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序言     
2012年1月9日11时17分,“资源三号”卫星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升空。该卫星是我国第一颗自主研制的民用光学传输型立体测绘卫星,其核心有效载荷为北京空间机电研究所研制的三线阵相机和多光谱相机。1月11日10时30分,卫星进行了相机成像测试并成功下传了首批影像数据。业内专家对“资源三号”卫星的高品质遥感图像给予了高度评价和充分肯定。  相似文献   

2.
《卫星应用》2006,14(2):16-16
2006年4月27日6时48分11秒,由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和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等单位共同研制的遥感卫星一号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由长征四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发射。  相似文献   

3.
“高分一号”遥感相机填补国内高分辨对地观测空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13年4月26日12时13分,中国在甘肃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了"高分一号"卫星。"高分一号"卫星是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的首发星,也是我国第1颗设计、考核寿命要求大于5年的低轨遥感卫星。"高分一号"卫星装载2台全色多光谱高分辨率相机和4台宽覆盖多光谱相机,均由北京空间机电研究所负责研制。  相似文献   

4.
2014年12月7日,中国和巴西联合研制的中巴地球资源卫星04星(以下简称CBERS-04星)发射成功。12月8日10时44分,在第15圈卫星轨道上,CBERS-04星首次打开全色相机并向地面发送遥感数据。中国遥感卫星地面站密云站即时接收首轨卫星图像数据,与此同时,在100km外的地面接收站网运行管理系统进行全分辨率快视。这标志CBERS-04星首轨遥感数据接收任务成功,也是在国内首次实现陆地观测首轨卫星遥感图像数据远程实时显示。4分钟后,三亚站开始首次接收数据,并实时传送至北京显示。11时25分,在第16圈轨道卫星首次向地面发送红外相机遥感数据。喀什站首轨数据接收成功,图像在北京实时显示。至此,3站首次接收的2部国产有效载荷首轨数据接收任务执行与远程实时图像快视试验一次成功。目前,地面数据接收站网正在执行CBERS-04星在轨测试任务。  相似文献   

5.
发射短讯     
《航天器工程》2009,18(6):146-147
我国实践-11卫星发射升空 2009年11月12日10时45分,我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2C运载火箭,成功将实践11号01星送入太空。卫星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所属航天东方红卫星公司研制生产,主要用于空间科学与技术试验。  相似文献   

6.
卫星头衔:我国首颗高精度民用立体测绘卫星。发射时间:2012年1月9日11时17分(北京时间)。发射地点:太原卫星发射中心。卫星质量:约2650kg。设计寿命:5年。研制单位: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  相似文献   

7.
《中国航天》2012,(2):11-11
1月9日11时17分,我国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四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地将资源三号卫星送入太空。同时,搭载发射了一颗卢森堡小卫星。火箭点火起飞约12分钟后,西安卫星测控中心传来的数据表明,资源三号卫星与火箭分离,卫星成功  相似文献   

8.
《航天器工程》2012,(3):3-6,2
<正>资源三号卫星是我国首颗高精度传输型光学立体测绘卫星,主要任务是长期、连续、稳定、快速地获取覆盖全国的高分辨率立体影像和多光谱影像。2012年1月9日11时17分,资源三号卫星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1月11日顺利传回第一景高精度立体影像及高分辨率多光谱图像,2012年4月20日完成卫星在轨测试工作。  相似文献   

9.
科技成果     
, 《航天器工程》2012,21(6):91+102+135+146-147
中国研制的委内瑞拉遥感卫星-1传回首批图像 据中国航天网2012年10月11日报道,在2周前成功发射的委内瑞拉遥感卫星一1于10月1日首次实传,获取了第1幅清晰、层次丰富的图像。卫星上搭载的两台全色多光谱相机和两台宽覆盖相机,均由北京空间机电研究所负责研制。全色多光谱相机在成像谱段数量、覆盖宽度、动态范围、轻小型化等指标方面,超过了国内外同类型的遥感相机,居于国际先进水平;宽覆盖相机利用成熟技术,采取“一步正样”模式,仅用1年多就完成研制。这颗卫星陆续传回的图片,将应用于委内瑞拉国土资源调查评价、动态监测与管理、资源利用、环境灾害监测与城市建设等业务领域。  相似文献   

