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78 毫秒
1.
文化自信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和发展的重要依据,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存在一定的契合性,是思想政治教育顺利开展的保障。文化自信视域下实现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的提升是培育大学生文化自觉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的现实需要,也是教育满足时代发展需求的重要条件。但部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未与文化自信深度融合、教育话语和校园环境建设落后、教师缺乏深度文化自信等都阻碍了教育效果的提升。为此,高校和思想政治教师应深入研究文化自信与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话语的融合,并创设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深化教师的文化自信,为思想政治教育在文化自信视域下实现教育效果提升提供助力。  相似文献   

2.
镜湖  周孟棋 《西南航空》2012,(3):106-109
一种文化与另一种文化的对视与握手,除了由来已久的彼此欣赏,常常需要巧妙的机缘际会。2012农历春节,中国"龙年"的魅力感染了大洋彼岸的瑞士,在味觉、听觉、视觉交织的浓郁中国风中,"中国文化节"在卢塞恩湖畔,上演了别样的中国文化饕餮盛宴,也将原味的"成都"带给世界。  相似文献   

3.
甘棠 《西南航空》2012,(3):70-72,74,76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虽然我们不是陶渊明,可是,在我们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个梦想中的家园,也许在青山绿水的乡间,也许在远离喧嚣的深山,那是我们的精神家园,也是我们心中的桃花源。去到江西婺源和四川丹巴,"桃花源"这个词,一下子就成了眼前的现实……  相似文献   

4.
楚言 《西南航空》2010,(3):60-63
有这样一句非常出名的谚语,"一个卢森堡人一个玫瑰花园,两个卢森堡人一次咖啡集会,三个卢森堡人一个小型乐队。"卢森堡,这个被称为"中欧的瑞士"、有着"欧洲的绿色心脏"美称的欧洲富裕小国,其神韵在这句谚语中饱满丰富地展现出来。所以,当你来到卢森堡,只需全身心地浸泡在这种富足、安宁、闲适的氛围中,去品味,去感受……  相似文献   

5.
2012年3月6日,"三八"国际妇女节前夕,中国民航第一代乘务人员"十八姐妹"回到国航,与新一代的国航乘务员欢聚一堂,进行"新老空姐话服务"交流,共话国航服务的传承、创新与发展。中航集团党组书记王银香、国航党委副书记冯润娥参加了活动。  相似文献   

6.
《西南航空》2012,(9):104-108
总是以为,要相对深入地体味一个拥有深厚历史文化传承的城市,就不能少了夜游这一课。当暮色降临,城市里大多数的人们卸下营生的负担,一身轻松地浮现在街街巷巷时,城市就会呈现出比白天更温柔、真诚、随性的一面,这个时候作为一名游客就不再需要行程单和旅游攻略了,随性跟着当地人群,"凑热闹"式地去品美食、去休憩、去欢歌娱乐……城市古老悠远的积  相似文献   

7.
天际 《西南航空》2012,(2):100-103
社会在发展,人们生活品味在提高,运动方式也趋于多元化。有一种运动,它把足球的激情、马术的优雅、高尔夫的高贵融为一体,吸引了追求时尚的潮流一族,这就是有着"王者运动"之名的马球。"连骑击鞠壤,巧捷惟万端",曹植在他的名作《名都篇》中这样描述过它——它是一项在汉时就流行的运动,那时它的名字叫击鞠;"这是世界上最棒的运动,任何一个像我一样有野心的人都不应停止去玩好它。"丘吉尔如此形容它。  相似文献   

8.
刘红 《西南航空》2006,103(8):62-63
道教音乐是道教斋醮活动中使用的音乐.又叫道场音乐.简称“道乐”.道乐虽然是在宗教场合中运用的音乐.但由于道教生长于本土.因此.道乐是一种具有中国民族特色的宗教音乐.对于在中国传统文化环境中成长的中国人来说.道乐其实并不生疏.只是我们还没有充分地了解它.认识它.一旦我们接触道乐.反而会有一种亲切、自然的感觉。道教音乐是道教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因此.几千年以来.它一直伴随着道教、道教文化的兴盛而兴盛,伴随着道教、道  相似文献   

9.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习语是语言的精华。习语中的颜色词在不同文化中被赋予了不尽相同的联想意义。本文通过对汉英习语中"黄"颜色的意蕴辨析,以探讨揭示积淀于"黄"颜色习语中不同民族文化心理及其在跨文化交流中的影响变迁。  相似文献   

10.
以动荡持续时间最长、革命最为激烈的埃及为例,"阿拉伯之春"的教训发人深省。西方民主宪政是否具有普世性,威权统治模式是否具有合法性,伊斯兰世界教俗关系如何处理,新型媒体与青年运动对社会稳定造成怎样的冲击。总结埃及变局的历史教训,可以为中国的政局稳定提供具体启示。  相似文献   

11.
它有一个诗意的名字,“翡冷翠”,是著名诗人徐志摩首译。这个名字比之另一个译名“佛罗伦萨”更富诗意,蕴含更多的色彩,也更符合古城的气质,所以徐志摩之后的中国游客来到这座著名的古城,总是不自觉地喜欢称它“翡冷翠”是对这个城市和徐志摩的亲切致意吧,也是对徐志摩诗意的一脉相承“翡冷翠”,一如它的名字,让人感受到无尽的古雅和诗意。  相似文献   

