒后发射站发出指令,火箭在约46千米高空处自爆落人海中,其卫星失踪。HZ是日本国产化大型双级火箭,直径为4米,全长为50米,重约260吨,能将重2吨的卫星送人预定的同步轨道。该火箭的承包商主要是三菱重工、尼桑汽车、石川岛播磨重工、川崎重工等。开发费用2500亿日元。1994年1号HZ发射成功,1998年…  相似文献   

8.
非寒 《国际航空》2001,(2):61-63
欧洲计划2003年发射第一颗称为METOP的极轨道气象卫星;美国的气象卫星现由商业部所属的美国海洋与大气局(NOAA )负责管理和运行,从2008年起将由空军、 NASA和 NOAA人员组成的办公室管理运行;日本用一种称为 MTSat新型卫星代替最新的 Himarawi—5 2星;俄罗斯将于今年发射第二颗 GOMS卫星和第一颗新的“流星” M3极轨道卫星  相似文献   

9.
《飞行器测控学报》2006,25(3):46-46
格林尼治时间2006年6月16日22时44分,哈萨克斯坦首颗卫星成功进入太空,标志着哈萨克斯坦朝加入太空探索国家的行列迈出了重要的一步。静地卫星KazSat 1由俄罗斯“质子”-K火箭发射,星箭按预定时间分离。原定发射日期为2005年12月,因技术问题推迟到今年。俄罗斯总统普京与哈萨克  相似文献   

10.
美国宇航局正在重新起用一直高度保密的D一21超音速无人侦察机,将它用作可重复使用的航天飞机(RLV)的推进装置的试验飞行器。D一21最初是在60年代中期由洛克希德公司的“臭鼬工程队”和美国空军为美国中央情报局战略侦察任务研制的。它是一种3.3倍音速的以冲压喷气发动机为动力的侦察机,1966年从SE一71侦察机的前身——YF—12战斗机的M一12型飞机背上首次发射升空,但在1971年以后再也没有飞行过。现在美国宇航局打算在D-21上改装一台革命性的空气喷气推进系统,即一种基于火箭的组合循环发动机(…  相似文献   

11.
从4月9日到5月4日,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美国三种运载火箭4次发射失败,造成约20亿美元的惨重损失。这在美国的航天发射史上是从没有过的。更为严重的是,在这_种由世界最著名的宇航公司──洛马和波音公司制造的火箭中,有两种就是去年8月在佛罗里达州卡纳维拉尔角发射场上空接连爆炸的人型火箭,即大力神4和德尔塔3。预警卫星’归西”最先遭到厄运的是美国国防部的一颗导弹预警卫星,代号为“国防支援计划(DSP)一19”。这颗价值2.引乙美元的军事卫星是由洛马公司的大力神4B型火箭发射的,但由于火箭所用的“惯性上面级(IU)”出…  相似文献   

12.
“长征”火箭是我国拥有完全知识产权的高科技产品,它有4个系列12种型号,适于发射近地轨道、地球同步轨道和太阳同步轨道的各种卫星。至2000年底,“长征”火箭进行了65次发射,使49颗国产卫星和飞船升空。目前,我国正在研究新一代火箭,并进行了大量预先研究和技术储备  相似文献   

13.
《国际航空》2008,(3):64-66
随着商用卫星服务业的复苏,卫星制造商、火箭制造商和发射服务商都将获得更多的商机。但政府合同依然是卫星市场和发射市场中稳固的主流。可重复使用运载器已经借助太空旅游业进入了商业市场。  相似文献   

14.
新机纵横     
俄罗斯成功试射可回收火箭助推器 俄罗斯首次成功地试射了一枚携有可回收式火箭助推器和模拟卫星的“联盟”号运载火箭,助推器与模拟卫星均安全返回地面。俄航空航天局发布的消息说,发射试验是在拜科努尔航天中心进行的。配有新型火箭助推器“弗雷加特”的运载火箭“联盟”号于当天莫斯科时间2时20分发射升空,将一颗模拟卫星送入远地点600公里、近地点150公里的椭圆形预定轨道。模拟卫星与火箭助推器绕地飞行5圈后于莫斯科时间今天10时57分返回地面并实现软着陆。“弗雷加特”作为运载火箭的前部与卫星直接相连。这种新型…  相似文献   

15.
小卫星的空间操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CAT空间系统公司(原DSI)在80及90年代的“小卫星”计划中起了重要的作用。传统低轨卫星的设计、制造、发射及操作成本高,时间长。这些问题一直在激励人们去开发新的工艺、技术,以及低成本、毋需严格调整的卫星。这些卫星采用低功率“小卫星”通信设备(TDRSS用于NASA低轨星则要求大功率),通常搭载不需要大量冗余备份系统并且不需要大型地面设备和人员保障的有效载荷/实验设备。这种小型且适应性强的卫星还  相似文献   

16.
美国时间 7月 16日,第 29颗“全球定位系统”(GPS)卫星从卡纳维拉尔角用一枚波音公司生产的“三角洲”火箭发射升空,这也是新一代GPS卫星“GPS ⅡR”型的第四次成功发射。除了GPS在研究阶段使用的Block Ⅰ型卫星以外,该系统中所有卫星都是由“三角洲”火箭发射到距离地球 10900英里的椭圆形轨道上去的。“GPS ⅡR”型卫星由洛克希德·马丁公司下属的“太空系统”公司制造,可以与当前系统兼容,但性能有了很大提高。它的导航更加准确,在没有地面控制的情况下自动运行的时间也更长。美国发射第29颗全…  相似文献   

17.
俄罗斯3颗Glonass导航卫星于2007年12月25日由赫鲁尼切夫航天中心建造的质子M火箭从哈萨克斯坦拜科努尔发射场发射升空。  相似文献   

18.
美国东部标准时间3月27日晚8时30分,携带着一颗模拟通信卫星的海射公司天顶3SL火箭在夏威夷以南的太平洋赤道海域成功地进行了首次发射。这次发射团发射台支持设备问题而推迟了3个多小时,但火箭飞行正常。这标志着这一海上发射系统已通过验证,离正式投入商业使用已为期不远,也预示着今后航大商业发射市场的竞争将会更加激烈。试射成功后,海射公司宣布,他们将在今年8月进行首次商业发射。海射公司由美国波音公司牵头.参与者还有乌克兰南方设计局/机械制造联合体(负责提供天顶号火箭)、俄罗斯能源科研生产航天中心(负责提供上面级…  相似文献   

19.
2005年8月11日,在库鲁航天中心“阿里安-5G”火箭将泰国的大功率(14KW)宽带卫星Thaicom4(IPSTAR)成功送入轨道。火箭发射升空约28分钟后,卫星顺利入轨。这颗卫星将在近地点575km,远地点约36000km,东经120。的预定轨道上飞行。Thaicom4卫星基于LS-1300S平台,共有114个转发器,设计寿命为12年。卫星发射重量为6486kg,这是迄今为止被送上地球同步轨道的最重的商业卫星。Thaicom4卫星将向亚太地区的14个国家和地区的多家企业和商业客户提供宽带服务。  相似文献   

20.
今年1月6日,欧洲航天局的新型运载火箭“阿丽亚娜”5,成功地通过了最后一次测试。但是它的发射一再推迟,最后在6月4日发射时失败,火箭升空后偏离了预定轨道,由地面控制中心引爆。“阿丽亚娜”-5火箭是法国宇航公司等1985年开始为欧洲航天局研制的,当时主要是为了发射欧洲载人航天飞机“赫尔墨斯”,因而对可靠性提出了很高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