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简讯     
简讯我将为美发射两颗卫星中国长城工业总公司为美国艾克斯达公司发射两颗艾克斯达卫星的合同2月22日在京签字。这两颗卫星是大功率直播卫星,每颗重3吨,带16个转发器,投入使用后可为美国大陆的电视、广播及数据通信提供上百个通道,并将结合数据压缩技术为用户提...  相似文献   

2.
2008年4月18日,欧洲阿里安-5ECA型火箭携带2颗通信卫星,从法属圭亚那库鲁航天发射中心顺利升空。这2颗卫星是越南首颗通信卫星VINASAT-1和巴西的STAR ONE C2卫星。VINASAT-1卫星重2637kg,将定位于东经132°,卫星装有12个Ku频段转发器和8个C频段转发器,为越南提供广播、电视和电  相似文献   

3.
《中国航天》2001,(6):37-37
2001年3月23日,中国长城工业总公司在人民大会堂与欧洲阿斯特里姆公司签订了用长征三号乙火箭,发射国际通信卫星组织亚太地区 3号卫星暨鑫诺1B卫星的发射服务合同。这是1996年2月15日长三乙火箭首飞发射国际通信卫星708失利以来,该组织与中国航天的首次握手。这表明,凭借自身强劲的发展势头,中国航天又一次赢得了国际宇航界的广泛信任。 根据合同要求,这颗卫星将于2002年春季发射。星上拥有30个Ku波段转发器,发射重量为3284千克,卫星设计寿命12年。该星将定点于东经85度赤道上空,为中国、俄罗…  相似文献   

4.
写在前面     
从1963年发射第一颗静止通信卫星Syncom算起,卫星通信已经历了三十一年的历程,取得了很大发展。第一颗静止通信卫星仅39kg,有一个转发器,接收电视需用天线直径达30m的地球站。今天,一颗卫星有48个转发器,卫星重达4215kg,用1m天线就可以接收卫星电视。目前有250多颗卫星、3200多个转发器在轨工作。卫星通信已使世界通信发生巨大变革。  相似文献   

5.
美国直播电视公司发射大功率卫星直播电视公司的HS601卫星美国直播电视公司于去年12月用阿里安火箭发射了该公司的第一颗卫星。该卫星将用于向北美地区提供小口径天线直播电视业务。直播电视公司最终将为美国及加拿大南部拥有0.45米口径天线的观众提供大约15...  相似文献   

6.
发射消息     
《中国航天》2014,(5):56-56
俄质子M/和风M型火箭3月16日在拜科努尔发射了俄罗斯卫星通信公司的“快讯”AT1和“快讯”AT2通信卫星。两颗卫星均由信息卫星系统(ISS)一列舍特涅夫公司建造,有效载荷由泰雷兹.阿莱尼亚空间公司提供,用于直播到户电视广播和数据传输服务。“快讯”ATl采用“快讯”1000NTB平台建造,发射重量1672公斤,配备32路Ku波段转发器,将定点于东经56度轨位,  相似文献   

7.
发射消息     
《中国航天》2010,(10):56-56
阿里安5ECA型火箭8月4日在法属圭亚那库鲁发射了埃及尼罗卫星公司的“尼罗星”201直播卫星和非洲区域卫星通信组织(RASCOM)星-非月公司的“RASCOM—非月”1R通信卫星。两颗卫星均由泰雷兹·阿莱尼亚空间公司建造。“尼罗星”201采用“空间客车”4000B2平台,发射重量约3200公斤,载有24路Ku波段和4路Ka波段转发器,将定点在西经7度轨位,  相似文献   

8.
发射消息     
海射公司10月1日使用天顶3SL火箭在太平洋赤道海域发射了由泛美卫星公司和日本卫星公司共同拥有的银河13/地平线1通信卫星。该卫星装48台转发器,寿命15年,轨道位置为西经127度。其中24台C波段转发器由泛美卫星公司经营,24台Ku波段转发器则由日本公司使用。△印度10月17日在萨迪什·达万航天中心使用“极轨卫星运载器”成功发射了重1360公斤的“资源卫星”1(即“印度遥感卫星”P6)。星上携带有3台观测相机。△俄罗斯联盟号运载火箭10月18日在拜科努尔发射场发射了联盟TMA3载人飞船。飞船上乘有美、俄和西班牙宇航员福勒、卡列里和杜克,其…  相似文献   

