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航空计测技术》2009,(1):37-37
最近,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北京凝聚态物理国家实验室SF1组研制出新的原位透射电镜测量装置,实现了纳米管/纳米线场效应晶体管器件单元在透射电镜中的原位表征。在确定器件材料结构的同时,原位测量电输运性质。他们将这种方法运用到双壁碳纳米管研究上,在实验上直接获得了双壁碳纳米管电输运性质与手性指数的对应关系。这项研究对双壁纳米管基本物性的理解和未来应用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成果简介     
1 离子束刻蚀机 离子束刻蚀技术是近年新发展起来的一种超精细加工技术,现已成为研究和制作大规模集成电路、声表面波器件、微波器件、磁泡器件、集成电路、超导器件、动压气体轴承、光栅、红外器件、透射电镜样品、超高频压电晶体器件等新型器件以及航天器长  相似文献   

3.
通信系统中无源互调失真的测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无源器件互调失真的测量方法,重点阐述了现代无源互调分析仪的测量原理,测量系统的建立和提高测量准确度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三维编织复合材料被大量用于航空结构设计,在航空服役过程中需承受各种复杂载荷。测量三维编织复合材料内部原位应变,将其应用于建立材料失效预警系统和结构强度设计。在三维编织复合材料内部埋植光纤Bragg光栅传感器和在材料表面粘贴应变片,同时测量结构内部和表面原位应变。构建均质模型和细观结构模型,采用有限元方法分析内部原位应变场分布,有限元分析结果和试验测量结果吻合性较好。发现在准静态单轴拉伸载荷作用下,三维编织复合材料不同位置原位应变值产生变化。三维编织复合材料轴向正中间截面应变分布较为均匀;内单胞处原位应变略大于面单胞处原位应变(最大差值约0.08%);外表面原位应变大于面单胞处原位应变(最大差值约0.1%)。在三维编织复合材料航空结构设计中,需要充分考虑并合理使用三维编织复合材料不同位置的应变值,使材料设计和利用效率最大化。  相似文献   

5.
用电荷耦合器件作摄谱探头,进行激波辐射的测量,解决了测量中遇到的同步问题。;测量结果与一米光栅摄谱仪的记录干板比较,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6.
光纤器件回波损耗测量系统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介绍了各种光纤器件(光无源器件、有源器件、光纤集成器件等)回波损耗的测量原理和测量方法。提出了一些关键技术的解决方法和试验方案。对各种不确定因素进行了分析和试验验证,最终建立了一套光纤器件回波损耗测量装置。  相似文献   

7.
热电变换器是当今各国电子测量界实现对低频量进行高精度测量的关键器件,通过它实现交真流替代的方法低频至射频、电压、电流、功率的精确测量。国外一些发达国家研制的这类器件在音频范围内其交直流转换精确度往10-10量级,我国也在这一水平上。然而在1~30MHZ频段内转换精度下降至10-3量级,其根本原因就是随着频率的提高,器件分布参量的影响无法准确确定,使器件的转换精度大大下降。目前,内外交直流热电变换器,包括低频多(对)热偶、低频真空热偶(单元)及超高频真空热偶(对)(单元)等均为手工制作。目前,国外最好超高亘空…  相似文献   

8.
为了使铝合金更好的服役于航空领域,就有必要对其微观结构进行实验表征,从而可以在铝合金微观结构和宏观性能之间搭建桥梁,最终优化铝合金的综合性能。本文介绍了航空用2xxx,6xxx和7xxx系铝合金发展历程以及时效析出过程中的微观结构演变,如Al-Cu合金GP区、Al-Cu-Mg合金GPB区等重要物相的结构特征,以及AlCu-Mg合金S相析出行为等都已得到了透彻的研究;阐述了透射电镜、扫描透射电镜、三维原子探针等技术的结合在Al-Cu-Mg-Ag合金Ω相、Al-Mg-Si-Cu合金β″相的晶体结构及界面结构以及铝合金晶间腐蚀机理等研究上的应用;本小组实现了复杂选区电子衍射谱的快速模拟及标定,并基于会聚束电子衍射实现了对析出相体积分数的精确测量;最后指出,高分辨透射电镜原位加热研究及透射电镜原位力学测试等新技术手段的应用,对深层次研究铝合金相变规律、变形行为具有跨时代意义。  相似文献   

