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自1957年人类发射第一颗人造卫星起,40多年来,世界各国共向太空发射了5000多颗卫星,其中70%用于军事目的。目前,发达国家的太空争夺战愈演愈烈,已引起世界各国爱好和平人们的普遍关注。  相似文献   

2.
空间扫描     
阿根廷第一颗人造卫星研制成功 阿根廷科学家最近研制成功第一颗人造卫星。这颗卫星重量仅33千克、高度45厘米,是一颗微型卫星,它是由科尔多瓦省国立大学航空研究所的25名科学家经过3年努力研制成功的,准备在未来几个月内交由俄罗斯的火箭发射。德放弃制造转而...  相似文献   

3.
自从1957年苏联发射第一颗人造卫星以来,苏联、美国、西欧各国、印度、日本和中国等国都是由国家有关部门或国营部门发射运载火箭和卫星的。从1979年起欧洲空间局的11个西欧成员国率先组成私营阿里安航天联合公司,利用法属圭亚那的库鲁发射场先后成功地发射了29枚阿里安火箭,为客户发射了33颗卫星。 1986年1月28日美国挑战者号航天飞机爆炸之后,里根总统下令禁止利用航天飞机运载商业有效载荷。美国的通用动力公司、麦道公司、  相似文献   

4.
日本科学卫星的历史日本的第一颗人造卫星是采用L-4S型火箭发射的“大隅”。这颗卫星是日本宇宙航空科学研究所的前身,即东京大学宇宙航空研究所为了掌握人造卫星发射技术而采取的第一个步骤。L-4S型火箭是当时世界上最小的火箭,并且只在第4级火箭上有姿态控制。这种简单的发射方式原封不动地被第一代的“缪”火箭即M-4S火箭沿袭下来,用以发射科学卫星。 1970年2月11日,搭载24公斤试验卫星的L-4S-5号火箭发射成功,把这颗卫星送入倾角为31度、远地点高度为5140公里、  相似文献   

5.
美国私营斯科特科技公司和多米恩电视卫星公司在1988年10月签定了一项合同,从1989年8月起陆续将3颗直播卫星送入轨道。其中至少2颗将用中国长征火箭发射。合同规定,多米恩公司向斯科特公司支付9000万美元,斯科特公司在轨交付2颗卫星。斯科特公司总经理是前宇航员戴维德·斯科特。他认为,由于中国火箭的发射费用比欧美便宜一半,估计在轨交付的卫星费用为19000~33000美元/公斤。他设想在1989年8月用中国火箭发射第一颗卫星。  相似文献   

6.
法国将于1986年开始研制 Syracuse-2军用通信卫星和光学观测卫星Helios 卫星,预计1992年投入使用。两颗卫星1986年的预算分别为24,200万和12,500万法郎。Helios 将替代原来的 SAMRO 计划,它由4颗太阳同步轨道卫星组成,从1992年起,每隔3年发射一颗。spot 卫星使法国具有研制轨道低于800公里的极地轨道军事侦察卫  相似文献   

7.
慧闻 《国际太空》2006,(6):9-16
□□2006年4月15日,中国台湾的6颗"福卫"-3卫星由1枚"人牛怪"(Mino-taur)火箭从美国范登堡空军基地发射升空. 火箭升空后一切正常,并在飞行14min25s后分离出第1颗卫星,尔后每隔大约1min分离出1颗卫星,直到发射后19min20s,6颗卫星都按计划进入预定轨道.卫星发射7h52min后第1次经过台湾上空.  相似文献   

8.
日本从1970年2月11日到1986年10月11日的十六年半内,共发射了32颗卫星,不包括美国代发射的3颗卫星(一颗实验性中容量通信卫星、一颗中等容量广播卫星以及一颗静止气象卫星),其中空间科学研究所用谬系列火箭发射15颗科学卫星,其余是宇宙开发事业团用 N1、N2和 H1火箭发射的(去年8月第一次试射)。1986年日本宇宙开发事  相似文献   

9.
美国第一颗“军事星”(Milstar——MilitaryStrategicTactical&RelaySystem)已于1994年2月7日用大力神-4运载火箭从卡纳维拉尔角发射入轨。这是美国国防部拟发射的6颗Milstar中的第一颗。卫星重4.53吨,是迄今为止美国静止轨道卫星中重量最大的一颗卫星。首颗卫星发射成功对Milstar计划至关重要,因为要节省经费,国防部已把这项原历时需20年、投资需320亿美元的计划压缩,从10颗卫星减至6颗。头两颗Milstar将用于核战争时的高层指挥官间的通信,…  相似文献   

10.
2016年,国外共进行了17次民商用对地观测卫星发射,成功将79颗卫星送入轨道(46颗由火箭直接发射入轨,25颗从"国际空间站"释放,8颗随飞船再入释放),另外1颗随飞船再入释放失败.从整体来看,2016年,民商用对地观测卫星发射次数和发射数量都较2015年有所增加,这主要归因于新兴商业图像供应商发射的微纳卫星数量的增多.  相似文献   