9.
《航天》2012,(5):11-11
近日,俄卫星运营商俄罗斯卫星通信公司(RSCC)和欧洲阿斯特里姆公司宣布,作为涉及9颗卫星的扩展计划的一部分,俄卫通信公司已从阿斯特里姆卫星公司订购了两颗卫星,其中一颗将用于替换2011年年中因发射失败而报废的“快讯”AM4。阿斯特里姆已同意在26个月内交付这颗卫星。俄卫通信公司称,因同报废的“快讯”AM4完全相同,该公司希望阿斯特里姆能加快进度,争取在2013年发射。  相似文献   

10.
《卫星应用》2010,(2):63-63
西班牙卫星AG1是第一颗采用“小型静止卫星”平台的卫星,是为西班牙卫星公司研制的,将携带20个Ku和3个Ka频段转发器,预计在2012年发射。  相似文献   

11.
其它信息     
意大利政府有望与一个由意大利阿莱尼亚空间公司(Alenia Spazio)牵头的联合工作组签订一项金额为8亿美元的合同,以制造4颗高分辨率军民两用雷达卫星。根据该合同,第一颗Cosmo—Skymed卫星的发射时间为2005年,此后将以8个月为时间间隔陆续发射其它三颗卫星。这四颗卫星有可能具备多种不同的地面分辨率模式,分辨率在  相似文献   

12.
西方工业界人士认为,在通信卫星市场上,卫星的尺寸选择得合适与否是经营者赢利的关键因素。人们往往将小型卫星转发器的单位成本与大型卫星转发器单位成本进行比较,认为小卫星携带转发器少、单位成本高,而且在静地轨道部署小卫星要比部署大卫星经济性差。 不过,如果采用另一种费用比较法,情况就大不相同。当市场对卫星转发器的需求量大时,大型卫星的转发器只要有2/3被租用,那么从收回投资的角度,经营大型卫星可能是合算的。但当市场疲软时,大型卫星在发射时大多数转发器会租不出去,而小 型卫星一般不存在这类问题,卫星发射时转发器大部分会被租走。西方一家卫星通信咨询公司做了如下比较: 1.一颗重3吨的大型卫星,正常生产周期为36个月,可载48个转发器,预期寿命为15年,初期投资为2.48亿美元。每年可收回0.488亿美元; 2.重约1.5吨的中型卫星,其制造时间近30个月,可载24个转发器,预计寿命为12年,成本为1.35亿美元,每年可收回0.368亿美元; 3.重量为900公斤或900公斤以下的小型卫星,其生产周期仅为28个月,可载12个转发  相似文献   

13.
欧美通信卫星的发展简史和市场竞争现状(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临风 《中国航天》2001,(9):27-29
关于美国主要通信卫星制造商   显然,美国卫星制造商处于技术前沿,引导着向大型通信卫星发展的潮流。最大的商业卫星制造商波音卫星系统公司的前身于 1995年推出了 HS702卫星设计,第一颗 HS702卫星“银河” 11于 1999年 12月发射。另一家大公司洛马商业空间系统公司推出了 A2100系列,并于 1996年 9月发射了该系列首颗卫星 GE- 1。劳拉空间系统公司 1998年宣布,其新一代卫星平台 20.20将于 2002年问世。这种功率 15千瓦、寿命 15年、可携带 150个转发器的平台一经问世,将成为世界上功率最大、体积最大的通信卫星之一。从 20世纪 …  相似文献   