10.
正2017年6月15日11时,由珠海欧比特控制工程股份有限公司自主研发及运控的"珠海一号"遥感微纳卫星星座首批两颗视频卫星OVS-1A和OVS-1B搭载CZ-4B/Y31运载火箭成功发射。两颗卫星的视频相机均由北京空间机电研究所负责研制,相机分辨率优于2m,具有获取条带图像及动态视频能力,视频幅宽优于8km′6km,帧频为20帧/s,条带图像长度大于35km,相机质量仅在12kg  相似文献   

11.
《航天》2012,(3):F0002-F0002
1月9日11时17分,我国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四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将我国首颗高精度民用立体测绘卫星——"资源三号"送入预定轨道,同时还搭载发射了一颗卢森堡小卫星。我国2012年航天发射取得"开门红"。  相似文献   

12.
正1月13日15时10分,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在我国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成功将陆地勘查卫星三号送入预定轨道。陆地勘查卫星三号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五院所属航天东方红卫星有限公司抓总研制,主要用于开展陆地资源遥感勘查。执行本次任务的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相似文献   

13.
图片新闻     
<正>2019年5月17日23时48分,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使用长征三号丙运载火箭,成功将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第45颗卫星(北斗二号GEO-8卫星)送入预定轨道。本次任务是长三甲系列运载火箭的第101次发射,是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抓总研制的长征系列火箭的第200次发射。2019年6月5日12时06分,我国在黄海海域使用长征十一号海射运载火箭CZ-11 WEY号,成功将试验卫星捕风一号A、B星及5颗商业卫星顺利送入预定轨  相似文献   

14.
2012年12月12日,朝鲜中央通讯社在上午11时23分发表声明,9时51分,朝鲜在平安北道铁山西海卫星发射场利用运载火箭"银河3号"发射"光明星3号"第二号卫星取得了成功,卫星已进入预定轨道。朝鲜中央广播电台和平壤广播电台当天上午11时20分也报道说,远程火箭发射获得了成功。  相似文献   

15.
资源一号卫星的红外相机和CCD相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于1999年10月14日首次发射并成功入轨的、中国和巴西联合研制的资源一号卫星携带了3台遥感器:中国研制的可见光一红外线多光谱扫描仪(简称“红外相机”)和 CCD(电荷耦合器件)相机及巴西研制的宽视场成像仪。本文简要介绍红外相机和 CCD 相机的具体组成和主要性能。  相似文献   

16.
《中国航天》2004,(5):3-4
北京时间4月18日23时59分,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2号丙运载火箭,成功地将“试验卫星”1号和搭载的“纳星”1号科学实验小卫星送入太空,这标志着我国小卫星研制技术取得了重要突破。  相似文献   

17.
10月29日0时20分,中国自行研制的新一代大功率通信广播卫星鑫诺二号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由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发射升空。  相似文献   

18.
江雪莹 《中国航天》2012,(11):16-16
10月14日11时25分,我国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二号丙运载火箭,采用一箭双星的方式,成功发射实践九号A/B卫星,并将卫星准确送入预定转移轨道。  相似文献   

19.
<正>2014年12月11日3时33分,我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四号丙运载火箭成功将遥感卫星二十五号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遥感卫星二十五号主要用于科学实验、国土资源普查、农作物估产及防灾减灾等领域,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五院航天东方红卫星有限公司抓总研制。长征四号丙运载火箭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  相似文献   

20.
唐振宇 《航天》2010,(10):F0002-F0002
9月22日10时42分,我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成功将“遥感卫星十一号”送入太空。同时,搭载发射了浙江大学研制的两颗“皮星一号A”卫星。卫星发射的成功,为中秋佳节增添了喜庆气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