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电磁兼容设计中金属屏蔽镀(涂)层的选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叙述了在电磁兼容设计中,在选用金属镀(涂)层作电磁屏蔽层时应考虑的因素。强调了屏蔽材料防气候环境条件腐蚀以确保电磁屏蔽性能长期可靠的重要性。分别介绍了针对各种材料制作的蜂窝屏蔽通风板、机壳、屏蔽网、垫片等电子仪器零部件选用的屏蔽镀(涂)层。  相似文献   

2.
黄凌  吕朝晖 《飞机设计》2009,29(6):40-43
"余度数据总线电气隔离度测试"是检验在数据总线和余度电缆之间存在电气耦合度的大小.通过对数据总线屏蔽层在接地与不接地状态下的电气隔离度测试,分析了"有传输活动"电缆对"无传输活动"电缆干扰的特征,阐述了电缆屏蔽层的良好接地是确保余度数据总线电气隔离度满足要求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接地是抑制电磁干扰的主要措施之一,本文介绍了飞机上电子设备和电缆屏蔽层的接地方式,并分析了正确选择接地点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飞机电缆布线中的屏蔽接地设计是影响飞机系统电磁兼容性的一个重要因素。除特殊区域外,电缆屏蔽接地优先选择连接器尾附件接地形式。主要介绍了飞机布线设计中用于屏蔽接地设计的连接器尾附件系列种类的对比和选择,希望对飞机布线系统设计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5.
电路中信号电缆屏蔽层接地方式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低频、高频电路信号电缆屏蔽层不同接地方法的分析,得到不同情况下电缆屏蔽层的最佳接地方法.同时,归纳出一些有用的结论,用于电路设计时参考.  相似文献   

6.
电缆敷设是影响飞机系统电磁兼容性的一个重要因素.本文从电磁兼容方面对电缆的安装设计进行了分析,介绍了电线电缆的电磁兼容性分类与布线要求,对电缆按地的电磁兼容性技术进行了阐述,并讨论了电缆屏蔽层的接地方式、接地点对电磁耦合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接地是抑制电磁干扰的主要措施之一,本文介绍了飞机上电子设备和电缆屏蔽层的接地方式,并分析了正确选择接地点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庞雪峰 《机场建设》2006,(2):32-32,44
在各种供配电系统中,接地系统都占有重要的地位,因为它关系到供配电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由于安全性及可靠性对于助航灯光系统至关重要,因此接地系统的设计在助航灯光的设计中是不可或缺的。助航灯光系统是大面积、长距离的平面布置,不同于建筑供配电系统,其接地沿线路按每300m一组设置,接地电阻不大于10Ω。由于助航灯光位于飞行区,在理论上受到雷击的概率较大(尽管已发生几起雷击道面而未影响助航灯光的情况),接地作为防雷的一部分来保护助航灯光。  相似文献   

9.
综述了近年来填充复合型聚合物基电磁屏蔽材料的国内外最新研究进展,按照填料结构形态(纳微粒子颗粒型填料、高长径比结构填料、片层结构填料、三维网状框架结构填料),对相关复合材料电磁屏蔽性能数据进行统计和对比。围绕构筑高效导电网络的目标,从导电填料选择与处理、基体结构设计与制备方法等角度对聚合物基电磁屏蔽材料进行详细分析与总结,阐明了聚合物基电磁屏蔽材料研究现状及关键问题,阐述了聚合物基电磁屏蔽材料的研究方向和未来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0.
在电子测控系统中,屏蔽和接地是至关重要的.屏蔽和接地相互配合能很好地抑制干扰.因此本文主要讨论电子测控系统中的屏蔽与接地技术.  相似文献   

11.
对飞机安全接地的重要性进行了理论分析,并介绍了接地电阻的测量方法和降低接地电阻的措施。  相似文献   

12.
直流高电压电阻分压器的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直流高压电阻分压器的设计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论述.通过对所用电阻的合理选择和组合,并采取了正确的分压比测量方案和等电位屏蔽措施,保证了分压比的准确和稳定.  相似文献   

