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咸裕丰  孙冰 《推进技术》2021,42(7):1561-1569
为研究针栓式喷注器结构对液氧/甲烷发动机推力室燃烧性能的影响,采用非绝热稳态扩散火焰面模型,并考虑真实流体的物性,对针栓式喷注器液氧/甲烷发动机推力室的跨临界燃烧和流动进行数值模拟。结果表明,针栓式喷注器发动机在推力室头部区域形成两个回流区;在一定范围内,减小针栓式喷注器径向喷注通道尺寸和针阀直径,可以提高燃烧室压力和燃气温度,从而提高推力室的燃烧性能;对于针阀伸进燃烧室长度,为提高推力室的燃烧性能,同时考虑推力室头部的冷却问题,应取越程比在1附近。  相似文献   

2.
针对常温推进剂发动机推力室再生冷却和撞击式喷注器结构,分析了推力室身部与喷注器对接部位的流场特性,对流场均匀性进行了实验测量。结果表明:推力室身部再生冷却通道出口压力存在约0.15 MPa周向不均匀。身部出口节流显著提高局部流速,使喷注器面氧化剂湍流度和不均匀性增加,进而改变燃烧特性。通过撞击喷注单元雾化试验,获得了18 m/s的推进剂入口边界流速。基于喷注器流场均匀性,提出控制推进剂流速,降低不均匀性,进而抑制纵向高频燃烧不稳定性的控制方法。发动机热试结果表明,采用(15±1) m/s的推进剂入口流速,控制方法抑制了纵向高频燃烧不稳定性。  相似文献   

3.
基于能量守恒原理,提出单组元推力室毛细喷注管和集合器、喷注板、支架等主要部件在真空深冷环境中耦合传热的物理模型和数学方程,并据此求得一台10N单组元发动机的典型降温规律。计算结果与发动机地面真空低温模拟试验数据作了比对,两者较为一致。喷注管壁温是推进剂流动降温计算的热边界条件和喷注管内推进剂会不会结冰的判据。  相似文献   

4.
在大流量气-气喷注器单喷嘴工况研究的基础上,为研究其在具有单元交互作用的多喷嘴工况下的燃烧特性,设计了多喷嘴推力室.喷注单元为剪切混合式单元,并具有高氢/氧速度比和氧喷嘴扩口设计,采用了能够模拟真实发动机工况的7单元同心圆排布的推力室头部结构,在对喷注单元的排布间距优化设计基础上,开展了热试车试验研究和仿真分析.结果表明所设计的喷注器在多喷嘴工况下燃烧稳定,能够在额定参数设计的燃烧室内,在SSME(space shuttle main engine)主喷注单元流量的3.7倍大流量工况下燃烧效率达到99%以上,并显示出良好的喷注器自身和带来的燃烧室身部热防护特性.   相似文献   

5.
先进钎焊技术在航天器上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邱惠中 《宇航材料工艺》2000,30(3):11-13,37
简略地介绍了先进钎焊技术在航天器部件,例如运载火箭发动机的推力室和涡轮转子,人造卫星的钛导管,空发动机喷注器和波导器件,载人飞船的反射器,导管和蜂窝壁板,航天飞机的主发动机喷管和预燃以脑空间站的管路系统等的广泛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6.
变流量喷注器的设计和性能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陈运钦 《推进技术》1988,9(4):1-6,75
本文介绍一种同轴环形可变截面喷注器,它用于双组元自燃推进剂变推力液体火箭发动机中,采用环形液流撞击-溅击进行组元的混合和雾化.经过万余秒的热试验证明该喷注器与高硅氧酚醛树脂材料的烧蚀推力室具有良好的相容性;推力变比可达5:1;与L=0.5m的燃烧室匹配,高推力下的燃烧室效率可达95%;该喷注器还具有重复起动或脉冲工作的能力.  相似文献   

