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11年7月15日,美国商务部公布了一个题为《总统决定无需继续列入军品管制清单的物品管制》的规定(建议稿)。这一新规定(建议稿)被认为是落实美国总统提出的出口管制改革计划的一个重要步骤。该规定对在军品清单和商业控制清单都进行修订后不再列入军品清单的军用设备、军用设备的专用部件、配件和附件如何管制的问题做出了规定。  相似文献   

2.
为了从根本上改革出口控制体系以加强国家安全,作为美国出口控制改革行动的一部分,2013年4月16日美国商务部产业安全局和国务院国防贸易控制局分别颁布了针对《出口管理条例》和《国际武器交易条例》的首批修订规则最终稿. 为了落实美国总统提出的出口控制改革计划以及将部分不需要通过军品清单控制的物项转移到商业控制清单的动议,自2011年初美国商务部和国务院便着手对《出口管理条例》和《国际武器交易条例》及其军品清单和商业控制清单进行修订,并分别公布了一系列修订规则建议稿,面向社会征求意见.  相似文献   

3.
5月13日,美国国务院和商务部分别公布了将部分卫星及部件从“军品清单”(USML)转移至商业管制清单(CCL)的最终规则。  相似文献   

4.
应2010财年国防授权法案1248条款要求,美国国务院和国防部于2012年4月18日联合发布《美国航天出口管制政策的风险评估》报告(以下简称为"1248报告")。报告对美国放宽卫星及其相关部件出口管制所带来的风险进行了全面的分析评估,提出了将大量卫星及相关物项从《军品清单》(USML)转移至《商品管制清单》(CCL)、把相关裁决权交还给总统、加大《军品清单》管控措施等建议。报告突出强调了对中国航天的遏制基调,  相似文献   

5.
欧洲咨询公司2009年11月12日发布的最新报告《2018年卫星对地观测市场前瞻》指出,2009年全球卫星对地观测业务年收入超过10亿美元,预计到2018年将达到近39亿美元,这表明商业卫星对地观测产业(以下简称“商业观测”)已确定了自己在全球经济增长中的合理地位。  相似文献   

6.
一、美国出口管制体系改革的背景 美国的军需品和高科技产品出口管制最早始于冷战时候.其目的就是要保持美国在世界上的科技优势和军事技术优势.维持美国的霸权地位.保障其所谓的“国家安全”。美国现行的出口管制体系.主要基于1979年的《出口管理法》(EAA),有两份不同的管制清单.分别由国防部依据《国际武器交易规则》(ITAR)和商务部依据《出口管理条例》(EAR)实施管理。  相似文献   

7.
《航天器工程》2011,(3):31-31
据美国《西部防务》网站2011年4月12日报道,无线通信系统公司宣布成为未来商业卫星通信服务采办项目(FCSA)的合同商。这项价值50亿美元,为期10年的通用服务管理部门(GSA)和国防信息系统局(DISA)的联合合同项目,将使政府部门和商业卫星工业部门通过某项合同建立合作关系。  相似文献   

8.
《航天器工程》2011,(2):107-107
据美国国防部网站2011年2月4日报道,美国国防部长罗伯特·盖茨和美国国家情报主任詹姆斯·克拉伯在当日联合签署了《国家安全太空战略》(NSSS)。NSSS以奥巴马总统的《国家安全战略》(NSS)和《国家太空政策》(NSP),以及国防部的《四年防务审议报告》和情报界的《国家情报战略》为基础。美国国防部公布了NSSS的非保密概要,  相似文献   

9.
阳光 《航天》2013,(11):31-31
麻省理工学院研究人员对国际移动卫星公司8颗商业静地轨道通信卫星16年的遥测数据进行的分析未能在太阳活动与这些卫星的功率放大器失效之间建立起明确的联系。他们认为,要彻底认识这一问题,还需对更多颗卫星进行更长期的研究。这或许是研究人员首次得以说服一家大型商业卫星运营商,让其提供相关的卫星遥测数据。研究所涉及的8颗卫星共报告了26次固态功率放大器(SSPA)异常。除一次外,另25次的破坏程度都导致SSPA被关掉,并转至备份SSPA。这项研究的报告题为《空间天气对静地卫星固态功率放大器的辐射效应》,发表在最新一期《空间天气》期刊上。  相似文献   