12.
文化是影响职业教育发展的深层力量,不仅影响国家的职业教育体制,还会影响职业院校发展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中国的职业教育文化必须符合中国国情,必须符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性质。"三融"文化是由校园文化、行业文化、传统文化三者融合而成的、具有鲜明职业院校特色的育人模式,是我国职业教育内涵建设的重要内容,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的体现。职业院校"三融"文化建设策略包括加强职业院校的内涵建设、提升职业院校的文化影响力、防止我国职业教育出现异化、落实抓好校园文化建设四个方面。  相似文献   

13.
彭彤 《西南航空》2012,(9):98-99
与东北的大庆一样,攀枝花也是因资源而生的"特种城市",得天独厚的钒钛储量让这块裂谷奇葩成为拔地而起的山城。但与大庆大相径庭的是这儿的气候,这里没有刺骨的寒风和凛冷的冰雪,相反,温暖的南亚热带岛状气候让当地四季常绿。每年冬季,当四川盆地被阴霾挤压得"蜀犬吠日"时,这片川滇交界处的河谷却正丽日当空。对攀枝花人而言,最懊恼的是冬天去外地,因为大都没有御寒衣物,在当地,最厚的"冬装"也许就是件薄薄的外套。  相似文献   

14.
高职院校在教育实践中存在着重技能培养而轻素质教育的问题,如何解决这一问题,将专业教育与素质教育相融合是一种切实可行方案。将专业教育中的"行业标准"与素质教育相结合,从"贯彻教育方针,培育高素质人才"、"拓展职教潜能,达成校企融通"、"关注自身发展,践行学以致用"三个维度描述二者契合的必要性,从在内涵上有着相通的意蕴、在历史上有着相同的源流、在操作中有着相融的环境三个角度论证二者契合的可行性,并总结广州民航职业技术学院基于行业标准的素质教育实践举措,即"理论教学打基础"、"文化活动谋提升"、"顶岗实习检成效"。  相似文献   

15.
老舍先生的《茶馆》,让我们看到:老茶馆儿,地方虽小,却五脏俱全,堪称包罗万象。往大了说,它是一个时代的缩影;往小了说,它也是一代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现如今,在许多老城市里还留存着这样的老茶馆,在这些茶馆里收容了一群爱生活、会生活的人,他们有自己独有的生活方式和态度。往低了说,市井俗人,闲云野鹤;往高了说,难保他们没有在心尖儿里挟裹着对传统文化的坚持。  相似文献   

16.
习语是一种特殊的语言现象,是语言的精华所在,它反映了一个民族的文化特征。本文探讨了英汉习语间存在的文化差异、中国学生学习英语习语的难点以及如何预防母语文化对英语习语学习的负干扰等问题。  相似文献   

17.
黄蓉  周欣  苏婉 《西南航空》2012,(2):70-78
阿牛有首歌《用马来西亚的天气说爱你》,但我却想说"马来西亚用天气说爱我",因为这一路的天气实在是太棒了,我们走到哪里,哪里就是蓝天白云。喜欢大马的天气,晴朗却不炎热,清爽的皮肤在树荫下感受凉凉的微风。喜欢大马的人民,亲切而和善,我们好几次地接受了好心人的带路。喜欢大马的交通,自由而有序。没有摄像头的道路上,汽车依然礼貌地排队通过或者自觉地让行。喜欢大马的城市,到处是郁郁葱葱的大树和极具沧桑的双层矮房。如果你喜欢阿牛、梁静茹暖暖幸福的歌,如果你喜欢那部《初恋红豆冰》,你肯定也会喜欢大马。  相似文献   

18.
雷虎 《西南航空》2010,153(11):106-108
人类关于非典的记忆还依旧清晰,就不得不直面"超级细菌"兵临城下的危机。病毒是人类的老对手,对于它,我们总是习惯于摆出不屑一顾的姿态。  相似文献   

19.
《西南航空》2007,(10):70-72,74
大家会问这样的原生态文化在现代的旅游当中会不会消失,我说,请相信原生态的力量,请相信人类在感受原生态文化时的一种震撼。它不仅不会消失,而且会成为很多游客的一种人生范本,让很多人看到什么生活才是真正好的,让大家都知道忙忙碌碌的竞争是没有必要的。原生态文化其实是永恒的范本存在在这里,被外来者恭恭敬敬地对待,它有资格成为中国和世界很多人仰望的对象,成为大家的人生教导。  相似文献   

20.
中华民族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在历史的沉淀作用下,每个民族在历史的脚步中形成了本民族所特有的民族文化。侗族大歌作为一种原生态的音乐表现形式,凝聚了侗族人民博大精深的文化内涵,是侗族民族文化展现的一个重要的传播途径。本文在民族音乐视野下对侗族大歌产生的生态环境、艺术特点以及它所产生的社会功能作了探索,以进一步认识和了解侗族音乐文化的艺术价值和人文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