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据美国《防务新闻》周刊2000年4月3日报道,陈水扁正在考虑在台湾“国防”预算之外拨出一项特别预算,其目的在于建构导弹防御系统。 这项特别预算金额高达80亿美元,将主要用于采购雷达、指挥及控制设备和新型“爱国者”导弹发射架。具体包括:增购6套“爱国者Ⅱ”改进型导弹和发射架,价值15亿美元;改进台湾自行研制的“天弓Ⅱ”导  相似文献   

2.
台湾将在更多战舰上部署雄风-3超音速反舰导弹。台湾军事部门也在研究将雄风-3型导弹部署在移动发射平台上。此前已经有几型战舰装备了“雄风”-3型导弹。当前尚不清楚台湾将生产多少枚雄风-3导弹,但有消息称8艘佩里级护卫舰和7艘巡逻艇将装备雄风-3导弹,项目预算为118.9亿新台币。据称导弹的射程达到了300千米,飞行速度2.5马赫。  相似文献   

3.
美国海军的RIM一116“拉姆”(RAM)反导弹系统的Block 1型经过严格的测试后,在1999年正式判定满足任务需求,普遍适合在舰艇上服役。美国海军部分舰艇已经开始陆续换装这种导弹和配合使用的舰艇自卫系统(Ship self—De—fense System,SSDS)。本文介绍”拉姆”导弹系统近期在美国海军进行换装和测试的情况。  相似文献   

4.
<正>10月28日,日本共同社报道说,包括两套新部署的"爱国者"防空导弹在内,在从冲绳到北海道日本全境的15个基地内,一共部署了24套"爱国者"防空导弹系统,从而完成了始自2004年的"爱国者"导弹部署计划。东京附近的四个区域还部署了PAC-3导弹系统,其中包括位于千叶县的日本自卫队习志野市营地和位于琦玉县的入间基地。  相似文献   

5.
为了强化“反新首”能力,台湾军队在导弹部署上又有了新的动作,台湾海军决定在2007年前,将部署在屏东县琉球屿的“雄一”反舰导弹全部换装为“雄二”反舰导弹,此次换装工作完成后,台海军所有岸基反舰导弹都升级为“雄风二型”。[编者按]  相似文献   

6.
正英国肖特公司在第15届马来西亚防务展上展出了"星光"导弹系统,该系统是在"标枪"导弹基础上发展的一种高速近程防空导弹武器系统。1986年开始研制,1988年肩射型"星光"导弹首次试验成功,1988—1989年开始进行批量生产。"星光"最初设计为一种单兵便携式快速反应的防空导弹系统,用以替代"吹管"和"标枪"导弹。从1995年起,英国军队开始大量装备星光导弹,英国军方  相似文献   

7.
周边军情     
印度 印度海军准备在2006年年内在其水面舰艇上装备以色列航空工业公司的“巴拉克”1型防空导弹系统。“巴拉克”1型系统采用视距雷达指令制导方式在8—10千米的距离内拦截来袭导弹.飞机和无人机。“巴拉克-1”发射装置目前装备在印度海军7艘舰艇上.包括印度海军的航母“维拉特”号.两艘15型“德里”级驱逐舰.两艘16型“戈达瓦里”级护卫舰和两艘“拉吉普特”级(Kashin Ⅱ)驱逐舰。另外3艘本土的16A型“布拉马普特拉河”级护卫舰会在年底前装备“巴拉克”1型防空导弹系统.印度已经与以色列敲定了再购买7套该系统的合同。  相似文献   

8.
2011年12月,印度陆军出资15亿美元在国际市场上招标近程防空导弹系统。印度对近程防空导弹系统提出的要求是能够同时对付飞行速度在每秒500米以上、距离在15千米以外的多个目标。系统寿命要保证至少20年,导弹的寿命要在8年以上。价值15亿美元的近程防空导弹系统共包括36套发射装置及1000枚导弹,将部署在2个步兵团。印度计划在未来5到7年为陆军8个步兵团部署近程防空导弹系统,每个步兵团部署的近程防空导弹系统成本大约为8亿美元。  相似文献   

9.
俄罗斯空军总司令表示,今年将在沿海和边境地区部署若干套新的S-400凯旋防空导弹系统。2012年首批新的S-400防空导弹系统将交付西部军区,部署在加里宁格勒州。S-400防空导弹系统的验收试验于2011年年底在阿斯特拉罕地区进行。目前,俄罗斯军队装备2个S-400防空导弹团,这两个团部署在莫斯科郊外(埃列克特罗斯塔利和德米特罗夫)。预计,今年将交付第三套和第四套防空导弹系统。  相似文献   

10.
为了有效攻击新型主战坦克,日本十分重视对新一代中程反坦克导弹的研制。早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日本防卫厅就秘密进行了新型中程反坦克导弹的论证工作,并于2000年开始研制新“中马特”(XATM-6)以代替现役的87式中型反坦克导弹。从2004年开始,日本又着手改进“中马特”中程多用途导弹系统。计划2004—2006年投入92亿日元用于原型产品的试制,  相似文献   

11.
正法国正在实施升级MBDA集团"紫苑"-30远程防空导弹对弹道导弹防御能力的项目。1月14日,法国国防采办局宣布,MBDA集团将开发"紫苑"-30 Block 1的升级版本"紫苑"-30 B1NT。此合同也包括为法国空军生产"紫苑"-30 B1NT导弹,法国空军计划将该型导弹用在SAMP/T地对空导弹系统中。虽然此消息没有得到法国国防采办局和  相似文献   