13.
飞机电缆敷设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天顺  刘叔伦 《飞机设计》2003,(2):36-40,54
在飞机上 ,电线电缆的合理敷设是减小设备间电磁耦合的有效措施。本文分析了扭绞线、屏蔽线和同轴电缆的抗干扰特性 ,介绍了电线电缆的分类 ,以及各类线间的最小间距。最后 ,讨论了电缆屏蔽层的接地方式对电磁耦合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本文通过对计算机机房交流供电和汁算机接地的试验研究、分析计算和具体设计介绍了提高交流供电系统的抗干扰性所采取的电网隔离、滤波、屏蔽和分离供电等具体措施以及计算机系统的几种接地方式,着重介绍了全机接地又接零方式的原理、优点和试验数据。最后举出家用微型机、APPLE-Ⅱ型微型机控制设备和VS-45型计算机物资管理系统三种典型计算机的交流供电和接地设计实例。  相似文献   

15.
 多点切换器是现代自动测控技术中的一个难点。本文介绍了一种由衬底引出的互补MOS模拟门作开关元件、双端出线的光耦合器作隔离屏蔽元件和由集成门作控制元件设计成的多点切换器。它的栅极泄漏电流影响可忽略,导通电阻只有10~30欧,噪声电平约±1微伏,能兼容高低电平的测量(±1~3200毫伏);实现了模拟电路和控制电路的隔离屏蔽,能三线采样,抗干扰性强;切换时间短(微秒级),可进一步集成化。它不仅可以解决试验现场低电平快速切换的困难,而且能使数据采集系统简单经济和通用性强。  相似文献   

16.
接地体的冲击电阻的分析与计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分析雷电电磁脉冲、核电磁脉冲等电磁脉冲(EMP)对地面电子设备可能造成的损害,以及电磁脉冲感应电流在接地体中的散流特性的基础上,给出了简单接地体的冲击接地作用的度量参数和冲击接地电阻的计算方法,并举例求得一个接地体的冲击接地电阻,为实际工程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7.
介绍了防滑刹车控制盒在设计中既要考虑可靠性的需求,同时也要满足电磁兼容性的指标,从电磁场与传输线,电涌冲击,屏蔽、滤波和接地,印刷电路板中的电磁兼容性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探讨,解决了相关问题.  相似文献   

18.
化学镀电磁屏蔽层工艺电磁干扰可使电子设备或分系统出现故障或完全失效,电磁屏蔽即为一种可靠、有效的防电磁干扰和防电子信息泄露发射的技术。我所通过对多种化学镀配方及工艺的研究与选择试验,完成了化学镀电磁屏蔽层工艺研究,此工艺成果填补了国内用化学镀方法镀覆...  相似文献   

19.
核磁共振陀螺代表了新一代高精度、微小型陀螺的发展方向之一,随着陀螺体积的降低,磁屏蔽层与磁场线圈随之减小,且二者贴合更加紧密,高导磁性的磁屏蔽层及低导磁性的空气介质交错分布,改变了线圈的磁通路径,导致线圈的磁场均匀性下降,制约了陀螺精度的提高。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了磁场等效增益系数,模拟磁屏蔽边界对线圈磁场的影响,据此建立了磁屏蔽边界条件下高均匀磁场线圈模型,优化了线圈参数。对所设计线圈的磁场均匀性进行了测试,表明该设计方法可以得到磁屏蔽边界条件下高均匀磁场线圈,可为发展微小型、高精度的核磁共振陀螺高均匀磁场线圈设计方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电子设备之间,电缆的合理布线设计是减小设备间电磁耦合的重要措施。结合实际,就设备间电缆布线的电磁兼容问题,在设计方法、设计原则和工程实践上提出建议。合理的滤波、屏蔽、接地,以及搭接技术有利于电缆电磁兼容设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