9.
 分析微型热敏传感器测量原理并针对其典型器件结构的热平衡模型,提出以微型热敏传感器器件各部分热耗散功率和器件信噪比系数为主要器件结构设计的结构仿真计算目标。然后,结合微型热敏传感器衬底空腔结构对器件性能影响较大的特点,分析计算衬底结构没有空腔、有空气腔和有真空腔3种情况下的器件各部分热耗散功率,验证了有真空腔的衬底结构信噪比系数最高。最后,以实际微细加工工艺条件为基础,计算分析衬底真空腔深度在2 μm,4 μm和6 μm 3种条件下的器件信噪比系数,完成对微型热敏传感器器件结构尺寸的优化设计。  相似文献   

10.
CS-01高空台推力测量和校准装置研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推力是涡喷涡扇发动机高空模拟试验的重要测量参数之一。CS-01高空台原推力测量采用杠杆、砝码、测力秤系统,现采用原位校准,液压加载、应变式推力传感器来测量和校准,从而消除了“高度差”的影响,降低了稳态推力测量系统的测量不确定度。  相似文献   

11.
介绍了半导体位置敏感检测器件PSD的工作原理,标定方法及测量实例。  相似文献   

12.
压电陶瓷在发动机推力测量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发动机推力测量系统的原位校准中,运用了压电陶瓷驱动装置准确快速控制力值的方法,研制了原位校准自动化装置。该装置借助微机和自动控制技术,通过控制作用于压电陶瓷驱动装置上的电场强度改变其输出位移,达到精确控制力值的目的,实现原位校准自动化。试验结果表明,该装置可实现手动、半自动和全自动三种控制方式进行原位校准,加值准确度高,适用于所有喷气动力发动机的推力测量。  相似文献   

13.
对飞轮使用的霍尔器件与转速测量精度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提出了一种基于增加霍尔器件提高飞轮转速测量精度的方法,并根据该方法确定了多霍尔器件安装布局的设计原则和公式。  相似文献   

14.
基于AD590组成的温度测量电路及应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AD590是AD公司利用PN结正向电流与温度的关系制成的电流输出型两端温度传感器。由于该器件具有良好的线性特性和互换性,因此测量精度高,并具有消除电源波动的特性。通过分析AD590的基本结构、主要性能以及基本工作原理,介绍了该器件在温度检测中的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15.
针对无人机对惯性测量组合的小尺寸、轻重量的需求,设计实现了芯体为1cm3的微小型单芯片的硅微惯性测量组合。论文提出了一种基于体硅深刻蚀—玻璃键合工艺的单芯片惯性测量组合结构,该结构集成了六个异构的单轴惯性器件,可实现运动载体的六自由度运动信息测量。单芯片惯性测量组合中的陀螺器件两个模态的的振动频率实现了较好的匹配,加速度计器件分辨率达到了0.93mg。测试结果表明该单芯片惯性测量组合有望实现高精度的惯性量测量,在无人机上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6.
主要介绍在YWJC-1C型ECS原位检测仪中单线数字温度传感器DS18B20的测量原理、特性及其温度测量的硬件接口设计和软件设计。  相似文献   

17.
为满足现代航空发动机高空模拟试验燃油流量高精度、快速度的测量要求,针对涡轮流量计不能长期保持校准曲线的缺陷,提出了原位校准技术。重点介绍了原位校准系统的技术要求、主要功能、工作原理、校准装置、工作模式,以及不确定度评估,并进行了对比检验试验。研究结果表明:该系统主要技术指标满足发动机试验需要,测量不确定度满足要求,主要设备具有高的工作可靠性、可控性和稳定性,可实现原位校准和冗余测量功能。  相似文献   

18.
设计和制造微机电系统(MEMS)是全球日益关注的新技术。这一新兴的工程领域的技术目的是实现有微机电相关集成的微机械系统。在众多的新颖应用中,惯性敏感器件成为一个倍受关注的领域和研发热点。大多数的工作集中于振动惯性敏感器件,其中,传感器的动态运动依惯性测量参数的不同而变化。  相似文献   

19.
文摘利用Cu、Ti、B三种粉末,反应热压制备了原位TiB2p/Cu复合材料,采用XRD、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分析了原位复合材料的显微组织。热压状态下,XRD分析表明材料体系在一定的工艺条件下能够完全生成TiB2p;SEM分析表明,TiB2颗粒在基体Cu中弥散、均匀分布;TEM分析发现TiB2颗粒呈六边形,尺寸约为几十微米。TiB2颗粒与基体结合良好,界面清洁,无污染。TiB2p/Cu复合材料的显微硬度及拉伸性能较基体Cu都有所提高。  相似文献   

20.
介绍了一种基于激光通过柱面透镜产生激光平面,以位置敏感器件PSD为接收器件,加上相应的硬件、软件组成的激光平面测量系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