12.
《太空探索》2010,(2):46-46
就在最新型S-400系统刚刚进入战斗阵地之时,俄金刚石-安泰中央设计局已开始研制30年后的S-500防空导弹系统。俄罗斯金刚石-安泰集团公司总经理宣称,俄罗斯将在2015年前构建统一防空导弹系统,包括生产S-500防空导弹系统。为此,金刚石-安泰集团公司计划扩大生产能力,建立两个新工厂生产防空导弹和地面防空武器。  相似文献   

13.
《太空探索》2010,(1):46-46
俄罗斯空军司令近日表示,俄罗斯今年将扩充部署S-400凯旋防空导弹系统的导弹营数量。截止目前,俄罗斯已在在莫斯科郊外部署两个S-400凯旋地空导弹营,今年起将部署另外5个S-400凯旋防空导弹系统营。  相似文献   

14.
以色列日前与印度达成协议,于2006年1月份向印度提供“水晶宫”(Crystal Maze)远程防区外空对地导弹系统。“水晶宫”导弹由以色列拉菲尔公司研制,类似于以色列“突眼”全天候掩体杀手导弹;可通过战机挂载发射,  相似文献   

15.
2003年11月底,陈水扁曾公开宣称,解放军在大陆东南沿海部署496枚导弹,对台湾形成严重威胁。由于解放军导弹威胁已非一朝一夕,因此台湾军方早已研究模拟反制作为,其中一项就是“秘密发展中程对陆攻击导弹”。  相似文献   

16.
苏联用于国土防空的导弹,在国外被称为“萨姆”导弹,它的第一代导弹系统C—25“金雕”的研制工作开始于1950年8月,但是,直到1952年,侵入苏联领空的外国飞机,只有少数遭到苏联歼击机的拦截,曾被击落过8架,而苏联的飞机和飞行员也受到损失。这使入侵的外国飞机肆无忌惮,美国战斗机联队的飞机已深入到列宁格勒、基辅、明斯克,甚至莫斯科郊外上空。 为此,苏共中央政治局曾专门开会,听取防空导弹武器发展前景的汇报。最后,斯大林作了决定:  相似文献   

17.
20世纪50年代中期,台湾国民党当局在美国的大力支持和帮助下,开始筹划地面防空力量的建设。70年代中期,台湾从美国引进的“霍克/改型霍克”式低空中程地空导弹武器系统,共装备约100部发射架,近1000枚导弹,编成4个导弹营,属陆军建制。20世纪90年代初,台湾当局为了适应台海形势和国际形势的发展变化,将战略思想调整为“防卫固守,有效吓阻”,并采取一系列措施,加强了对空防御体系建设。2000年5月,带有严重台独倾向的陈水扁上台后,大力推行所谓“决战境外”的军事战略,台军更是加快了地空导弹系统的发展,2005年12月29日,台湾“空军防御炮兵司令部”正式成立。此举表明,台军方防空思维已经有实质性的转变,从强调“制空”到更加重视“防空”,虽然台湾已研制成功“天弓”地空导弹,但价格低廉、数量众多的“霍克/改型霍克”仍是台军防空的主体。[编者按]  相似文献   

18.
20世纪60年代初,为了对付日益增长的低空威胁,英国陆军迫切需要一种防空导弹,以填补防空武器的空白,促使英国开始研制一种简易.造价便宜的防空导弹。最初武器代号为ET-316.后来改名为“轻剑”。军方对“轻剑”的设计要求是:反应迅速.易于操作,机动性强.便于空运.杀伤空域尽可能大.命中率尽可能高等。经过分析.认为实战中约有95%的飞机.是在白天能见度良好的条件下.实施低空攻击的.仅有5%的飞机是在夜间借助各种机载仪表进行攻击。而在能见度良好的情况下,光学系统比雷达跟踪精度高,也不易受到干扰,且造价便宜,易于操作维护。因此,英国决定首先发展光学跟踪的“轻剑”-Ⅰ型导弹系统.然后再解击全天候使用的雷达跟踪型“轻剑”-Ⅱ型导弹系统。[编者按]  相似文献   

19.
<正>美国一位陆军上将3月4日称,美国军方正考虑向中东部署美国末段高空区域防御系统(THAAD)导弹防御系统,他认为迫切需要利用导弹系统并决心使用导弹来应对威胁。美国太平洋陆军司令表示,还没有做出任何关于在中东和韩国部署的决定。考虑到洛马公司生产的THAAD导弹系统将涉及巨大的成本,美军军方必须权衡其选择。他称,美国军方还在继续探索低成本系统方案以防御较弱的威胁,但没有透露细节。陆军正准备换出一个已在关岛部署约一年的THAAD导弹连。美国  相似文献   

20.
来自于雷锡恩公司消息,美国海军首次验证了使用滚体导弹发射架(RAM)发射作战验证型格里芬B导弹的能力。雷锡恩公司导弹系统的防空系统产品线负责人表示,格里芬导弹能够使水手抵御海盗和其他非传统威胁操纵的快速机动小型水面目标。格里芬导弹提供了强大的能力,它在生产并经过作战验证后,可随时投入使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