14.
刘春保 《中国航天》2007,(4):15-19,22
1982年10月俄罗斯GLONASS全球导航卫星系统发射了第1颗卫星,1996年1月完成24颗卫星的组网并投入运行,历时14年,耗资30多亿美元,共发射了70多颗卫星。自1996年到2006年底,仅进行8次、共23颗卫星的补网发射活动。到目前为止,GLONASS系统已经发射了105颗卫星,2000年以前发射的卫星已全部失效,无法提供服务。截止到2007年2月底,在轨运行的GLONASS卫星共有19颗(其中6颗卫星暂时停止服务),2006年12月25日发射的3颗GLONASS-M卫星正在进行在轨调试,预计将很快投入运行服务。2001年8月20日,俄罗斯政府批准了GLONASS系统2002~2011年发展计划。2005年7月14日普京政府批准了俄航天局提出的《2006~2015年航天发展规划》,其中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LONASS的发展成为该规划的重点。按目前的计划,俄罗斯将于2007年使GLONASS系统星座的卫星数量恢复到18颗,2010年恢复到24颗的满星座状态,提供独立的全球卫星导航服务。  相似文献   

15.
吴忠 《中国航天》1995,(3):28-28
丹麦的首颗卫星简介丹麦的首颗卫星名为奥斯忒(Oersted)。奥斯忒卫星计划是由丹麦的研究机构和与航天有关的工业团体共同发起的。该计划是受到了业余无线电卫星公司、萨里大学和柏林大学等成功地发射和经营10~50公斤小卫星的鼓舞而提出的。该卫星计划于19...  相似文献   

16.
据美通社报道,鲍尔宇航公司已成功将最后两个有效载荷集成到STPsat-3卫星上,卫星预计将在2013年年中从弗吉尼亚Wallops岛发射升空。STPsat-3卫星是美国国防部太空试验计划标准接口运载器(STP-SIV)计划的第二颗卫星,该计划首颗卫星STPsat-2已于2010年11月12日发射升空。STPsat卫星支持美国快速响应空间作战战略,可确保美国的太空优势地位。STP-SIV计划由新墨西哥州柯特兰空军基地的太空导弹中心12分队负责管理。鲍尔宇航公司是STPsat-3卫星的主承  相似文献   

17.
美国无线电公司美国通信分公司打算在今年发射两颗卫星:萨特康Ⅲ-R 和Ⅳ(Sa-tcom Ⅲ-R 和Ⅳ)。这两颗卫星是第一代萨特康卫星的改进型。第一代包括 Satcom Ⅰ,ⅡⅢ三颗卫星,每颗星有24台转发器,采用5  相似文献   

18.
发射消息     
《中国航天》2010,(11):48-48
俄质子M/DM2组级火箭9月2日在拜科努尔发射了3颗GLONASS—M型导航卫星.代号“宇宙”2464~2466。这是俄今年第二次发射GLONASS卫星。不包括新发射的3颗.GLONASS系统现有21颗正在工作,另有2颗作为备份。该系统向俄全境提供连续导航服务需有18颗卫星,而覆盖全球则需至少24颗卫星。  相似文献   

19.
靳力 《航天器工程》2008,17(3):105-105
2008年4月28日,在印度斯里赫里戈达航天发射场,一枚印度PSLV-C9火箭搭载10颗卫星发射升空。10颗卫星包括印度的CARTOSAT-2A遥感卫星和“印度迷你卫星”(IMS-1),另外8颗纳卫星分别由加拿大和德国等高校、研究院建造,按照与印度Antrix公司签署的商业协议执行发射。每颗纳卫星的重量约为3~16kg,共50kg左右。  相似文献   

20.
据《航天新闻》1992年1月27日~2月2日报道,太平洋地区对新卫星的需求正引起亚洲、美洲和欧洲十几家公司的竞争,并促使它们在今后三五年内要发射新卫星。 目前有29个卫星系统(计划中的或正在使用的)正在争夺太平洋地区的市场。 在过去二三年间,全世界经营卫星通信商业服务量每年都增长20%,而太平洋沿岸在这期间增加了25%的卫星电话通信量。据有关方面透露,90年代中期,该地区大约需要70个转发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