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基本概念 1.什么是太空行走? 太空行走就是出舱活动.太空行走是一种通俗的叫法,科学术语应该是"出舱活动",其定义是:航天员穿着出舱活动航天服,离开飞船、航天飞机或空间站,进入宇宙空间(包括在月面上或是在火星上),完成指派的各种任务的过程.  相似文献   

2.
1 航天员出舱活动训练简介 1.1 出舱活动训练的内容和方法 □□航天员的出舱活动训练有基础训练和专门训练两种.基础训练是让航天员学会在太空失重环境中如何控制自己的身体和运动,当然也要包括如何穿脱舱外航天服;专门训练是学习如何完成出舱活动任务.  相似文献   

3.
出舱活动使用的工具40.航天员出舱活动使用的工具有何特殊之处?分为几种类型?航天员出舱主要是为了进行设备维修、保养、检查和安装,因此他们像地球上的检修和安装工人一样要使用各种各样的工具。由于出舱活动用的工具是在太空失重环境中使用,因此这种工具与地面上使用的不同。首先出舱活动工具要便于身穿航天服手上戴着航天手套的航天员使用,特别是这种工具的手柄要与加压手套的姿势相一致;另外这种工具只能一只手使用,航天员的另一只手则是用来克服操  相似文献   

4.
编者按:我国已正式宣布,将于今年下半年发射神舟七号裁人飞船,进行首次航天员出舱活动.本刊将从此期开始开辟"期盼'神七'巡天"专题报道,陆续刊登有关介绍航天员出舱活动的文章,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5.
王永生  徐宏 《国际太空》2007,(11):24-31
1965年3月18日,苏联航天员列昂诺夫在上升-2载人飞船飞行中完成了人类第1次出舱活动,持续时间为12min.1969年1月16日,苏联航天员第2次走向太空,是2名联盟-5载人飞船的航天员在向联盟-4飞船过渡时完成的,持续时间为37min.此后,随着航天员舱外活动使用的个体装备的技术完善及功能可靠性的提高,舱外工作逐渐由短时行为变为有计划的多时活动.  相似文献   

6.
我国载人航天实行“三步走”的发展战略。神舟六号载人航天飞行是在神舟五号飞船实现了我国载人航天技术的历史性突破,解决了载人航天的基本技术的基础上的一次承上启下的重要飞行任务,神舟六号载人航天飞行任务的圆满成功,标志着我国载人航天工程一期工程目标的胜利实现,也为实现第二步战略目标奠定了基础。第二步是除继续用载人飞船进行对地观测和空间实验外,重点要完成出舱活动、空间交会对接试验和发展长期自主飞行、有人照料的空间实验室。那么提到出舱活动,必然会涉及到舱外航天服,舱外航天服与神舟五号和六号航天员使用的舱内航天服有什么不同呢?  相似文献   

7.
苏联和俄罗斯的所有出舱活动航天服都是由“星辰”公司研究、设计和生产出来的。该公司到目前为止已经研制出10种型号的出舱活动航天服,但仅有6种曾在载人航天中使用过,而且主要使用的是其中的4种,即海鹰-D型航天服、海鹰-DM型航天服、海鹰-DMA型航天服和海鹰-M型航天服。  相似文献   

8.
2008年9月25日21点10分,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长征二号F运载火箭托举着神舟七号飞船飞向太空,579秒后飞船准确入轨。这次任务是中国载人航天工程"三步走"战略第二步第一阶段的首次飞行。9月27日16点35分,航天员翟志刚身穿中国自己研制的"飞天"航天服进入太空,实施空间出舱活动。9月28日17时37分飞船返回舱在内蒙古四子王旗地区平安着陆,航天员凯旋而归,第三次载人航天飞行圆满成功。  相似文献   

9.
正气闸舱苏联航天员列昂诺夫乘坐上升2号飞船进行世界上第一次舱外活动时,使用了附加的、可伸缩的过渡舱,其出舱活动过程是:展开过渡舱并向内充气;当过渡舱与飞船座舱内气压一致时,开启飞船舱门,航天员进入过渡舱;关闭飞船舱门,释放过渡舱内气体;气体释放完毕,开启过渡舱外舱门,航天员进入太空活动;结束舱外活动后,航天员  相似文献   