10.
正2018年3月,NASA按照《2017年NASA过渡授权法案》的要求,向国会提交了《国际空间站过渡报告》,报告讨论了近地轨道商业市场发展以及今后NASA将逐步转变为近地轨道载人航天私营企业的用户等问题。近几年,国际空间站成为商业航天发展的新领地。随着全球科技的发展与创新,进入空间以及开展空间活动的能力在不断增强,方式方法也变得多元化。以美国太空探索技术公司(SpaceX)、轨道-ATK公司为代表的商业公司已经成为为国际空间  相似文献   

11.
《航天返回与遥感》2011,32(5):35-35
欧洲咨询公司(Euroconsult)最新发布的《世界市场调查——2020年前建造并发射的卫星》报告预测,未来10年(2011-2020年)预计将建造并发射约1145颗卫星,比上一个10年(2001~2010年)的卫星数量多51%。  相似文献   

12.
《中国航天》2011,(5):46-46
NASA4月18日宣布同4家公司签订了“商业机组发展”(CCDev)计划第二轮(CCDev-2)下的《航天法案协议》,将向这几家公司提供经费资助.以扶持以商业方式运营的人员运输系统的研制工作。波音公司成为此轮资助的最大赢家,  相似文献   

13.
<正>2022年8月24日,美国发布《2022年航天工业基础现状——为可持续发展、繁荣和地球赢得新太空竞赛》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报告》由美国太空军、国防创新小组、空军和空军实验室联合撰写,政府机构、工业界、学术界共同参与研讨。《报告》提出美国正处于“第二次太空竞赛”开端,特别突出了中国将赶超美国的现实威胁,再次强调了制定“北极星”太空愿景的紧迫性和重要性,并充分肯定了商业航天的地位与作用。  相似文献   

14.
航天不仅仅代表一国的科技实力,同样也为其经济发展提供强大的助推作用,而良好的产业政策无疑在航天发展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最早开启航天产业化道路的美国与欧洲,都制定了一系列的政策法规,推动本国、本地区的航天技术与产业发展。这些政策法规主要包括:美国的《国家航天政策》、《零重力零税收法》、《航天现代投资法》、《NASA灵活性法案》、《商业航天法》、《商业航天发射法》、《载人航天飞行独立调查委员会法》、《欧洲航天政策决议》、欧洲共同体与欧洲空间局(ESA)签署的框架协议、ESA理事会在2005年部长级会议上所作出的决策,  相似文献   

15.
晓春 《卫星应用》2005,13(3):F0003-F0003
据美国“国际航天商业委员会”2005年8月10日发布的《2005年航天产业现状》调研报告透露:2004年全球航天产业来自商业服务和政府计划的总收入达到1030亿美元,并预测到20i0年将会超过1580亿美元。  相似文献   

16.
, 《航天器工程》2012,21(6):79-79
NASA网站2012年10月15日报道,NASA合作伙伴联合发射联盟(ULA)在NASA商业乘员项目的第二轮商业乘员开发协议(CCDev2)中实现第5次也是最后一个里程碑。“危险、系统安全及概率风险评估”报告详述了宇宙神-5火箭的发射系统硬件会如何在火箭的发射和上升段确保航天员的安全。  相似文献   

17.
美国航宇局(NASA)7月份公布了最新的1989~1995年航天飞机发射清单。这份清单首次把从1992年计始的6次航天飞行指定为“时机性飞行”,这将有助于尽量避免对清单作太大的修改,并使有效载荷发射日程有更大的稳定性。 这份新的“计划性”清单增加了6次航天飞机后向散射紫外线(SSBUV)飞行,原已安排的4次这种飞行也被提前,以协助开展全球性的地球大气层内臭氧层监测计划。其第一次飞行将在航  相似文献   

18.
《航天器环境工程》2011,(6):652-652
根据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12月2日发布的《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核心版)》数据,《航天器环境工程》2010年度的总被引频次为235,同比翻了近一番;影响因子为0.329,相当于2009年数据(0.225)的1.5倍左右,在航空航天学科排名第11,提高8位;  相似文献   

19.
<正>一世界商业卫星遥感产业收入情况商业卫星遥感产业主要由遥感卫星制造产业和卫星遥感服务产业组成。根据美国卫星产业协会(SIA)《2019年卫星产业状况报告》的数据,2018年全球商业卫星遥感产业总收入为50.25亿美元,其中商业遥感卫星制造产业收入为29.25亿美元,占比58.2%;卫星服务产业收入为21亿美元,占比41.8%(图1)。  相似文献   

20.
7月29日,《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2010年度社会责任报告》(以下简称"社会责任报告")在集团公司门户网站(www.spacechina.com)正式发布。报告向社会公众系统阐释了集团公司承担的社会责任以及履职情况。这是集团公司首次向公众公开发布社会责任报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