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 毫秒
1.
阐述了分离弹簧组件,弹力曲线的测定,以及分离弹簧组件箭上安装的选配原则,并对分离弹簧生产中既要控制弹簧的自由长度,又要满足负荷要求的情况下,模索出合理的工艺参数,严格控制弹簧几何尺寸,并稳定工艺过程,共生产了两个批次,成功地用于长二捆三发火箭的飞行试验。  相似文献   

2.
航天器的连接与分离技术是航天运输系统中的关键技术,连接分离装置作为该技术领域的关键装置,一直是航天领域的重要研究内容。针对航天器连接与分离的要求,提出一种涡卷弹簧非火工分离螺母装置,并对装置进行结构设计。涡卷弹簧是装置的关键部分,直接影响涡卷弹簧分离螺母装置的承载和工作特性。对涡卷弹簧的张力和扭矩特性进行分析,并通过仿真分析研究涡卷弹簧分离螺母装置的工作特性。  相似文献   

3.
针对国内汽车空气弹簧市场需求,开发出由胶囊和减振器装配成一体的复合式空气弹簧,该结构产品取代传统的螺旋弹簧减振器,即解决了空气悬挂空间狭小的问题,又实现了空气弹簧的变刚度调节,大大降低悬挂系统的固有频率,提高了乘车的舒适性和稳定性。借助有限元分析软件进行汽车空气弹簧的性能参数计算,确定了半成品的裁断角度等技术参数,通过产品试验,验证了有限元计算及工艺参数选取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4.
徐彦  许怡贤  方琴  从强  林秋红 《宇航学报》2020,41(12):1499-1506
基于组合结构研究一种可调节恒力装置的设计方法,恒力装置由负刚度非线性弹簧和正刚度线性弹簧组合而成。采用B样条曲线描述非线性弹簧的形态,基于GA算法和非线性有限元法实现非线性弹簧的形态优化设计。根据恒力装置的工作原理,设计线性螺旋弹簧,并分析刚度/强度特性。组合结构的力学性能分析表明恒力装置可以实现输出恒力。为了实现自我保护、输出的恒力大小/方向可调,进行了恒力装置的部组件设计。本文的恒力装置设计方法为平面薄膜天线和太阳电池阵的工程研制提供了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5.
火箭助推器从芯级飞行器动态分离过程的数值模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巍  刘君  刘冰  郭正 《宇航学报》2006,27(4):766-770
利用弹簧近似和网格重构相结合的非结构动网格技术,耦合求解Euler方程及弹道方程,时间方向采用四步Runge-Kutta方法,空间方向采用改进Barth和Jespersen限制器的通量分裂方法,数值模拟火箭助推器从芯级飞行器动态分离动力学过程。首先,计算单独芯级飞行器流场,与实验数据相比,符合较好;其次,计算火箭助推器和芯级飞行器组合体流场,得到分离前状态和气动力特性;在此基础上,比较采用弹簧和火箭作为控制力的两种分离方案,研究两侧火箭助推器分离不同步、攻角、侧滑角等因素的影响。研究表明,弹簧分离初期火箭助推器位移和姿态主要取决于弹簧控制力,弹簧全部断裂后气动力的影响加快姿态发散,在给定的设计参数条件下,可以实现安全分离;火箭分离存在复杂的喷流干扰,喷流对助推器的包裹作用使得分离初期自由来流影响较小;另外,分离过程对芯级飞行器的气动干扰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弹簧垫圈在装配中的受力分析和国内外弹簧垫圈标准的对比研究 ,提出涨圈的根本原因是弹簧垫圈的截面形状内薄外厚。而根据我国现行的弹簧垫圈 (包括不锈钢弹簧垫圈 )标准 ,难以保证截面形状内厚外薄 ,据此建议弹簧垫圈应限制在低强度的螺栓连接中使用  相似文献   

7.
基于接触理论的一类带锁定机构的间隙铰链分析模型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王巍  孙京  于登云  马兴瑞 《宇航学报》2004,25(1):1-4,12
重点研究一类在我国航天器上得到广泛应用的带有锁定机构的间隙铰链,基于接触理论建立了该类型间隙铰链的分析模型。首先,将铰链零件间的接触力假设为单向的非线性弹簧,并将铰链简化为由非线性弹簧组约束的摆;然后。将展开扭簧假设为线性力矩弹簧,得到包含间隙影响的铰链的力矩-转角关系曲线。通过仿真分析和试验验证,认为铰链的力矩转角关系曲线是分段光滑的。是铰链结构尺寸、零件间隙以及材料特性的函数。呈现出明显的非线性特征。  相似文献   

8.
概述了 QJ2963《专用弹簧垫圈》系列标准制定的背景和组成,对不锈钢弹簧垫圈材料、工艺、性能指标的确定以及机械镀弹簧垫圈的工艺等进行了说明,介绍了弹簧垫圈的质量保证规定及其预定用途。  相似文献   

9.
研究了汽车钢板弹簧参数化建模的设计方法,确定了钢板弹簧的输入参数,利用共同曲率法设计弹簧各参数,通过VB设计与开发汽车钢板弹簧参数化建模系统的输入界面,并通过编程在CATIA中进行参数化设计,建立了具有可视化界面的汽车钢板弹簧参数化设计系统。通过应用表明,汽车钢板弹簧参数化建模系统提高了设计者的设计效率,避免了重复设计,极大提高了劳动生产率。  相似文献   