7.
单喷嘴气-气喷注器推力室燃烧流场相似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汪小卫  高玉闪  金平  蔡国飙 《航空学报》2010,31(8):1538-1545
 设计了单喷嘴容热式气-气喷注器推力室,喷注器采用同轴剪切式,氢气/氧气作为推进剂。在同一燃烧室采用了0.92~6.10 MPa范围内7个室压工况,并在同一室压下采用不同燃烧室尺寸工况进行了试验研究,在变化室压和推力室尺寸时,推进剂种类、温度、混合比和喷注速度保持不变,燃烧室尺寸变化时保持几何相似,采用燃烧室壁面测温方法对比了不同工况下内流场的相似性。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室压和不同推力室尺寸工况下的推力室内流场具有相似性。  相似文献   

8.
气气多喷嘴推力室仿真与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汪小卫  高玉闪  金平  蔡国飙 《推进技术》2011,32(1):80-85,96
设计了多喷嘴氢/氧剪切式喷注器推力室,采用了13,7,5个单元排布的三种头部喷注器结构,各喷注器的喷注单元具有相同的设计参数,但尺寸不同。在燃烧流场仿真分析的基础上,设计了喷注面无冷却措施、未设计燃烧稳定装置的多喷嘴推力室,一共开展了8次热试车试验研究,并进行了壁面温度测量。结果表明各工况燃烧稳定,该喷注器构型在不同的单元排布下都具有良好的头部和身部热环境,喷注面可以不采用热防护措施,但单元排布越稀疏头部热环境越差;气气多喷嘴工况下,燃烧效率的高低既与单元流量大小相关,又受排布形式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针栓喷注式MMH/NTO推力室燃烧及传热数值仿真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张连博  毛晓芳  汪凤山  徐旭 《推进技术》2015,36(10):1487-1494
为了研究针栓喷注器不同压降、动量比和雾化细度对燃烧室流场结构和推力室性能的影响,采用Euler-Lagrange方法对针栓喷注式双组元MMH/NTO自燃推进剂液体火箭发动机进行了燃烧流动与耦合传热数值仿真。燃料液滴喷射的初始条件由VOF方法计算获得,流场计算采用Realizable k-ε湍流模型及11组分4步反应化学动力学模型,流固耦合区域对流换热为耦合换热边界。结果显示,采用VOF方法获得的液滴初始喷射角度与实验值相差1.8%~3.5%;仿真计算室压与热试车结果相差2.73%。仿真研究表明:针栓喷注器的压降对燃烧室流场特性的影响要比动量比的影响更显著;对于内路为燃料外路为氧化剂的针栓喷注器而言,改善燃料路的雾化效果所获得的推力室性能比改善氧化剂路的雾化效果所获得的性能更敏感。  相似文献   

10.
涡流冷却推力室燃烧效率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李家文  王化余  叶汉玉  俞南嘉 《推进技术》2013,34(11):1507-1512
为了分析喷注器对涡流冷却推力室燃烧效率的影响,开展了2kN气氢/气氧涡流冷却推力室的设计、仿真与试验研究,设计加工了三种不同喷嘴分布直径的氢喷注面板,在试验过程中测量了推力、燃烧室圆筒段内壁面温度、内壁面压力等参数,利用热力计算、流场仿真与试验测量结果对涡流冷却推力室燃烧效率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所分析的三种喷注面板中,喷嘴分布半径最大的推力室燃烧效率最高,为97.6%。同时开展了透明燃烧室的试验研究,高温火焰在燃烧室圆筒段59.5%半径以内区域,验证了内外涡流结构的存在。仿真结果表明,氢喷嘴分布直径影响燃烧区域的分布,从而影响燃烧效率。   相似文献   

11.
周红玲  姚锋  杨成虎 《推进技术》2011,32(5):732-736
用于卫星变轨的第一、二代液体双组元490N发动机均采用了四氧化二氮(N2O4)/甲基肼(MMH)推进剂组合,直流互击式喷嘴以及液膜辐射冷却身部。迄今为止,第一代490N发动机共进行了80多台次的高空热试车。统计结果表明:真空比冲与推进剂温度存在负二次方的关联关系;另外,第二代490N发动机的多台热试车结果也表明两者有一定的联系,就此进行了理论分析与试验研究,阐述了其中的关联关系。  相似文献   

12.
空间飞行器姿控发动机布局方式的优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液体推进剂动力系统质量模型的基础上,针对采用双组元推进剂姿控发动机的空间飞行器,在总有效控制冲量和有效冲量矩一定的条件下,提出了优选动力系统总质量最轻的姿控发动机布局方案的一种途径。  相似文献   

