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方同轴线的特性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利用保角变换,分析并计算了方同轴线的特性阻抗和传输损耗。研究的结果表明,方同轴线的特性阻抗和传输损耗与内外导体尺寸以及间距的关系较大,内导体相对较大且间距越小,特性阻抗就越小。该结果为合理选择方同轴线的尺寸结构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2.
回旋波整流器把微波能转变为直流电,是微波输电的关键器件之一,文章对5.8GHz回旋波整流器进行了整管设计;运用CST电磁仿真软件结合理论分析开展了高频结构、磁体设计、电子枪、过渡区、能量耦合结构的研究,设计了工作在5.8GHz,带宽60MHz,输出电压26kV,输出功率7kW,整管整流效率达到60%的回旋波整流器。  相似文献   

3.
超声速边界层转捩拟序结构大涡模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潘宏禄  马汉东  王强 《宇航学报》2006,27(3):498-502
针对超声速边界层转捩问题,以五阶迎风和六阶对称紧致格式数值求解三维可压缩滤波Navier-Stokes方程,对马赫数4.5,雷诺数10000的空间发展超声速平板边界层的谐波扰动转捩问题进行了大涡模拟。时间推进采用紧致存储三阶Runge-Kutta方法,亚格子尺度模型为修正Smagorinsky涡粘性模型。通过入口叠加一对线性最不稳定第一模态斜波扰动的方法,得到了从线性,弱非线性扰动增长、交替A涡结构出现到演化为发卡涡的转捩过程;针对剪切层结构等现象,给出了该转捩拟序运动的详细讨论。比较显示,转捩结构及摩擦系数曲线等同理论分析吻合。  相似文献   

4.
文章选择行波法和非谐振微扰法分别作为色散和耦合阻抗的测量方法,并在此基础上搭建了冷测系统。对两种不同类型的慢波结构样品进行了冷测验证,测试结果与仿真结果的平均相对误差小于5%。  相似文献   

5.
本文利用中尺度数值模式MM5对贵阳机场的一次辐射雾天气过程进行数值模拟研究,并在成功模拟的基础上,进行敏感性试验。结果表明:MM5中尺度非静力模式对此次大雾的生消演变过程具有较好的数值模拟能力;高分辨率的模拟结果能够得到精确的地形分布,加密输出结果后,能准确预报出雾发生的地点、时间及雾的消散时间。  相似文献   

6.
文章选择行波法和非谐振微扰法分别作为色散和耦合阻抗的测量方法,并在此基础上搭建了冷测系统。对两种不同类型的慢波结构样品进行了冷测验证,测试结果与仿真结果的平均相对误差小于5%。  相似文献   

7.
微波电热推力器谐振腔内电磁场数值仿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杨涓  何洪庆  毛根旺  万伟 《宇航学报》2000,21(Z1):89-93
用时域有限差分方法(FDTD)对谐振腔内TM011谐振模式进行了电磁场的数值模拟,研究谐振腔壁面开槽对电磁场分布的影响。首先对完整(不开槽)谐振腔进行分析计算,与解析解进行了比较,说明该计算方法正确。然后对腔内壁面开有沟槽的情况进行了数值计算。结果说明沟槽位于谐振腔中间时,开槽及其尺寸对电磁场的对称性没有影响,但对电磁场的大小有影响。沟槽所处的位置,对电磁场的对称性影响较大沟槽位于谐振腔后端时,电磁场的最大值区出现在前部;沟槽位于谐振腔前端时,电磁场的最大值区出现在后部。这些结论可以为谐振腔的设计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为了研制UDMH/NTO双组元凝胶推力器,利用理论分析、数值模拟及试验等手段对凝胶流变特性进行了初步研究;根据凝胶流变特性试验数据,利用最小二乘法拟合获得了凝胶流变特性参数;利用数值模拟研究了锥形流道锥角变化对凝胶流变特性的影响;设计了双组元凝胶推力器试验样机并完成了流量特性试验及热试车.结果表明,试验用UDMH/NTO两种凝胶推进剂流变特性较为接近;对于UDMH/NTO凝胶推进剂,通过数值模拟结果确定了最佳的锥角角度,可使凝胶平均表观粘度到达喷孔出口时降到最低;试验样机喷注器的流量特性数值模拟结果与试验值接近,说明该喷注器适合于凝胶的流动及雾化;热试车取得成功,获得了稳态、脉冲室压及结构温度等有效数据.  相似文献   

