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75年,美国国防高级计划研究局(DARPA)要求诺斯罗普和通用动力公司进行轻型隐身战斗机验证机(XST)计划研究,计划命名为“哈维”(Hervey)计划。此后未被邀请的洛克希德公司“臭鼬”工厂(“臭鼬”工厂一直负责美军绝密航空研制计划,如U-2,SR-71等。)主动提出一个投标方案,并在1976年战胜了其他对手中标,赢得这项价值4500万美元的合同,用以制造两架试验机。  相似文献   

2.
新《防卫计划大纲》出台2004年12月10日,日本政府内阁会议通过新版(《防卫计划大纲》(以下简称(《大纲》)和(《中期防卫力量整备计划》(以下简称《计划》)。《大纲))在周边安全环境判断上首次公开渲染“中国军事威胁”,积极谋求扩大“国际和平合作”,大力推进导弹防御系统建设,极力突破“武器出口三原则”,充分暴露了日本“防卫”走向世界的军事野心。  相似文献   

3.
米格-29,是米格(МИГ)设计局为苏军设计的最后一代野战前线战斗机。北约命名“支点”(Fulcrum)。60年代末,苏联空军针对美国“FX”计划(后演变为F-15战斗机),提出对应的PFI计划。PFI意即“先进战术战斗机”。1971年,计划分为“TPFI”及“LPFI”计划。L代表Legkiy(轻),全称“轻型前线战斗机计划”,促生了米格-29。  相似文献   

4.
欧洲可重复使用运载技术发展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欧洲采用了两种方式降低航天运输成本、增加竞争力。一是改进以阿里安-5为主的一次性使用运载火箭,提高其安全性、可靠性并降低成本;二是研制新的可重复使用运载器(RLV)及其相关技术,目前正在研究和论证过程中。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欧空局(ESA)协调各成员国开展了一系列RLV的研制活动,从未来欧洲空间运输研究计划(FESTIP)、未来运载器技术计划(FLTP),到先进可重复使用运载器计划(PEARL),直至目前的未来运载器准备计划  相似文献   

5.
宗合 《太空探索》2005,(3):22-25
由“双星计划”首席科学家刘振兴院士提出的“空间风暴探测计划”(SwISE),日前被列为全球“国际与日共存”(ILWS)计划第一阶段核心空间项目。刘振兴院士说,目前有关方面正努力推动将该计划列入我国中长期发展规划的第11个五年计划中。  相似文献   

6.
资深 《国际太空》2002,(9):21-23
□□地球观测系统(EOS)是美国航宇局(NASA)制定的一项大型地球观测计划,时间跨度为20年,直至2015年。该系统由卫星发射任务、数据与信息系统和科学研究计划等3部分构成。本文仅介绍卫星发射任务,主要是5年来的执行情况以及2005年前的发射计划。 1 EOS任务背景和目的 (1)  相似文献   

7.
空天飞机在世界主要航天国家中都得到过发展。美国制定过NASP、AMLS、PLS、SSTO等计划,法国有“赫尔墨斯”,德国的空天飞机称为“桑格尔”,而英国则推出过“霍托尔”,日本也有“霍普”(HOPE)和“海姆斯”(HIMES,即高机动性试验空间飞行器)计划等。但这些方案因各种原因被相继“冻结”,或已转向其他方向,而俄罗斯研制“多用途航空航天系统”(MAKS)的思想却没有放弃。  相似文献   

8.
小夏 《国际太空》2005,(2):15-15
由于美国国会大量削减国家侦察局(NRO)对“光学数据中继卫星体系”(ORCA)计划的2005年预算申请,NRO决定终止ORCA计划,这意味着NRO将继续依靠现有的数据中继卫星。  相似文献   

9.
美国弹道导弹防御(BMD)主要有两个计划:一是战区导弹防御(TMD)计划,另一是国家导弹防御(NMD)计划,此外,还有一个是先进的弹道导弹防御技术(ABMDT)发展计划。这3个计划构成BMD计划。该计划统一由美国国防部(DoD)导弹防御局(MDA)管控,MDA的前身是弹道导弹防御组织(BMDO),后者于20  相似文献   

10.
“超高速因特网卫星”也叫WINDS(Wideband Inter Networking engineering test and Demonstration Satellite),是日本正在研制的速率可高达155Mbit/s和1.2Gbit/s的吉比特级通信卫星,计划2005年发射,2010年达到实用。卫星计划搭载  相似文献   

11.
<正>3.3木卫二木星系统任务(EJSM)□□木卫二木星系统任务是美国和欧洲航天局(ESA)联合探测外行星的计划之一,该计划的探测对象涉及木星和4颗卫星木卫二(Europa)、木卫三(Ganymede)、木卫一(Io)和木卫四(Callisto)。该计划包括2个探测器:一个是"木星木卫二轨道器"(JEO);另一个是"木星木卫三轨道器"(JGO)。前者主要由美国航空航天局(NASA)负责,而后者主要由欧洲航天局负责。  相似文献   