13.
双组元推力器在短脉冲工况下比冲出现明显下降。为了从推进剂雾化角度研究其原因,搭建了离心喷嘴脉冲工作冷流实验平台,使用机械式脉动流量发生器使喷嘴工作在脉冲模式。实验中测量了离心喷嘴的动态压降和索太尔平均直径SMD随时间的振荡,并使用高速相机拍摄了喷雾场和喷嘴内部流动的瞬时照片。通过提取图像边界的方法测量了液膜锥角的变化,并计算了一个周期内不同大小SMD时间占比分布。瞬时照片和SMD的测量结果表明,脉冲工作的离心喷嘴在脉冲工作时会出现柱状射流或由调速管效应形成的厚液环,导致喷雾场出现较大液滴。喷雾锥角测量结果表明,脉冲结束后液膜并不随着压降下降而直接收缩,而是继续保持较大锥角一定时间。对SMD的分析表明,脉冲宽度越小,一个脉冲内非稳态喷雾时间占比越大,导致整个脉冲的雾化质量越差。根据本文研究结果,为了提高离心喷嘴窄脉宽工作时的雾化性能,需要尽可能消除柱状射流和调速管效应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为真实模拟双组元姿控发动机燃烧室的瞬态工作过程,耦合考虑了自燃点火与喷雾燃烧过程,提出了适合于准一维计算的求解燃烧室气体参数的新方法,发展了可反映集液腔填充和排空过程影响的喷注质量子模型,建立了分析双组元姿控发动机燃烧室瞬态工作过程的准一维模型。利用此仿真模型分析了EADS 10N姿控发动机燃烧室的单脉冲和多脉冲工作过程,得到了真空推力、液滴位置分布和总冲等结果,并与文献中的试验结果进行了比较分析。表明仿真结果与试验结果一致性较好。  相似文献   

15.
DSMC法模拟双组元姿控发动机喷管流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王平阳  程惠尔  杨卫华 《推进技术》2003,24(2):112-114,165
为了准确获得喷管内不同燃气成分的参数,采用直接模拟蒙特卡罗(DSMC)方法结合可变软球(VSS)模型模拟喷管流动。单组分的计算结果与文献比较表明,所采用的程序和计算结果可信。对真空双组元钟形喷管内流动的模拟结果表明,压强扩散和热扩散的综合效应导致质量越大的分子越趋向于向边界层内扩散。  相似文献   

16.
肖明杰 《推进技术》1997,18(1):79-83
在考虑了实际试车过程中已出现过或可能出现的故障的基础上,建立了恒庆挤压式双组元姿态控制发动机系统的稳志故障模型,并利用梯度法对该模型进行了求解。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几种典型故障的仿真,分析了它们所产生的效应,识别出这些故障的模式。最后给出了用于分离和监测故障的关键参数。  相似文献   

17.
单组元肼推力器温度场仿真及试验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针对5N单组元肼推力器,建立了在轨运行过程中推力室热控组件的传热模型;应用有限元方法进行了热分析和仿真计算;并对计算结果进行地面热真空试验验证。对于进一步开发、研制具有新型结构和热控性能的姿控推力器和具有相似结构的多种推力器具有一定的借鉴和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8.
邢馥源 《推进技术》1990,11(2):40-43,78
液体双组元变推力火箭发动机单针阀喷注器,具有快速响应等明显优势,但同时存在组元比偏差过大和关机不可靠两个固有缺点.本文在分析研究其流量特性的基础上,对单针阀喷注器进行了改进设计,提出了双针阀方案,克服了上述两个缺点.  相似文献   

19.
双组元液体火箭发动机推力室材料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针对双组元液体火箭发动机,综述了难熔金属材料、贵金属材料、高性能复合材料三大推力室材料体系的研究进展,介绍了三大体系材料主要的制备技术和应用,讨论了使用局限性,并对推力室材料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20.
本文提出了一个高压自燃双组元液体火箭发动机稳态燃烧计算模型.文中报告了特种发动机燃烧室压力、混合比、推进剂喷注温度和喷注器结构对燃烧过程影响的计算及分析结果.各种参数影响规律与实际发动机试验结果符合很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