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高空核电磁脉冲 (HEMP)对电子系统具有很强的干扰和破坏作用。为研究核电磁脉冲对武器装备的电子系统的各种效应 ,利用GTEM室产生的模拟核电磁脉冲 ,对某火箭弹模型进行了辐照效应实验。实验表明 ,该火箭弹在核电磁脉冲作用下 ,电子时间引信的装定会产生出错和失效现象。在实验基础上 ,分析了时间装定出错和失效产生的原因  相似文献   

2.
电子系统的电磁脉冲效应及防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侯民胜  问建 《航天电子对抗》2007,23(3):15-17,24
电磁脉冲对电子系统具有很强的干扰和破坏作用.为研究电磁脉冲对电子系统的影响,进行了静电放电电磁脉冲对单片机系统的辐照效应实验.实验表明,单片机系统在静电放电电磁脉冲作用下,会出现多种故障现象.在效应实验基础上,研究了单片机加固技术.  相似文献   

3.
弹上电子设备抗核加固的设计方案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核电磁脉冲效应的机理和影响分析 ,并在对国内元器件抗核加固设计水平及生产能力进行调研的基础上 ,提出了一种可行的弹上电子设备抗核加固设计方案 ,为在地面待发射状态下和在主动飞行段实现导弹武器的抗NEMP打下了研究基础  相似文献   

4.
王顺奎 《方舱技术》1994,3(4):0006-0021,,27,
继原子弹和氢弹服役之后,核武器中又出现了一种核电磁脉冲弹,该弹在大气层以上爆炸,产生大量定向或不定向的强电磁脉冲,这些核武器产生的电磁脉冲对未加固的电子和电气设备具有瞬时效应或永久效应,为防止电磁脉冲对军用电子和电气设备方舱的破坏作用,需要对这类方舱进行抗核电磁脉冲加固,为此本文介绍了核电磁脉冲效应及其破坏机理,军用方舱抗核电磁脉冲加固和电磁脉冲试验。  相似文献   

5.
侯民胜  田宇 《航天电子对抗》2009,25(6):47-49,57
为研究核电磁脉冲对计算机系统的效应,利用核电磁脉冲源产生的模拟核电磁脉冲,对单片机系统进行了辐照效应实验。实验表明,单片机系统在核电磁脉冲作用下,可出现死机等多种故障现象。在实验的基础上,分析了死机产生的原因及加固方法,并通过实验验证了指令冗余、软件陷阱和看门狗等措施对防止单片机死机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6.
强电磁脉冲对武器装备电子系统具有很强的干扰和破坏作用。通过超宽带电磁脉冲对无线电引信的辐照实验,研究了无线电引信在超宽带电磁脉冲作用下的效应。实验表明:无线电引信在超宽带电磁脉冲照射下,会产生早炸现象。在介绍无线电引信工作原理的基础上,分析了无线电引信产生早炸的原因,得出超宽带电磁脉冲直接作用无线电引信点火电路从而引起旱炸的结论。  相似文献   

7.
总剂量效应是制约COTS器件空间应用的主要因素之一。为满足空间应用对电子系统高性能、小型化及抗辐射的需求,对一种基于COTS器件的SiP微系统的抗总剂量效应加固方案进行设计,采用模型分析与地面试验结合的方法对微系统的抗总剂量辐射能力进行评估。该评估方法将微系统作为设备与器件的一种结合体,先按照设备进行整体模型评估,后按照器件进行试验评估,提高了评估的效率,具有较强的工程实用价值。60Co γ射线辐照试验结果表明:加固后SiP微系统的抗总剂量能力不低于150 krad(Si),可以满足相关任务应用需要。该微系统的抗总剂量效应加固设计和总剂量效应评估方法可为相关微系统研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提出了一种抗雷电电磁脉冲控制器综合加固设计方法,通过分别从硬件、软件、壳体、电缆4方面采取不同措施综合设计,达到最优的抗雷电电磁脉冲加固性能。经雷电电磁脉冲试验验证,该设计方法在提升控制器抗雷电电磁脉冲强度方面效果明显,对火箭雷电环境飞行的安全性具有重要意义。本方法加固措施通用,适用于对传统电气设备的加固改造,具有良好的工程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9.
ESD EMP对触发器电路的辐照效应实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静电放电产生的电磁脉冲具有上升沿陡、频带宽和峰值大等特点,它对电子系统具有很强的干扰和破坏作用.为研究ESD EMP对电子系统的影响,以某电子设备上的电路板为实验对象,进行了ESD EMP辐照效应实验.实验表明,该电路板在ESD EMP作用下,触发器的存贮数据会发生改变.在实验基础上,分析了各种效应产生的原因.  相似文献   