12.
夏光 《国际太空》2004,(11):8-10
2004年11月,“雨燕”(Swift)卫星计划由德尔他-2火箭发射升空,进入到低地球轨道(LEO)。Swift是观测γ射线暴(GRB)快速反应的天文卫星,用于对GRB进行研究。它可观测GRB及其在γ射线、X射线、紫外线和可见光波段中的余辉。  相似文献   

13.
寻找外星人     
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人类已经开始寻访外星人。1960年,在美国弗吉尼亚州绿岸镇附近的美国国家射电天文台实施的“奥兹玛”计划(Project Ozma),就以寻访外星人为目的。科学家在“奥兹玛”一期计划和后来于1972年~1975年进行的“奥兹玛”二期计划中,对地球附近650多个星球进  相似文献   

14.
航天简讯     
《国际太空》2004,(5):30-32
欧洲启动全球环境与安全监测计划□□2004年初,欧洲启动了全球环境与安全监测(GMES)计划,其目的是联合欧洲分散的对地观测力量,使其成为综合的观测网络,并能提供运营业务。2003年底,欧洲委员会(EC)和欧空局(ESA)的指导委员会合作推出了GMES计划。根据该计划,在2008年以前,天基、陆基和海基遥感器的互连系统能正常投入运营。该计划将提供长期连续的运营数据,以满足各种各样的对地观测应用。例如,欧洲气象卫星组织(EUMETSAT)及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局(NOAA)等机构可以利用这些数据进行天气预报。另外,GMES还可用于农业土地利用规划…  相似文献   

15.
1 美国“地球观测系统”计划的结构框图□□美国“地球观测系统”(EOS)计划又称MTPE/EOS计划 ,其中 MTPE全称是行星地球航天飞行任务计划 ,由美国国防部制订 ,是 EOS的背景计划。EOS计划的科学目的是增进对全球变化的认识 ,预测地球系统变迁 (时间跨度为几十年乃至一百年 )。EOS计划是星 -地一体化计划 ,它包括以下 3个内容。(1 ) EOS空间系统 ;(2 ) EOS科学研究计划 ;(3) EOS地面系统。本文叙述的内容属于 EOS地面系统范畴 ,它包括两大部分 ,一部分是 EOS地面站(EGS) ,其负责科学数据接收和卫星测控 ;另一部分是 EOS数…  相似文献   

16.
□□“天基雷达”(SBR)计划是美国空军为实施其具有转折性(transformational)空间力量增强战略的一项具体内容。该计划的任务是建造一个由8~10颗雷达成像卫星组成的星座,星上主要有效载荷为合成孔径雷达和活动目标指示器(MTI),旨在为美国分布在全球的武装部队提供实时或准实时的战术和战场信息。它将与空基(机载)E-8联合监视目标攻击雷达系统(JSTARS)和无人机(UAV)协同工作,成为空、天、地一体化情报、监视与侦察(ISR)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天基雷达”计划由原来的发现者-2计划演变而来的。而发现者-2计划是国防先进研究计划局(D…  相似文献   

17.
美国主导的阿富汗战事逐渐明朗,正当反恐战争节节胜利的同时,在美国军事采购战场最近也诞生一个赢家。美国国防部经过一年多的审慎评比之后宣布,联合打击战机(JSF)计划的概念验证阶段(CDP)由洛马公司设计集团的X-35胜出,该机击败了波音公司设计集团的X-32,赢得了被称为“新世纪国防工业首战”的JSF计划研制合同。  相似文献   

18.
为了在西班牙使用卫星进行直接电视广播,西班牙国家电视台(RTVE)已于1982年11月向国家航宇技术研究所(INTA)发出了委托书,提出了西班牙电视卫星计划的初步方案。这项计划受到欧洲空间局(ESA)的咨询和支持,主要有: (a)弄清西班牙计划中的几个专门技术问题,审查可能的方案,提出最佳方案。 (b)考虑和其他广播部门或对使用空间平台感兴趣的其他组织间共用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9.
《太空探索》2011,(3):12-13
HTV-2 是高超音速技术飞行器(Hypersonic Technology Vehicle)第二方案的简称,HTV-2源于知名的"军力运用和本土发射"的 FALCON(Force Application and Launch from Continental United States)计划。FALCON计划主  相似文献   

20.
美洲部分     
美国 ※美国计划增加31亿美元的国防预算,总计2001年度的总国防经费高达2874亿美元,使美国成为世界上国防支出最高的国家。增加的国防经费将用于下列计划:陆军体质转变计划(提高机动性和信息化程度)、添购数艘LHD-8和LPD-17两栖舰艇、增购2架C-40C和6架F-16、购买联合侦察标定攻击雷达系统、增加导弹防御系统的经费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