11.
美国航天飞机和欧洲阿里安火箭在过去两年发射卫星竟争中,航天飞机成功六颗,失败三颗,而阿里安发射十二颗卫星,全部成功。现又揭开第二轮竟争序幕。在阿里安四次商用结束之后,到1987年底向阿里安空间公司预订登记发射的卫星有25颗,收入六十四亿法朗。日本宣称,从1992年至2000年之前,将用 H2运载火箭参加美国和欧洲竞争发射卫星之战,争取发射80颗卫星(包括本国卫星),大  相似文献   

12.
龚燃 《国际太空》2022,(2):31-37
1 概述 2021年,国外民商用对地观测卫星领域共进行了18次发射,共计发射了120颗卫星(其中失败3颗,成功117颗).在发射主体方面,主要发射活动基本集中在美国,共发射89颗(含失败2颗),欧洲15颗,俄罗斯1颗,日本5颗,印度1颗(发射失败),其他国家9颗.从卫星类型来看,光学对地成像卫星数量最多,为74颗(含失...  相似文献   

13.
1989年是80年代的最后一年。这一年国际航天活动的总特点是:载人航天进展不大,行星探测较受重视,军用卫星发射阴显增多,空间工业和应用卫星在扎扎实实发展。 1989年全世界除中国外共进行101次航天发射,共发射了136颗卫星。其中苏联发射74次96颗卫星;美国发射18次25颗卫星,欧空局发射7次;日本发射2次,它的卫星有5颗。欧空局发射的卫星有3颗;英国发射的卫星有2颗;瑞典发射的卫星有1颗;国际通信卫星组织发射的卫星有2颗。  相似文献   

14.
正美国国防部称空军已行使了价值3.95亿美元的一项合同选择权,将由洛马公司建造第9和第10颗GPS-3导航卫星。这两颗卫星预计将在2022年前完工,与该项目下的其它卫星基本相同。按照2008年签订的约36亿美元的合同,洛马航天系统公司是GPS-3项目主承包商,按合同建造8颗GPS-3卫星。合同包括最多加造4颗的选择权。空军已在今年早些时候启动了从第11颗卫星开始的下一批卫星的招标工作,涉及最多22颗卫星。洛马、波音和诺格公司预  相似文献   

15.
晓燃 《国际太空》2006,(5):22-23
□□2005年是商用卫星销售额反弹的一年.在这一年中共有19颗地球静止轨道通信卫星的订单入账,另外还包括1颗卫星的有效载荷的合同.  相似文献   

16.
主编的话     
正金秋十月总是与空间科学联系最紧密,1957年10月人类第一颗人造卫星发射成功,之后60年,借助空间平台,人类对太空和宇宙的认识发生了巨大的改变。中国自1958年起,也开始了自己的人造卫星事业。当年10月581组实体单位正式成立。其是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的前身。两弹一星元勋赵九章先生担任第一任所长,开创了中国空间研究的先河,建立了第一个高空大气物理研究室、第一个磁层物理研究室、第一个行星际物理研究室、第一个空间环境模拟实验室。主持了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一号的研制。从此,中国的空间科  相似文献   

17.
截止到目前为止,休斯公司已收到31颗通信卫星的定货合同,其中22颗是民用卫星,9颗是军用卫星。这些卫星将在1992年中期至1996年中期内交货并发射入轨。休斯公司是世界民用通信卫星市场的占领者。1992年第二季度,已有6颗休斯公司的卫星交货并发射,1993年休斯公司交货4颗卫星,1994年交货15颗。这将开创世界商用卫星市场的新记录。在此之后,1995~1996年间还要研制6颗卫星。上述不包括两颗日本卫星,即1995  相似文献   

18.
1 引言 □□2007年6月15日10:14,德国军民两用"陆地合成孔径雷达"(TerraSAR)卫星系统的首颗卫星--TerraSAR-Ⅹ,由俄罗斯"第聂伯"火箭从拜科努尔顺利发射升空,这是德国继2006年12月19日发射首颗军用侦察卫星合成孔径雷达-放大镜-1(SAR-Lupe-1)之后的又一颗雷达成像卫星.  相似文献   

19.
阿里安空间公司上周宣布,他们已经赢得了于1996年发射国际通信卫星-Ⅷ(Intelsat-Ⅷ)系列中的两颗和一颗美国通信卫星GE-1的合同。这两种新一代卫星会起重要作用。上述两颗国际通信卫星归国际通信卫星组织(Intelsat)财团所有,是Intelsat-Ⅷ系列中最先发射的两颗。新泽西州东温莎的通用电气宇宙空间公司(GE Astro Space)正在制造这两颗卫星。阿里安空间公  相似文献   

20.
1985年美国向空间发射了13颗军用卫星,其中五颗由航天飞机发射,8颗用一次使用的运载火箭分五次发射:“宇宙神”2次、“侦察兵”2次、“大力神3B”一次。在13颗卫星中,6颗通信卫星,8颗导航星、2颗作为1986年反卫星武器的靶星、1颗电子侦察卫星、1颗地球物理和大地测量卫星。6颗通信卫星中有四种类型:2颗“辛康Ⅳ”(即租赁卫星)、2颗“国防通信卫星-3”、1颗卫星数据系统(SD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