9.
针对螺旋波等离子体放电机理,开展了多种工质条件下的螺旋波放电等离子体内波场结构数值模拟研究。计算发现:氦气等离子体的Er分量在径向边界处的峰值更为突出,有利于等离子体在径向的输运,波电场径向分量决定了电流密度径向分量在内部的表现。在0.266 Pa和1.064 Pa两种气体压强条件下,通过波场结构验证了气压对于波阻尼影响的结论。波场结构是螺旋波在等离子体内传播以及能量沉积的微观体现,研究螺旋波波场结构是揭示其高电离效率的重要途径。初步探索了功率耦合机制,为实验系统优化及实验方案设定奠定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0.
无源互调(PIM,Passive Intermodulation)是影响微波通信系统可靠性的关键问题之一。该文提出并实现一种利用近场耦合原理诊断接触结构待测件的PIM测量方法。该测量方法通过缝隙波导激励开口缝隙附近的接触结构,并同时在波导端面接收所产生的PIM信号,从而能方便地对不同物理接触状态的接触结构的PIM产物进行测试分析。并应用电磁商业仿真软件CST对PIM测试工装进行仿真验证,结果与基于偶极子的理论分析结论一致。最后利用铝合金接触结构开展了实验验证研究,获得了三、五阶PIM产物随载波功率的变化特性,实验验证了三阶和五阶PIM产物之差随载波功率降低而增大的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11.
小型化星载Ku频段宽带扇形波束圆极化天线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适应星载天线小型化、宽带、高性能的发展趋势,提出一种小型化星载Ku频段宽带扇形波束圆极化天线。通过在H面扇形喇叭口处加入曲折线圆极化器实现天线圆极化,将传统平面圆极化器变为半圆柱形,天线的包络尺寸减小近36%。同时,在喇叭口处增加介质透镜,在有限尺寸内将球面波调节为平面波。半圆柱极化器和介质透镜的设计可共同调节入射波束角度,提升天线的宽角波束覆盖性能。利用CST软件建立模型进行仿真,仿真结果表明:天线结构紧凑、波束覆盖范围宽,俯仰面大于11.3dBi的增益覆盖范围达90°。半圆柱极化器的设计为星载天线的小型化、低成本设计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2.
环境减灾-1A、1B卫星采用CST-MWS软件完成了RM星仿真分析,快、好、省地完成了天线分系统设计验证任务。文章通过某卫星全向天线CST-MWS软件分析结果与RM测试结果的比较,表明软件分析结果的准确性满足RM验证的要求,验证了环境减灾-1A、1B卫星RM星仿真结果的正确性。进而也论证了软件仿真替代部分RM测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3.
点目标假设下,在二维圆概率偏差线性公式的基础上,给出了基于纵横向均方根误差分段的精确公式。同时应用概率论正态分布理论,对二维情况下均方根误差、圆概率偏差和概率偏差的相互关系进行了研究,通过理论推导和数值计算给出了二维精度指标相互转换的拟合公式,完善了满足工程应用的二维精度体系。研究结果可在精度指标的论证、设计和考核中使用。  相似文献   