10.
针对当前卫星上存在电缆多、电气连接复杂等问题,文章提出用ZigBee无线网络代替传统星载总线的设计构想。结合空间应用的特点,对ZigBee星载应用的优势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可行性设计建议,包括ZigBee星载应用的系统组成、网络拓扑、帧结构以及网络节点的实现方案,研究结果可以为未来卫星和空间站电子系统的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孔缝对导弹电子设备机箱电磁屏蔽效能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电子设备电磁屏蔽效能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导弹武器系统的电磁兼容性能,而其机箱上的孔缝造成的电磁泄漏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针对这个问题,本文运用FDTD分析计算软件EZ-FDTD进行FDTD建模,分析计算了孔缝形状、数量、大小及排列对电子设备电磁屏蔽效能的影响,提出了具体的改进措施.并对某型导弹的电子设备机箱进行了电磁屏蔽设计,使其屏蔽效能提高了26dB,验证了本文电磁屏蔽设计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2.
在有人参与的控制过程研究中,确定人操作者的模糊控制模型的参数是非常困难而复杂的一步,也是此研究领域的一个重点。这个问题的解决,将对人一机控制系统的研究,分析和设计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本文根据已知的人的模糊控制模型,提出了一种参数辨识方法,并进行了参数辨识实验。实验结果表明:此辨识方法简单方便、且十分有效而实用。它不仅可以为人的模糊控制模型的研究提供基本数据,而且为参数辨识研究提供了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13.
导弹系统贮存可靠性预测的数学模型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陈迪  周百里 《宇航学报》1996,17(3):51-57
本文研究了贮存环境对导弹系统贮存可靠性的影响问题。提出了合理的数学模型。在产品的固有贮存寿命为指数分布情况下,得到了在定期检测修复条件下,产品的贮存寿命分布。并以此为依据研究了贮存寿命数据的统计方法。作为一个实例分析,本文对于导弹系统的某部件给出了实用的贮存可靠度预测模型。所用估计方法简单易行,有较强的实用性。数值结果表明预测模型有较好的预测精度  相似文献   

14.
电子信息系统复杂电磁环境效应研究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电子信息系统复杂电磁环境效应是指复杂电磁环境对电子信息系统的影响,是一个涉及社会和国防多个应用领域的重要问题.从电子信息系统复杂电磁环境效应概念出发,首先与电磁环境效应概念进行了比较分析,继而将研究分解为复杂电磁环境特性与模拟、复杂电磁环境综合效应机理和电子信息系统效能评估理论三个方面,最后给出了这三个方面的具体研究思路,并探讨了开展研究的一般性方法.  相似文献   

15.
研究了一种新的电磁继电器转换电压的测试方法,这种测试方法引入了自反馈控制的原理,对于提高电磁继电器的测试速度,简化测试引线,减小测试误差都具有突破性的意义,更有利于电磁继电器的可靠性质量保证工作。  相似文献   

16.
曹瑞  刘燕斌  陆宇平 《宇航学报》2022,43(4):423-433
提出了基于马尔可夫蒙特卡洛(MCMC)的贝叶斯辨识方法,以解决高超声速飞行器系统辨识中复杂动力学模型转换为简单或稀疏模型所带来的不确定性问题,以及存在的训练数据大和积分难处理的问题。该方法将数据退火算法引入MCMC中,不仅解决了MCMC易陷入局部最优的问题,并且将数据退火与“高信息训练数据”的概念相结合,能够以较低的计算成本分析大数据集。此外,该方法可以对参数估计过程中存在的不确定性进行量化,获得未知参数的最优估计值。通过仿真实验,验证了提出的系统辨识方法的有效性,辨识出的模型能够有效应用于控制器设计之中,并获得较好的控制效果。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从导弹控制工程的实际问题出发,运用奇异最优控制的基本概念,阐明快速控制奇异状态等价线性最优控制原理。 通过奇异最优调节器的设计,解决了导弹Bang-Bang Control(简称BBC)进入奇异区必须转换所带来的设计困难。快速控制与奇异最优控制相结合——双模控制体制,降低了系统灵敏度,极大地提高了系统鲁棒性,并具有优良工程特性,为导弹控制系统设计提供了一个新方法。 通过CSCAD仿真计算,获得了满意的工程控制效果。  相似文献   

18.
电磁环境的模拟是开展电磁环境效应研究的基础。针对电磁环境逼真构建的问题,基于面向受体实时生成与场景定义相一致的电磁环境的设计思想,提出了一种电磁环境模拟系统设计方法。给出了系统结构框架、场景定义设计和电磁信号生成设计,并对系统实现的关键技术进行了分析。场景定义单元通过对实体、信号环境、行为的编辑实现电磁环境场景自定义,并驱动信号生成单元;信号生成单元采用软件无线电思想,基于预定义场景进行信号模拟,产生真实信号环境。  相似文献   

19.
周纭加  赵民  付继伟 《遥测遥控》2023,44(1):120-125
现代战场上的电磁环境日趋复杂,雷达的抗干扰能力已经成为衡量整个雷达系统乃至电子对抗装备性能优劣的重要指标之一。针对模糊综合评估法在雷达抗干扰效能评估中对各指标隶属度不敏感的问题,受“木桶效应”启发,基于对效能评估指标体系中各指标隶属度值的奖励与惩罚机制,构造了局部状态变权函数对常权向量进行变权。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改进的模糊综合评估方法。最后,将该评估方法应用于雷达抗干扰效能的评估实例中,结果表明,使用该模型可以获得更加客观合理的评估结果。  相似文献   

20.
拦截导弹动力学特性对摆动式机动策略突防效果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3,他引:8  
崔静  姜玉宪 《宇航学报》2001,22(5):33-38
研究导弹动力学特性对导弹摆动式机动突防策略突防效果的影响,在研究策略自身突防效果的同时,着重分析了拦截导弹不同动力学特性的突防效果。突防拦截问题表述为拦截平面内化线变系数微分方程,它是变系数终值控制问题,适合此类问题的共轭系统分析法,用来求解导弹摆动式突防策略引起的拦截脱靶量的解析解。此解与拦截导弹动力学特性的等效时间常数、阶次及突防摆动持续时间、幅值、周期有关。其中拦截导弹动力学特性的阶次是影响突防导弹突防效果的主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