10.
图片新闻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新闻发言人6月12日宣布,神舟七号载人航天飞行任务于今年10月择机实施,图为在北京的宇航培训基地,航天员着舱外航天服在模拟失策训练水槽进行出舱活动任务训练.  相似文献   

11.
气闸舱概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气闸舱是航天员进行出舱活动的“门户”。一般只有空间站和航天飞机才有气闸舱,除苏联上升-2飞船外,载人飞船上一般都没有气闸舱。  相似文献   

12.
正在太空飞行的神舟七号飞船与此前的6艘飞船相比,结构和外形没有本质区别,但为适应航天员出舱活动,还是进行了历史上最大的一次改进。飞船结构与机  相似文献   

13.
随着载人航天技术的发展,航天员的出舱活动变得越来越频繁,如载人登月探测、"国际空间站"维护以及未来的载人火星探测等,宇宙空间的深冷背景及环境的复杂多变性,给航天员的出舱活动造成了严重的阻碍。为保证航天员顺利开展空间工作,必须针对空间热环境进行相应的热设计。同时,由于航天员新陈代谢产生的热量需要排散,因此需要做好舱外航天服的热控系统设计,以保证航天员在合适的温湿度下完成出舱任务。  相似文献   

14.
吴国兴 《国际太空》2006,(12):10-16
编者按:2008年,我国航天员将乘神舟-7飞船上天进行首次太空行走.因此,我刊曾在2004年2月号出版了"航天员出舱活动专题",受到专家好评.为使有关领导和专家进一步了解有关情况,我刊在本期和2007年再出版2期出舱活动专题,供大家参考,以促进我国航天事业的更好发展.  相似文献   

15.
《太空探索》2005,(5):6
该公司的地面太空旅游设备包括舱内航天服、太空行走时穿的出舱活动航天服、TsF-18人用离心机、“联盟”号飞船模拟器、低压舱、中性浮力水池、天文导航训练器和转椅。  相似文献   

16.
前哨 《太空探索》2004,(5):22-25
苏联和俄罗斯的所有出舱活动航天服都是由“星辰”公司研究、设计和生产出来的。该公司到目前为止已经研制出10种型号的出舱活动航天服,但仅有6种曾载入航天中使用过,而且主要使用的是其中的4种,即海鹰-D型、海鹰-DM型、海鹰-DMA型和海鹰-M型。不过这4种航天服都是在海鹰-SKY型航天  相似文献   

17.
我国已正式宣布,将于今年下半年发射神舟七号载人飞船,进行首次航天员出舱活动。本刊将从此期开始开辟“期盼‘神七’巡天“专题报道,陆续刊登有关介绍航天员出舱活动的文章,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8.
1 "阿波罗"出舱活动的计划管理 □□关于出舱活动中航天员的人数,在一般情况下2名航天员一起出舱最为理想,但是也要根据具体情况而定.如果出舱时间很短,而且又在载人航天器附近活动,也可以1人出舱;如果出舱活动任务很复杂,又需要搬运大型结构件,也可以3人或4人一起进行出舱活动.  相似文献   

19.
正月球和火星表面都悬浮着带静电的微尘,不要小看这些微尘,它们可能威胁探测器性能和航天员的身体健康。据一项对美国阿波罗计划中航天员出舱活动的检查显示,月尘很容易粘附在航天服上,一些航天服因关节和手套口受阻而发生漏气;月尘具有锋利和磨蚀性强的特点,对航天服磨损尤为严重,一套航天服经过3次月面行走就无法再用,航  相似文献   

20.
随着美国和俄罗斯向航天时代迈进,美俄两国出舱活动装备的相似性和差别已不仅只具有学术上的意义。几乎可以肯定,两国航天员将会互换使用航天服和工具。舱外活动系统的最大可互换性是未来的国际空间站和美航天飞机与俄和平号空间站计划,为了评价和比较美俄两种航天服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