10.
针对安全阀弹簧在工作中的断裂问题,通过断口、金相分析阐述了断裂的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11.
利用有限元软件SAMCEF实现了圆形太阳翼模态仿真分析,探究了翼面预紧力、约束方式和悬吊弹簧重力卸载系统对太阳翼模态的影响。结果显示,翼面预紧力对太阳翼模态影响较大;支撑车约束方式微小影响太阳翼第一阶模态;有支撑车相比无支撑车,太阳翼第一阶模态频率差值可达32.89%,因此地面试验不能使用支撑车;含悬吊弹簧重力卸载系统可有效减轻重力作用对模态的影响;此外,当弹簧刚度小于7 N/m时,其对太阳翼模态的影响小于0.59‰。随后,采用工作模态法和双点激振方式,经预试验优化地面试验方案;采用正弦扫频方法进行模态测试,获得了圆形太阳翼的前四阶模态振型和固有频率。最后,通过有限元模型修正,使模态仿真结果误差保持在4.16%以内,符合测试相关标准的要求。  相似文献   

12.
谢长雄  邓小雷  王建臣  林欢 《宇航学报》2019,40(12):1403-1411
皮卫星能源有限、姿控能力差等特点决定其对星箭分离初始姿态要求较高。在采用自主研发的皮卫星星箭分离机构的基础上,以多体动力学理论为基础,采用ADAMS软件建立了皮卫星及其星箭分离机构虚拟样机模型,分别就皮卫星质心偏离量、分离弹簧与舱门扭簧弹性系数对入轨初始姿态影响展开了分析。分析结果表明:质心偏心量对分离姿态影响最明显,分离弹簧与舱门扭簧弹性系数对其影响次之,合理配置分离弹簧与舱门扭簧弹性系数有利于卫星保持良好的姿态分离。在轨分离试验显示:分离时刻皮卫星滚动角速度、俯仰角速度、偏航角速度分别为-0.18(°)/s,-1.6(°)/s,0.95(°)/s,与在轨环境下仿真结果基本相符;入轨初始姿态能满足皮卫星的姿控要求,为其后续工作提供了保障。  相似文献   

13.
发动机活门装配过程中发现选用的不锈钢弹簧垫圈出现开口值(m)的增大超差,也就是“涨圈”现象,不能满足产品技术要求。经分析,分别对倒角螺母、不倒角的平面螺母、自带平垫螺母三种结构形式的螺母和不锈钢弹簧垫圈、65Mn机械镀弹簧垫圈做压荷试验。最后选用自带平垫螺母和65Mn机械镀弹簧垫圈装配。没有再出现“涨圈”现象,弹簧垫圈起到锁紧作用,完全满足技术要求。  相似文献   

14.
基于有限元ABAQUS软件平台对单片闭式波形弹簧进行了弯曲回弹数值仿真模拟与分析,研究了单片闭式波形弹簧母材厚度与冲压力和圆角处的回弹量与摩擦系数之间的关系,得出了冲压模具设计规范和波形弹簧加工工艺规范,采用该工艺规范制造的单片闭式波形弹簧已经用于无人机发动机之中,该发动机已通过地面试车考核,由此表明:单片闭式波形弹簧加工工艺是合理、正确和有效的。  相似文献   

15.
美国航空航天局称,用于发射“奥利安”载人飞船的新型“战神”1火箭将采用类似于汽车上用的减震设备来解决振动过大问题,以为宇航员提供更平稳的乘坐环境。工程技术人员提出了一种系统方案,即在火箭一、二级间采用弹簧与阻尼装置,并在第一级的尾裙内设置16个装在弹簧上的重物,可隔离沿结构上传的震动,把宇航员感受到的过载减至地球引力的约1/4,若不采取这一措施,  相似文献   

16.
为满足型号研制需要,彻底消除弹簧垫圈氢脆的隐患,在去年不锈钢弹簧垫圈和机械镀锌锡铝合金弹簧垫圈试制试验工作的基础上,由七○八所主办、七○三所参加起草,今年四月完成了《专用弹簧垫圈》航天工业行业系列标准的报批工作,现已发布实施。  相似文献   

17.
结合总公司关于型号产品中限制使用弹簧垫圈的文件要求,通过型号产品上对不锈钢弹簧垫圈使用问题的试验分析,进行了影响弹簧垫圈涨圈的几个因素及其机理分析,结合型号研制,提出解决问题的措施和建议。  相似文献   

18.
弹簧展开机构的设计及运动学仿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弹簧展开机构由两对互为备份的弹簧、一个流体阻尼器、一个温度补偿装置组成。弹簧提供展开驱动力矩;阻尼器提供阻尼力矩,以稳定展开速度,防止冲击过大;温度补偿装置用来补偿温度变化对阻尼器性能的影响。文章论述了弹簧展开机构的工作原理及结构设计和必要的分析计算,同时对该展开机构应用在某星载天线中的工作情况进行了运动学仿真。  相似文献   

19.
分析了为接触轮胎模型的缺陷,推导并运用了径向弹簧轮模型分析了轮胎刚度。  相似文献   

20.
指出了进行稳健性分析需进行的三方面工作,同时对简支梁弹簧及系统的可靠性问题进行了分析,并给出了数值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