14.
文章描述了一种侧壁耦合波导滤波器的设计方法,详细探讨了侧壁耦合结构,并在对侧壁耦合分析的基础上,使用CST软件仿真了一部TE113模侧壁耦合滤波器,实现了四阶椭圆函数特性,仿真结果与实测结果吻合良好。另外,对寄生耦合与简并模式耦合机构之间的关系也进行了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15.
针对航天器中频段的力学环境预示问题,提出了一种航天器结构混合线连接建模方法。首先应用波动理论推导了波数空间下的线连接动态刚度矩阵,然后通过构造线连接处的位移形函数,采用傅里叶变换技术建立混合线连接模型。提出了模态插值、三角波和Shannon小波三种形函数构造方法,并对三类形函数的优缺点进行了对比。典型结构的仿真结果表明,提出的混合线连接建模方法具有较好的预示精度,可应用于航天器结构的中频段的力学环境预示。  相似文献   

16.
最优非线性控制技术在导弹控制中的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孙赵根 《航天控制》2005,23(1):41-44
首先运用相平面分析方法,推导了相轨迹运动方程,分析了传统控制方 法影响控制精度的主要因素和解决途径;然后运用最优控制理论,结合实际特 性,采用二次型开关线设计控制规律,对时间短和燃料省的混合指标最优控制问 题进行了探讨。仿真结果表明,该设计方法简单、可靠,具有工程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为解决因振动环境下视线角和视线角速度抖动而使打击精度降低的问题,文章研究一种具有抗干扰能力和落角度约束的飞行器(含导弹)制导律。建立了飞行器和目标的相对运动方程组,运用变结构控制理论,设计了一种具有落角度约束的制导律,并在制导律中引入视线角和视线角速度的抖动分量。通过仿真对比分析所设计的制导律与修正比例制导律,在攻击固定目标时,两种制导律的效果都能满足脱靶量和落角度约束的要求;而在攻击机动目标时,所设计的制导律控制效果明显优于修正比例制导律,并且飞行器的控制量能根据视线角速度变化较快地做出反应,从而使打击末段脱靶量较小。  相似文献   

18.
文章提出了一种基于石墨烯的可重构太赫兹极化扭转器设计方法,并讨论了其工作原理。文中对不同门限电压下的石墨烯的参数进行了计算,并对极化扭转器整体结构进行了数值仿真,分析了门限电压对极化扭转器的工作频段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通过改变石墨烯偏置电压可以使极化扭转器输出波的极化状态在线极化和圆极化之间切换。  相似文献   

19.
提出了一种工作于Ku频段的宽频带、高增益和H面全向的新型共面波导(CPW)的中心导体和左右地板交叉连接耦合馈电天线结构设计。csTMws。软件仿真结果表明,该结构在具有较小尺寸的同时,能够有效展宽工作频带和提高增益,并保持天线的全向性。利用CSTMWS。软件对天线表面电流的仿真,解释了天线具有宽带和全向高增益辐射的原因:终端加载的三角形单极天线引起CPW中心带条的电流为行驻波电流,使天线获得了较宽的阻抗带宽;10个天线辐射单元的表面电流近似等幅同相,使天线获得了全向高增益的性能。研制出了工作在Ku频段的CPW交叉连接耦合馈电天线并进行了测试。天线印刷于厚度为0.5mm的FR-4环氧树脂板上,其反射系数低于-10dB时的频带为12.4~13.5GHz,相对带宽达8.5%,H面全向最大增益为6.6dBi,表明测试结果与仿真结果吻合较好。整个天线的尺寸仅为81mm×6.1mm,可应用于Ku频段的通信系统中。  相似文献   

20.
针对弹体上孔缝在微波脉冲作用下的耦合特性,利用电磁仿真软件CST进行分析,并研究不同孔缝形状、大小以及分布方式对耦合强度和共振频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对于单个孔缝,正方形和圆形孔缝的耦合系数较为接近,且随着频率增高而增大;当入射电磁波电场方向与矩形孔缝的长边垂直时,耦合系数最大,此时将发生共振,共振频率对应的二分之一波长约等于矩形孔缝的长边长度;当入射电磁波电场方向与矩形孔缝的长边平行时,耦合系数最小。文中还进一步研究耦合系数与矩形长宽比例的关系。最后,研究组成孔缝阵列时的情况,发现各种形状的孔缝耦合系数均有明显下降,且孔缝形状差异的影响不再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